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科学家的素食理想
2015/5/23   热度:281
一位女科学家的素食理想 科学家研究表明,牛等动物打嗝放屁排放温室气体,助长全球变暖,于是环保人士多了一项新爱好——吃素。然而,有心吃素的人往往有很多顾忌:吃素会不会营养不全面,感觉太单调......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位吃素达人——女科学家候亚梅,想吃素的向她取经吧! 电视节目正谈论着白血病案例增多可能和环境污染有关,她会插上一句:“要是大家都吃素就好了!” 看见她苗条的身段,周围的女孩感叹说减肥是自己永远不变的主题曲,她会说:“要是你吃素就好了!” 不搭的回答,表面看似逻辑不通,却出自一位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学者,其论文曾经刊载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她就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亚梅,一位“狂热”劝素的“素食主义者”。 不要以为生活中一定要有肉,没有肉的日子也能五彩缤纷。侯亚梅喜欢下厨,喜欢烹饪的感觉,把五颜六色的蔬菜弄得五花八门,吃得津津有味。 不要以为吃素就没有花样,她也尝试烧烤,用山药、土豆、芦笋和青椒做出的烧烤像模像样。只要不出差,家里的饭菜她一律全包。即便出野外到偏远山区,侯亚梅也客串一把大厨,将简单的食材烹饪出满意的饭菜,“我有做饭的天赋”——点缀着红辣椒丝的凉拌白萝卜、豆豉折耳根、清炒苦瓜、漂着小葱的萝卜汤……“除了乐于为大家做饭,我还要拍下来,有些生活的片段,错过了多可惜”,丝丝透亮的拔丝地瓜照片令人垂涎欲滴。 也不要以为吃素会缺少营养,侯亚梅说,加强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上下班坚持骑自行车,常出野外,多运动。 “更不要以为食素的人古板、怪癖、不易合群。少吃肉既为身体脏器减轻负担,也带来精神的清爽。”侯亚梅说,她经常会劝周围的人吃一段时间的素来体会身体负担减轻带来的舒服感觉,“劝素”成为她科研工作之外顺带的“第二职业”。 她的同事、学生,甚至采访她的记者,都成为她“素食美好理论”的倾听者,有些甚至成为了素食爱好者。“现在一般是见谁就劝谁吃素,但确实不容易。”不过,她常去的发廊、菜市场和偶遇的中介公司里都开始有了素食理念的认同者。单位里新近开始的素食午餐盒饭也为职工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体验。 曾有人考证过素食主义者名单,几万年前的类人猿、十几万年前的杂食类人类、一万年前的近代人类,苏格拉底、柏拉图、伏尔泰、雪莱、萧伯纳、罗素、爱因斯坦、歌星麦当娜和体育明星刘易斯赫然在列。 “吃素还可以减肥,但长期吃素会不会没有体力?”拿诸如此类的问题问侯亚梅,她会告诉你,这都是误解,她自己说话中气十足。“我家小狗都吃素”,跳上来的小狗结实有力,“象和牛也是素食啊!”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希尔(Prof.Irving Fisher)曾经做过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将手平举,看素食者和肉食者谁举得时间更长。15个肉食者只有2人能举臂过15分钟,而不能过30分钟;32个素食者有22位举臂过15分钟,15位过30分钟,9位过60分钟,4位过120分钟,1位过180分钟。 风靡欧美发达国家的素食风尚在中国也开始高涨。据考证,“初一、十五吃素”的传统并不是因为信奉菩萨,而是从夏商时期中国民间就开始流传的习俗。素食,是敬畏自然,也是推崇健康。“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研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长寿。”孙中山阐释了素食爱好者的健康理念。 吃素的原因有千万种,有的为了健康,有的为了体型外貌,有的为了宗教信仰,有的害怕杀生、同情生灵。如果说素食是现在的潮流的话,而侯亚梅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引领潮流、结缘吃素了。 她在野外挖掘化石时,常会发现已经灭绝的古生物群化石,“为什么地球在更久远的年代物种那么丰富多彩,而到今天剩下这么少?除了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因,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 | 健康蔬菜 | 水果大全 | 坚果大全 | 五谷杂粮 | 茶类大全 | 素食人生 | 疾病食疗 | 药膳大全 | 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物要至诚恭敬,这就是“礼敬诸佛”。为什么要修礼敬?破“我慢”。傲慢是大烦恼,好胜好强,要超过别人,这种想法很不好。傲慢的人,因为有我见,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不如他,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他在平等里面起了贡高我慢,平等心失掉了。如果不是平等心,决定不能见性!悟了的人,对于任何人,一定是平等心、恭敬心,而贡高我慢的人,自己贡高,轻慢别人,造作重大的恶业,一定不会开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