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子女,应该问父母的五个问题
2015/5/23   热度:557
“我是世界上最了解父母的人,因为我和他们生活的时间最长。”这是许多儿女想当然的观念。但儿女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美国心理专家保罗·斯隆总结了子女应该询问父母的五个问题。 问题之一:能和我说说爷爷奶奶的事情吗?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祖父母不甚了解,甚至没有见过他们,但是家族的传统与血缘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看看在父母眼中,祖父母都是什么样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许多和自身故事的相同点;还能从这些讲述中了解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从而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问题之二:您能传授给我一些经验教训吗?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思想过时了,我们不妨想想自己到了父母的年龄,最希望告诉自己的孩子什么。自然就会对他们的建议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做儿女的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经历的许多事父母早已经历过了,要听听他们对这些事以及对你的看法。也许他们说不出书本中的大道理,但是在生活这所“大学”中,他们早已毕业多年,教导一个“新生”总是绰绰有余的。 问题之三:您觉得一生中最幸福、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我得了100分”“我运动会赛跑得了第一名”……从小到大我们都和父母分享幸福,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如今,我们也可以问问,在父母的生命中还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当我们分享父母这些曾经的趣事、成就和快乐时,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在了解这个道理后,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谦和,以便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 问题之四:您有过遗憾的事吗?如果有机会,您会怎么做? 人生并不完美,每个人都会有遗憾。父母在我们的眼中就算再高大,也会有他们力所不能及或无奈的时候。这个话题或许我们很少提及,但父母的回答往往会发人深省,让我们重新了解父母,理.解并接受“遗憾”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说明我们能够面对一个真正的自己。有遗憾不要紧,因为遗憾往往会成为未来奋进的动力。 问题之五:一生中哪些事对您的影响最大? 儿女成年后,总是会对小时候的玩具、电视剧以及特殊事件等充满了回忆。其实父母也一样,他们同样会有属于自己的难以忘怀的事情,这些共同记忆会成为改变一个人的重要因素。试着问问他们,你或许能了解父母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并从影响他们的事情中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待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自赞毁他。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来看待。十大愿王第二个是“赞叹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换句话说,与德行相应的好事,我们要称赞;不是好事,我们一句话也不提。所谓礼敬,是一律平等,对于一切众生真的是平等,没有亲疏远近、善恶邪正,我们以极清净的心来修礼敬,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赞叹就不一样,这里面就要有差别,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善的要赞叹,不善的只限于不赞叹,不要批评,这是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