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与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法鼓全集》之思想概介(释果彻)


2015/5/23    热度:1005   

圣严法师与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

─《法鼓全集》之思想概介

Master Sheng-Yen on Engaged Buddhism and the Pureland on Earth—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te Works of Master Sheng-Ye

释果彻(Shih Guo-che)

中华佛学研究所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

壹、前言

家师圣严法师,自幼失学、出家,于近不惑之年方以同等学历及著作成果,考进日本东京立正大学;在经费极度拮据的情况下,以六年时间,攻毕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追溯其负笈东瀛之初心,乃为改善国内佛教教育普遍低落,僧众不受重视之现象;为提高佛教的学术地位及僧人素质,以备开创佛教教育的新局面。(3:8:85)1

僧人素质之提升与佛教教育新局面的开创,又直接影响到佛法之普化于世。此在其年少时期,于知道佛法是用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净化人间的知识及方法之后,即有“佛教的道理是那么好,可惜知道的人是那么少;误解的人又那么多。”之慨叹。亦因之而发愿:“要用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介绍被大家遗忘了的佛教真义。”由此,而勤读世间群书,尤其专攻佛典,不断地读书、写作。(3:8:3、12)如其所云:“我的阅读、研究、思考、写作,动机不在于知识的满足和贩卖,而在于不得已的责任感。”(圣严法师 2000:3)

此“不得已的责任感”,简言之,即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作者2 亦依此而实际体现于言说与事行。就其言说而见于文字者,有《法鼓全集》,合计70 册(1999 年 12 月);若依其编辑之类分,凡九大辑。即第一辑为学术论着;第二辑为佛教史学;第三辑为历年刊登于佛教杂志之文稿;第四辑为禅修之理论与方法等;第五辑为学佛入门书;第六辑为自传及游记;第七辑为佛教经典现代语释;第八辑为家师在各报章杂志对大众人生问题开示之结集;第九辑则为包括英日文之外文著作。

全书不仅所涉范围极广,所关心层面亦极多元,然若依作者自述其读书、写作之宗旨:“佛教是一种重视身体力行的宗教,由协助个人心志的坚定与安定,做到身心平衡,提升自我,消融自我,以关怀他人,净化社会。所以我个人读书写作的宗旨,是在理论观念(解)的及实践方法(行)的疏通及指导。因此重视戒行的提倡(戒),禅修的教学(定),知解的厘清(慧),我的一般性著作,大都在这个原则下进行。我本人也被推着走向戒、定、慧三学并重的道路。”(3:8:4)也就是透过戒、定、慧三方面的解与行,以达成“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理念的实践。

可以说作者的基本思想、行谊,均在实践此一理念;是故,综观全书,不论其有关佛教教育、学术文化,或是禅修的推广,佛法的现代化、普及化、人间化,笔者以为“以人间佛教实践人间净土的理想”,应是最能代表作者早期出世(闭关、求学)而不废化世(文字弘化、学说辨异),乃至其后之全然积极化世的精神。

不久前,家师应法鼓人文社会学院曾校长济群先生之邀,撰述其《法鼓全集》之思想概介,笔者复受命于家师撰写此文。据曾校长建议:内容以“思想为经,著作为纬”的方式,性质则希望是介于学术性与一般性之间。因此,本文将不以介绍《全集》为主,而拟据“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此一主题作为贯串《全集》之主轴外,复依“戒、定、慧”三方面,就书中所见,加以整理、介绍。

