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


2015/5/23    热度:193   

  双溪布衲禅师和契嵩禅师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禅接心的阶段,一日契嵩禅师戏以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衲禅师曰: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布衲禅师读罢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非常欢喜的举笔答曰: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入灭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入灭了。禅师们的友谊,生死以之,实在非常难得。

  古人有一死以酬知己,但那都是为了报恩,或其它事故,而布衲禅师只是为了道友的游戏笔墨,就以死来维护道友的意见。契嵩禅师诗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当布衲禅师的传法,也可以说是一句玩笑话,也可以说这一首诗,或真有见地,布衲禅师为了认可,就毫不犹豫的入灭,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布衲禅师是被契嵩禅师逼死的,其实禅师对生死的看法,早就勘破,只要传承得人撒手就走,可说洒脱自在,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唐朝百丈大师那个时代,大师常常讲经说法,听众里面有个老人常常来听,彼此都很熟悉。百丈大师知道他是个狐仙。一天,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在五百世之前,他是个法师,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不落因果”,就这么一句话,他堕落在畜生身五百世。他现在修成人身,但是没有办法解脱,他请求百丈大师,帮他脱离畜生身。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们在大众讲经时,你把从前别人问你这个话,提出来问我。”第二天上课时,他就问:“请问老和尚,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答,不昧因果!大修行人是什么?佛是大修行人,法身菩萨是大修行人,他还有没有因果报应?有。他当年人说“不落因果”,这个“不落因果”就没有因果了,他这个答复错误了。第二天,百丈大师领着大众到后山去看,看到有一个老狐狸死在那边,于是大师按照出家人的礼节把它埋葬,给它诵经超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