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6


2014/9/4    热度:22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6

 

  日二、劝修学处

  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怛缆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迦,综集而说。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修学。

  这一科是第三科劝修学处。这一科是很远,我从前面说,这个戒品里面一共有九种戒。九种戒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戒,第二一切戒,第三是难行戒等;一共分这麽三大科。分这麽三大科,第二科一切戒说得很广;第一科自性戒是略说大意,这个一切戒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这个解释里边分两大科,第一科标列种类,第二科广辨差别。这广辨差别裡边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的差别,这一科裡是很广的;第二科是起犯的差别,第三科是所学的差别。第一科戒相差别裡边分两大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第二科呢是广辨授受,就是广博的说明怎麽样受戒的这件事。广辨授这一大科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从他受,第二科是由自受,自己在佛前禀受菩萨淨戒。从他受裡边分四科,第一科是辨授受相,辨传戒和受戒的相貌,这一科也是很广。第二科是如应授戒,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就是受戒的时候,传戒的菩萨先要为他开解佛法的大意。第二科嘛正授戒法,这一科也是很广,这是我们都学完了。现在是第三科劝修学处,这是第三科。

  「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就是前面把所授的菩萨戒四种他胜处法,后来又有住摄善法戒,住饶益有情戒,这都完全说完了。「复次」就是在那些戒法之外又有,所以「复次」。「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如是」指前文,前文所说的,所起的诸事。「所起」这句话呢,就是菩萨还没有成佛,他有所违犯,或者是重戒,或者轻戒,然后佛有制定不可以犯,不可以犯,这两方面合起来嘛叫「所起诸事」。而这些事呢是菩萨所学习的地方,应该学习怎麽叫做「持」,怎麽叫做「犯」这些事情。

  「佛于彼彼素怛缆中随机散说;」这个所学处啊,就是这些戒法。现在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现在弥勒菩萨说不是我说的,弥勒菩萨向学习菩萨戒的人说这不是我说的。是谁说?是佛说的。「佛于彼彼素怛缆中」,佛在一部一部的经裡边,「素怛缆」就是旧翻译叫修多罗,翻到中国话就是经。在一部一部的经里边「随机散说」,随顺所教化众生的程度;「散说」就是这地方说几条戒,那个地方又说几条戒,分散地说这个菩萨戒。虽然分散,还是有原则的。什麽呢?

  「谓依律仪戒」这是一类,摄善法戒是一类,饶益有情戒是一类。就是根据这三类来为菩萨来制立菩萨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迦,」这是弥勒菩萨说,说现在呢在菩萨的藏,不是声闻藏,就是大乘佛法裡边。大乘佛法里边有经律论,现在这是说「摩怛理迦」就是论藏。「综集而说」,就是这个综集就是统一在一处,统一在一处,把这个菩萨戒,这是摄律仪戒,这是摄善法戒,这是饶益有情戒,把他宣说出来。「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修学。」凡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呢,「于中」,这是于这个戒品里面所说的菩萨戒,你应该生起尊重心,你不可以轻视这件事。「住极恭敬,」你心里面要安住在特别的恭敬怖畏有这样的心情。「专精修学」你心里面不要有其他的杂念,专一地深入地学习这个菩萨戒。那麽这一段文,这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他宣说菩萨戒的出处,这是佛说的,就是这麽一句话。这也可见众生对佛法的信心的建立不是容易,不是容易的。但是这信心的不容易建立是指有智慧人说的,智慧不大够的人很容易有信心的,你说什麽都相信,是不一样的。现在这里呢,是弥勒菩萨来加强学习菩萨戒的人的信心这麽说。这一段文我心里头还有很多话,但是这个话还是保密,还是保密好。我还是保密不要说,就说到这里。下边说,《披寻记》:

  「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者:」这一段文,「如前所显一一事相。」像前文说的的四种他胜处法,后来有很多的轻戒,一样一样的事相,那因缘生法的相貌,或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种种自讚毁他这一切事情。「皆依三戒开示建立。」都是佛陀依据这三条大意来开示,来给我们讲说这件事,来安立这件事。原来是没有这件事的,没有这件事不可以,所以佛就安立这件事,所以叫建立。怎麽安立呢?就是佛的慈悲心或者大智慧宣说,就是安立了,就是建立了。「故下自释」,所以下边的文他本身就加以解释了。怎麽解释呢?「谓依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是名诸所作事菩萨学处。」就是前面这一段文一开始那一句话。

  荒三、明不应犯

  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清淨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饶益一切有情意乐,生起最极尊重恭敬。

