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7


2014/9/4    热度:21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7

 

  亥二、一切静虑(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静虑?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

  这是六波罗蜜裡面的第五科,静虑品。这裡面说静虑,一共是有九种。第一种自性静虑,我们昨天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一切静虑。一切静虑,范围很广。

  「谓此静虑略有二种」,前面「云何菩萨一切静虑?」这是徵,就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一切静虑」范围非常地广,所以先把它分类,分出来两类。这是标列出它的数目。下面第二科,有二种差别、有三种差别。

  「一者世间静虑」,第二种是「出世间静虑」。世间静虑,就是没有解脱生死苦的凡夫,如果他对于欲能放下的话,他也可以成就这样的禅定,那就叫做「世间静虑」。

  「二者出世间静虑」,这第二类,超越世间的静虑,那就是佛教徒,有般若波罗蜜,他禅定裡面有般若波罗蜜,能够除灭一切的烦恼,所以超越了世间。世间静虑裡边没有般若波罗蜜,他不能够除灭烦恼,虽然得到了高深的禅定,他还没能够圆满地解脱世间的大苦,他还是要在世间裡受苦的,所以叫世间静虑。唯有佛教徒学习般若波罗蜜,能超越世间的苦。这是第一个分类,分出两类;世间、出世间静虑。下面第二科,分成三类。

  玄二、三种

  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

  「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这两种静虑,世间、出世间,统合起来说,还有三种的不同。那三种呢?

  「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分这麽三种。第一种叫「现法乐住静虑」。「现」就是现在,「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乐住」就是在现在的生命体裡面,有非常令你满意的乐,你能够安住在这快乐裡面,这样的禅定。

  这地方,我们简单说:譬如我们人间的人,如果有病痛的时候感觉到很苦,或者有其他的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很苦。现在说,我们没有病痛,也没有什麽不如意的事情,或者说做了省主席,或者做了皇帝,如果单独在你的生命体上来说,你有什麽乐?我看也没有什麽。就是身体很健康,你有什麽乐可说呢?单独在你本身来说,没有什麽,顶多就是身体健康,不感觉难过就是了。但是若得到禅定,不是这样子,就是在这身体裡面,不须要假借外缘,这个身体裡面有快乐。

  这身体的快乐这件事,我们人间的人,有的人读书很多,有的人读书不多。不管读书多、读书不多,有的人他生来有智慧、智慧很多。有的人儘管是读书很多,但是很笨。读书多,也有的笨、也有不笨;读书不多,也有笨、也有不笨,有这些差别。但是,有什麽乐可言?什麽也没有。在你本身来说,什麽也没有,没有乐可言。但是若得了禅定,可不同。得了禅定的时候,禅定裡面有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感觉到快乐。譬如说:我们有病的时候腿疼,感觉腿就是痛,也没有人打你,也没有人用针刺你,外边没有什麽因缘来伤害你,但是本身就感觉苦恼;现在得了禅定的时候,他就是感觉快乐,不须要假借外缘,本身就是快乐,这是不同。其中的一个差别,在我们人间这个世界,就是你本身身体健康、不健康,有时候苦恼、有时候不苦恼,但是还有外缘的事情。外缘的事情,也可能你自己智慧不够,引发很多的问题来苦恼自己,也可能自己没有什麽错误,但是外边有苦恼的事情令你苦恼。你做皇帝也是一样,他也可能外边有问题,那他就心情不快乐。

  但是若得到禅定以后,得禅定这个人他若在人间住,就是人间的人得到禅定了,他现在这个身体还是人间的人,他不是天上的人。他在人间住的时候,他若入禅定是有快乐,但是不入禅定,也有问题,也可能会有病痛。得了禅定的人,也可能有病的。我们没得禅定的人,也可能这一生没有什麽病。得了禅定的人,也可能没有病、也可能有病,有病的时候是苦恼,但一入定,就没苦恼,这个病不能苦恼他,有这个力量。但是得禅定的人若是生到色界天上去,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身体永久是快乐的,而这大环境也是和平的,没有因缘来触恼他,和人间的境界不同。

  现在「现法乐住静虑」,是说得了禅定这个人,他在人间住,这种人是没有欲,没有男女的欲,对于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也不欲,多数是到深山裡面住,他不和人同住,因为他感觉人太俗气,人有很多的问题,他不欢喜,他就到深山裡面住。在深山裡面住,他常常入定,他有「现法乐住」。他这种快乐,人间的人不能和他比,就是有大权位的那种皇帝,也是不能和他比。当然这情形是那样说:说我是这一国家的领导人,我是要领导全国的人民能够远离一切的苦恼,能够成就、获得一切安乐的事情,我做这件事,如果有这样的心情,那这个人就是菩萨了,这个人是很难得的人。若是说,自己成就了禅定,我不欢喜人间的事情,我自己到深山裡面住,那这是个人的事情,他对于别人没什麽利益,但是这件事,也是非常难得。能成就了「现法乐住静虑」,不是将来、也不是过去,是现在。现在你能够努力修学禅定成功了,身体裡面有快乐,这也很难得,也不容易。

