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智慧100 不如无知
2014/9/3   热度:273
圣严法师:智慧100 不如无知 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则无所解。 ——《六十华严经卷十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一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永恒的本质,也没有一定不变永恒的真理让我们认知。假如有谁能理解到这样的事实,也就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被了解说明的了。 所谓“诸法无自性”,是说任何现象没有不变的恒常性,任何现象都会由于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任何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都是如此,故世上并无永恒的真理和不变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观念上有此认同,事实上却难以体会;总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对一切现象在心理上产生正负两面的反应。正面反应是想迷恋它、追求它、占有它,形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苦恼;负面的反应是,想要的追求不到,无法占有;已经到手的,担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产生了永远没有安全感的苦恼。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为了自寻苦恼而忙。有人说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为了成就感。其实只是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实无的事物而忙。 一般人是被物欲牵累而辛苦。知识分子的思想家们,则为对于某种想法或所谓意识形态的坚持而辛苦一辈子。 有人认为他们的理念、想法和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其实,世间任何事物包括思想观念在内,没有一样能够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一成不变的,现实情况经常改变,思想观念也就无法不让它随之改变。所以,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现在,说不定你到明天就会修正你自己的见解。但往往有些人为了意见的出入,争得脸红脖子粗,形同水火。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但也该尊重他人的立场,否则,不仅困扰自己,也困扰他人。 正因为任何东西都会变化,于是求知就仅是一桩比较的行为,而不是造成独断行为的手段。求知是为了生活的方便,不是为了要抓住一样东西不放,否则知识反而成了生活的累赘,那又何苦来哉。现代人的资讯发达,消息来源丰富,大家一方面希望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又被想要知道的东西冲击得头晕目眩,忘了自己是谁。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学佛。佛是怎么教导我们?佛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一定没有差别。对于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化解内心对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我们的身心就会协调、安康。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有涵养;越是有道德的人,越能够包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不是圣贤,免不了有过失。对于人的过失要能够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这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过去生中是有怨来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学会“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