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这些养生习惯胜似冬补
2015/5/23   热度:262
冬季是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的同时也要注意养生良好的养生习惯,中医专家介绍说早睡晚起就是很好的养生习惯,也是符合冬季的养生习惯,另外下面的几个习惯也是冬季养生应该注意到的。
补气:早睡晚起
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而冬季,因为寒冷,导致很多人气血不通畅,这时就需要养气。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专家表示,冬季可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养气。即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是多养阴气,待日出而作。
另外,专家说,冬季睡眠还要注意封藏,做到“暮卧不覆首”,以利呼吸通畅,以防鼾证;“卧勿大语,损人气力”,以防散神耗气,影响睡眠与精力。由此可见,冬季睡眠养生重保暖。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注意身暖头凉,睡眠才安。
养神:端坐休息
一个人做事能够注意力集中,就表示这个人精气神比较统一。其中,“神”是元神的意思,是一个人思想、心理的活动基础。冬季万物蛰伏,人容易犯困,这是元神虚弱的表现,因此养神也很重要。专家表示,简单的养神方法就是端坐。适当地静坐休息,能促使人心平气和、精神爽快、烦闷消除、毛发光泽、皮肤润泽、大便通畅、睡眠良好等,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
他提醒说,电脑族的坐姿是最不规范的,东歪西倒,或趴着,这种坐法不仅不养神,反而伤神。正确的坐姿,应该是端正、自然,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跷“二郎腿”。
养血:以视养血
邱全说,中医认为“久视则伤血”,因为眼睛靠血液来濡养,血液空虚或干涸,都会使眼睛受到伤害;相反,用眼过度,血液耗竭过度,人也会感到疲劳。
因此,他建议,看些有益的书籍、电视节目以及观赏山水风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血液生化也就充盛,这是以视养血;但凡事不能过度,必须重视掌握分寸。另外还应注意身体的保暖和膳食的营养搭配,保持气血充足。
松筋:日光散步
有说法认为,筋骨柔软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衰老的特征之一。王绍威认为,经常保持筋骨舒展,虽不一定能延缓衰老,但是是可以保持健康的。
他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走路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筋骨的方式,舒展、柔和且不会损伤关节。冬季,他建议在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散散步,即正午时分。吃完午饭时,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也容易激发人体的阳气。散步能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都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行走时身体应注意挺直,上肢自然摆动,步幅均匀有力。老年人如果行走困难,应借助手杖或由他人扶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 | 健康蔬菜 | 水果大全 | 坚果大全 | 五谷杂粮 | 茶类大全 | 素食人生 | 疾病食疗 | 药膳大全 | 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天跟人不同,人跟神众不同,下面龙众是畜生,又不同。《华严》海会大众是来自十方诸佛刹土,不同的族类,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信仰,全部都能融合成一个,这是什么力量?性德流露。性德里面,没有四相(我、人、众生、寿者),没有四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这是性德,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性德。我们今天所以没有办法,就是永远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包袱,我们不但学佛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所讲的义理我们都参不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