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82
2014/9/4   热度:2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82 亥六、美妙 文句可味,故名美妙。 这是第六科「麤恶语摄」,其中有十二句,现在是第六句。 「文句可味,故名美妙」,就是这一位佛教徒,他为人说法的时候,他的言句很高尚、很文雅、其中有意味的,故名叫做「美妙」。 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其声清美」,他的声音很好,这个语言的音声很美妙,这麽解释。 亥七、分明 善释文句,故名分明。 这个「善释文句」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一段的法语,这一篇的法语也好,总是有「总句」、有「别句」。这「总句」就把这一段的大意列出来,然后用「别句」加以解释是这样子,总是这样子。所以他能够「善释文句」,他很善巧的、很恰当的,用很多的文句,来解释那个「总句」的意义,令你非常的明了,「故名分明」,就这样讲。 亥八、易可解了 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 这第八句,这个总句也好、别句也好,这个文句裡面是有所诠显的道理的。这诠显的道理是在那文句的裡面,这个讲者须要把裡面隐藏的道理,把他分明的显示出来。隐藏在裡面的道理,把它显示出来,显示的非常的圆满,没有缺少,那叫做「显然」,「显」是这样意思。 「有趣」,就是能引发听的人的欢喜,所以叫做「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就是容易明白。这是这麽几句。 亥九、可施功劳 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 「摄受正法」,什麽意思呢?这个「正法」,就是已经证悟了胜义谛的圣人,不是凡夫。这个圣人已经证悟了离一切言说相的第一义谛,那叫做「正法」。这个「正法」,我们没有证悟的凡夫,我们只是从语言上听到一个名字,听到一个假名字。听到了假名字,但是我们从语言的佛法上,有了信心、有了欢喜心,想要去证悟。想要证悟,不是想要证悟就证悟的,你要採取行动,那叫做「摄受正法」。就像说这个井裡面有水,我感觉渴,我要喝水、要饮这个水;饮这水,水在井裡头,你要採取行动,把这个水把它取到,要採取一个办法把井裡面的水汲出来,你才可以饮的,这样的行动,叫做「摄受正法」。 那麽这裡面是说什麽意思呢?是「名可施功劳」。「可施功劳」,就是你为他讲说这样的佛法,你为他讲说这样的正法,那个学习的人就凭藉你说的佛法,就可以推行这个止观的这种圣道,指这个意思,那叫「可施功劳」。可以推展你止观的功德,就是你说这一段的佛法,他可以依据你的说法,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修止观了,就可以去「摄受正法」了,这是「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 这和前面不一样,前面是文句怎麽好,「善释文句」怎麽好,「显然有趣」怎麽好,这都是在理解上说的话,使令你容易明白,使令你发欢喜心。但是「摄受正法」呢?这是一个实际上的问题,就是可以採取实际的行动来做这件事,叫「摄受正法」。这种事情,当然唯有佛教徒才有这件事。因为唯有佛教徒,说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到「无为法」,你要去学习、去成就。而这无为法你不去摄受,你是得不到的,你不能得到。 所以这个现在这上面的话的意思,为人说法的时候,要具足这样的功能。你为人讲解佛法的时候,要有这样功能,那个学习的人,可以推动他的止观,去「摄受正法」。说我讲的很多,结果是用不上,不得其门而入,那就不具足这个功德了。 亥十、无所依止 离爱味心之所发起故,名无所依止。 这个话是教导、教训这个说法者的意思。这个说法者的为人说法的目的,为求名闻利养,来丰富他的「我、我所」,这样事情,那就是「爱味心之所发起」。他心裡面有所着,来发动为人说法这件事,那就是有「所依止」,就是有所执着。 现在「离爱味心之所发起故」,是不可以有所执着的心,应该用无所得的慈悲心,那就是「无所依止」了,应该是这样子为人说法才是清淨的,清淨的说法。 亥十一、非可厌逆 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 「不过度量故」呢?