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原
2015/5/23   热度:381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书名。一卷。明·汉月法藏撰。明·崇祯元年(1628)刊。收在《万续藏》第一一四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三册。明·天启五年(1625),汉月法藏鉴于曹洞宗徒抹杀五家,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且昧于五家宗派分出之所以,不知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故撰本书以破其谬。
书成之后,汉月将书上呈其师密云圆悟,然为密云所斥。密云并撰《九辟》、《三辟》辟之。汉月法弟木陈道文/心亦著《五宗辟》,呵骂汉月。对此,汉月法嗣潭吉弘忍撰《五宗救》,支持汉月的说法。由是,密云又撰《辟妄救略说》,列举佛祖语句辟斥彼等之妄。故此师弟法眷之间的法诤,可谓皆由本书所起。此外,清初雍正撰《拣魔辨异录》亦对法藏、弘忍师徒所撰之书大加破斥。《五宗原》与《五宗救》亦被下敕毁板,不准刊行。虽然如此,其书仍幸运地存留迄今。
本书内容分为如下八章《临济宗》、《两脉合宗其来有据》、《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曹洞宗》、《总结》、《传衣法注》等,卷末并附《济宗颂语》一文。
◎附:张德钧《关于清刻大藏与历代藏经》(摘录自《佛教文化新书》{6})
《拣魔辨异录》主要以明末禅宗法藏、弘忍一派为攻击对象,就因为他们更直接妨害清朝的专制统治。法藏着《五宗原》、弘忍着《五宗救》,这两书论证他们倡导的法门“宗旨”,是从上六祖五宗世代相传的真正“法乳”。他们坚持其见解,明白宣布不怕“触讳”。表示“有毁之者,甚至投毒、下狱、篆面、鞭背”,亦所不顾,“虽蹈鼎镬何辞”。认为在“今日,(中略)亦势之固然”。他们提倡“隐迹岩丛,君王命而不来,诸侯请而不赴”。徒众很盛。明亡后,其学说思想的影响,愈加扩大。看雍正宣布他们这派的罪状是:
(一)“今其魔子魔孙,至于不坐香、不结制,甚至于饮酒食肉,毁戒破律,唯以吟诗作文,媚悦士大夫。”
(二)“以邪外知见,唐突佛祖向上边事。”“动称悟道,喝佛骂祖。”
(三)“贡高我慢。”“今魔忍曰“处尊贵则御饭亦吐。”(按此为弘忍给其师法藏作的“像赞”里面的一句话。“则”字原作“即”。)……魔忍之意,谓其师已证至尊至贵之法身。其于曹山“吐却御饭”之语,直作轻鄙侯王,不屑食其食解。然则伊父子两魔民,非即乱民耶?”
还有“当日魔藏,取悦士大夫为之保护,使缁徒竞相逐块,遂引为种类,其徒散布人间不少。”这对满清政府显然成了威胁。所以雍正忍不住要亲自出面,着《拣魔辨异录》口诛笔伐,以防时人“传染其说”。这样做了,还感到不够,同时又下令“着将藏内所有藏、忍语录,并《五宗原》、《五宗救》等书,尽行毁版。僧徒不许私自收藏。有违旨隐匿者,发觉以不敬律论。(中略)天童密云派下法藏一支所有徒众,着直省督抚详细查明,尽削去支派,永不许复入祖庭。(中略)谕到之日,天下祖庭,系法藏子孙开堂者,即撤钟板,不许说法。”这已无异于掘墓鞭尸和行十族之诛了。
[参考资料]陈垣《清初僧诤记》卷二。[佛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门的修持重在行,一般的法门修学的次序是: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先解后行。行什么?行你所信,行你所解。证是什么?证你的行、你的解、你的信,完全相应,那就是证。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依照这个方式,那可以说,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成就,所以弥陀、世尊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信只要行就能成就,不解也没有关系。修学净宗法门,把“解”换成“愿”,信、愿、行、证,往生就是证,这给我们后世人、给我们中下根性人带来无量无边的殊胜方便。信跟行没有变更,我们可以不要解,我们有愿就行了,什么愿?愿生西方,愿见弥陀。只要这个愿恳切,超过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愿望,就成功了,这真正是大开方便之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度,所以弥陀被诸佛尊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