  「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第二种。前面现法乐住静虑,这个人也可以说是私心很大,我只求我自己有个安乐的生命,我就满足了,别人在那裡受苦,不关我事。现在这个「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个人有大悲心了,他虽然得到现法乐住静虑,他还感觉到世间上一般的人,在那裡迷惑颠倒受了很多的苦,我要去教导他们离苦得乐。这就是「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下文有解释。

  「三者、饶益有情静虑」,就是他能够广大地利益一切众生的禅定,那和前面「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有什麽差别呢?就是你若成就了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你才能饶益一切有情的,如果你没有成就,你就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他们还是有点差别。

  这是标这三种静虑的名称。下面是第二科,随释三种。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现法乐住静虑。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现法乐住静虑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这是先解释「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这菩萨能放下世间的尘劳,安住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努力地修行,他成就了很多的静虑、很多禅定的功夫。这禅定的内容是怎麽个情形呢?这「现法乐住静虑」它本身是怎麽个情形呢?「远离一切分别」,这就是静虑的一个相貌,他内心裡面没有这贪瞋痴的分别。我们没得静虑的人,我们心裡面不是贪、就是瞋、就是愚痴各式各样的分别。现在这位菩萨得到现法乐住静虑,入定以后,心裡面没有一切分别,没有贪瞋痴的分别。这些杂乱的妄想完全没有,当然也是没有欲,这一切的虚妄分别都没有了,这是一个相貌。

  第二个相貌,「能生身心轻安」,我们这生命体分两部分,一个是身、一个是心。这个「身」就是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是「身」,「心」就是第六意识。在身体裡面、在心性裡面,都有轻妙的安乐。身也有安乐、心也有安乐。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的安乐就是前五识有所觉受。这心的安乐,那就是第六意识感觉到安乐。这种安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不知道,只是这句话,说是得了定以后身心有轻安乐。我们没得定的人只是听到这句话,怎麽叫安乐,说不清楚。但是如果常常学习静坐的人,会有一点感觉,就算你没得轻安乐,但是有一点感觉。有什麽麽感觉呢?譬如说;这几天,你很精进,常常地修止修观这样静坐。你修这麽几天,它有一点相应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有一点感觉,有什麽感觉?就是轻鬆自在,也有微细的安乐的相貌,不明显。你精进了或者七天,或者三七、二十一天,或者七七、四十九天,后来又懈怠了。懈怠了,那个轻鬆的感觉没有了,又出现一个感觉,你这时感到那个感觉,现成的名字叫「粗重」,感觉身体粗重,就那轻妙的感觉没有了。这也可作另一个比例,譬如说:我们身体健康,没有病,这身体是这样感觉;忽然间来了病痛的时候,又一个感觉。就是有病、无病的感觉是不一样。你初开始静坐,很精进、或者懈怠,感觉也不同。等到成就禅定的时候就有轻安乐了,不一样的。

  现在这上面说,第一个相貌「远离一切分别」,没有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第二个相貌「能生身心轻安」,而这有轻安乐的时候,你心裡面还是寂静的,它不动乱,「最极寂静」。

  「远离憍举」,得到禅定以后,他有身心的安乐。通常,一般的凡夫得到这种境界,就是有轻安乐。他心裡远离一切分别,身心有轻安乐,又最极寂静,另外还有个相貌,就是高慢。一般凡夫得到禅定,心裡高慢,瞧不起任何人…「你们都没有我的修行,也没有我这样的享受」,有高慢心。现在这个菩萨「远离憍举」,虽然成就了那麽高深的禅定,超越了很多人,但是他心裡不高慢,没有高慢心。这「憍」者、高也,「举」也是高。心裡不高慢、不瞧不起人,这件事还不容易的。

  「离诸爱味」,我们没得禅定的人在欲上有爱味;今天午饭做得好,饭也做得香,菜也做得香,吃得很合口味,就是爱着这个味。等到第二天再做的不好吃,心裡不高兴。我们一般人有这种……这都是欲,都叫爱味。若得到禅定的时候,就超越了欲的感觉,更是爱着。这禅定的轻安乐,爱着地很厉害。现在这位菩萨不是,一方面他没有高慢心,同时对这些事情也不是那麽爱着,这也不容易。

  「泯一切相」,这位菩萨得到现法乐住静虑的时候,他心裡还有一个特别地、不共于凡夫的境界,心裡面没有相,没有一切相的境界。凡夫得到禅定,爱着这个禅定,他心裡面有禅定的相貌分别。这位菩萨心裡面离一切相,这个事、不容易。我们的分别心一动,就有所分别的相。有能分别、有所分别的相。要有所分别,才有能分别;有能分别,一定有所分别的相。譬如说我们的贪心现起来,一定有所爱的境界出现,这能贪爱的心,和所爱的境界为伴侣。或者说我恨,有个可恨的境界出现,然后能恨的心,和这所恨的境界为伴侣,他们这样子才能活动的,凡夫都是这样子。