  这个前面这一段是劝修学处,前面佛已经把菩萨戒重戒轻戒都说完了,然后嘛弥勒菩萨说了这麽几句话劝我们好好努力的学习,不要违犯,这一科说完了。那麽现在是第三科明不应犯,明不应犯我刚才是说了,就是从他受这一大科里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第二科如应授戒,第三科就是明不应犯,不应该违犯菩萨戒。「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这麽多的菩萨很不容易发无上菩提心,那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从他正受」就是从另外一位发大菩提心,有六波罗密功德的菩萨,「正受」依法来禀受菩萨戒律仪,受了戒以后,「由善清淨求学意乐」,说是受戒以后就是不要犯戒,根据什麽?有什麽样的成就才能不犯戒呢?就是「由善清淨求学意乐」,由于这位发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这个人他有这样功德的,有善清淨求和学的意愿,有这样的意愿。因为先有清淨心来求传戒的菩萨为他受戒,这是「求」。而传戒的菩萨呢?就也清淨的为你授菩萨戒。最初求也好,受了菩萨戒也好,一直的都在学习,要用清淨心来学习。你有这样的意愿就应该不犯,不违犯菩萨戒的。

  「菩提意乐」这是第二个,第二个意乐就是你受了菩萨戒,你的意愿是什麽?你为什麽要受菩萨戒?「菩提意乐」就是想要得无上菩提,你有这样的意愿。求无上菩提你有这样的意愿呢,当然就会持戒清淨而不违犯,因为你一犯戒,对于得无上菩提会有障碍的。「饶益一切有情意乐」这是第三个意愿,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同时还有大悲心,要无穷无尽的利益一切众生,你有这样的意愿。有这样的意愿,你就本身要持戒清淨,如果你违犯菩萨戒,你度化众生就受到影响了。「生起最极尊重恭敬。」由于你受了菩萨戒,你具足这三种意愿的关係,你对于菩萨戒会生起「最极」,没有再能高过它的了,那麽伟大的尊重恭敬,对于菩萨戒有尊重心有恭敬心,不会我犯了戒无所谓,没这个心情的。这是第三科明不应犯。下边是第四科,明还淨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应悔除。

  荒四、明还淨法(分三科) 日一、标应悔除

  从初专精不应违犯,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淨。

  发心是有清淨的意愿,但是没有断烦恼,要在五浊恶世的这种大环境里面,那有的时候也还会失掉了正念就会有违犯。有违犯怎麽办呢?「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淨」,那就应该「如法」,随顺佛所规定的赶快的悔除,忏悔除灭所犯的罪。「令得还淨」,使令你的菩提心,使令你的身口意又恢复原来的清淨。这下边《披寻记》的解释:

  「由善清淨求学意乐等者:此中意乐总有三种,」不同,「如其次第配属三戒」三种淨戒,那三种呢?「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就是由善清淨求学意乐,这就是摄律仪戒;下边呢菩提意乐就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那麽这是饶益有情戒。「菩萨自性戒中略有四德。」用这三句话配属这三种戒,但是宗喀巴大师他的菩萨戒本,他的解释他不这麽解释。他是「由善清淨求学意乐」包括三种戒都在内,他这麽解释。下边「菩萨自性戒中略有四德」,这个戒一共有九种,这个戒品说到菩萨戒有九种不同,第一个就是自性戒。自性戒里边它说得略,不是广说的,这个略实在就是要的意思,精要,有四种功德。四种功德就是第一种就是从他正受,第二种就是善淨意乐,第三种犯已还淨,第四种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就是四种。说略有四种功德「从他正受如前广说,」,如前边第四十卷初解释了。「今此更显善淨意乐」这一段文呢又再说出来这个善淨的意乐。「及与深敬专念无有违犯。」的意思,说这个意思。「如文可知」如文可以知道了。

  日二、显悔除法(分二科) 月一、对他发露(分二科) 盈一、由恶作摄

  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

  前面是标应悔除,这下边第二科是显示悔除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对他发露,忏悔的时候先要把所犯的戒要发露出来,要坦白出来。分二科,第一科是由恶作摄。「又此菩萨一切违犯,」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他所有的违犯,所有的犯戒,「当知皆是恶作所摄;」这个字本来是恶(ㄜˋ),但是在这里应该是念(ㄨˋ),是属于恶作所摄的,属于这个。这里边说是恶作,他是有个意思的,那麽下边文解释。「应向有力于语表义」,你犯了戒以后呢,你应该面向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个人「于语表义能觉能受」,语表义,这个语里边有义,有义用语表达出来;就是能诠释的是语,所诠释的是义。能表达的是语,所表达的就是义。这个义要假藉语言文字才能表示出来,若没有语言文字表示就没有办法沟通了。这个有大智慧的人呢,对「于语表义能觉能受」,他能明白,你说的话他能懂,也能觉;而且还能受,不会忘掉的。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学习小乘佛法的学者,当然这里边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这都是小乘补特伽罗。「大乘补特伽罗」就是前面说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了,那麽他就是大乘的补特伽罗。就是这样,就看你本身有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有没有受菩萨戒,就是有小乘的大乘的不同。你要向这样,这些就是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的人。「发露悔灭。」就是显示出来你犯那一条戒了,要向他忏悔,就灭除了这个罪过,这是由恶作摄。看这个《披寻记》:

