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生活起居


2015/5/23    热度:146   

  起居篇

  晚睡早起精神足 防病首先要防风

  春季养生首先提倡的是晚睡(晚上11点之前上床入睡)早起(可比冬季起得早一些)。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黄帝内经》载:“风者,百病之始也。”这是因为其他几种邪气(如寒邪、热邪、湿邪等)都是借助于风邪侵入人体的。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是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侵袭人体表面,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侵袭到头部,会使人头痛,整天发困;侵袭到关节上,会引发关节疼痛;侵袭到肌肉里,会导致肌肉酸痛等。所以,春季要注意保暖、防风。

  情绪篇

  春天生气易伤肝 发怒不超3分钟

  肝阳、肝火在春季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使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如果生气了,要学会息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

  运动篇

  养生

  春天阳气生发,但寒气仍在,所以不主张大消耗的运动,而散步、聊天、串门等比较合适。运动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对于老年人来说,以缓步为好,可以走走停停,或与亲朋好友一起,边散步边聊天。

  按摩篇

  按太冲敲胆经

  春季常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可疏解情绪、缓解胸部不适感。另外,闲暇时敲敲胆经(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从大腿外侧跟盆骨交接处的环跳穴开始,往膝盖的方向敲,一共四下,每敲打四下算1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可促进肝的疏泄功能。

  食疗篇

  养生正当时

  春季应多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一些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如牛蒡、藕根、胡萝卜、山芋、薯类、青菜等,宜常吃,但阴虚火旺者忌食。容易反复感冒、有哮喘病史、体质虚弱者应多吃些清淡的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下面推荐两款春季养生食疗方,供选用。

  韭菜炒鳝丝:熟黄鳝丝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盐、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葱段、姜末各适量。将熟黄鳝丝洗净后切段;韭菜择净、切段;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段炝锅,再放入鳝丝和姜末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盐、白糖、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鳝丝入味后,加入韭菜翻炒至熟;加水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具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的作用。

  干贝芦笋:干贝(扇贝的干制品)85克,芦笋200克,海蛤300克,盐、香油、葱花各适量。将芦笋去皮、切段;海蛤吐沙、洗净,用沸水烫熟后去壳取肉备用;锅内倒香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加入干贝、芦笋拌炒,再放入海蛤用大火略炒,加盐调味即可。具有补血养阴、滋补肝肾的作用。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健康蔬菜水果大全坚果大全五谷杂粮茶类大全素食人生疾病食疗药膳大全 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讲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里面是什么都没有。 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没有念的念叫正念,有念的念叫妄念,或者叫妄想。千经万论就说这个道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达到恢复自己的清净心,佛法就如此而已。还有,我们一切的灾难都是妄想生出来的;如果心地清净,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清净心是最吉祥之心,清净心里面能生智慧,清净心能生万法。所以佛教我们恢复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佛法,清净心就是无上菩提,这就是佛法常讲的玄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