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
2014/9/4   热度:68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 七、为立正论,及破邪故。 我们昨天开始,说到《瑜伽师地论》。学习《瑜伽师地论》会得到什麽样的功德?也就是说这个造论的人,他造论的目的是什麽?一共有「十翻两缘」,昨天讲过了六翻。现在是第七翻。 「为立正论」,为了建立正确的、没有过失的理论,这个教、行、理的这一切的「论」、议论。 「及破邪故」,破斥一切有过失的议论。 这个「正」、「邪」这裡面的意思,应该是说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上的愚迷的境界,都算是「邪」,因为它能令人苦恼。这佛法是能令人离苦得乐的,所以叫作「正论」,这是一种「正」、「邪」。 第二种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学习的不对,搞错了,以邪为正,那叫作「邪」。 现在要建立正论,破斥邪论,多数还是属于后一种,就是在佛法裡面搞错了。这件事,如果我们常常的、时时的学习佛法,就会很容易的会认识到这裡。如果我们不是…不学习经论的话,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只是听人说话,你不去看经论,你很难知道这件事,而这件事对人的伤害是特别大的。不管是佛法来到中国,佛法在印度,都有这种问题。 现在这个造论的这个作者是大慈悲心,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为立正论及破邪故」,而造这一部论的。 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 这第八番的两缘,第一缘是「为显三性」的「有无」,「三性」就是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三性」的「有无」,这个「遍计所执」是毕竟空的,是没有这麽回事,所以那是「无」;「依他起」是如幻有;「圆成实」是真实有,那叫作「有」。要显示三性的有无,而造这一部论的,使令人能够觉悟到这裡。 这三性的有无,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这第二章(十大章,十种殊胜殊胜语,就是第二种),就是那第二种殊胜殊胜语「所知相」,倒是说得很清楚了。 「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这是又一种缘。这个「世间」是什麽呢?其实就是「遍计所执」,就是社会上这个士、农、工、商的这一切的事情。譬如说是耕田的、务农的、或者是作生意的、或者是做工艺的、或者是读书的、或者是在政府作事的,这都是属于「世间」。 这个「道理」呢?就是超越世间的了。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了世间,为我们开示的佛法,那是有道理的。是说…譬如说五蕴,说十二处、十八界,说这个苦、集、灭、道,这一切的事情。那麽这些佛法,这是有道理的。「道理」,这个「道」字就是「道路」,这个道路可以从这裡通到另一个地方去,就叫作「道」。如果闭塞了、阻塞了,通不过去了,那就不是道理了。现在这裡说「道理」呢?就是按照佛法的戒定慧的道理,能使令你从三界的苦恼的境界得解脱,是能通达无碍,所以叫作「道理」。 这个「证得」,「证得」就是按照佛说的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去修学,有成就了,你得须陀洹果了、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得阿罗汉果了,那麽就叫作「证得」。有成就了,那叫作「证得」。 这个「胜义」,就是前面说「证得」还是约人说,这个「胜义」就是所证得的。就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到佛的境界,他们成就的广大无分别的智慧,所证悟的第一义谛,名之为「胜义」,叫作「胜义」了。 「四法门故」,这是四种法门。「世间」的是一些凡夫生活的事情;「道理、证得、胜义」这是出世间的圣人的事情,那麽加起来就是「四法门故」。在《瑜伽师地论》裡面,在本论裡面,会说到这些事情。 九、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 现在说到第九。「为开随转、真实」,这个「随转」和「真实」怎麽讲呢?就是佛说法…是大略的说呢?就是这两种方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这个「随转」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随顺学习佛法的人的根性而转。根性裡面有利根、有钝根,那麽佛就随着根性的不同,宣说出来各式各样不同的佛法。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开示佛法的,这是一部份。「真实」是佛自己的智慧,随顺佛自己的智慧宣扬这样的佛法。这个佛法是没有…不是方便的,是真实的,佛法是这样子的。随顺众生的根性,那个佛法就是裡面有一些迁就,有一些方便的地方,是这样意思。 佛这样子为众生说法就是「开」,这个「开」在这裡也可以说是建立的意思。建立了这两种佛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建立了这两种佛法,这两种都是入理之门,所以叫作「理门」。这按唯识的态度来说,唯识的法门那就是真实了,其他的当然就是方便了。