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出家
2015/5/23   热度:385
六祖受法辞五祖,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暮夜风扬刹幡,闻两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酬答,曾示契理,祖曰:可容俗流,辄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印宗听了六祖的言论,于是为他落发,这段话也成了禅宗的风幡公案。六祖认为“空”与“有”是一体的,“色”“法”是“一如”的,人强加分辨,乃有此对立的名词,若落在一边,谈空谈有,便是错误,所以才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两僧“心动”。
这则公案,以后的禅师,有很多的偈诗,表达不同的见解和意境。
圆通诗云:
不是风兮不是幡,
清霄何事撼琅杆?
明时不用论公道,
自在闲人正眼看。
如两僧开悟了,就不用再忙碌六祖,以智慧之眼,加以来断定。
草堂清诗道:
不是风幡不是心,
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踪迹,
飞落断崖深更深。
六祖这一段话,更是推动了白云,落入深更深的断崖,使以后的禅人,无法寻求究竟,得到开悟。
自得晖偈诗:
是风是幡君莫疑,
百草丛中信步归。
王道太平无忌讳,
戏蝶流茑绕树飞。
现象界的现象,是脱离不了本体的,如同戏蝶流莺是绕着花树在飞一样。
这三首诗,代表三种不同的见解和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所贵的,是二六时中保持清净心。我们念佛人,妄念才一生起来,就“阿弥陀佛”压下去,除了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是真正功夫。初学的人很不容易,他的成见很深,意见太多,不肯老老实念佛,这才叫他念经。念经的目的在哪里?一个目的是训练清净心,另一个目的是教你了解理论、方法、境界。你通彻了解后,你就会死心塌地念佛。念经有两重目的,念佛是单刀直入,一个目标。有许多人辛辛苦苦地修学,修了很长的时间,得不到结果,非常可惜!如果懂得方法,死心塌地去念佛,给各位说,三个月就有效。这三个月的训练,你的心就清净很多;六个月,你一定生法喜;三年就有成就。三年,你的人生观、宇宙观不相同,你的气质、相貌不一样!如果你学了几十年,思想行为没变,还是老样子,你那个佛号是白念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