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第十三章 会道宿命


2014/9/3    热度:170   

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第十三章   会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上章说人有二十种难,修行不可畏难而生退却信心,也不要因为容易,生起骄慢。难与易、顺境或逆境,都是修行的增上缘。法会中有一位比丘听了二十种难以后,即请教佛陀如下两个问题:“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要有甚么因缘,甚么条件,或修什么法门,才能获得宿命通?又能理解会通诸佛所说之道理?宿命通是六神通之一,其余五种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及漏尽通。会其至道,是说能通达佛道之真实意义。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佛说,领悟佛道,要先净其心,立坚固志,才可与道合。如何清净其心?《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情欲,不住贪瞋痴慢疑等烦恼,这就是清净心,当志与道相应时,自然会有宿命通,不但知道自己的,还知道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前生前世或来生来世之因因果果。与此同时,其他五通也能具足。所谓神足通者,就是想去哪里,自然而到,如《弥陀经》所说,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早上到他方国土,采花供养诸佛,只要有一个念头那么短促的时间,可马上回来吃饭,比坐飞机、火箭还要快。天眼不是我们这双肉眼,隔了一张纸,甚么都看不见了,天眼能看到天上地下之事物,没有障碍;天耳能听极远方音声,包括语言等,或能跨过障碍物,听到音声;他心通就是知道你的起心动念。其实诸天鬼神都有上述五种神通,他们所欠缺的,就是漏尽通,唯圣人才能拥有。佛教修行之目的,不在神通,而是要能成佛,得宿命通者,未必能会通诸佛之道,而证道者,定能知宿命。

  心志如镜,至道如明,净守如功,“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只要恒常磨镜,污垢自然去除,镜子自然明亮。神秀大师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天天要除欲望,改习气,时时勤修戒定慧,将内心三毒摒除,好像时刻在磨镜一样,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光明智慧显现,当下受用。“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人若断欲去爱,心无所求,便得宿命通。凡夫只因有欲望,心被境所污染,有所求、有所得,就好像镜之光明,被涂上一层尘垢,整个镜子变成黑蒙蒙。知道自己有我执、法执等种种烦恼垢,不断加厚尘层,就要赶快去拂拭,摒除妄想执着,要把污垢抹除,可从持戒入手,守护三业,老实念佛,终有一日,达到自净其意,现出光明,会其至道,乃至一切通达。

  叮咛语:

  佛教贵在守道,不主张神通,因为神通不能改变事实,是属于有为、有漏、有执着的功能,跟解脱道无关,所以圣人要的是如何证得漏尽通。好显神通的人,除了显异惑众之外,对社会无益,对人心无助。不求真理而求神通,岂非本末倒置。

 

-----------------------------------------------------------------------------------------------------------------

更多衍慈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护法有两层意义:第一个,要护自己的法,这一点很重要!佛法修学是修自己,不是修他佛。修行的总纲领是觉正净,你要护持自己的觉性、护自己的正知正见、护自己的清净心,这是真正的护法。第二个,要护诸佛如来之法。那是大福报,为什么?利益人天。因此,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把精神振作起来。一个佛教徒一天到晚垂头丧气,这是什么?自己虽然是佛心很清净,把一切众生的佛法毁掉了,这个人再清净,没有福报。佛经上告诉我们,“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罗汉已经证果,他有慧;他到外面托钵没人供养,天天挨饿,他没福,可见得修福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