就是这个「随转」,有个「权」的意思;「真实」就是「实」,「权」、「实」两种法门。 「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这两种理门,并没有矛盾。「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我们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之后,也就是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呢?你就会知道「二藏、三藏法教不违」,「二藏」就是菩萨藏和声闻藏。或者说菩萨藏就是「真实」;声闻藏就是「随转」了。「三藏」就是经律论。菩萨藏裡面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一般说就是小乘佛法了,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这两种佛法裡面都有经藏、有律藏、有论藏,有这三藏。 「法教不违」,这两种佛法裡面的内容并没有矛盾,它们是可以互相贯通的,并没有矛盾。由学习小乘佛法,也可以进一步迴小向大来学习大乘佛法。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应该学习小乘佛法,不应该互相障碍,互相诽毁,不应该是那样子。 「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这底下呢?又说出来四种法门。「及开因缘、唯识」,这地方,「因缘」是一种、「唯识」是一种、「无相」是一种、「真如」是一种,四种理门。 这个「因缘」呢?就是缘起,佛说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起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因缘」。比如说十二缘起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一共是十二种。「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一样事,才有那一样事。那一样事的有,一定先有那一种事,后来才有这种事。不然的话,那件事不能有。这个是有「无明」才能有「行」、有「行」才能有「识」、有「识」才能有「名色」、…,乃至到有「生」才有「老死」,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若「无明」灭掉了,「行」也就灭了。「行」若灭了,「识」也就灭了。 这「十二缘起」在《瑜伽师地论》裡面说得很详细、很详细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拿这个人来说、拿我们人来说。人死掉了,这个人现在他是个男人,死掉了以后他没到三恶道去、也没到天上去,还作人,但是做了女人了。这个男人死掉了以后,还回到人间作女人了。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这个男人在生存的时候,他的内心自然是知道自己是男人,总是男人的想法去思惟分别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一定是这样子。可是死掉了以后去做女人的时候,她就不是。她就是用女人的心去分别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原来他前一刹那是男人,后一刹那就是女人了,他为什麽会这样子呢?这种分别心,「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这个「识」就是分别心,为什麽会这样分别呢?就是「行」,就是这个「行」的关係。「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这样子。说「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样的业力,所以会有那样的识。譬如说在生的时候是女人,死了以后他来生变成男人了,他也是一样,前一刹那是女人,后一刹那就是男人,是男人的想法。为什麽会这样呢?就是这个「业力」,业力会使令人这样子,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佛说…这个、种话就是《阿含经》上说这样的佛法,别的大乘经论也是有。这个道理,我认为非常的坚定,不可破坏的。所以叫作「因缘」,就是说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 当然这样说「因缘」呢?就是还是大概的这样说。在这裡我们不妨…说因缘应该包括一切的佛法都在内的,并不只限于一部分的佛法的。可是在这裡说,说是一共分四种,那它就单独说。一切世间,加上小乘佛法这个部分,都叫作「因缘」。 底下「唯识、无相、真如」那这是大乘佛法了。大乘佛法裡面,分成两部分,就是一个唯识、一个无相。如果说把「真如」也算是独立起来,那麽就是「如来藏」,这麽解释也可以。「唯识」是一个法门;「无相」就是般若的法门,就是【中观】这个学派的法门,「真如」就是如来藏的法门。但是在这个地方,我看这个意思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意思。 这个「唯识」的法门呢?简要的说,就是《摄大乘论》是最好了,它简要的介绍唯识的法门。就是…它是说把一切法都统摄在心裡面,统归于一念心裡面,来建立一切法的,唯识是这样子。 这个「无相」呢?就是「一切法自性空」,它不这样说。