  现在这位菩萨,他这个明了性的心没有所缘的相,这是不可思议,这很难,不容易做到。像我们初学静坐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没有所缘境的时候,奢摩他的止很难学习,就是不可能学习奢摩他了。要有所缘境,那个所缘境,就叫做「相」,就是有相。现在这位菩萨得到禅定以后,心裡面离一切相,这不是凡夫境界。

  「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现法乐住静虑的相貌就是这样子,这个不是凡夫得的四禅的境界。我们在《阿毗达磨论》上说,现法乐住静虑,就指色界四禅说的,但是这个地方是超越了这个境界的。看《披寻记》的解释:

  「远离一切分别等者:」这上面「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这一段文什麽意思呢?「谓诸菩萨依诸静虑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就是这些菩萨「依诸静虑」,这「依」字,我们说依止,实在明白说就是「在」的意思,存在的「在」,就是在诸静虑,他这心不是在散乱的境界裡,他就在禅定裡,在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这心在禅定裡面。在禅定裡面「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观一切事」这「一切事」就是一切的因缘生法,一切的因缘生法就叫做「事」。或者生灭变化的这些,都叫做「事」。观这些事,我们凡夫也是观这些事情,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观察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事情,也都是这样观。菩萨也是这样观,那有什麽不同呢?有不同:「远离一切言说自性」。

  「言说自性」,我们凡夫就是说话。而说话的条件就是要有名句,你才能说话。「说话」,这「说」也是个字,「话」也是个字,就是要有很多的名句你才能说话的。「你」、「才」、「能」、「说」、「话」、这都是字,所说的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连贯起来,才叫做说话。如果没有名句,我们不能说话。我们说话要依靠内心的思惟,内心思想、才能说话。而思想一定要有名句,一个字、一个字的。你最初小孩的时候跟母亲、跟谁学说话,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学习,渐渐你记得多了,所以你会说很多的话。但是你就会说这种话,其他不同的语言、你没学过就不会说,因为那个名句你没有,你内心裡没有那个名句。就是我们说话要靠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思想要靠有名句才能思想。名句、思想、说话这些事情,它就是表达这一切事的相貌。「观一切事」的「事」,那一棵树,「树」这是一件「事」,我们立出个名字叫「树」,用这「树」的名字表达那个……这个树很茂盛,或者是枯萎了,或者树上有个毒蛇在那裡,或者鸟在那裡。就是这裡有很多名句来显示这件事,我们的心裡面就种种分别,这叫做「言说自性」。「言说」所表达的个别的情况叫「自性」。譬如说这「树」,这是一句话,它的体相和「高山」就不同了。「高山」是另一句话了。「大海」是另一句话了。「一朵花」又一句话了。每一件事,有个别的体性、相貌,那叫「言说自性」。这都叫做「分别」。

  现在这位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他心裡面没有这些言说的,这些各式各样的分别都没有,都没有这些事情。「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时候,他的了别性的心、也可以说他的智慧,与一切事接触的时候,离一切分别。这句话就这意思。「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就是远离一切分别,心裡面不动、不分别这是「树」、这是「大海」、这是「毒蛇」、这是「老虎」,一切分别都不起,不动。「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时候不是什麽也没有,还是有一切法,但都是离言说、离分别的,不分别。他看见这高山的时候,他心裡面没有高山的名句,没这分别。看见这有一本书,但心裡没有书的分别。看见有火、有风,但心裡没有火、风的分别。「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他那明了性的心,这「正」就是很好地,很好地安住在那裡不动。「是名远离一切分别」,就是这个远离一切分别。这就叫做定。

  我又想起来,很多年前在香港出版的(佛法与科学),这个书前面有胡适之写的序,他说出一句话:「佛教很重视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有什麽好呢?那个石头也不会分别,那个石头那有什麽好?」他这样讲。但是现在这是说,这是个禅定的境界。

  「于自所证定无疑惑,是名远离憍举。」前面是解释怎麽叫做「无分别」,这无分别就是解释完了。下面说「于自所证定无疑惑」。这位菩萨成就了这样的禅定之后,他对禅定裡面所证悟的这些境界,他心裡面没有疑惑,一点疑惑也没有。一点疑惑没有,就是因为学习禅定之前,他长时期地学习过佛法。学习佛法,就是通达了一切法的缘起的道理,他知道这离言自性是怎麽回事,言说自性怎麽回事,他也明白。所以现在证悟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他心裡没有什麽疑惑。若是我们没有学习过佛法,我们也是努力地去修禅定,现出来这个境界,你心裡不知道怎麽回事,不知道的时候,东想西想你就会有疑惑。而这位菩萨没有疑惑。没有疑惑的时候「是名远离憍举」,这就是没有高慢心。这裡面有什麽差别呢?就是,「言说自性」在《解深密经》上的解释,「言说」这个范围内所诠显的一切事情都是毕竟空的。你作如是观,它是自性空。你不作如是观,它也是自性空,彼此是平等的。凡夫和圣人,在这上面是平等的,所以他没有高慢心。

