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短命
2015/5/23   热度:662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夭寿就是出生后,生命活得不长,不以正常死亡年龄而死亡,这叫做夭寿。夭寿死法千奇百态,举例不尽。
不该死亡的年龄因而死亡,佛法称之为业报,业报是因果的现前,是最公平的,是最平等的,无因则无报,世间与出世间都有因果。“夭寿”当然也逃不出因果的范围。
佛法告诉我们,杀生会带来“夭寿”的果报,死堕三恶道,纵得人身,多病脆弱,长期性的吃药,与药拨不开,病亦然无法疗好,这叫做业障病。平常心怀恐怖,常做恶梦,命终之时凄惨恶死。(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犯杀生得四种恶报:
一、堕三恶道
二、若生人间,多病夭折短命
三、心怀恐怖恶梦,命终之际恐怖恶死
四、杀生者来生还杀生,因果丝毫不爽。
持不杀生戒果报得五种善法:
一、少病,长寿
二、烦恼减轻,增长智慧
三、慈悲心增长,相好光明
四、任何时处,人天爱戴
五、早成佛道。
梵网经云:‘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教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离心无佛,离佛无心;
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
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
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
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
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鱼。
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
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
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
已见佛者,忘于心。
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
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达摩祖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