它不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它不这麽讲。就直接说一切法是因缘有、自性空,是这样讲。发无上菩提心可以得无上菩提,这是「无相」的法门。 这个「真如」是什麽呢?真如就是小乘佛教的学者、大乘佛教的学者所证悟的理性是平等的。这是在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曾经讲到这裡。这和中国【天台宗】、【华严宗】说得不一样。我们这个…当然这都有圣言量的根据,也并不是自己随便云云。这个这一段文应该这麽讲。 「四理门」,这四种理门,就是「因缘、唯识、无相、真如」。 「令修观行有差别故」,叫我们知道修学圣道的观行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是这个小乘学者修习止观是一样;唯识学者修习止观是又一样;这个中观的学者他修这个止观,也是不一样,是有差别的,这个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那麽这在《瑜伽师地论》裡面,都有详细的解释。 十、为示境别,令知诸法体、相、位别;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 现在这是最后一番,也有两缘。「为示境别」,这个「示」就是开示,也就是说明的意思。说明这个种种境界的差别,譬如三恶道的境界、人间的境界、天上的境界;这个散乱心人的境界,和有禅定人心的境界,乃至到圣人的境界;阿罗汉乃至到佛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人啊…人的境界当然是也不同于三恶道、也不同于天、也不同于佛。但是人,有的地方的人有文化,能读书,智慧开发了多少,就会很武断的:「我没有看见的事情都没有!」就是这样子,就是我看得见的境界是真实的。其实不是这样子。所以在佛的智慧能通达无量无边的境界,能通达自己的境界,也通达一切众生的境界,是「为示境别」。 「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这底下是别说。叫我们知道一切法的体性、相状。表现于外的是「相」状。它本身的事情叫作「体」。这些体状、体相是不一样的,体状是不相同的。就是刚才说的,由三恶道、乃至到佛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的业力不同,这个分别心也不一样,所以所感到、所得到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 「位别」,这个「位」有深浅的不同。这个地位,在人的境界地位有高低。用这高低来解释这个「位」也算是合适了,就是有差别,是不一样的。你就人间的这个富贵、贫贱也都是不一样。所以是「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不一样的。 你就按我们人,这个牆壁,我们不能从这个牆壁过去,能挡住你;但是鬼就不同,鬼他从这裡是无障碍的,从牆壁可以过去;从这个地也可以自由的出入,这境界不一样。有的众生在水裡面能生活,若是人就不行,所以这个境界是有差别的。 但是这裡面主要是说凡、圣的不同。这个凡夫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圣人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但是圣人是大自在、是安乐的;人是很苦恼的。像这个《愣严经》裡面说到这些魔鬼的境界。这个魔鬼会有种种神通,自在的,但是他怕刀,就会有些个别的事情。你说他有这种神通,说是我们认为他了不起,不是,他有的时候还是不行。说是我们静坐的时候,若用功修行会有魔鬼来捣乱,但是魔鬼怕什麽呢?怕镜子、像我们人用的那个镜子。所以这个修行人,你后面放一个镜子,那个魔鬼他怕你,他怕镜子。若人呢?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各式各样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令知诸法体相」,这个高、低,深、浅的不同。 「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面这一段说「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说我们已经遭遇到的境界。「及示行别」,这是你要重新创造。这个「行」是我们重新创造的一种活动。 当然一般人的境界是为了生活、为了享受,作种种事、作种种事情。但是在佛教徒的立场,这个「行」是感觉到我们对于当前的一切事情都不满意,要重新创造一个生命的时候,那叫作「行」。这个「行」也是有差别的,也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主要是什麽呢?这地方说「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一番「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别说的;这一句「及示行别」也是总说的;「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这是别说的。 这个「行别」是什麽呢?主要指三种佛法,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三种佛法。三种佛法裡面有方便、有根本、有果的不同,每一种佛法都有这三种不同。 这个「根本」是什麽呢?「根本」是发心,譬如说是这个声闻乘的佛法,要发出离心,这是「根本」。