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考试 研究生试题


2014/9/3    热度:332   

  唯识考试 研究生试题
  释智德编辑

  一、填空题10分
  1、种子来源的学说有三派,一是唯本有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二是唯新熏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三是本有新熏合说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
  2、唯识学从印度传入中国分为三个时代,第一是____时代,第二是____时代,第三是____时代。
  3、唯识宗最有影响的祖师在印度有光跃古今的兄弟俩,即是____菩萨与____菩萨;在中国有名垂清史的师徒俩,即是____大师和____大师。
  二、选择题(在正确的一项打√即可)10分
  1、《大乘阿毘達磨经》有颂曰:“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颂中“界”字的含义是____。
  ⑴、世界义 ⑵、法界义 ⑶、种子义 ⑷、熏习义
  2、《成唯识论》的翻译方法是____
  ⑴、直译 ⑵、糅译 ⑶、意译 ⑷、音译
  3、唯识学所说的“四种涅槃”中的____,即是佛教中的重要课题—“佛性”
  ⑴、自性清净涅槃 ⑵、无有住处涅槃 ⑶、有余依涅槃 ⑷、无余依涅槃
  4、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六经十一论,从内容深浅、思想广狭、部头大小等种种要求来看,作为三年时间研究生的课本,最适度的应该是____论
  ⑴、《瑜伽师地论》 ⑵、《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⑶、《摄大乘论 》 ⑷、《成唯识论》
  5、《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的四种真实,____,是大乘初地﹑声闻第四果的境界,即已断烦恼,已了生死。
  ⑴、世间极成真实 ⑵、道理极成真实 ⑶、烦恼障净智所成真实 ⑷、所知障净智所成真实
  6、下列四种惑障,从最初发心至最后成佛,最先断的是____;最后断的是___。
  ⑴、俱生烦恼障 ⑵、俱生所知障 ⑶、分别烦恼障 ⑷、分别所知障
  7、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后,是捨名不捨体,在下列四位中的____,便能捨去其赖耶之名。
  ⑴、胜解行位 ⑵、通达位 ⑶、修习位 ⑷、究竞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属于____
  ⑴、现量 ⑵、比量 ⑶、非量 ⑷、圣言量
  9、唯识熏习义之所熏四义中的____,说明了无为法中之真如法,不能作所熏。
  ⑴、坚住性 ⑵、无记性 ⑶、可熏性 ⑷、与能熏共和合性
  三、名词解释30分
  1、赖耶三相

  2、心所法

  3、四寻思

  四、问答题30分
  1、说明白八个识各自之所缘境是什么?

  2、唯识学所说的二无心定有什么异同?

  3、第八识名本识,前七识叫转识。试问前七识为什么叫转识?

  五、论述题20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禅家常讲“一丝不挂”,就是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就自在了。有一丝毫的牵挂,你这个心就定不下来;有一丝毫东西放在心里面,心就不能够安。有一物就有牵挂,有牵挂就不自在。要能舍、要能放下。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有福报!有福报的人是一身轻松,身心没有牵挂,这种人有福。世间人迷惑颠倒,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慢。凡是恶道,都是迷惑颠倒才去的,哪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会到恶道去?都是这些牵挂误了自家的大事,这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不能够脱离的原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