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前的准备
2015/5/23   热度:242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尽管对坐禅的目的不十分明确,但通过以上的讲解大体应该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应该怎样坐禅呢。
关于坐禅的威仪作法,《坐禅仪》中这样论述道:
“尔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现将上述内容简单做一下说明。
“放舍诸缘”是指脱离外界的影响(耳朵听到的噪音、皮肤感受的冷暖,鼻子闻到的气味等),思想没有任何杂念。
“休息万事”中,因无论是“休”还是“息”,其文字表达的都是中止或停歇的意思,所以,就是中断与一切事情的关联。如果把前面的“放舍诸缘”当作是对外界的屏蔽,那么“休息万事”则是所谓内心感觉的休止。于是才能达到如达摩大师所言“心如墙壁” 的状态,即将内心比作陡峭的绝壁,断绝所有一切靠近。
“身心一如,动静无间”是指有形的身体与无形的心念和融不二,恰如陀螺高速旋转时,反而看似静止不动,或者螺旋桨旋转时,看上去如同没有螺旋桨一样。
再有,“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摩诃止观》中讲得更为详细,在前“第四方便”中写道“调和食、眠、身、息、心五事”。由于有“五事不善,不得入禅”之说,故若此五项条件失调,则妨碍入定。又因所谓五事之中“眠、食二者于定外调适”,所以,睡眠和饮食应在坐禅以外的日常生活之间或者坐禅之前进行调适。身、息、心 “三者应于入、出、住定时调适”。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 一般人都是贪生怕死,哪个人不希望长寿?长寿要健康才好;如果长寿不健康,经常生病,那是很痛苦的。如果寿命长,不知道学佛,年岁大就非常寂寞。再有就是病苦,老病缠身,这很痛苦!大家要赶紧把握有限的时光,好好地念佛!念佛现前的利益,是身心健康,万事如意,这是人生的真富贵;不是有钱才富贵,有钱有地位,身心不健康,没用处!人生第一幸福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没烦恼,没有忧虑,这是最幸福的,绝对不是名闻利养。世间人把名闻利养看得那么重,那是看错了,那是迷惑颠倒!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