这个发出离心也就是发愿,你有这样的志愿:「我感觉到生死是苦,我想要得解脱」,你有这样的坚定的意愿,然后你才能够有戒定慧的修行,所以这个发愿是个根本。 这个「方便」呢?就在凡夫位的时候的修行,叫作「方便」;入了圣位以后叫作「果」。 声闻乘也有这三种,辟支佛乘也是有,乃至一佛乘也是有,有这种差别。 我们学这个…弥勒菩萨造这部论,就是「为示境别」、「为示行别」,是这样意思。「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是这样意思。我们若学习这部论,也就会得到这样的知识,得到了这样的智慧了。 如是等类所为诸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当知皆是此论所为。 这一句话总结前面这「十番两缘」。前面这麽多的类,也可以说是十类。「所为诸缘」,这就是本论所希望成就的这麽多的因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这是说到其他的经论裡面。佛在…我们的佛陀在各地方所演说的经,乃至佛的弟子所造的论,经裡面、论裡面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说到学习佛法得到什麽什麽好处,这些事情。「当知皆是此论所为」,我们应该知道都是此《瑜伽师地论》所成就的。 这是这个…这「十番两缘」是《瑜伽师地论释》,那个最胜子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释》是谁作的呢?是印度的最胜子所造的。他说《瑜伽师地论》有「十番两缘」的所为,有这样的不同。 第二、彰所因者。 一共有六大段,现在是第二段。「彰所因」,显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学】成立的因缘,为什麽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佛法出现? 按《释论》等云。 这句话是这个遁伦法师说的。这「按」就是根据的意思,根据这个《瑜伽师地论释》,还有其他的参考书上说的。 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着有见。 这个我们的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据这个印顺老法师,对《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这个佛涅槃后,到这个西元(今年是一九九六年),从佛涅槃那一年到一九九六年的第一年,中间有多少年?印顺老法师他的研究,三百九十年。佛涅槃那一年计算,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前一年。这三百九十年,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佛灭度以后到今天就这麽多年。他说得很清楚。他说这个数,这个数是这个…这个数怎麽算法的呢?就是佛灭度以后到阿育王登位这个时候,这是一个数。这个数是在我们汉文的《藏经》裡面有十八部论,就是小乘部派佛教有分十八部。这部论上说,是佛灭度以后一百一十六年的时候,阿育王登位,说得很清楚,一百一十六。那麽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是多少年?再加起来,那就是三百九十年。三百九十年,去了一百一十六,那就是那个数,就是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公元其实就是西元,就是耶稣曆,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这麽多。所以根据这个…这一百一十六年是我们汉文佛教的文献上说的。若根据缅甸佛教他们的说法就是不同了,那就不一样。不过若根据这个说法,这是两千三百八十六年。一九九六加上三百九,就是这麽多年,还没到两千五百年。没到两千五百年,两千三百八十六。这样说呢?孔夫子要比释迦佛先多少年。孔夫子在先,孔夫子好像是两千五百年左右。若释迦佛说是有八十岁的话,再加上八十岁,二三八六再加上八十岁,那才两千四百多年;孔夫子两千五百多年,所以孔夫子在前,释迦佛稍微晚几年,晚多少年,这个数应该是这样子。 「佛涅槃后」,这个「涅槃」在这裡用我们人的语言来说,就是逝世了,就是过世了,应该是这麽说。就是佛过世以后,应该是这麽说。 「魔事纷起」,就是在佛法裡面捣乱的这些事情,「纷纷」,很多很多的事就都起来了,兴起来。 「部执竞兴」,佛法裡面的这些学者,这些修学佛法的人,「部执竞兴」,一部分、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大家的思想不同,互相彼此都有争论,这个「竞」,彼此都有争论。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兴起来,兴起来一个学派以后,这个学派又分裂了,又出来多少个学派。这个在《佛教史》上看是这样子的。在这个玄奘大师翻的《异部宗轮论》是一共有二十个学派,有这麽多。 「多着有见」,这麽多的学派裡面,若是给它一个批评的话,多数都是执着有见,都是执着「有」。这个「见」就是执着。对于「有」的执着很厉害,过去也是有、现在也是有、未来也是有,说【一切有部】就是。其他的学派多数执着「有」,就是少数是不执着「有」的。其中二十个学派裡面有个【犊子部】,【犊子部】其实就是锡兰的佛教,这个执着有个不思议的、不可说的「我」,执着有「我」,但是这个「我」是不可说的。当然这裡面,也是不是那麽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都是执着「有」。