「度量」,就是那个「量」,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一个听众、那个学法者,就是这麽多就好了,你不可以过量,不可以过量的。这个当然在语言上,《披寻记》说是不可以重覆,「语无重覆,知量而说」。这样的说法是「非可厌逆」,就是不可以厌逆的。你生了厌烦心了,那麽你没有生起欢喜心了,反倒生起厌烦心了,那当然这是个过失。现在是「不过度量」,所以「非可厌逆」。 亥十二、无边无尽 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 这个「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这是为人说法的时候,这个法义是无边无尽的,他能够「相续」、不间断的演说这个佛法,所以说是「无尽」,不可以穷尽的。 这裡面的意味是「广大」的,不可限量的,所以叫做「无边」。那麽这是就是所讲说的佛法裡面的意味,是无边无尽的。就是要用语言文字去形容这无边无尽的义,语言文字说出来就是有边有尽,可是这个善巧说法的人,用这个有边有尽的语言文字,去讚叹无边无尽的法语,要有这样的意味,那麽这就叫做「无边无尽」,这样意思。 戌二、略明摄(分二科) 亥一、初三种(分二科) 天一、标 又从无扰动语,乃至无边无尽语,应知略摄为三种语。 这是第二科「略明摄」。前面是「释经句」,解释这十二句,一共十二句。现在把这个十二句,用略义把他归类一下,归类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三种」,后面还有「后三种」。这个「初三种」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就是说「又从无扰动语」,这十二句话裡面第一句是「无扰动」,从那裡乃至到最后一句叫「无边无尽语」,一共是十二句。 「应知略摄为三种语」,若用要义把他收摄一下可以归成三种语,就是分三类,那麽这是「标」。 底下就「列」出来,列出来这三种语,第一科「尸罗律仪所摄语」。 天二、列(分三科) 地一、尸罗律仪所摄语 一、尸罗律仪所摄语,谓一种。 第一个三种语,第一种语就是「尸罗律仪所摄语」,就是说法这个人,为人讲说佛法的时候,这裡面有「尸罗律仪」的这种功德,有这样的功德庄严,这就是属于第一种,就是「无扰动语」。这一句话这裡面有「尸罗律仪」的功德庄严。 地二、等欢喜语 二、等欢喜语,谓三种。 这个第二句「等欢喜语」,大家都一样的听闻了这样的佛法,发欢喜心,「谓三种」,就是悦耳、称心、可爱,这三种语。 地三、说法语(分二科) 玄一、标摄 三、说法语,谓其所馀。 「三说法语」,这个第三语种语,就是所讲说的佛法,这是所说佛法的中心的一部分,这一类的法语指什麽说的呢?「谓其所馀」,「所馀」,那就是从「先首」第五,第五句「先首」以下的,一直到第十二「无边无尽」,那这是法语,「说法语」。 玄二、别广(分二科) 黄一、标 即此最后,又有三种应知。 前面是把这三种语「列」出来了,这是这个说法语这个地方又有事情,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摄,就是「即此最后,又有三种应知」,后面这法语这一句语,他又能分出来三种语,应该知道,这是「标」。底下「别广」,第一科又是「标」。 黄二、列(分二科) 宇一、所趣圆满语 一、所趣圆满语,谓初一。 「一、所趣圆满语」,又三种语是那三种呢?第一种「所趣圆满」,就是这个「先首」…「趣涅槃宫,故名先首」这一句法语。这一句法语的意义是什麽呢?「所趣圆满语」,就是一切佛教徒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内心的意趣、他内心的意愿。「趣」,心有所往,他心裡面有个目的,心裡面有一个意愿。你心裡面学习佛法的意愿在那裡呢?是到涅槃那裡去,那是大安乐的地方。一切佛菩萨、一切圣人都在那裡,我也到那去,所以这是最圆满的。如果说是我想要到天上,享天福去;学习佛法,想要在世间上荣华富贵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也是不错,但是那不是一个圆满的,所以这是「所趣圆满语」。 「谓初一」,就是先首语,趣涅槃宫。 宇二、文词圆满语 二、文词圆满语,谓次二。 这是第二句「谓次二」,「次二」,就是美妙和分明这二句,这个美妙和分明,这是叫做「文词圆满语」。「文句可味」这是文词圆满。