一行禅师:你可以不生气 第十章 专注呼吸 4.觉知与拥抱负面心行


2014/9/3    热度:313   

 

 

一行禅师:你可以不生气 第十章 专注呼吸  4.觉知与拥抱负面心行

  为了让身体获得平静,我们以正念拥抱它。同样地,这方法敢可以应用在照顾心行上。“吸气,我清楚觉知心行;呼气,我清楚觉知心行。”在佛教心理学中,共有五十一种心行,其中负面的有愤怒、渴望与嫉妒等心行,而正面的有正念与平静等心行。

  当经验到快乐与慈悲等正面的心行时,我们应该以深呼吸好好地觉察。当以念念分明地呼吸拥抱快乐与慈悲时,它们就会乘上十倍、二十倍。因此,念念分明地呼吸,可以让它们在心里停留久一点,且更深刻地体会它们。所以,只要以正面的心行——喜悦、快乐、慈悲生起时,好好地拥抱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正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心灵资粮。佛教说“禅悦为食”,当喜悦的感觉从禅修、正念中生起,就会不断地滋养与支持我们。

  同样地,当负面的心行——愤怒、嫉妒生起时,我们也应该回到自己,温柔地拥抱它,以念念分明地呼吸使它平静下来,就如母亲抚慰正在发烧的孩子。所以,对自己说:“吸气,我正在让负面心行冷静下来;呼气,我正在让负面心行冷静下来。”

-----------------------------------------------------------------------------------------------------------------

更多一行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唐朝百丈大师那个时代,大师常常讲经说法,听众里面有个老人常常来听,彼此都很熟悉。百丈大师知道他是个狐仙。一天,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在五百世之前,他是个法师,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不落因果”,就这么一句话,他堕落在畜生身五百世。他现在修成人身,但是没有办法解脱,他请求百丈大师,帮他脱离畜生身。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们在大众讲经时,你把从前别人问你这个话,提出来问我。”第二天上课时,他就问:“请问老和尚,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答,不昧因果!大修行人是什么?佛是大修行人,法身菩萨是大修行人,他还有没有因果报应?有。他当年人说“不落因果”,这个“不落因果”就没有因果了,他这个答复错误了。第二天,百丈大师领着大众到后山去看,看到有一个老狐狸死在那边,于是大师按照出家人的礼节把它埋葬,给它诵经超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