这样子呢?对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有点偏了,佛法就走偏了。 龙勐菩萨证极喜地,採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除彼有见。 这印度的佛教的历史,的确不是容易研究的,而印顺老法师他的看法也未必都能同意,但是他可是研究得很清楚。他说龙树菩萨出现在什麽时候呢?出现在西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代。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候,龙树菩萨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可是各地方的记载,龙树菩萨寿命很长。寿命很长有多长呢?印顺老法师说一百岁已经很长了,他这麽说,所以西元一百五十年到两百五十年这个时候。 这个「龙勐菩萨」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这个龙树菩萨,造《中观论》的这位大德。这个《藏经》裡面有《龙树菩萨传》,有《提婆菩萨传》,有他的《传记》的。 「证极喜地」,就是他在佛法裡面修学,已经达到「极喜地」的这样的程度了。就是菩萨有十地,就是第一地是极喜地。得了圣道以后心裡面特别的欢喜,所以叫作「极喜地」。 「採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他「採集」,他在佛陀所宣说的「修多罗」裡面,所说的佛法裡面「採集」,就是根据佛所说的这部经、那部经,主要是般若经。佛说的「无相」的「空教」,根据佛说的大乘的无相空教,这个「教」指佛说的,佛说的一切法空,无相的道理,来造这个《中论》的这一本书。《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乃至这个《十地经论》,翻到中国来有《十住毗婆沙论》,也是龙树菩萨造,还有《发菩提心论》也是龙树菩萨造的,这是翻到中国来的。造这部…龙树菩萨根据,「採集」,从这麽多的大乘无相空教裡面採集来的佛法,也等于是学习,「採集」也等于是学习的意思。学习了大乘无相空教的佛法,他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作了一部《中论》,还有其他的一些论的书。 「究畅真要」,他能够究竟的通畅、通达了佛法的「真要」,佛法的真义的纲要,他能达到这个程度。 「除彼有见」,破除去这个【小乘佛教学者】的这个「部执竞兴、多着有见」的这种过失,破除去这些毛病。 这上面是说什麽呢?因为着「有见」了,所以龙树菩萨造这个「说一切法空」的这种书、这种论,这是缘起是这样子,所以「此有故彼有」,就是这样意思。 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复着空见。 这个「圣提婆等」,这个「提婆」,在他的传上看,他是现在的锡兰,斯理兰卡的人,他不是大陆上的人。所以说加个「圣」字,是说这个人不是凡夫,也是圣人。他呢,「提婆等」,不只他一个人。是「诸大论师」,这个「提婆」是龙树菩萨的学生,是他的弟子。龙树菩萨寿命很长,威望很高,当然他的学生也是很多。所以「诸大论师造《百论》等」,这个《百论》,说有一百个颂,所以叫作《百论》,这个也翻成汉文了。玄奘大师又翻造《百论》,这叫《广百论》。「造《百论》等」书,「弘阐大义」,他弘扬阐释佛法的大义。 「由是众生复着空见」,由于龙树菩萨、提婆菩萨等「诸大论师」,弘扬大乘无相空教。众生学习这样的佛法,逐渐的也有出了毛病了,「复着空见」,又执着了「空」,对「空」又执着的很厉害,也又偏了,又走偏了。那麽又走偏了,这个话的意思,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所说的大乘空教是符合佛意的,是没有偏,是正确的、没有过失的。但是后来学习的人搞错了,所以「复着空见」,这话有这样的味道。 九百年时,有出家士名阿僧佉,唐云无着。应中印度阿瑜陀国(本生处者北印度犍驮罗国是也),其国王城西五百里,营立禅省,领数百人授以禅法。 这下面就说到《瑜伽师地论》的出现的因缘了。 「九百年」的时候,就是佛灭度以后九百年的时候。但是我看印顺老法师的研究呢?他说这个「九百年时」是什麽时候呢?说无着菩萨是西元四零五年圆寂的,他活了七十岁,说无着菩萨活了七十岁。那麽向上推,四○五去掉七十,那是多少?三三五?三三六。三三六到四○五,这个无着菩萨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若是这样说,再加上三百九十年,是多少年?那和这个九百年数是不对的,数就是不一样了。 在这个时候「有出家士」,就是离开了家,这个「家」这个字怎麽讲?我姑妄言之,「家」者烦恼也。离开了烦恼的家的人。 所以我也有的时候,有时候听人家彼此谈话的时候,「家师」怎麽、怎麽的…,这是我们出家人,在家人我们不说。「家师」怎麽、怎麽的…。再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说是「出家非家」,有这种字。所以我们想一想,我称我的师父的时候,「家师」怎麽、怎麽的…,「家师」。你再想一想,用这个字对不对?再想一想喔!本来这还是…这句话也是很…要读书的人才会说这句话的,但是在佛法上说,再想一想,应该怎麽说? 「有出家士名阿僧佉」,「阿僧佉」是印度话、梵语,「唐云无着」,翻个无着,有的地方翻个无障碍,没有执着。 这个无着菩萨这个人,在他的传上看,这个人的性格是很刚烈的,不得了。