贰、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

一、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3

佛,梵语 buddha, 为“佛陀”之略称,意为已经觉悟者,亦即人中之觉悟者;如《增一阿含经》所说:“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4 是故诸佛皆以人间身在人间成佛。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乃历史上的人物,其成道迄涅盘为止,除自己弘化人间之外,并谆谆咐嘱弟子们当勤精进,实践佛法并且传持、弘扬佛法于人间社会。因此,除了自己在人间成佛之外,也以人类作为教化的主要对象;所以也是在人间创建佛教的。可以说,佛在世间以人间身出现,观察到人间无论何人,皆不能免于生、老、病、死的四种根本苦难,故毅然出家求道、修道,希望为人间大众悟得解脱此等苦难的根本之道。历经六年成道,悟得缘起的佛法。告诫人间大众,依此自利,并且利益他人,此即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并非以佛教仅仅属于人间的宗教,而是说释迦佛陀教化的环境,主要是在人间。从信仰神的权威,到因缘观的建立;从对于神格的崇拜,到人间性的肯定。从佛教的原始圣典,如四种《阿含经》及诸部律典(为了人类行为的净化所作的种种规定之汇编),所见的释迦牟尼,是非常人性化的圣者,佛的言教、身教,都是为了净化人心及净化社会的目的,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得清净、精进、简朴、平安。

“净土” ,是指清净、和乐无争的居住环境。依佛经所说,净土虽有层次上的不同,以及方越上的差别。然而,当以人间净土为最基本,亦是最为基础的起点;其次是天国净土、他方佛国净土;最高则是自心清净的自性净土。前云:“诸佛皆在人间成佛” ,所以佛法的终极虽是究竟的净土,但是人间成佛的释迦佛教化的重心乃在人间,而且处处强调,六道(六类生命生存的状态,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中,唯人是修道之正器。此说明佛法极重视人身本位的修行,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正因为人身难得,更应善加运用短促的身命,好好地修行。若能人人珍视人身的获得,并及时努力,修行善法,人间净土便会在此世界出现。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佛法,纵使只是一个念头与佛法的慈悲、智慧相应,当下所见者,即是人间净土。若能念念与慈悲、智慧相应,即念念见到人间净土;若人人皆能生活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中,则当下人人即生活在人间净土。是故,提倡人间净土,并非否定他方佛国净土的信仰,而是以人间的立场为基础、为起点。亦即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菩萨行而究竟成佛。

作者综合大小乘圣典以及古圣先贤们之智慧,前者如《仁王般若经》的“唯佛一人居净土”;《华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法华经》的“我此土安隐”;《维摩经》的“直心是净土”;《般若经》的“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观无量寿经》及《无量寿经》的净土生因说。后者则有近代太虚大师的“人成即佛成”、“建设人间净土论”;先师公东初老人继此思想而创办《人生》杂志,提出“净化现代人心,建设人生佛教”的理念,鼓吹人生佛教;与先师公同为太虚大师门生的印顺长老所主张之“人间佛教”。加以宋初永明延寿禅师,结合诸宗而唱“一念成佛”之说。

根据以上诸学说,而成三点结论:(1) 信佛、学法者,初发菩提心;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由人心清净而行为清净,由个人的身、口、意三方面行为清净,进而促使社会的环境清净。(2) 一念清净一念见净土,一日清净一日见净土;一人清净一人居净土,多人清净多人居净土。(3) 此心由烦恼而显菩提,此土由秽土而成净土,即《维摩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亦即现今法鼓山“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之思想脉络。

二、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 5

人间净土的建设,便是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可分为三个方向来建设:一是物质建设,二是政治制度,三是精神建设。其中,以精神建设最为重要;此则须由对佛法的信心及努力修行而得。佛教所说之“修行”,乃是依佛法的观念与方法,修正我们身心行为的偏差;尤其首重心理行为的净化,因为心理净化之后,其语言行为与身体行为自然便会修正。

佛法的目的在于净化世界,而净化世界须由个人内心之净化开始,亦即各人从观念的纠正与信心的建立,同时以戒、定、慧的修行方法净化身心。佛法的基本,在于戒、定、慧三无漏学,戒的精神在于存心之善恶,心若纯善,即入于定的层次,定力若深厚且持久,便发生智慧的功能。由是,三学之根本,乃在于内心的功用。因此,若能直接从自心的净化着手努力,乃是最实际的修行态度。净化身心,心不受颠倒梦想的烦恼所动,则心既清净,所处的国土亦无处不清净。由个人的自我清净,再以关怀和劝导,付出时间与耐心,影响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内所接触到的人,如此由个人而推展到家庭、团体,渐成清净的世界。