文圆满,其实也包括字,但是以文为主。「善释文句」这有点词圆满,其中也就是词无碍的意思。 「谓次二」,就是这两个,一个是美妙,一个是分明。 宇三、方便圆满语 三、方便圆满语,谓其所馀。 「方便圆满语」,就是「易可解了」以下,这几种语。几种语,这个「方便」,用这几种语,都属于「方便圆满语」。这「方便」什麽意思呢?可以解释为智慧,善巧方便的智慧,这个智慧很圆满。 「谓其所馀」,就所馀的这几种语,一共是五句。 亥二、后三种(分三科) 天一、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分二科) 地一、别释(分三科) 玄一、可爱语 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 这个易可解了,「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离爱味心之所发举起故,名无所依止」、「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的确都是智慧圆满,是这样意思,「方便圆满语,谓其所馀」 「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这是后三种,前面是前三种,前一种分类说完了。这后三种,又一个态度来说。 三种语,那三种呢?第一是「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这样子。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可爱语」,什麽叫做可爱语?「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 玄二、可乐语 于过去世可爱乐故,名可乐语。 这用三世来分别。三世,先说未来世。「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这种语言在未来世的时候这样讲说,还是「可爱乐」的。就是现在这种语言你听闻了,你到未来世的时候,还是感觉到可爱,所以叫做「可爱语」。可见这种语言是可以历久不变。不是当时认为好,经过多久了还是感觉到好,这个佛的法语是有这种作用的。 「于过去世可爱乐故,名可乐语」,这样的语言,佛在过去世这样讲的时候,也是令你发欢喜心的,所以叫做「可乐语」。 玄三、可欣语 于现在世事,及领受可爱乐故,名可欣语,及可意语。 「于现在世事」,于现在世所有的事情,你能够或者是领受这件事。佛这样讲解了,你在事实上去经验它,在事实上来体验这句话的意义的时候,就是「领受」,还是感觉到「可爱乐」。 故「名可欣语,及可意语」,这个「可欣」呢?就是令你可以欢喜的意思。「可意」,就是令你满意,叫「可意」。那麽这是解释这三种,这几种语,四种语。 地二、结摄 应知即等欢喜语,名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结摄」,把这三种语把它结束一下。这三种语应该就可以知道,就叫做「等欢喜语」。前面说是「尸罗律仪所摄语」,「等欢喜语」,这几种就是「等欢喜语」。 这个语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平等的欢喜,名「无量众生可爱语,可乐语,可欣、可意语」,这个意思。 天二、三摩呬多语 即说法语,名三摩呬多语。 前面是第一句话,现在是第二句,也就是第一类的「法语」。现在说第二类,第二类是「三摩呬多语」。 「即说法语」,就是那个「趣涅槃宫,故名先首」语句,底下这几句话,这是法语。这个「法语」是什麽意思呢?「名三摩呬多语」。 「三摩呬多」翻中国话,翻个等引(平等的「等」,引导的「引」)。就是由这样的「法语」,能引导我们一切众生趣证涅槃,能到达涅槃的安乐处去,所以叫做「三摩呬多语」,它有这样的作用。「法语」是这样的意思的。这是第二类。 天三、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 即尸罗支所摄语,名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 这就是那第一句话「尸罗律仪所摄语」。「这个尸罗支所摄语」,戒定慧是三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戒律,叫做「尸罗支」。「尸罗支所摄语」,你能够随顺这样的戒律去修行,你会得到什麽功德呢?能得到心裡面不会后悔的。