好像是传上说,他出家以后他很快的就得到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了禅定以后修这个空观,修不来,修不来就要自杀,这个人的性格是这样子。后来说是宾头卢尊者在东胜神州(我看那个意思有可能就是在中国。宾头卢尊者可能是在中国),他看见无着菩萨要自杀,他就来了。来了,向他开示小乘佛法的空观,一开示他,他一修行就成功了。成功了还不满意,不满意乘着神通去见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他说大乘空观,他再一修行就成功了,还有这个事情。「唐云无着」。 「应中印度阿瑜陀国」,这裡说这个「应」应该当「现」字讲(现在的「现」),就是出现。这个无着菩萨,这位菩萨他出现在中印度阿瑜陀国,出现在这裡。这个「阿瑜陀国」,我查那个字典上,它是中印度的边上,靠近北印度,是这样。这个「阿瑜陀国」翻到中国话,翻个「不可战」,你不可以侵略它,就是是这个意思。这个国必是很强大,其实不一定这样讲,反正最初立这个名字。比如说我们叫「中国」、这叫「美国」,最初就是立这个名字就是了。 「本生处者」,这个阿瑜陀国是它的本生处,在「北印度犍驮罗国是也」,这个地方就说是北印度了,这个「犍驮罗国」翻到中国话,翻一个「香风」,也翻一个「善胜」。「香风」就是这个国裡面很多的能发出来香的树和花,所以这个国你到处都是有香风、香气。 这个印顺老法师说,这个《大般若经》裡面那个〈法涌菩萨品〉,昙无竭菩萨、萨陀波伦菩萨那一品,说那个众香城就是这裡。印顺老法师他这麽解释,就是这裡。 「其国王城西」,这个王城的国都的西边有「五百里」。「营立禅省」,这无着菩萨在那个地方造一个禅寺,就是一个禅堂。这个「省」就是宫殿的意思,宫舍的意思,就是一个建筑物的意思。在那裡造一个禅堂,一个禅寺,或者这样说。「领数百人授以禅法」,教授他们修禅的法门。 无着为人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等。 「无着为人位登初地」,这个龙树菩萨位登初地,他也是「位登初地」。「证法光定」,他成就了法光定。这个「光」就是智慧;这个「法」就是第一义谛了。觉悟第一义谛的大智慧光明,得到这样的禅定,所以这个「定」,不但是定,而裡面有智慧的。 「得大神通」,他具足了前五种神通,漏尽…也应该有一部份的漏尽通。 「事大慈尊」,他承事这个「大慈尊」就是弥勒菩萨,天上的弥勒菩萨。「请说此论等」,这个无着菩萨有神通,能到天上见弥勒菩萨跟他学习,这件事应该是可信的。 我看印顺老法师,看他以前写的书、后来写的书,我前后对照着,印老法师的思想有点变化。他以前写的书上,他说这个「无着菩萨事大慈尊」,这个弥勒菩萨是人间的学者,印顺老法师是这麽说。可是后来呢,这个话就有点转变,说无着菩萨到天上去跟弥勒菩萨学法,他就不再说是人间的学者了,这句话不说了。就是他有一点转变,相信这弥勒菩萨是天上的,是这样子。他也举出来一些事实的。在印度的佛教裡面,常有些法师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一段佛法不懂。不懂,当时有阿罗汉嘛,就去问这阿罗汉,阿罗汉也不懂。阿罗汉不懂,说:「不要紧!我带你到天上去见弥勒菩萨!」有这种事情。向弥勒菩萨去学习、去问一问。那麽在印度的佛教这个种事情是很…不说普遍嘛,这件事也是常常有的。那麽无着菩萨既然是得了禅定有神通,这件事也应该是有的。 另外一个想法呢!就算是得了禅定没有发神通,也可以拜见弥勒菩萨的,怎麽呢?一入了定的时候,你心裡面想弥勒菩萨,也就和弥勒菩萨能见面,在禅定裡面可以见面。若是得了神通,那就又不同,可以乘身…这个身体可以到天上去见弥勒菩萨,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事大慈尊,请说此论」,请求弥勒菩萨为我们开示「此论」,此《瑜伽师地论》等,这样子。 在这个《婆薮盘豆菩萨传》,就是《世亲菩萨传》上,有提到无着菩萨这件事。说无着菩萨,他到天上去向弥勒菩萨学习佛法,然后回到人间就向我们人间的人去宣说,人间的人不相信,不相信这件事。不相信这件事嘛,这无着菩萨就请求弥勒菩萨来到人间来,那上面是这样说这件。「请说此论等」。 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省。 这就说到了。这个慈氏菩萨随顺无着菩萨的「机」,随顺他的诚心的请求,「恒于夜分」,常是在夜间的时候,不是白天。「从知足天降于禅省」,兜率天,「兜率」翻到中国话翻个「知足」,就降到人间这个阿瑜陀国。阿瑜陀国,无着菩萨的这个地方,这个禅寺在这裡。 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五、金刚般若。 「为说五论之颂」,为无着菩萨、为一切人宣说五种论的颂。那五种论的颂?就是一、「瑜伽论」颂,《瑜伽师地论》裡面也有很多颂。 二、是「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这个颂,这个没有翻译过来,但是《解深密经》裡面有个〈分别瑜伽品〉,应该和〈分别瑜伽品〉,应该有…有可以相通的地方。 「三、大庄严论」,《大庄严论》也翻译成汉文了,我们《藏经》裡面有这部书。 「四、辨中边」,这个《辨中边论颂》也是弥勒菩萨说的。 「五、金刚般若」,《金刚般若论》的颂也是弥勒菩萨说的,这一共是五种。 五种就是缺少了一种,没有翻成汉文。 于时门人,或见光明,不见相好,不闻教授;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见闻者。 说在当时弥勒菩萨慈悲来到人间说法的时候,当时在禅堂裡的人,当然不只无着菩萨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很多人、大家的境界不一样,有人看见弥勒菩萨放光明。