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2015/5/23   热度:491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要禅修时,初学者应该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采取一个特定的姿势,保持沉默,并遵守某些规则。可是,在养成习惯并累积足够的经验之后,任何情况下都能禅修:走路、工作、说话、吃饭……。达到这种状况之后,他修习禅定的时间很多。而且,在所有的情况下,他的心都能保持平静、宽阔及轻松。这种自在及宁静的觉受本身就是禅定。
禅定也是一种自由的觉受。现代人非常重视自由。我们可拥有各种外在的自由,可是,只要我们的心仍然是五毒及念头的囚犯,我们就不可能是自由的。
没有经验的驾驶员开车时很紧张,他会担心出车祸,或不知道如何控制好车子。习惯开车之后,他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坐在旁边的人说话,同时保持开车的全然觉知。谈话不会使他无法专注于汽车的操纵或留意路标。同理,没有经验的禅修者在禅修时,应该只专注于一件事——禅修。逐渐地,他会发展出一边禅修一边做其他事情的能力,诸如一边谈话或工作。然后,在任何场合,他都会觉得很自在、很自由。
(摘自--《照见清净心_禅修入门指引》)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 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 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