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拯救传统文化从这里入手


2015/5/23    热度:670   

恭敬心、孝顺心,这是性德,自性里头第一德,这是真心。用这个心跟佛菩萨感应道交,不能用阿赖耶。阿赖耶是胡思乱想、妄想杂念,这个不行!这个感应的是妖魔鬼怪,左丘明说的“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五常”。“五常”就是五戒,内容跟五戒相同,“仁”是爱人,真诚心爱人是佛菩萨,不爱人、害人,那就不正常。

现在这个社会,真的,五个字都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仁、义、礼、智、信”全没有了,左丘明说社会到这种形态就“妖生”。人都变成妖魔鬼怪。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救起来,从哪里做起?从这五个字做起,从这里下手。这五个字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我们被外面境界诱惑了,把自己本有的“五德”丧失掉了。这“五德”是做人、是做菩萨的根基、基础,我们要想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要想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这五个怎么行?

“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YIN;“智”,不饮酒;“信”,不妄语,跟佛的五戒完全相应。这“五戒”是根本戒,无论在家、出家统统都要学、要坚持,虽然很简单,里面的境界其广无量无边,这个五戒圆满就成佛了。“五戒”里头包含着“十善”,“十善”圆满,就成佛了。

“五戒”、“十善”不能不搞清楚,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究竟的。持戒,念念不忘“五戒”、“十善”,成佛作祖的根基就扎稳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十善”展开,大乘菩萨八万四千法门,浓缩就是十善业道,小乘展开是三千威仪,归纳也是十条。

我们看佛像,有些画的佛像,佛的圆光上面有三个字,有梵文写的,也有藏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它发音是一样的,“唵(ong)、阿(a)、吽(hong)”,“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三业清净,圆满就成佛。佛教人用意多深,我们要能体会,从哪里入门?从这入门。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7集 2014年9月12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经》到最后给我们说,“无智亦无得”,几时你到无智亦无得,你的真如本性就统统现出来。也许有人说,无智亦无得,那我学佛干什么?学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智”,指的是邪知邪见,“无智”是讲无一切邪知邪见。“得”是什么?得是你那得失的心。你有得的心就有失,得失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你能够把得失心丢掉,烦恼的根拔掉了,那就恭喜你,你永远不再有烦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