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的来源


2015/5/23    热度:635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消财散。 今天我们能居住在平安富足的土地上,应庆幸我们有共同的福业,才能共生福地。既然是共同的福报,这福报的来源,应该感谢彼此过去生中所播种的善因,常生布施的欢喜心。

  贫病众生的苦难,不外是饥、寒、病痛等几种因素,要真正发挥长情大爱,必须对众生起怜悯心,身体力行慈、悲、喜、舍来救护一切:饥饿者给米饭,受寒者给衣物,病痛者送医疗,使他们欢喜满足。

  富有的众生也有缺乏之苦,那就是精神上的空虚。富有者容易患有骄傲、瞋怒、贪婪的毛病。因为有钱,生活讲究享受,在纸醉金迷的人生中,抽不出时间静思自省,既没有佛法的甘露滴入他们干燥的心田,又怎能获得滋润,长出智慧之芽呢?更有些为富不仁的人,只会把财产点滴不漏地存放着,就像把稻谷囤积在仓库中不用一样,无法真正发挥功能。

  钱财是身外之物,既然是身外之物,也就有聚散的时候:因此,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消财也散,一切都要看个人曾经播下多少善种子而定。所以我们应珍惜这分福报,好好地利用它,随分随力发挥大爱的精神,造福人群。(证严法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要“转恶为善”,纯善;“转迷为悟”,大悟彻悟;“转凡为圣”,大圣,不是小圣。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身照世间;意是念头,念念为众生,时时刻刻想如何帮助一切众生,如何帮助这个社会,意照世间;口是言语,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所造的业,这个业跟我们普通的业不一样,这个业叫“净业”。凡夫这里面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染业”。染、净在“意”,不在“身口”,身口是纯粹的工具,没有善恶。就好比我们现在的电视机一样,它是工具,它没有善恶,你要是传播一些善的事情它就造善业,你传播一些恶的事情它就造恶业,它本身没有善恶。身口是纯粹的工具,善恶在意识里头。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