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救
2015/5/23   热度:463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书名。明·潭吉弘忍述。收在《佛教大藏经》第一一○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三册。弘忍,号潭吉,汉月法藏法嗣,著有《安隐录》、《烬余外集》。
本书系作者支持其师汉月法藏《五宗原》,并驳斥木陈道文/心的《五宗辟》所撰的法诤文字。原书《总论》三云:“爰集从上列祖之悟繇,起自释迦终于天童三峰,凡六十九人,以尽临济一宗,串珠而下,有建立者,有守成者,有扶救者,其间升降,历历可观,使宗祖之眼目不至扫地,以待夫天下后世英杰者出,再振而起之。非辨也。救也。故曰五宗救。”
此书与《五宗原》在明末曾引起强烈的禅宗法诤,至清初雍正时且曾被下敕毁板,雍正且撰《拣魔辨异录》加以辟斥。销声多时,至二十世纪始再度被刊行于世。
[参考资料]《五宗原》;《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清初僧诤记》;《拣魔辨异录》。[佛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