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鼓山参学记十三·走近法鼓


2014/9/3    热度:368   

 

       台湾法鼓山参学记十三·走近法鼓

  解行并重的僧教育

  初到法鼓·了解法鼓山僧教育之三

  9月16日上午在法鼓山教育行政大楼,男众学务长常惺法师介绍完法鼓山僧伽大学的课程、组织、作息,然后请有关执事法师和禅学系学僧的分享心得。

  男众学务处保健组组长常襄法师说:“对刚出家学僧,从在家人变成出家人,他为什么想出家?即初发心很重要。师父说希望培养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宗教家。僧大学僧是否为当影响世界的宗教家而出家,不一定。有的为自己解脱,对法鼓山不太了解就来了。有的想念念书。学僧来了之后,各自有不同背景、想法,辅导法师需要不同善巧方便来引导:知道来法鼓山出家怎样是家师心中出家人的心态。两本书重要:《法鼓家风》、《法鼓晨音》。辅导组主要依这两本书。除心态,平常生活怎样才安心?如书念不完怎么办?生活遇困难怎么办?与同学吵架、看不顺眼怎么办?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等等身心不调顺,要帮他们。因为我们是过来人,可以将经验传递给他们。辅导法师陪学僧一起成长,因为辅导法师不一定对家师说的出家人心态做到百分之八、九十才做,而是在辅导过程中,更知道家师说的出家人心态,跟学僧一起成长。还有工作:学僧剃度、受戒评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是否将在家人心态转过来了?进行评量,可以,就让剃度。再过两年,身心成熟,给授大戒。”

  常宽法师介绍常襄法师

  常惺法师补充介绍说:“佛教学院是政府教育部门登记的,僧大是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下面请常护法师讲在禅学系的学修心得。家师对禅学系学僧要求每半年考核一次,哪怕剩一个人。”

  法鼓山僧伽大学禅学系六年级学僧常护法师说:“来这边不是我特别优秀,是运气好。影片说禅法有汉传、藏传、南传部分,实际是藏传强调次第,汉传不易把握次第。禅学系从最直接的身心过程及身心反应去学习、去克服,包括最基本姿势,到最后住持禅七。我幸运从三十年前接触学习家师开示内容编成的教材,从基础到大乘禅法,家师都有完整次第,再去看祖师大德经典,就比较轻松。重点是解行并重。”

  常惺法师说:“早期为法鼓山培养出家人,后来为汉传佛教培养,走向十方道场,共同推进复兴汉传佛教。”

  法鼓山给我们每人一本《法鼓山僧伽大学》的宣传册中,对法鼓山僧伽大学僧教育的多方面有精要说明,在法鼓山男众学务长常惺法师对僧伽大学课程作息、组织、内容介绍的基础上,从另外的层面和角度提供了对法鼓山僧教育的介绍。下面将其主要内容作一摘录,以与大家共同学习参考。

  法鼓僧伽大学介绍手册

  《法鼓山僧伽大学·沿革》中说:“【秉持培养僧才的理念】1977年自美国回台湾接掌中华佛教文化馆及农禅寺的圣严长老,于1979年8月,召集译经院的成员与曾参与禅七的学员,成立‘三学研修院’,嗣后成员陆续递增,在译经院结束之后,成员中有人发心出家,以养成佛教青年人才为宗旨的‘三学研修院’渐而发展成法鼓山僧团。

  僧团成立之后,除了经常举办各种培训活动,藉以栽培各项弘法人才之外,为了有系统地培育僧团僧众,在僧团组织中规划‘教育院’(2005年2月改名‘三学院’)部门,专门负责僧众的养成教育,秉承‘三学研修院’的院训,落实培育德学兼备、三学并重的出家人之方针。

