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论道


2015/5/23    热度:367   

  东坡住在庐山东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气势博大,确是惊人。

  一天,证悟禅师前往谒见庵元禅师。他俩夜里闲谈,证悟就举出东坡的东林诗偈,并赞歎地说:“这也是不易到达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为然,批评说:“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哪里里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

  庵元:“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和尚慈悲,可为指破?”

  庵元:“且从这里用心参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忽闻钟声,恍然大悟,去其疑云,说道: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拿此偈语奔告庵元禅师,庵元说:“向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证悟禅师的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敲开了心扉,他和东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所以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