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境见地


2015/5/23    热度:185   

  有学僧问西山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西山禅师举“拂子”(拂尘)表示回答,但是学僧不以为然,就去亲近雪峰禅师。

  雪峰:“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此夏从苏州西山来。”

  雪峰:“西山禅师好吗?”

  学僧:“我来的时候一切安好。”

  雪峰:“为什么你不随侍亲近他呢?”

  学僧:“他是个不明祖师禅的人。”

  雪峰:“何以见得?”

  学僧:“我请示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只举拂子示意,一句话也回答不出。”

  雪峰:“你见过苏州的男女吗?”

  学僧:“见过!”

  雪峰:“你在路上见过花草树木吗?”

  学僧:“见过!”

  雪峰:“那就对了!你所见男女,你就知道男女有别,你所见花草树木,你就知道各有名称,各有功用,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未对你说法,而你能明其意,对吗?”

  学僧:“对!”

  雪峰:“那么,西山禅师举拂示答,其中佛法,你为什么不懂呢?”

  学僧闻言,顿有所悟,连忙礼谢,并愧然的说:

  “学人发言不慎,乞求禅师慈悲,我要回西山忏悔。”

  雪峰:“尽乾坤是个眼,汝向什么地方蹲着!”

  学僧到了此时,没有地方蹲着,但拥有了宇宙;肉眼不识拂子,但有慧眼认识了乾坤。一心所悟,一念忏悔,尽乾坤大地都是佛法,所谓拂子举示,终于解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净土特别,只要伏烦恼就能成就。 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烦恼要怎么伏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烦恼如果伏住,你必定得生,而且你能预知时至;如果烦恼伏不住,那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这个问题严重,它障碍你往生。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我们自己要清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