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余录
2015/5/23 热度:644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一卷。明·姚广孝撰。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大藏经补编》第二十六册。姚广孝即独庵道衍,江苏长洲人。十四岁出家,法名道衍。后,辅佐燕王发动靖难之变,乃成为明成祖即位之主要功臣。[佛光]
姚氏鉴于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晦庵)之文稿中,多以一己私意攘斥佛老,遂列举彼等语录四十余条,以佛家立场,逐条反驳。书中附有永乐十年(1412)作者之自序,书稿经明末李贽(卓吾)校阅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钱谦益为之刊行。
◎附:逃虚子(姚广孝)〈道余录序〉
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年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先生语录。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杰,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太史公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言+皮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二程先生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晦庵朱先生语录中有二十一条,极为谬诞,余不揣,乃为逐条据理一一剖析。岂敢言与三先生辩也,不得已也,亦非佞于佛也。稿成,藏于巾笥有年。今冬十月,余自公退,因检故纸得此稿,即净写成帙,目曰《道余录》,置之几案。间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其在兹乎![佛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念佛的时候要把真心念出来,念出来干什么?念出来要生活,使我们整个日常生活全部用真心,那才是处处都见佛了,时时都见佛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觉心是真心,把妄心念掉,把真心念起来。真心用事,真心当家,真心作主,就叫做成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念佛并没有与我们生活脱节,念佛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要提高生活品质,从哪里提起?念佛才是唯一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质,使你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可是大家要记住,如果用假心、杂心、妄心,你怎么念,这种好处利益你得不到。充其量只是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念佛的种子,这一生都得不到好处。只有真心念佛的人才真正快乐,真正自在!所以真善美慧,唯有真心念佛的人他才具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