「不见相好」,没有看见弥勒菩萨的相好,相好没有看见、只是看见光明。「不闻教授」,听不到弥勒菩萨说法,不知道、听不到,但看见光明。 「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者这个人也看见光明了,也看见弥勒菩萨的相好,但是听不到他说法,这个人的境界不一样。「或见闻者」,或者又看见了、又听到了。 我现在再多说几句,我说我个人的事情。我初出家时,我在家的时候,我叔叔先出家了,请一位法师,就是我出家的师父,到我们家去讲经。我叔叔就把我们…我们是在农村裡住,就是通知那个村庄裡的人,大家都很熟,就是来听我师父讲经,讲《佛说阿弥陀经》,讲这部经。我也在那裡听,但是心裡面都是打妄想,不能专注、一心不乱的听法,我只能听到不超过十句。我师父在那儿讲经,大概也是可以讲到一个钟头吧,我顶多有听到十句,其他都不知道说什麽。是这麽个境界。等我出家到了寺院去,就是佛学院了,去听经的时候,不打妄想,一个妄想也没有。法师讲课,我一句一句完全能听到的。那个时候,我的记忆力比现在好,我不像你们还有拿笔记,我没有笔记。我没有笔记,当时有一个法师叫通如法师,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在满州国的时候作过邮政局长,作官的,他出家了。日本垮台了,他马上出家。出家了,我们同时在那裡听课,他年纪大了,他有的时候必是打妄想,这一段没听到,他就叫我重讲,我就立刻,不需要温习,我立刻就是从头讲一遍给他,那等于是回讲了。我那个时候有这种境界。 可是学习了多少年的时候,我看至少有三年到四年以后,我的思想有点变化,有什麽变化呢?我心裡面要要求,我要明白什麽是佛法?我心裡有这麽一个心情。一开始听法师讲经,你讲我听就是了。我还没有说「我发出一个心愿来,我要明白什麽是佛法?」没有这个心情。 我发出来这个愿的时候,「我要明白什麽是佛法?」以后呢,因为和同学有点烦恼,就不高兴在佛学院了,就离开了佛学院。离开了佛学院,但是我自己有这个愿,这个愿没有退,我继续读书,继续的阅读佛书、阅读经论,继续的阅读,不停下来。 我到了台湾去打禅七,有人小参的时候,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居士:「你十年寒窗苦啊!」,他说我这麽一句话。我自己算的确也是十年。从开始读书,开始到佛学院,读了十年以后,开始有人请我讲经,的确也有十年。 我说这话什麽意思呢?《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不算短了。在我们的程度来说,这一百卷是很长了。很长、不是短时间,我们昨天说,大概要两年才能学完,要有点耐心。有的地方,我们可能有欢喜心,有的地方不见得。有的地方就感觉到:「说这个有什麽用呢?」可能会有点厌烦心。但是若是你本身;「我要学习佛法,我要明白什麽是佛法」,你若有这个愿呢!你的恒心就有了,就会有恒心,就能把这一部论,从头到底的学习完了。 当然,「我不要听你妙境在那裡胡说,我自己也可以读」,那也可以,自己读也是可以,也不是说不可以。有参考书也好嘛!也是可以读。自己读也要有恒心的,你没有恒心也是不行。但是我在想,你拿出点精神,你在这裡听讲也可以,你自己读也可以。你能完全的用点心把它完全的读完了,你会生大欢喜心,你会生欢喜心。 然后你再去听别人讲经,你的感觉不同。听别人讲经,感觉不同了。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说;某一个人讚叹一个人,说他讲得「不好」。有人说那人讲得「好」。我们听见这句话,怎麽讲?心情怎麽想法? 我有的时候就会想:「你的程度怎麽样呢?」你批评别人,你的程度怎麽样?你的程度够,你批评人可能有一点…有一点多少真实性。如果你程度不够,你批评未必是对的,你未必是对的。但是要有这个程度,你非要广学佛法不可,不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啊?不知道的。所以「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与言」,这话说得是对的。 我希望各位能够发出来一种学习佛法的愿,我不是劝你们要出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发出这个愿;「我要明白什麽是佛法?究竟是怎麽回事情?」印度的佛教或者我们不说,就是佛教来到中国,有这麽多的大智慧人来到佛教裡面来。 头几年我看见一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吧?不是很久,就是共产党执政以后,可能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版的书,就是印这个古书、中国的古书。那个前面有个序,好像一个姓张的这个人,他可能是个大学教授。他说:大概是南北朝以后,周、秦、汉,汉末三国以后就是南北朝,还是南北朝以后,中国的文化的这些学者裡面,再没有有份量的哲学的书出来,再没有。因为什麽呢?那个作者说了,他说:「这些大智慧的人都跑到佛教裡面去了。」哎呀!这个人敢说这种话。在共产党裡敢说这种话。 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佛法,你想一想喔!这麽多的大智慧人跑到佛教裡面来,因为什麽?佛教有什麽力量能够摄受这麽多有智慧的人?我们从这裡想一想,我们学习佛法的愿可能会强一点,强一点就会有恒心了,有恒心你就会有成就。我就说到这裡。 问:刚才您讲到无着宾头卢尊者为他讲小乘佛法的空观。又听,弥勒菩萨为他说大乘空观。这个小乘佛法的空观和大乘的空观有什麽比较大的差别? 答:小乘的空观就是我空,观我空,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我不可得。