你若犯戒就后悔了;你不犯戒,你心裡面不悔恨。心裡面不悔恨,所以心裡面就会喜悦;心裡面感觉到悦意;悦意故心喜。这个悦和喜应该是「始终」的意思(开始的「始」,终了的「终」)。我不犯戒,心裡开始的时候,心裡面是悦,最后是喜,这是在第六识上说,一个悦、一个喜。心欢喜故,这身体就会得到调适,这个四大就会调适,这是身安。身体的调适,继续的增长,就快乐,这安和乐都指身说的;悦和喜都指心说、第六识。因为第六识一直的喜,身就安乐,是这个意思。 这是由于戒律,「尸罗支所摄语」的作用,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悦、喜、安、乐的关係,心就定了,就能得到三摩地的定。得到三摩地的定,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到色界四禅,所以是这样的意思。 「名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这中间就是把那个悦、喜、安、乐,这四个意义包含在裡面,没有明显的说出来,只说到「无悔」、说到心安,就是三摩地,三摩呬多定。这个「由无悔等」,「等」就是这个等那四个字,是这个意思。 这是后三种语。后三种语,一个前「初三种」、「后三种」,这个合起来,这叫做「略明摄」。「略明摄」,前面是「释经句」,「释经句」这两科加起来是「举相违」。 这个说到「麤恶语」,麤恶语是一种野蛮的语言,不讲道理的语言。而现在说的是「法语」是和麤恶语相反的,是这麽意思,先说它相反的语言,这一段解释完了。下面就是第二段,「释麤恶」语,解释什麽叫做「麤恶」语。 酉二、释麤恶(分二科) 戌一、举二种(分二科) 亥一、毒螫语 此中毒螫语者,谓毁辱他言,纵瞋毒故。 这个说到「麤恶」语,麤恶语,分两科。第一科「举二种」。举两种,第一种就是「毒螫ㄕˋ语」,也念ㄓㄜ、也可以念ㄓㄜ,究竟什麽叫做「毒螫语」呢? 「谓毁辱他言」,就是这个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毁辱」别的人,毁辱人的。 「纵瞋毒故」,为什麽要毁辱人家呢?「纵瞋毒故」,就是放纵他的瞋心,这个瞋心动在语言上动出来,就是毁辱别人,是这样的意思。这个毒,「瞋」就是「毒」,这叫做「纵瞋毒故」,就是形容这个瞋心太恶了的意思, 这就叫做「麤恶」语,麤恶语是这个意思。这个瞋心发动出来的语言,就叫做「麤恶」语。 亥二、麤犷语 麤犷语者,谓恼乱他言,发苦触故。 「麤犷语者」,是两种语,现在第二种「麤犷语」。什麽叫做麤犷语呢?「谓恼乱他言,发苦触故」,这是说他内心裡面瞋,他说出来这种野蛮的语言,来恼乱别的人,来触恼你。那麽使那个人「发苦触故」,那个人心裡本来是平静的,听见了你这种「麤犷语」,就发出来苦的感觉,感觉到苦恼,「苦触」,感觉到苦恼,那麽这就是「麤犷语」。都是由瞋心发出来的。瞋心发出来,前面那个「毒螫语」,在「纵瞋毒」,是在说麤恶语的人来说,「纵瞋毒」;「麤犷语」呢?是在受毁辱的人,心裡面很苦恼,这麽讲,这麽说。 戌二、例所馀 所馀麤恶语,翻前白品应知。 这个「麤恶语」是很多,说剩馀的麤恶语是什麽呢?「翻前白品应知」,就把前面这个「白品」的法语翻过来,那就是「麤恶语」。 前面说是「语无扰动」,那这是法语,掉过来,就是「扰动」的语,不「悦耳」的语,不「称心」的语,不「可爱」的语,不「以涅槃为首」的语,不「美妙」,不「分明」,不「易可解了」,不能够「施功劳」,有「所依止」,可「厌逆」,有「边」有「尽」,那麽这就是「麤恶语」了。是这麽样解释。 未七、绮语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绮语者者,此是总句。 这是第七科,叫「绮语摄」。什麽叫做绮语?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句」,第二科是「别句」。什麽叫总句呢?就是经上说「绮语者」,那麽这一句话就是「总句」,就是把这个义安立在这个「总句」裡面诠显。用「绮语」,这个词,来诠显这个义,这是总句。 下面就说「别句」,来解释这个总句的含义的,分两科,第一科也是「释经句」,「释经句」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于邪举罪时」。「于邪举罪」的时候,那麽就是有了绮语了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三科) 戌一、于邪举罪时(分二科) 亥一、总标 于邪举罪时,有五种邪举罪者。 