  「能捨彼乐还生欲界」,他在禅定裡面,有非常广大的安乐、自在。现在这位菩萨因为有大悲心,他能弃捨这个快乐、安乐,「还生欲界」,还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我们这个世界上人都是有欲的,所以叫做「欲界」。我们人是有欲,那畜牲也有欲,鬼也是有欲,在欲界的天他也是有欲,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有欲的这个世界是很痛苦的,所以菩萨他不弃捨我们。他有这样高深的现法乐住静虑,他可以生到天上去,或者佛世界都可以,但是他不去,他还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他不弃捨我们,所以「还生欲界」。「是名离诸爱味」,这叫「离诸爱味」,就是对他所成就的那个现法乐住他不爱着,他还愿意来救护我们,这叫「离诸爱味」。

  「思惟无相圣住所摄」,这是解释「泯一切相」的意思。「思惟无相」,他心裡面思惟观察这无相的境界,「相」,就是名言安立的这一切事情,都是有相的,这些都是毕竟空寂的。但是他修了禅定,能令他的心无分别,所以他心能离一切相。若是我们没有佛法的智慧,这个事办不到,要「取相」,我们心裡面取着这个相。取着这个相,心就不能离相,心也就不能无分别。这位菩萨他有这个智慧,能把这些相都观空了,他心裡面就无分别。「思惟无相圣住所摄」,这个境界不是凡夫的,是圣人的境界,圣人才能安住在这裡。「圣住所摄」是名泯一切相。

  玄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能引等持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性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

  前面现法乐住静虑解释完了。这裡是第二科,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解释这个第二个静虑。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能引等持。第二能引功德。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这个次第,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要修学圣道的时候,先要得现法乐住静虑,就是色界四禅,你先要成就这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裡修学四念处、修学八正道也可以,当然这有大小乘的不同。从这裡逐渐逐渐地修行,就能引发出来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的十力种性所摄的等持。这色界四静虑是个有漏的禅定,但是你一定要经过它,然后才能成就出世间声闻的三昧,或者菩萨的三昧,到佛的境界,都从这裡出来。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散乱心,是在色界四禅裡面成就无上菩提的,这可以知道色界四禅的重要,虽然它是有漏的,但是它非常重要,所以称之为「禅门」。它是个「门」,从这裡能引发出来更殊胜的功德,你没这个门不可以。

  「能引能住」,「能引」就是你开始用功修行,逐渐地就能成就这殊胜的禅定,得到这禅定以后还不退失,叫「能住」,安住这裡再不会退转的。这能引的、或者能住的「种种」,是各式各样的,「殊胜」的,「不可思议」。成就那功德,你不能用言语去议论,不能用你的心去思惟的,是非常地高深。「不可度量」,不可以去揣度。那究竟是什麽呢?「十力种性所摄等持」,「十力」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所成就的。这「种性」有声闻种性、有独觉种性、有佛种性,这三种种性。现在是说所成就的静虑是佛种性所摄的,就是佛所成就的那个禅定。「等持」,就是那个静虑,就是那个禅定。你在四静虑裡面继续修行,可以成就佛所成就的禅定。佛所成就的禅定,就是法空性,法无我性。

  「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这个「如是等持」,一切的阿罗汉及辟支佛所不能知,它的名字都不知道,何况那个境界?更是不知道。「何况能入?」何况他还能够证入呢?更是不能了。就是超越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这是第二种,这个能引等持,就是不共于阿罗汉和辟支佛的禅定。

  宇二、能引功德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

  这第二科,能引功德。下面所说的能引功德,是共于阿罗汉的,前面是不共于阿罗汉的。

  若诸菩萨所有的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的「解脱胜处」,就是在色界四静虑裡面,你继续的用功修行,还能成就菩萨的解脱。这「八解脱」。我们在讲《入中论颂》的时候解释过这「八解脱」。「八解脱」的名字:内有色想观色解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内无想观色解脱。内有想,实在就是色界定。内无想就是无色界定。这是两个。还一个淨解脱身作证,淨解脱身作证就是色界第四禅,在色界第四禅观察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变化,你成就了叫淨解脱身作证,这是第三个。加上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七个,再加上灭受想定解脱,八个、「八解脱」。