若能持净戒,则不造恶业,所处环境亦不因为自我困扰而成苦趣。由于持戒,身口意三业渐趋清净,虽在人间,亦不担心、害怕受苦报;既不担心、害怕,便无忧愁,亦无需逃避,则此世岂非即是净土。若能修禅定,内心自然平安;不受环境困扰而起烦恼,不因环境之动乱而内心亦随之波动不安;心定而能如止水,能如明镜,能如万里无云之一片晴空,则身体虽住五浊恶世,亦不由此而觉烦扰不安,如此便能将此混浊之世界,视为人间的净土。若能修智慧,便不起烦恼。而无我之智慧,可由听闻佛法、体验佛法、反观自我、洞察人生中获得;亦可由修行布施、广结善缘、常知惭愧,修行禅定中获得。

佛教之宗旨,乃教导人们透过修行而获得解脱烦恼的方法;故佛法的目的,即是“净化人心、净化人间”。戒、定、慧三无漏学,复为整体佛法的总纲,戒律为基础,禅定为方法,慧解为引导,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且三者之间有如连锁,无法加以分割,然为了说明上的需要,姑且分别而论。以下即由此戒、定、慧三方面来看人间净土的建设。

参、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设

一、研究戒律的动机与原则 6

戒律是为了净化人类的身心而设,也是为了净化人间的社会而设。是以人间的良善风俗人情及合理的国家规章法令,作为佛陀制戒的参考基础,加以佛法的正知、正见为引导,而成有小有大、能略能广、可浅可深,可以适应任何时空环境的生活准则。若能了解、掌握佛陀制戒的用心与精神原则,便不致拘泥于枝末小节,而知应着重于人类的身、心、语言三种行为的净化;并以净化的人格影响他人,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净化社会,净化人间。也就是说,戒律的出现,是由净化个人行为,进而净化社会大众的行为。所以,若能掌握大小乘戒律的制戒原则及其持守的精神,便不难将之实用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来。

然而,当作者受具足戒(指完成出家身分的仪礼,及誓守出家者应遵循的轨范)时,发现佛教的戒律,不论声闻戒或菩萨戒,不仅是义理方面需要下大工夫做一番厘清;就是在对今日世界、现实社会的因应而言,也需要做大幅度的审视。否则,等于执死方而应万病;徒具重视戒律之名,而缺少净化人心、净化社会之实。此亦是促使作者研究戒律,并撰写戒律相关篇章的动机;希望自己先懂,再让人家懂,先自己用,再让人家来用。

迄今为止,作者从事大小乘戒律的研探,已历三十余年,其一贯原则,如 1997 年为法鼓山僧众第一次安居,讲《梵网菩萨戒》时,仍强调:“我没有做复古的工作,而是强调古为今用、今不离古、温故知新、新出于古的原则。”(6:10:181)故既不落于古人的陈轨,也不脱离古人的芳范;既希望使得读者易看易懂,也要保留提供原始资料的根据。在普及推广的原则下,仍不失其有学术基础的内涵。所以是试着做复活戒律的工作,而不是食古不化地说教;目的,虽是求通俗,但在尽可能不使读者厌烦的情形下,仍将戒律学上各种主要问题,作了应作的介绍和疏导。

另外,对于戒律所说的内容,作者认为看来似乎非常繁琐的规定和轨则,若将之归纳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人的到团体的,从寺内的到寺外的,从观念的到行动的,贯串起来看,也只不过是我们僧团的日常生活中,身边和手边发生的事而已。再者,亦须留意时空的转换,“不以生活在现代环境的我们来看律藏,而要把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从历史倒退两千五百年,也生活在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之中,每次都跟他们起居作息,那你就觉得是很平常的事了。”(3:8:62)有此认识之后,再来看戒律,便会觉得戒律是很平常的事,而且并不困难。