「邪举罪」,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另外一个同梵行的人,他犯罪了,犯了戒了,违犯了戒了,那麽这个同梵行的人,要把他的罪要举发出来,要把你的罪揭发出来,揭发出来,忏悔令罪清淨,是一种好心肠。这个举罪的时候,不合道理,举的不合道理,这个「邪举罪时」,举罪有五种功德,现在是没有五种功德。有五种邪举罪,有五个过失什麽呢?这底下就是第二科…就总标。「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有五种邪举罪,这是「总标」。「言不应时故」,底下「列释」分五科,第一科「非时语者」 亥二、列释(分五科) 天一、非时语者 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者。 「言不应时故」,你举罪的这种说话的时间不对,这个时候不应该去举罪。这时间、要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去举他的罪,而不是一切时都可以举人家的罪的,这叫做「非时语」,你这个时间不对,叫「非时语」。 天二、非实者 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者。 「言不实故」,第二句「非实语」,就是你举罪,举的不真实,他没有犯这个过,你说他犯这个过,你诬赖他了,那麽这也不是,那麽这也是绮语了,「名非实语者」。 天三、非义语者 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 第三科「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这第三科,本来是举发那个同梵行者的罪,那是能引出来义的,他能够承认、能够忏悔,罪就清淨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你做的不对,你这样子去举罪的时候,说出来的语言,不但不能令他心服,反倒引出来很多过失,所以「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 天四、非法语者 言麤犷故,名非法语者。 「言麤犷故」第四个,就是你举罪的时候,你说出来的这个语言「粗犷」,就是很野蛮的这种语言。「名非法语者」,这是不符合法语的第一义谛的,那也很难有效。 天五、非静语者 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 「言挟瞋恚故」,经上说、律上说,你举罪的时候,你不是用慈悲心举的,你是用「瞋恚」心,你的语言裡面有「瞋恚」的力量在那裡,你去举人家的罪,就叫做「非静语者」,这是不是寂静的语言,不能静息他人的烦恼,而能引发别人的烦恼了,所以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举发同梵行者的过失的时候,要应时语,要真实语,引义语,要是法语,要是静语,这才可以,这才是可以的。 戌二、于邪说法时(分六科) 亥一、不思量语 又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名不思量语。 「又于邪说法时」,前面是举罪,「于邪举罪时」。现在是第二科,「于邪说法时」。「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就是为人说法是对的,但是这个人有过失,所以叫做有过失的为人说法。那麽什麽过失呢?「不正思审而宣说故」,你为人说法之前,你心裡面要静下来,要正确的思惟、审核自己为人说法的内容,然后再为人宣说才可以。你没有正审、思察,就为人说法了,「名不思量语」,就不是那样的语,一定是不圆满,那就变成绮语了,不是说法了。 亥二、不静语 为胜听者而宣说故,名不静语。 这个「为胜听者」,这个就是听…有胜德的听法的人,在听法的人裡面有些特别有身份、有道德的人,有这个人,你在说法的时候,你心裡面不寂静,心裡面有一点浮动,「名不静语」。或者心裡面有不安,就会有问题了,那也是不对的。 亥三、杂乱语 非时而说,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名杂乱语。 这是第三非时而语,你这个说法的时候,当然说有初、中、后,这一段的法语有初、中、后的分别。初应该说什麽,中间应该说什麽,最后应该说什麽,他是有一个次第的。但是你说的不对,「非时而说」,初时说的不应该初时说,中时说的没有在中时说,后时说的没有在后时说。 