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念咒能治病吗?


2015/5/23    热度:1021   

问:孩子、老人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来寄托一个希望,就是不吃药让病好,行吗?

上师解答:行啊,一定能好。但是修行一定要到位。

念佛、念咒都是有要求的,必须要达到要求才能起到作用。如果学佛修行的时候,你学不好,修不好,就象吃错药了一样,也会害了自己。你吃错药了,中毒了,就要命了。修行如果不如法,就和吃错药一样,会很不吉祥的,甚至会断除自己的慧命。比如得了心脏病,却吃了治头疼的药,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可能要命。不管是吃药,还是接受治疗,必须听医生的,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治好病。修行也是一样,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能修好吗?

“我念佛了,金刚萨垛佛心咒念了多少多少遍,病怎么还不好,家庭怎么还不好呢?”在那儿怨天怨地,怨上师三宝。这是因为你自己盲修瞎炼。修法,必须要具足前行、正行、后行,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三个要义,才能有成就。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同一个人具足了头、躯干、腿脚才能走路一样,少了哪样都不行。

(作者:达真堪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