  「八胜处」,这八胜处就是成就了八解脱以后,你要继续地修八胜处。这个就是:内有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内有想观外色多胜处。这有少、有多的不同,这是两个。第三个是内无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三个。第四个,内无想观外色多胜处。这少和多有什麽不同呢?少就是观察这资具色,观这桌子、观这房子,这众生日常生活所用的资具的色,这个色,有淨、不淨。观外色,那就是山河大地,一切众生世间,一切器世间,这是非常广大的了。有这两种不同,称之为少、称之为多。这内有色、内无色;内有色就是在色界定裡面作观,内无色就是在无色界定裡面作观,无色界定裡面是没有色的。这一共是四个。另外加上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是八个。这是八胜处。

  还有个「遍处」,称为「十遍处」,十遍处是观地水火风和青黄赤白,这就是八个,(按:九、空遍处,十、识遍处),观这样的光明遍一切处,观青色的光明遍一切处、黄色遍一切处,青黄赤白的光明遍一切处。也是要在禅定裡面作这样的修行。我们看佛菩萨放大光明,就是修这个成功了,他能放光明。在《比丘戒》裡面,有一位阿罗汉,他初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他感觉大众僧裡面缺少僧职事,就是这件事应该有人做,但是没人发心来做这件事。他自己就想,我几时得阿罗汉的时候,我来发心为大众僧做事。他现在没得阿罗汉,所以他一直地这麽用功修行。后来成功,得了阿罗汉以后,入定在那裡修行的时候,佛就说话了:「你最初开始发心修行的时候,你曾作念要为大众僧服务,你现在应该发心了」。其中有一回有事情了,就是夜间有客比丘来,他为大众僧职事,他就负责安排寮房,带这比丘到寮房去。到寮房去时,夜间没有灯,寮房裡是黑的,他一伸手指头,就出来光明,这屋子裡就有光明了,就给他安单,就是这样做这个事。

  这些境界,也可以说就是神通,放神通的光明。是在已经得了禅定以后,继续用功修行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才能有这功德的。所以我们出家人做事情实在是很忙的,很多的功德你要努力的修行才成就的,你不用功的时候,这些功德不能成就。这是说比丘为大众僧服务,把手指头一伸就放出光明来,但若是一般人有什麽好处呢?一般人好处,你读《普门品》就会知道,这众生有了火灾时,房子起火了。这房子是我们财产,这还了得!你念观世音菩萨,可能并没看见观世音菩萨,但是来了一阵大风,就把火灭了。那大风怎麽回事?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十遍处。地水火风、那个风大。说是我在大水裡坐船,船要翻了,掉到水裡。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来救你,或者是地下出来一个岛,这船就浮在水面上了,人就没有淹在水裡,没有淹死,那是什麽?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十遍处,就是八胜处、十遍处的力量。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都是观世音菩萨八胜处、十遍处的力量,它能现身说法,现出种种的神通救护众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禅定的力量。若没这个,这件事做不到。你没这样修,你就没这功德。你想救度众生,只是你心裡这样想而已,事实上完全办不到。你要成就这个功德才可以的。这是「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

  「无碍解」,就是四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菩萨为众生说法,也是,你要修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才能成就这各式各样的辩才。

  「无诤」,也可以说「无诤三昧」,这无诤三昧也是要这样修行才成功的。这「诤」是烦恼,菩萨能作这样的如是观:我不要众生因为我而起烦恼,叫无诤三昧,能做到这一点。

  这「愿智三昧」,「愿智」是什麽呢?就是众生有时候学习佛法,对于菩萨或者阿罗汉提出一个问题来,这个问题阿罗汉不能解释,不知道这问题怎麽解答。那想要解答,怎麽办呢?他要心裡想:「我希望我能明白这件事,回答他的问题」。然后就入定,入这色界第四禅,还要加「边际」两个字,边际的第四静虑,那什麽意思?就是究竟的,究竟的色界第四静虑。你修禅定成就了色界四禅,但是还没圆满,那这个功德你不能成就。要长时期的入定,入、住、出训练自己达到色界第四禅的圆满的程度。这时候,这位阿罗汉或者这位菩萨,你若有什麽问题问他,他就先入这个定,入定以后从定裡出来,这事明白了,知道了怎麽回答。你提的问题,他就给你回答。

  这个李汉魂,你们知道这个人吧?他好像是我们中国抗战时候,是第九战区总司令。他负责广州这一带地方。这时候有消息,日本人要来侵犯他这个区,他把自己的军队安排好了。安排好就到云门寺、还是到南华寺去见虚云老和尚。见虚云老和尚就说:「现在紧张,日本人要发动攻势,我现在都把军队安排好了,请老和尚看看会怎麽样?我们能不能胜利?或是失败?」老和尚说:「你等半个钟头。」老和尚就回到寮房去了,半个钟头后,说:「没有事,什麽事也没有。」就是说你若不入定,不知道这件事,不能回答这件事,要入定看一看才可以知道。