「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前面的义趣、后面的义趣,不连贯、不相契合,互相有点矛盾,说这一类的话,「名杂乱语」。那就不是法语了,那就是绮语了。 亥四、非有教语 不中理因而宣说故,名非有教语。 这是第四个,「不中理因」,不符合道理的因。这个说这一段话,有一个中心的一个道理,然后再用众多的理由,来解释你这个理,你这个道理,来支持你这个道理的成立,能建立起来。这个能建立的就是因,你这一段法语的中心思想就是理,这个理和因,要相符合,要相符合。这个因要有力量,把你这个理建立起来的。现在说「不中理因」,你这个因和理不符合,不符合这个中心思想的一些原因,这样子为人说法,「名非有教语」。这不是能够劝人相信佛法的语言,是不及格的。 譬如说是这个瓶,这样哦,这因明上说:声音是无常的。发出来声音是无常的,这是这一段话的一个中心思想,声是无常的。这是理,也就是宗旨,你要用什麽理由来说明它,说因缘生故、缘生故。用因缘生故,来支持声音是无常的,用这个道理来支持它,那当然是对的。但你说是非因缘生故,就不合道理。非因缘生,怎麽说是无常呢?就是不对了。非因缘生的,因缘就不能影响它,它是常住的了,那你这一篇的言论,是说无常的,用常来支持无常,这是不符合的。「非中理因,而宣说故,名非有教语」。 亥五、非有喻语 引不相应为譬况故,名非有喻语。 这是第五句,你这个理和因说过了以后,还要说一个譬喻,用这个譬喻,去表达这个理因的正确。但是这个譬喻,要和它相合、要相应。若不相应呢?「为譬况故,名非有喻语」。那你这个法语是没有譬喻的了,就是不足以教化人了。 这个像刚才说:声是无常的,是缘生故,如瓶(如瓶,这个瓶子、玻璃瓶子)。声音是无常的,是什麽原因,是因缘生的,要说个什麽譬喻?如瓶子,这瓶子是无常的,瓶子是因缘生的,所以它也是无常的,很容易就坏了。声音是因缘生的,所以也是无常的。这样子譬喻,和你这个理和因是相合的、是相应的,那就是有喻语,有譬喻的语。如果你不相合,就是「非有教语」,「非有喻语」了。 亥六、非有法语 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 这是第六个「显秽染故」。你说法的时候,你说的什麽法呢?就说的一些污秽的事情,说染污的事情,说这种法语,这种语,「名非有法语」。 那麽《披寻记》举这个例子,就是不说佛法,说什麽呢?说王论,政府的事情是王论;说贼论,土匪怎麽强劫的事情;男论、女论;像饮食论;衣服论;说一些世间上的事情,说这些事情做什麽呢?所以「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这是不对。 戌三、于歌笑嬉戏等时等 又于歌笑嬉戏等时,及观舞乐、戏笑、俳说等时,有引无义语。 这是第三段,第一段「于邪举罪时」,第二段「于邪说法时」,现在第三段「于歌笑」。就是社会上的人,大家集会在一起唱歌、笑,又歌,又笑,又嬉戏,有其他的种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还有「观舞乐戏」,有舞可观,有跳舞的事情,还有这个种种的音乐,名式各样的游戏,嬉戏、嬉笑的事情。还有「俳说」,就是那个演戏的人,说种种的笑话,逗人乐,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说这种语言,是有什麽好呢?「有引无义语」,会引起来很多的过失的语言,这些都是能引发人的放逸,能令人放逸的一些事情,那麽这也叫做绮语,这也是绮语。 这可见按佛教的层面、态度,这唱戏的这些事情,都叫做绮语,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事情。 酉二、结略义 此中略义者,谓显如前说三时绮语。 前面这个绮语这裡面是分这麽几大段,若是用「略义」来说,「谓显如前说三时绮语」,像前面一共有三个时间,这三个时间内的语,都是绮语。 第一个「于邪举罪时」,这是我们佛教徒,虽然是大家同时修学佛法的人,要同明相照,你有什麽不对的地方,要帮助你恢复清淨;我有什麽不对的地方,你也帮助我清淨,大家互相谏劝,要这样子,但是要有规则得,这「邪举罪」这是不对的。这个「邪举罪时」一个。这是「邪说法」的时候,这是第二时。第三时「于歌笑嬉戏等事」。那麽这就是「如前说三时绮语」,这就是这一段文的「略义」,这样子。 未八、贪欲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贪者者,此是总句。 