  有感于僧伽教育的重要,圣严长老在1999年指示,应筹办制度、规模更为完善的佛学院,来培养弘法利生之僧才。翌年3月2日于农禅寺召开第一次佛学院筹备会议,由圣严长老亲自主持,会中对于佛学院的教育目标、校务运作等有全面的讨论。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僧伽大学佛学院于2001年秋季开办,是法鼓山继创办培养高等佛协研究人才的‘中华佛学研究所’之后,又一教育理念的实现,期盼能以办研究所的精神及品质,培育德学兼备、解行并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且能带动社会净化的僧才。

  【结合多方资源,兴办专业僧伽养成机构】法鼓山以‘世界佛教教育园区’为愿景,具体推广由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组成的‘三大教育’。僧伽大学为隶属于‘大学院教育’中的僧才养成机构,由具有二十多年丛林制度基础的法鼓山僧团主办,并且结合了中华佛学研究所的教学资源,是法鼓山三大教育的重要基石。其教育方针,是以汉传佛教的理论及实践为根本,旨在培养兼具现代知识及佛学素养,并且深具宗教情操的优秀僧才。

  【四年制佛学系】2001年秋季,本校首先开办佛学院(2006年改为‘佛学系’),为四年制的学院教育,招收发心荷担如来家业、为佛教奉献的优秀青年。课程设计,以全方位的学习为方向,重视思维能力与国际语文的培养,帮助学生开展宽阔的格局与气度。除了安排戒学、定学、慧学等解门与行门的课程之外,更设计了以奉献精神为主的福业课程,以及有关身心及僧格之陶冶的德业课程。

  【两年制僧才养成班】2003年春季开办‘僧才养成班’,招收已具备社会经验、专业素养的菩萨(注:指在家居士),予以两年的基础教育之培训,由体验出家人持戒清净、奉献利众、开创生命深度与广度的修学历程,进而发心出家、众生奉献,成为自行化他的菩萨僧才。

  【六年制禅学系】2003年12月31日,创办人圣严长老指示开办禅学院(2006年更名为‘禅学系’),以培养禅修人才,传承汉传佛教。

  经过近三年筹划,禅学系于2006年秋季招收首届新生,在禅修方面予以密集深入的培育,在完备的修学体制、简朴的禅修生活及幽静的禅修环境中,培养实修实证、悲智具足的禅师人才,以推广法鼓宗风之禅法,承担庄严国土及成熟众生的重责大任。

  诚如圣严长老于《僧伽大学年报》发刊词中所说:‘佛教不是缺少出家人,乃是缺少能够实践正法律的出家人,缺少具有大悲愿心的出家人。’法鼓山僧伽大学,以培养品德与悲愿兼备的佛教青年人才为宗旨,提供完善的僧才培育环境,期待以今日的佛教教育,培养明日的佛教人才。”

  《法鼓山僧伽大学·校训》中说:“校训‘悲、智、和、敬:以慈悲关怀人、以智慧处理事、以和乐同生活、以尊敬相对待。’创办人圣严长老曾说:‘和’是我与人和,‘敬’是我敬人,和敬是僧团的准则。而‘悲、智’是菩萨的精神,行菩萨道必须要有智慧、有慈悲。因此,以‘悲智和敬’作为本校的校训,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出家菩萨’,现声闻相、修菩萨行,这也是本校最大的特色。”

  《法鼓山僧伽大学·办学宗旨与教学目标》中说:“本校的设立,是为了培育足以代表汉传佛教的精神与内涵,并能够为国际宗教、学术界奉献心力的僧才,开创出佛教的新纪元。

  【佛学系】[办学宗旨]:以戒、定、慧三学为基础,以闻、思、修三慧为阶梯,以发扬法鼓山的理念为原则,来培养悲天悯人、利益众生的菩萨僧才为宗旨。

  [教育目标]:一、以实践汉传佛教具有包容性与消融性的理论及实践方法,培养德学兼备、解行并重,并具有高度宗教情操的现代僧才,来担当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重责大任为主要目标。二、为使汉传佛教能与现代世界接轨,分享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故以加强国际语文之训练,开拓世界视角之心胸,接触多元文化领域,为次要目标。

