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46 孝顺要及时
2014/9/3   热度:525
星云法师: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46 孝顺要及时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教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妈妈教他往西,他偏偏往东。有一天,青蛙妈妈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青蛙妈妈喜欢住在山上,不喜欢住在水边。因为小青蛙常和青蛙妈妈唱反调,所以青蛙妈妈交代儿子把它葬在水边。平常不听话的小青蛙突然良心发现,听从妈妈的话,就把青蛙妈妈葬在水边。黄昏时,担心妈妈会寂寞,就在水边哇哇叫。下雨时,担心妈妈被水冲走,也在水边哇哇叫。妈妈在世的时候不听话,死后再来伤心,难过得哇哇叫已经来不及了。 现代的社会,愈来愈不注重孝道伦理了,尤其所谓「代沟」的问题,越发使得现代人的「亲子关系」更为疏远、淡薄。你看,医院里的老人病房与儿童病房里,「孝顺的父母」很多,但是「孝顺的儿女」很少。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女不但平时难得到医院探望父母,更别说在病榻前的关怀、照顾了。 再说,现代父母平时接送儿女上学,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无怨无尤;但是儿女偶而陪父母到医院看病,一次、二次,他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嫌烦了,好象对父母有天大的恩惠一般。台湾「三代碗」的故事,所谓「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叫孙儿饿我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南海普陀山有一个屠夫,是一个不孝子,平时事母极为忤逆。有一天他也跟人到普陀山朝拜,他听说普陀山有活观音,就到处向人询问。有个老和尚告诉他说:「活观音已经到你家中去了。」他匆匆赶回家中,母亲跟他说:「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孝顺父母不要等到百年,在世时就要孝顺。魏晋南北朝时,晋武帝下令要召请李密当太子的老师,但是他说:「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也!」这正是说明:孝顺父母要及时,千万不要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岂不是要像小青蛙一样,在水塘边哇哇的叫个不停吗? 《人间福报》2000年11月19日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贵精不贵多”,你要是真的精通,那你是“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精通?我们看到不少学佛人,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是他学得太多太杂了,他那个不叫“精进”,叫“杂进”,所以效果就不是稻好。佛教法门很多,经典也很多,到底哪一个法门最好?从理论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从事上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方便,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觉得很困难,所以,难易不在于法门,在于个人的根性!我们要想有成就,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这两条路都有人走。我们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走一门深入这个路子,成就的人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我们不是上根利智、大彻大悟之人,我们没有特殊的能力,都是从一门深入。所以,对“精进”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要认真地去体会它。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想有成就,而且快速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