这个十不善业,现在说到第八,说这「贪欲」。这十不善业裡面的贪欲怎麽讲法呢?这裡面的分寸真是…你若不看这个文,很容易就忽略了,不容易说得那麽合适。 这一句呢是「总句」,「贪欲者者」是经上的总句。底下用「别句」来解释,「由勐利贪者」,这以下是别句。「别句」也分两科,「释经句」,第一是「由勐利贪」。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三科) 戌一、由勐利贪 由勐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 「由勐利贪者」,这个贪欲怎麽回事呢?「由勐利贪」,经上有这麽一句话「由勐利贪」。「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叫做「勐利贪」。这勐利贪是什麽意思呢?谓于别的人所有的财物,对别人的财物,自己心裡面起了贪心,而这贪心不是轻微的,而是特别强烈的,这贪特别强、特别有力量。有力量是什麽样子呢?「欲为己有」,他的财物,我起了贪心,想把它归属于我,转变我的所有权。 「起决定执故」,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内心裡面说:我决定把他的财物拿过来,属于我的,你心裡要这样子达到这个程度了,是名为「勐利贪」,这就叫做「贪欲」。 那个意思就是若是没有「决定执」,有一点贪心但是没有起决定执,那还不算这个十恶业的数,不属于十恶业的数内。这是「由勐利贪」第一句,第二句「于财或具」。 戌二、于财或具 于财者,谓世俗财类;具者,谓所受用资具。即此二种,总名为物。 「于财者,谓世俗财类」,就是社会上一般的国家所施设的这种…就是流动的,像钞票一类的,这叫做「财」。「具者」,有财、还有具,这「具」是什麽东西呢?「谓所受用资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受用的。你穿的衣服,衣、食、住这是我们所受用的。前面「财」是中间的媒介物,现在这实际上所受用的资具。这个「资」也就是包括一些货品在内,当然这个房地产,不动产,动产,流动的、不动的这些,都应该包括在内,这个「资具」 「即此二种,总名为物」,这个财和具,这两种合起来,就叫做「物」。这个物就是贪增上的所缘缘了,这样意思。 戌三、凡彼所有定当属我 凡彼所有,定当属我者,此显贪欲生起行相。 这是第三句,第三句经上说「凡彼所有」,凡那个人所有的财富,决定要属于我的,别的人不可以拿去。「此显贪欲生起」的「行相」,生起的活动的行相。这个「行」,就是内心,我们的心在动的相貌,就叫「行相」。内心动的什麽行相呢?就是「凡彼所有」财具,「定当属我」,就是这麽一个分别心,这就是「贪欲」的「行相」。 前面说的这句话,「由勐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是「勐利贪」,这一共是三节文。酉二,「此中略义者」,前面「释经句」,这底下「明略义」。 酉二、明略义 此中略义者,当知显示贪欲自性,贪欲所缘,贪欲行相。 前面是「勐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是贪欲的自性,它的性质是这样子。 「贪欲所缘」,就是中间再一句,一个财,一个具。这贪心就是想这些事情,一个财,一个具,想这些事情。「贪欲行相」,是第三句「凡彼所有,定当属我」,这是贪欲的行相。贪欲行相和贪欲的自性差别不大,不感觉有什麽不同,那麽这叫做「贪欲」。 若为人讲十不善道的时候,这「贪欲」怎麽讲呢?是这样意思。「起勐利贪,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就是达到了贪欲这个罪过的范围了。 未九、瞋恚心(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瞋恚心者者,此是总句。 「瞋恚心」,这是第九「瞋恚心者,此是总句」。底下「别句」,别句分五,第一科「恶意分别」。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五科) 戌一、恶意分别 恶意分别者,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损害,起决定执故。 怎麽叫做「瞋恚」的这个恶业?十恶业,这「瞋恚」的恶业是什麽呢?就是内心裡面有「恶意的分别」,就是有恶心。 什麽叫做恶心呢?