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如何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2015/5/23   热度:976
如何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因果之事,通夫三世。因果之理,出夫自心。道在人心,如水在地。肯掘即得水,肯念则受用。求则得之,不求则失之。 虽曰感应道交,实亦自心所感格也。虚空无碍疆界,疆界无碍虚空。一月丽天,无论大江大河,即小而一滴一勺之水,其光到处影现。唯水清而静则显,水浊而动则隐。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以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与佛相背,佛不能感,如水浊而动则隐。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 ------《印光法师文钞补编》之<世界佛教居士林观音成道日开示法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六度第三条就是忍辱,忍辱决定有好处。我们受了人家的欺负、侮辱,不必怨恨,冷静地去想想,他来害我,为什么不害别人?一定是我们过去生中有过节。他来害我,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受报,我们的帐正好到这里就结了。心开意解,这个结化解了,没有怨恨心,我来生也不报复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烦,帐了了,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如果受别人侮辱、陷害,心还不平,还怀恨在心,这就是恶的种子、恶的业因,将来遇到缘,就是遇到适当的机会,一定报复。这个报复绝对不会报复得恰到好处,总是过头,生生世世都过头一点,累积的时劫久了,那就不得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