  「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者:」都是属于恶作的,怎麽叫作恶作呢?这说「所犯罪聚略有五种:」这个菩萨乃至比丘所犯的罪,一聚义一聚,这个聚,不是单数,就是很多的,他胜处这里列出来四条就算一聚,下边很多的违犯也是这个是属于摄善法戒,这一大聚。摄善法戒里面有佈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佈施也是一聚,持戒,忍辱都是一聚一聚的,后面住饶益有情戒也并不是一条戒,也是很多,也是一聚一聚的。所违犯的罪聚略有五种,简要的来说有五种不同。第一种「一者他胜罪聚,」就是前面那四种他胜罪聚,就是自己的正念没有力量了,那麽烦恼的力量很大,所以为烦恼所战胜,自己的正念失败了,他胜罪聚。

  「二者众馀罪聚,」这个众馀罪聚,就是前边的他胜罪,除了他胜罪所馀的罪聚,这一共分五种。要从比丘戒来对论的话,这个众馀罪聚就是第二篇,僧残,僧伽婆尸沙,众馀罪聚。「三者陨坠罪聚,」就是犯了这条戒你就堕落了,所以叫做陨坠。陨坠要按比丘戒来说呢,那就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了,和九十波逸提陨坠罪聚。「四者别悔罪聚,」就是那个第四个波罗提提舍尼的这个比丘戒的这个。「五者恶作罪聚,」那麽就是一百众学法就是恶作罪聚。「如是罪聚摄一切罪,」这五种罪聚这就包括了佛教徒所有的犯的,犯戒的罪过都在里边了,「是名叫做一切的违犯」,所以他包括了一切。又此菩萨一切的违犯,这个一切原来就是分这麽五类。

  「随所犯罪心不忍受便生恶作,」这菩萨犯了这个罪以后呢,心里面不接受这件事,唉呀我怎麽能犯罪呢?我怎麽可以犯戒呢?心里面就是后悔了的意思,心里面不忍受这种罪过。便生恶作,你的心里面就生起了这种心里上的反应,就是恶作就是不高兴我所作的事情,厌恶我所作的事情,所以叫做恶作。说这个什麽叫做恶作,就是随所犯罪心不忍受,这就是恶作的意思。如果我犯了罪以后我感觉到很有意义,我接受这件事,那就不是恶作了,这恶作的意思。菩萨所犯的罪都有这种心情,所以都称之为恶作。这个恶作,这个(ㄜˋ)念(ㄨˋ)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忍受便生恶作,「是故说言皆是恶作所摄。」这句话就是这麽意思,菩萨所犯的都有这种后悔的意思,原来失掉了正念做错了事,然后有后悔的意思,恶作。「此有五种差别。」这个恶作有五种的不同,「如摄事分释应知。」摄事分有解释,「在陵本九十九卷九页」,陵本就是金陵刻经处印的《瑜伽师地论》,那个本子在九十九卷上有说出来五种差别。各位要想要知道可以查一查。

  盈二、依犯品别(分二科) 昃一、上品犯

  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

  「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前面第一科是由恶作摄,现在第二科依犯的品别,依你所犯的罪也是有类别的,一类一类的。分二科,第一科是上品犯。「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这个缠就是烦恼,这个为烦恼所缠绕,所以叫做「缠」,就是烦恼的现行叫做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那四条他胜处法,你是用上品烦恼犯的他胜处法,这个我们在前文曾经解释过,「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那麽这就是上品缠犯。从这句话看,「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就没有后悔的意思。这四句话看出来,要是这样的烦恼犯了戒的时候,就不能名之为恶作了,那就是罪就是重了。说以上品的缠违犯他胜处法,「失戒律仪,」你的菩萨戒就失掉了,你没有这个戒了,没有戒也不能名之为菩萨了。因为上品缠,你的无上菩提心也不存在了,所以你,而这个戒也没有了,所以你就不能名之为菩萨了。

  「应当更受」那怎麽办呢?那你应该再受菩萨戒,再受就是还要再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发无上菩提心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发无上菩提心。不是说把那个现成的文句印出来你照念一念就发菩提心了,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样意思。这是上品犯,下边是贰中品犯。第二科中品犯,中品烦恼犯戒,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犯他胜。