  【禅学系】[办学宗旨]:以藉教悟宗为入门,以从禅出教为基础,以定慧不二为原则,以出离心及菩提心为根本,以忍辱精进为铠甲,以发扬法鼓宗风之禅法为责志,以培养悲智具足之禅师为宗旨。

  [教育目标]:一、以弘扬汉传禅佛教之理论及方法,来培养实修实证之禅师人才,以承担庄严国土及成熟众生的大任务,为终极目标。二、以简朴的禅修生活及幽静的环境,培养具有法鼓家风之禅师人才,来推广普及法鼓宗风之禅法,为主要目标。

  【僧才养成班】[办学宗旨]:以出世而不厌世、入世而不恋世为原则;以体验梵行生活,来开启法身慧命;以培养住持三宝、弘法利生的僧中龙象为宗旨。

  [教育目标]:以清净精进的生活,来体验出家修行的安乐自在,以利生事业来成就菩提心,以息灭三毒来成就出离心,以养成人成即佛成的人格,来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

  《法鼓山僧伽大学·课程规划》中说:“本校课程设计,兼具慧业、福业、德业的修习,朝着落实佛法生活化、佛学专业化的目标努力,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解行并重的现代宗教师。”

  《法鼓山僧伽大学·师资》中说:“本校师资阵容强大,数十位教师不仅拥有优异的学识经验,且在佛法义理的体验及修行实践上均下过深刻的工夫,皆为一时之选。师资及教学特色如下:由法鼓山僧团方丈和尚果东法师、果光法师、果肇法师、果元法师担纲,并邀请多位教育授证的教授、副教授以及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丘、比丘尼老师授课,并结合法鼓佛教学院现有之师资,邀请国内外研究与修持极为优秀的僧伽教育师资,以及深具禅修指导经验之法师来担任教师。有深具禅修经验之老师提供小班制修行指导。经常邀请国内外优秀学人驻校讲学,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法鼓山僧伽大学·教学设施》中说:“本校拥有兼具传统及现代建筑特色之校园、学僧宿舍,及藏书丰富、期刊齐全的现代佛教图书资讯馆;并有法鼓山禅修中心、网群社区、电子佛典、国际学术会议厅等,教学设施与学习环境新颖完善。此外,本校并与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山僧团、法鼓佛教学院、法鼓大学及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紧密连结,可参与本山定期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

  《法鼓山僧伽大学·修学环境》中说:“校区群山环抱、双溪奔流,清净宁静,近海可远眺海洋,离市而不孤立,自然风光,赏心悦目。校内各种规划与设施皆具前瞻性,以成为世界佛教中心的目标来规划。除了巍峨的佛殿、现代化的禅堂及课堂外,另有各类型教室与活动中心,提供学僧们多元的修学空间。校舍典雅素朴,功能齐全,管理完善,特别着重于景观及境教的一致性。清净的修学环境,有助于深入佛教义理的学习,并能注重生活实践与宗教意志的磨练。”

  《法鼓山僧伽大学·多元的毕业出路》中说:“本校培养僧才从三方面思考:即培养行政人才、教育人才与学术人才。学僧毕业后,有再进入研究所、奖励出国深造或专门从事研究、教学的机会,成为大学院教育中的教育与学术人才。或于法鼓山禅修及文教体系中,从事文化或行政服务,展开弘法利生事业。”

  《法鼓山僧伽大学·未来展望》中说:“法鼓山僧伽大学在走过草创时期之后,期待能重现玄奘大师游历印度时的那烂陀大学曾经放过的光彩,以弘扬汉传佛教的优点和特色,广纳百川,融合诸流,成为世界佛教的修学中心。”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经》到最后给我们说,“无智亦无得”,几时你到无智亦无得,你的真如本性就统统现出来。也许有人说,无智亦无得,那我学佛干什么?学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智”,指的是邪知邪见,“无智”是讲无一切邪知邪见。“得”是什么?得是你那得失的心。你有得的心就有失,得失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你能够把得失心丢掉,烦恼的根拔掉了,那就恭喜你,你永远不再有烦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