「谓于他有情所」,别的有情的地方,别的众生的地方,「由瞋恚增上力故」,由于我内心裡面有强大的瞋恨心,这瞋恨心很勇勐。究竟怎麽叫做「瞋恚增上力」呢?是「欲为损害」,想要损害那个人,要伤害那个人。「起决定执故」,这损害的心情是达到什麽程度呢?我决定要损害他,达到这样的时候,就叫做「瞋恚」,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决定要损害他,这叫做「瞋恚」,这是「恶意分别」。什麽叫「恶意分别」?就是要损害他,起了「决定」的执着,没有犹豫不决。我虽然不高兴,但是还不愿意伤害他,那不叫做这个十恶业之一,不是瞋恚心这个的事情。 戌二、当杀 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 这是第二句,前面是「恶意分别」。这是第二句,「当杀者」,经上说「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就是瞋恚的那个人,他心裡面他想要伤害那个人的生命,想要伤害他,或者说是要杀害他,这样子重了,第三句。 戌三、当害 当害者,谓欲损恼其身。 他不想杀死他,只是稍微损恼他一下就是了。 这样说这个害是轻一点;杀是重一点。 戌四、当为衰损 当为衰损者,谓欲令彼财物损耗。 这是第四句,「当为衰损」,当为衰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谓欲令彼财物损耗」,就是心裡面在想怎麽办法,令那个人的财物能够损减、耗费了,叫他的财物都损失了,有这样的想法,叫做「衰损」,「当为衰损」。这是恶的咒愿,或者计划想一个方便,叫他要损失财物,这麽想。 戌五、彼当自获种种忧恼 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谓欲令彼自失财物。 「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经上还有这麽一句话,这句话什麽意思呢?「谓欲令彼自失财物」,这是说想办法,让他自动的失掉了财物,不是由我有採取什麽行动,使令他失掉财物。思惟他自动的失掉了财物,这也是咒愿,不好。这是解释「瞋恚」。 酉二、结略义 此中略义,如前应知。 像前面的贪心一样,「贪心」,先说贪的自性;那麽瞋的自性就是这样意思。「恶意分别」,就可以说是瞋心的自性,就是「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损害,起决定执故」,这瞋的自性。 「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当害者,谓欲损恼其身」,「当为衰损者,谓欲令自财物损耗」,「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谓欲令彼,自失财物」,这都是瞋心的所缘,瞋心发动时候,就是缘这个事情。 那麽瞋的行相呢?应该就是和前面贪的意思说的一样,就是达到决定要损害他的程度了,决定要损害他,那就是「瞋心」的「行相」。 未十、邪见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邪见者者,此是总句。 这十恶业道最后一句,就是「邪见摄」。「邪见摄」也分两句,第一是「总句」。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九科) 戌一、起如是见 起如是见者,此显自心忍可欲乐当所说义。 前面那个「烦恼杂染」裡面说到什麽是邪见,说到了,那裡有解释。这底下是「别句」,第一句「释经句」。「释经句」分九句, 第一个「起如是见」。就是那个邪见者,他内心裡面生起这样的邪知见,什麽呢?「此显自心,忍可欲乐,当所说义」。 「起如是见」这句话怎麽讲呢?这表示那个人的心裡面,他自己的心裡面「忍可欲乐」。他对这个邪见他能忍可,他同意了,这个同意裡面包含什麽意思?就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经过一个时期的思惟、分别,他同意了这样的邪知见,那叫做「忍可」。就是他能接受,他心裡认为这样的思想,认为是对的,这是「忍可」。「欲乐」,就是特别欢喜,欢喜这样的思想、这个邪知见,有「欲乐」。「当所说义」,他「忍可」「当所说义」、「欲乐」「当所说义」,当为演说这个道理。他还没有说,但是心裡同意了,在内心裡面是这样的意思,叫「起如是见」。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