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不是禅,枯坐也不会开悟
2015/5/23   热度:348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前,曾于雪山下坐了六年。而达摩祖师初入中国的时候,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见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初期禅师们,仍不免治用印度的传统方式,特别偏重禅坐的功夫。这种情形一直沿袭到惠能大师及其门下,南岳怀让禅师时,才出现了一番变革,那就重悟不重定。
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座下的时候,十分用功,整天在蒲团上打坐。但是怀让看在眼里却颇不以为然,便捡起一块砖头,到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头上磨起来;由于声音很大,惊扰了正在打坐的马祖,开口问说:“和尚磨砖作什么?”南岳说:“磨来作镜子啊!”马祖失笑说:“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南岳反问:“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岂能成佛!”马祖因此便开悟了。
开悟在于放下自我执著,打坐只是身体不动,假如内心思绪汹涌如波涛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无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费功夫。(圣严法师)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佛菩萨虽然天天教化众生,跟大众相处在一起,但是他不着相、不动心,时时刻刻都在定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着相,贪着色相,起贪嗔痴慢这些念头;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我们要想超凡入圣,要在这里学。菩萨为什么要教化众生?不教化众生,智慧不能圆满。必须在教化众生里面教学相长,智慧才能圆满。你接触众生,你才知道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你知道,你就有智慧来对治他、来教导他,所以菩萨发愿普度一切众生,对别人有利益,对自己也有利益。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