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肉食者共住,印度土豪们的素食风


2015/5/23    热度:444   

  一半国民不吃肉,印度堪称 href='/' target='_blank'>素食者<王国。有些素食者不但不吃肉,连荤腥的味道都闻不得。在印度商业中心城市孟买,一些富有的素食者正在悄然开辟素食者住宅“特区”,在这样的地方住,左邻右舍都吃素,素食者再不用被迫闻别人的“二手”肉味。荤食者却被挡在这样的小区之外,因无权入住他们大为不满,双方闹得关系紧张。

  不吃素租不到房

  现年25岁的拉吉诗丽·娜瓦尔卡是一名学设计的学生。她说,她的姑姑去年想在孟买的拜古拉县租一套公寓,房产中介问她是不是素食者,因为她看中的那套房子所在的社区住的都是素食者。结果,娜瓦尔卡的姑姑因为不是素食者而没能租上那套公寓。

  两年前,32岁的素食者哈蒂·切达与丈夫搬进了孟买南部的一幢公寓楼。楼里住的120户人家都吃素。“如果谁家烹饪肉制品,我们一下就能闻出来,”切达说,“即使是煎蛋饼也有股难闻的味儿,我家人和我都不愿意吃荤者住在这幢楼。”

  孟买的素食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地产商哈里什·梅赫塔说:“(孟买著名的)航海道旁新建的住宅区很多都将是纯素食区,那里的居民们将不让食肉者搬进来。有的买主为了住在素食区愿意付额外的钱。”

  梅赫塔本来并不在乎把自己开发的房子卖给“吃肉的”还是“吃草的”,因为他本人并不是素食者。但实际上他不敢把房子卖给吃肉的,因为吸引来一个吃肉的主顾就意味着丢掉了很多吃素的顾客。孟买素食者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梅赫塔把孟买的素食区比作禁烟区。

  签约食素才能买房

  梅赫塔经常需要婉言谢绝那些想买房的荤食者,有时他会和他们一起吃饭,向他们解释。他告诉他们,“狮子”住在“羊群”里会很不舒服。谁受得了整天面对邻居们狐疑的目光,生怕他们在垃圾里挑出根鸡骨头呢?

  为了确保将来不会与荤食者做邻居,有些素食者买房时甚至要求地产商在合同上保证不会把尚未售出的房子卖给荤食者。租房的情形与买房差不多。商店老板、耆那教徒巴维什·沙阿说:“在我们那里租房子的人要签署一份食素保证。如果发现他们吃肉,就会赶走他们。”

  麦当劳必胜客也改卖素

  在孟买,开始只是有那么几个住宅小区专住素食者,如今发展到一些大的社区整个变成了素食区。在许多外国人和印度百万富翁集中居住的豪宅区马拉巴尔山,有几家商店干脆不卖任何与肉沾边的商品。

  沿着有“孟买香榭丽舍大道”之称的航海道行进,很长一段路上都找不到任何一家餐馆供应肉、鱼或鸡蛋之类的食物。荤食者在这里最多饱饱眼福,在这条蜿蜒的海滨路上欣赏一下美丽的阿拉伯海风光,口福是没指望了。这里也曾经有过几家海鲜餐馆,但后来都关门了。“必胜客”在这儿也只卖全素比萨饼,而且恐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必胜客”挂了11个有“百分百素”字样的霓虹灯招牌。印度的麦当劳也一再向顾客保证,它卖的素汉堡是用专门的厨具制作,不会带一丝一毫的荤腥。

  新贵引领素食风潮

  引导孟买这股激进素食风潮的属于新兴一代富豪家庭,比如珠宝商、外贸商、实业家、服装出口商等等。这些人结成了素食“联盟”,拒绝与非素食者为邻。他们努力进入上流社会,不惜巨资购买高档住宅区的地产。他们一住进去就开始软硬兼施地推行他们的吃素主张,迫使吃荤的邻居们和卖荤的餐馆就范。

  法律支持素食者

  尽管孟买素食者的“圈地运动”让荤食者觉得霸道,但却得到了最高法院的间接支持。最近的一项判决结果允许那些住在同一社区“想法相同的”人阻止外来者进入。这对那些反对按地区、宗教和种姓把人隔离开的孟买居民无疑是当头一棒。

  相关链接:“圣雄甘地”和素食主义

  印度著名政治家“圣雄甘地”推崇素食主义。19岁在英国留学时,他在一家餐馆外看过一些介绍素食好处的宣传材料,此后成为素食主义者。甘地认为,吃肉虽然会使人强壮,但也同时会唤起凶残的兽性,进而伤害到其他人。他认为吃肉是英国侵略印度的根源。甘地主张,人类要舍弃食肉,减少兽性,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有人认为,甘地为赶走英国侵略者,争取印度独立而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和他旨在保护生命的素食主张密不可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健康蔬菜水果大全坚果大全五谷杂粮茶类大全 素食人生疾病食疗药膳大全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心是平等的,佛心是清净的,所以他“无有疲厌”。凡夫的心不平等,凡夫他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会疲倦。我们一般人做事情,做了几个钟点,累了,疲倦了,需要休息。为什么会疲倦?不清净,心里有染污。愈是严重的染污,就愈容易疲倦;如果心地很清净,就不疲不厌。我们读《普贤行愿品》,你看普贤菩萨,愿愿都是“无有疲厌”。他为什么“无有疲厌”?他平等,他清净。所谓清净,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他就不疲倦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总是想“我做了好多事,做了好多小时,应该疲倦”,那就疲倦了。佛菩萨“作而无作”,一天做到晚,没做,没事!他怎么会疲倦?他不会疲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