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功德


2015/5/23    热度:251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庙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并且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不相应,遂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古大德一再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我们回头,要从起心动念处回头,务必把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塑造成纯善的人。什么叫纯善?像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所说的,菩萨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就是纯善。我们背诵经典,把经典上的教训念得很熟,这是常念善法;我们起心动念跟善法相应,这是思惟善法;我们的身语意三业无一不善,这就是观察善法。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思想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务必要叫善法念念增长。末后佛还一再郑重嘱咐,“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才真正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这是佛菩萨的大道,我们为什么不走大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