常恒住、不变易的我、实体性的我没有。这是小乘的空观。或者说修小乘的…修这无常观,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比如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所以是无常,从这裡能入到毕竟空裡面去。这空观。 若大乘空观,比如若是说这个…就《摄大乘论》说的「唯识无义」,这是空观。那就和小乘空观有点不同,是不一样的。 问:二乘、无性? 答:就是声闻和辟支佛。辟支佛是印度话,缘觉是中国话,它们是一回事。不过也点地方说个独觉(辟支佛翻成中国话叫做「独觉」),就是不须要老师的教导,他自己就可以觉悟,叫做独觉。 问:今天讲到那个「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这个真如门的话,不太清楚?师父讲的和「如来藏」有关係? 答:如果这麽讲,如果是按大乘佛法裡面有三个学派,那麽唯识是一个学派、中观是个学派、那真如就是「如来藏」,可以这样解释。 但是看这个文上,不感觉有这样的意思。那麽这个真如是怎麽呢?真如就是「因缘、唯识」、中观所悟入的理性,那叫做「真如」。 问:请问在《瑜伽师地论》裡面是不是包括佛法的三大系都有在裡面,是不是? 答:也有,也是有。也有,但是它还是唯识学者的立场 问:所以它偏重在唯识的立场。 答:对,你比如说这个般若是观一切法空,但是它用唯识的立场来解释这个空,那就和中观学者所解释的不一样,是这样。 我刚才说那个中国大陆出版的那个书,前面那个序的文。你们这裡也有在大陆读书,你们看见这个序没有? 这个书我现在在图书室裡有,是一个姓张写的,我认为这个人是有一点智慧。 问:昨天的「有见、无见」和「六十二见」是怎麽样的关係呢? 是从「有见、无见」开出来「六十二」呢?还是「有见、无见」合在一起,详细分可以开「六十二」见? 答:「六十二见」说法很多。「六十二见」说法很多、很多的,不是一种。一种多数都是可以说是「有见」,都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我所,那麽这多属于「有见」。另外有一种说法那是很多、很多的说法。 不过通常说执着有我是常住不变,那麽就是「常见」,拨无因果就是「断见」,就是「无见」了,这样解释。 但是在唯识上,又多出来一个说法,就是你不见「如幻有」的,拨无「依他起」、「圆成实」,那就是「无见」了;执着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是离开了心,有它独立的体性的,那麽就是「有见」了。就是「遍计执」了。「遍计执」就是「有见」。但是「遍计执」又不限于「有见」。「遍计执」在凡夫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断见」,「断见」也是属于「遍计执」。 问:请问「无见」,拨无「依他起」是不是也就是「拨无因果」呢? 答:也就是拨无因果。但是拨无因果是「无见」,若执着有因果,那麽就是「有见」,那究竟怎麽样才是对?怎麽样才是正见呢?(叫人答) 人答:(因果确实是「有见」,可是它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还是算是不着「有、无」,虽然一切法是自性空,因缘所生,但是它的因果是景然分明,它毕竟不违反这个因果。所以不在有边、不在无边,但是在现象来讲、在因果还是如幻如化,但是当体是「唯心所现」。 答:你解释还很好。 因为若说是没有因果,说空了就是没有因果,那麽不是「无见」了吗? 你什麽解释,假设我这样问,因也是无自性,在无自性上看就是没有因了,我也是无自性,那麽无自性不是果也就是空了,没有因果了,那麽是不是「无见」呢?我这样问你,你怎麽解释?人答:对于这个因果的这个幻象还是有它的作用,可以影响从有到无之间的修行。…) 答:可以,讲的还可以。 这意思说因果是空也是对;因果不空也是对,但是这个道理要解释一下。解释一下,刚才你说是对,因和果都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是无自性。在无自性那一方面看呢?就是没有的。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乃至佛都是不可得。但是无自性空同时因缘还是宛然有的。这个如幻如化的因缘生法还是有,只是因缘生法裡面没有自性就是了,因缘生法还是有的,所以还是有因有果。 说这个光明是自性空,你说自性空的时候,这光明还是有的。并没有说是什麽都是没有。但是说没有,是在自性空那的面说是没有。 比如说现在有声音,声音在自性空那一方面说,声音是没有的。 问:可以用「缘起性空」式来解释。 答:是的。所以说因果是空,而同时因果是有,应该是这样意思。如果说因果决定是不空,那就是「有见了」。 就是这个中观上所说的空、所说的有,和我们一般人说的空又不一样,是不共的。 在唯识上说呢?唯心所现的因果还是有,离开了心,另外因果是没有的。那麽也是有「空」、有「有」的意思。和中观论说法是不一样。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六道凡夫,是被业缠缚住。“业”是什么?善恶业。善业里面生贪爱,被贪爱所缠缚;恶业里面生嗔恚,被嗔恚所缠缚。换句话说,见色闻声,你生烦恼,喜怒哀乐、七情五欲,都是烦恼。我们被业所系缚,不得自在,所以佛祖教给我们放下万缘,使我们在生活里面,无论处顺境或者是处逆境,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所谓身心清净,就是在一切法里面,不去分别、不去执着,也不去打妄想。为什么?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