  这上面说「愿智三昧」,要得边际第四静虑。那虚云老和尚有没有这个境界,不知道。不过,李汉魂说的这件事情,我认为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愿智三昧」这是指特别不容易明白的事情。这佛的境界当然是特别地圆满。阿罗汉或者菩萨,他们的道力还不圆满的时候,不能说,所有的问题都能解答的,但是有困难的时候怎麽办呢?入这「愿智三昧」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但这解答问题,一定要色界第四禅到圆满的时候才可以,而且是圣人,不是凡夫,要达到这个境界。

  「愿智等」,由于你这个愿;「我要回答这个众生的问题」,这是个愿。由此愿而引出来的智慧,那就是要入色界第四静虑才可以,这叫「愿智三昧等」。

  「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前面说的这些功德,就是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这种功德是与声闻等人所共有的功德。这所有的功德是和声闻所共有的,不是不共的。但这功德也不可思议。

  黄二、结

  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玄三、饶益有情静虑

  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于诸有情,能如理说;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于有匮乏,施与资财;于诸大众,善以匡御;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于实有德,讚美令喜;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为物现通,恐怖引摄。

  这是第三种静虑,这是能饶益一切众生的。一共有十一种不同。「如前应知」,像前面戒品那裡已经说过了,但这裡还是引来了。

  「谓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这些菩萨有大悲心,「依止静虑」,就是入了定以后,他心在禅定裡面。

  「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彼彼事业」就是一样一样的事情。众生他做这样事情,做那样事情。这些事情不是有罪过的事情,「能引义利」能引发出来对众生有现在的「义」,有将来的「利」。有世间的功德,又有出世间的功德,这叫「义利」。「与作助伴」,这些事业对众生是有利益的,所以菩萨「与作助伴」,帮助他成就这件事。菩萨来帮助众生作种种有益的事情。

  「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众生作种种事情,其中一样事情,就是有苦,有所不足就是苦,要作这个事情解决这个问题。菩萨帮助他做这件事,能令他除苦,这是第一样事。

  「于诸有情,能如理说」。菩萨入这个禅定裡面,能为一切众生如理的宣说佛法,能契机,还要契理,而不会违背佛法的真义,说一些不合道理的佛法。

  「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菩萨他得到这麽多的功德之后,他对于那一个对菩萨有恩的人……。菩萨以前没有成功的时候,还在流转生死的时候,或者是来到佛法裡修学圣道的时候,你对他有恩,那菩萨「知恩知惠」,菩萨这时修学圣道成功了,他知恩,知道某一个众生对他有恩。这「恩」是在心上说。「惠」是在行动上说,对菩萨有所惠施,你有帮助他。「现前酬报」,这时候菩萨住在禅定裡,知道那一个众生以前对他有恩惠,他就酬谢这个人。当然应该把利息都算上的,就是更多地酬谢他。是「知恩知惠,现前酬报」。

  「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众生有很多恐怖的事情,菩萨入了禅定的时候知道,也去救护他,令他远离怖畏。

  「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丧失」就是丧失了财货、财富,或者什麽失掉了;或者他的地位失掉了,或者他恩爱的人有什麽严重的问题,心裡面忧愁。菩萨就是能解他的忧愁,菩萨做这个事情,「能解愁忧」。

  「于有匮乏,施与资财」。或者这个众生有所缺乏,生活困难。菩萨入在禅定裡面知道,然后去布施他资财,解除他的生活困难。

  「于诸大众,善能匡御」,对于这大众,没有人为他们做导师,没人为他们做辅导。菩萨在禅定裡,知道了,能为大众做辅导。你修学圣道,要有导师,菩萨能做这件事。

  「于诸有情,善随心转」,这一切有情对菩萨有所求的时候,菩萨能善巧地随顺他所要求,来满他所愿。但是也像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踰矩」,令你满愿,但是合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萨还是不做的,所以「善随心转」。

  「于实有德,讚美令喜」。众生学习佛法,他真实有道德,不是虚伪的,那菩萨也会讚歎这个人,令他心欢喜。

  「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众生有过失,你造这样的罪过,将来要受苦,所以菩萨也能很正确地来调伏他的烦恼,使令他开大智慧。

  「为物现通,恐怖引摄」。但是有的众生不听菩萨的话,菩萨叫他做善事,他不肯做,他一定要做恶。那菩萨会现神通来恐怖他,你若做这件事,你要下地狱。这样引导他不要堕落。

  前面说这一共十一条。我数这数目是十二条。那麽前面这「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这两条合起来,那就是十一条了。

  天三、结

  如是一切总名菩萨一切静虑。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如是一切种名菩萨一切静虑」,就是菩萨在禅定裡面来救护众生、饶益众生。「此外无有若过若增」,在这之外,再没有了。你不能超过这个数。不能增加了。