二、戒律的意义与功能 7

戒律,是由戒与律结合而成的复合名词。戒的梵语zIla,传统音译“尸罗”,原意有行为、习惯、性格等诸义;律的梵语 vinaya,传统音译“毗尼、毗奈耶”,义为调伏。纠正、调伏不良的行为、习惯,使之合乎清凉、清净的道德标准,进而养成良善、正向的性格。戒律又有学处、律仪等之称,即所应当学习、应当防护者。例如《杂阿含经》中提到,所谓“律仪”,其功能即是防护、摄持眼等六种感觉器官、认识能力(六根、六识),令不为相对应的六种认识对象(六尘)所扰动而起烦恼;亦即由摄护身、口、意等三业,而进入“常一其心”的禅定,开发“如实知见”的智慧。8

戒的功能在清净与精进;律的作用在和乐与无诤。因此说戒律的功能,在于防非离过,戒有防止发生身、语、意三方面行为过失的作用。如再加上大乘菩萨的“三聚净戒”:止一切恶,修一切善,利益一切众生。以无染的智慧,消融贪、瞋等烦恼;以清净的戒行,导正社会的风气,以平等的慈悲,接纳一切众生;在众生群中成就菩提心,也助众生发起菩提心。戒律对佛法的化世,绝对是必要的。因为,佛教的戒律与佛陀的教法是不可分割的;佛陀的教法是属于观念及理论的疏导;佛教的戒律则是配合着佛陀的教法,而实践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可见,佛戒是为了净化人的行为而设,也可以说戒律是佛子生活的防腐剂;若无佛制的戒律,作为佛教徒的生活准则,清净身、语、意三业的目的,也很难达成。

三、声闻律仪与菩萨律仪 9

佛教的戒律分成两大类:声闻律仪与菩萨律仪。“声闻律仪”,为部派佛教所传承,即是在家的男女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与出家男女的初学(类似预科生)到正式完成出家身分的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合之为声闻七众律仪;在戒律的轨范之下,防止一切身、口行为的恶律仪行,所以声闻律仪之中,处处可见佛陀对于“少欲、知足、行头陀(去其衣、食、住处之贪欲者)、乐学戒、知惭愧者”的赞叹。至于,“菩萨律仪”,则是大乘菩萨依据大乘经典中所见之菩萨行仪,编集而成菩萨戒经;是以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为其总则;十善法复为一切净戒的基础,故亦是菩萨戒之总纲。因此,可以说声闻律仪是菩萨律仪的基础,而后者则尚须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

佛法之目的,在于空慧的体证;然而,实践佛法又不能不以戒律精神作为其行为规范。菩萨道行者着眼于内心实证,乃将持戒的精神,首从内心扎根;其中,基本要求便是落实于“空”的理念。因此,通常说,声闻律仪重于净化人的身、口两类行为,到了菩萨律仪方重视意念的行为,原因即在于此。其实,在阿含部及律部之中,均可见到声闻律与身、口、意三业的清净是无法分割的。10

近十年来,作者为了将戒律的精神,尤其是菩萨戒化俗导众、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理念,落实于实际行动;更为了令实际化世的行动,不偏离于佛法的精神原则,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待因缘成熟之际,而将菩萨戒做了全体整合与条理的工作。目的即在于如何活用、实用佛教的戒律精神于现代社会。

佛教的戒律基础,亦可称为基本的伦理观念,若从信仰生活中心而言,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若从社会生活之实践面而言,即是不得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的五戒;将此向内心做起,便是戒除贪欲、瞋恚、邪见的三毒。概括而言,即成十善业道而分作三组,称为三业清净,即能达成净化自心、净化社会的目的:(1)身业清净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2)口业清净者,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3)意业清净者,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可以说,菩萨戒法是以清净三业、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为其根本精神;亦即以十善法─又名十善业道或十善戒,作为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方法;现世净化身心,后世得人天果报,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肆、禅修与人间净土的建设

12下一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没有怀疑的,一门深入的人,确实有效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身体健康、相貌丰满、气色好了,往往学佛三、五个月,他就变了,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产生变化。以前心里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多,人身体不健康,气色不好,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一门深入,他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健康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