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2015/5/23    热度:3154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本书《大乘无量寿经》乃近代夏莲居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无量寿经》中最善之经本。梅光羲居士于经序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

  欲修净业者必读此经,因其为净宗诸经纲要故;非读不能深入故,读之能得总持故。已修净业者,不可不读此经,因其于世出世间因果、苦乐,详赅无遗故;非熟读不能坚正信故;又于极乐依正修持法式,非读此不易明了故。

  习禅者须读此经,因此法门即无上深妙禅故;弥陀即自性故,净土即惟心故;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故;又即净即禅故,净外无禅故;不信净土即不信禅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学密者须读此经,因自经首上师说法,入灌顶阶,受菩提记,以迄道场庄严,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种曼陀罗故。又密严不离极乐故。……

编辑说明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
   前言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后记
   再记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量小的人很可怜,小小的事情斤斤计较,坚固执着,生活得很苦。他为什么这么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悯!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就是大家的心量都很小,彼此之间不相容;不相容才有争执、才有斗争。每个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这个社会就和谐,不会有争执了。如果每一个人都执着自己的成见,不能够合作,那社会就乱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思想圆融整合。我们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只要大家能消除歧视、消除误会,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就能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