  亥三、难行静虑(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

  天二、标

  谓此静虑,略有三种。

  前面这是一切静虑,是第二科。现在第三科,难行静虑。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这个静虑不容易做到。怎麽叫「难行静虑」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谓此静虑,略有三种」不同,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捨静虑乐还生欲界,这叫做难行静虑。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捨静虑乐还生欲界

  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随自欲乐,捨彼最胜诸静虑乐。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

  「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假设这麽多的菩萨,「已能安住」,他已经成功了,安住在静虑裡面。这个静虑是「广大」的、是「殊胜」的、是「极善成熟」的,就入在这个静虑,能成熟他所觉悟的佛法,在菩萨本身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极善成熟」。「多所引发」,引发出来很多的功德,就是指神通说的。「诸静虑住」,就是「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有这样功能的很多的静虑,菩萨住在这个静虑裡面。

  「随自欲乐」,住在这个静虑裡面,随顺自己的欲乐,随顺自己所欢喜的,怎麽都可以。

  「捨彼最胜诸静虑乐」,菩萨有这样高的成就,但是他弃捨这些事情。弃捨彼最殊胜的诸静虑乐。为什麽要弃捨呢?

  「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他内心哀愍众生在世界裡边受苦,菩萨生了哀愍心了。「等观无量利有情事」,平等地观察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平等地都观察;这样做能利益众生,那样做能利益众生,观察这些事情。

  「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他观察利益众生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现在这个时候,这一类的众生,他们在佛法裡面所栽培的义利,应该是要成熟了、成就这样的殊胜功德。那他就来做这件事,「故意思择还生欲界」,所以他自己主动地,「故意」是他自己主动的,思惟决择「还生欲界」,他就不到色界天去,也不到诸佛世界去,他还回到这个众生的世界来度化众生。

  「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这个事是不容易的。菩萨成就「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可以「随自欲乐」。但是现在弃捨,这件事不容易,所以叫做「菩萨第一难行静虑」。看《披寻记》:

  「极善成熟多所引发等者:谓诸静虑善能成熟自佛法故。」你住在这个静虑裡面,继续地努力修学圣道,能成熟你本身的一切种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够成就这件事,「是名极善成熟」。「引发无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发。」就是他住在这个静虑,能成就这麽多的功德,但是他现在弃捨了,来到人间度化众生,这是不容易的。

  地二、能发起馀菩萨等持

  若诸菩萨依止静虑,能发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菩萨等持。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

  这是第二种,能发起馀菩萨等持。「若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住在这静虑裡面,能发出来「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这是表数目非常多,下面「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那麽多的功德,那麽多的禅定,是高过一切声闻、一切独觉所行的境界,这样的菩萨等持。「若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在这样的禅定裡面。

  「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菩萨在这个静虑裡面,能发出来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的菩萨等持。菩萨现在能发这个静虑,「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这个静虑也是不容易成就的。在这个禅定裡面能成就这麽多的功德,超过声闻缘觉的境界。这个静虑也不是容易成就的。

  地三、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诸菩萨依止静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静虑。

  这是第三个,若诸菩萨在这个禅定裡面,「速证」,很迅速地会成就佛的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第三菩萨难行静虑」,是名菩萨第三种难行静虑。

  亥四、一切门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者、喜俱行静虑。三者、乐俱行静虑。四者、捨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这是第四,一切门静虑,这是徵。下面解释。「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不同。

  「一者、有寻有伺静虑」,这就是色界初禅。这「有寻有伺」,这寻伺就是修不淨观。是在未到地定裡修不淨观,然后成就初禅,所以初禅是有寻有伺静虑。

  「二者、喜俱行静虑」就是二禅,这个时候喜悦的心情很殊胜,这个时候就是没有寻伺了。这寻伺修不淨观,心情不是快乐的。到二禅的时候,不修这有寻有伺这不淨观了,心裡面禅定功夫也深了,所以叫「喜俱行静虑」。就是这禅定现前的时候,同时也有喜悦的心情。

  「三者、乐俱行静虑」这是第三禅。第三禅也不要寻伺,也不要喜,而有乐,有高深的乐同他的禅定在一起。

  「四者、捨俱行静虑」就是色界第四禅,也没有寻伺、也没有喜、也没有乐,所以叫做「捨」。这个定裡面有「捨」,叫做「捨俱行静虑」。看《披寻记》:

