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福报
2015/5/23   热度:567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他有钱有势,大、小老婆娶好几个。这样,这个世间好像是太不公平,但是佛教有两句话:“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佛教的因果业道理,正好为世上种种不平现象:富与贫、贵与贱、有子女与无子女、健康与病弱等,作了适当的诠释。“前世不修今生苦” ,过去不修福,当然现在无福可享。
现在大家但求知识、求学问,就不知道说求福报,是个大缺点。因为有福德的人,做起事来特别方便,什么事都容易成就。甚至能万事如意,决不致穷途末路的。(圣印法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在世间,形式上活活泼泼,内心清净平等,这叫功夫你外面和光同尘,能够叫大家赞叹佛法,叫大家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扬、利益众生。内里面清净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是自利;外面和光同尘,是利他。所以,外面你一生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统统是表演。我们凡夫之人,眼见色,耳闻声,顺自己心意的就起了贪爱,贪爱是染污;不合自己的意思,讨厌,讨厌也是染污。我们凡夫,起心动念都被外面境界染污了。佛教给我们要净而不染,看得清楚是智慧,如如不动是定功。你有定有慧,你就不染着。心,要做到真的清净;心真清净了,在一切法里面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人家笑我也笑,人家哭我也哭,这是“恒顺众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