  「谓此静虑略有四种等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是名有寻有伺静虑。」本来已经成就了初禅,他就是没有欲了,但是他还在修有寻有伺的禅定,就是他离欲界近,他还要修不淨观才能没有欲,这个意思。「第二静虑喜根未断,名喜俱行静虑」,第二静虑就是把这色界初禅的寻伺停下来了,这时候心裡面有喜悦。「喜根未断」,「根」这个字当「增上」讲,就是你在色界第二禅裡面,它有强大的力量能令你心裡面喜悦,所以叫喜根没断。他还不知道二禅有过失,他还欢喜这个喜,所以喜根没断,名叫「喜俱行静虑」。「第三静虑乐根未断,名乐俱行静虑」,第三禅,他把初禅的寻伺没有了,二禅的喜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内心的觉受就是乐,这个乐比喜来得更微妙,第三静虑乐根没有断,他不知道有乐的时候,也有过失,心裡面还爱着这个乐,是乐根未断,「名乐俱行静虑」。「第四静虑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静虑」,这色界第四禅的时候,第三禅的乐、第二禅的喜、初禅的寻伺,都弃捨了,所以叫「捨相清淨」。若是有喜、乐、寻伺,就不清淨。弃捨了,所以叫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静虑」。

  这个菩萨有色界四禅,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俱足的,所以叫一切门禅,就是从这四静虑裡面,是一切功德之门。

  亥五、善士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静虑。三者、悲俱行静虑。四者、喜俱行静虑。五者、捨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这是第五科,善士静虑。怎麽叫做「善士静虑」呢?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不同。

  「一者、无爱味静虑」。凡夫若是修禅定,得到初禅的时候,就爱着这初禅的美、爱着初禅的喜乐,那叫做「爱味静虑」。现在菩萨得到初禅的时候,对初禅不执着,没有爱味。这「味」就是乐味,爱着这乐味,叫「爱味」。现在没有爱味,就是观察初禅也是因缘生法,苦、空、无常、无我,所以没有爱味。这无爱味,也可能就是无漏的初禅。

  「二者、慈俱行静虑」,就是在色界四禅裡面,发大慈心,慈爱的心情,对一切众生有爱,所以叫「慈俱行静虑」。

  「三者、悲俱行静虑」,就是在色界四禅裡面,对众生受苦有悲愍心,所以叫「悲俱行静虑」。

  「四者、喜俱行静虑」,就是菩萨在色界四禅裡面,度化众生,众生离苦得乐了,所以菩萨发欢喜心,叫「喜俱行静虑」。

  「五者、捨俱行静虑」,捨和静虑同时存在,叫「捨俱行」。什麽叫做「捨」?就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能令众生捨掉贪心、捨掉瞋心、捨掉愚痴心,所以叫「捨俱行静虑」。看《披寻记》: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说:有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这句话说「有爱味相应静虑」什麽意思呢?「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就是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他初开始听善知识的讲解,初禅有什麽什麽功德,能远离什麽苦恼,听见这个话以后,「于上出离不了知故」在超过初禅,就是「于上」,那要出离初禅,从初禅裡面出来,就是这位善知识要开示他初禅有什麽过患,不要爱着,要从那裡面解脱出来,到二禅去,但是他没听说这件事。「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他不知道从初禅裡面出来到二禅这件事非常好,他不知道这件事,没听说过。「便生爱味」所以对初禅就是生了爱着心。「恋着坚住」,恋着初禅,很坚定地安住在那裡,不肯出来(陵本十二卷三页)。「与彼相违,名无爱味静虑」,如果这位佛教徒修学初禅的时候,他成功了,知道初禅有过失,那他就不爱着,所以名「无爱味静虑」。「又说四无量定,即此后四静虑应知。」「又说」,又听闻善知识说四无量定,慈悲喜捨四种无量的禅定,即此后四种静虑应知。

  这叫做「善士静虑」。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种静虑,分四科,第一科徵。

  亥六、一切种静虑(分四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六加七是十三种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六种

  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

  这下面第三科,解释。先解释六种。

  「一者、善静虑。」这个善静虑,就是先有慈悲心,想要饶益众生,而入这个静虑,叫「善静虑」。

  「二者、无记变化静虑」,就是没有饶益众生的心情,可也没有染污心,所以是「无记」,也不能说他是很好,但也不能说他坏,叫「无记」。他能现出来神通变化,这是无记心的静虑。看《披寻记》:

  「无记变化静虑者:决择分说:」我们现在是本地分,后面第五十一卷就是决择分了。「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说这位菩萨,他在禅定裡面,为引导众生出离苦海,或为利益诸有情得大安乐故,而发起种种的神通变化,「当知是善」,这是善的静虑,利益众生,这是善,(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页)上说的。「今为简彼,说馀变化,故是无记。」现在这个文上说是无记变化,这无记变化为「简彼」。「彼」是为利益众生而起变化,把这利益众生的变化简出去,不算数,就说其馀的变化,故是无记,就是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可也没有染污心,所以也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只好说是无记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时代的学佛人,一种人天天在研究经教,增长邪见;一种人是什么都不要了,只是参禅或者是念佛,增长无明。虽然天天念佛、天天在打坐,问他什么都不知道,增长无明;一种人就天天在分别,天天在打妄想,增长邪见。这两种人,都不是学佛。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搞分别执着,他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这个要想了生死、出三界,没希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