  昃二、中品犯(分二科) 辰一、举犯他胜

  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毘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

  「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若是你的烦恼不是上品,这四句话你不具足,「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这四句话你不具足,不管那一句你缺少了,那就是中品缠了,就是中品烦恼,就不是上品。「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就是上面那四种他胜处法,你犯了一种,不管那一种。「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若是中品烦恼违犯他胜处法,你的戒还在,你的菩萨戒还在你的心里边,你还名为菩萨,你的菩萨的名义还在,没有失掉。不过这个时候呢,可是你犯了戒就是有罪过,怎麽办呢?「应对于三补特伽罗」应该面对三个人,小乘的比丘或者大乘的菩萨三位,向他求忏悔。看这个律上呢,先要请求他同意做你的忏悔者,你要请求他同意,他给你忏悔。「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或者超过三个人也可以,但是最低限度要三个人。「应如发露除恶作法,」而这个形式,这个仪轨,忏悔罪的仪轨,「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就向那个比丘忏悔突吉罗罪似的,要像那个样子。「先当称述所犯事名」你忏悔的时候,当然你先要请求他的同意,然后你要给他向他顶礼,然后跪在他前面,你就向他表示,所犯罪的名称,应该这样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一心念,这一心念也叫专志,就是你老人家慈悲注意。「我如是名」我的名字叫什麽什麽,什麽名字,「违越菩萨毗奈耶法,」我犯了菩萨戒。这「违越菩萨毗奈耶法,」这句话是总说的,你犯了那一条戒你要说出来,四种他胜处法你犯了那一条戒你要说,说出来。「如所称事犯恶作罪」那麽你现在就是唉呀我犯了罪不对,我不见是功德呀,那这样就不是上品缠犯了,所以你要向他忏悔。下边再说。看《披寻记》:

  「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至犯恶作罪者:」这一段文,「当知此中他胜处法上品缠犯,不可还淨。」你是上品烦恼,你犯了菩萨戒,犯了他胜处法,不可以忏悔还淨,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子,不能这样做。「以于所犯不生恶作,」因为你对于所犯的罪你没有悔心,没有唉呀我犯戒不对,没有这个想法,就不能名之为恶作。「数数现行无惭愧故。」因为上品烦恼是数数现行没有惭愧心嘛,那他就是没有后悔的意思。「由是失戒律仪,」由于你的烦恼重了啊,这个菩萨戒失掉了。「应当更受。」应该你再要重新的发动这件事,要请一个菩萨给你作羯摩,同你受戒,失戒律仪,应当更受。「是故不说发露除恶作法。」所以这个地方只是说失菩萨戒要更受,没有说你要发露罪,你要忏悔这件事,没有说这句话,没有这麽说。「中下品缠容可还淨;」若是中品烦恼下品烦恼犯了他胜处法,那容可还淨,容许可以忏悔,恢复清淨。「发露悔法如文易知。」这个忏悔的方法就像文所说的,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这样子。

  辰二、指馀违犯

  馀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

  这个是第二科指馀违犯,前边说到上品犯,说到中品犯,还有的犯没有说,所以叫做馀。「馀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看这《披寻记》的解释:

  「馀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者:五罪聚中犯众馀罪及犯麤罪,」第一个是犯他胜处,这是第一;第二是犯众馀罪,我刚才说过,应该指僧残说的。及犯麤罪,其实波罗夷、他胜处和僧残就叫做麤罪,道宣律祖戒本上解释就是麤罪。但是这上面呢,他胜处另外标示出来,这个众馀罪也另外标出来。那这样及犯麤罪,这个麤罪那就不应该再说他胜处,也不应该说众馀了,那是谁呢?应该是偷兰遮,应该指偷兰遮说的,及犯麤罪。「是名为馀。」馀就是指这个说的,指众馀罪和犯偷兰遮说的,是名为馀。「若犯麤罪,应对于四补特伽罗发露悔除;」如果你犯偷兰遮罪,偷兰遮罪也有轻有重,这也是不同。犯这个罪应该对四个补特伽罗,或者大乘的菩萨比丘或者小乘比丘补特伽罗,发露悔除。这个道宣律师的随机羯磨上呢要到界外,不能在界内作羯磨,要到界外去这样说。「是即四众所作羯磨。」这个应对于四补特伽罗,这就是四众所作羯磨,四即是众。我们通常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叫四众,这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四个人就名之为众。这四位假设是四个比丘,四个比丘去作羯磨给你忏罪是这个意思。「若众馀罪,应于二十众前发露悔除;」那就是僧残,要二十比丘,「是即二十众所作羯磨。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十三页)上这麽讲。「是名馀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此亦如前作如是说,长老专志,乃至犯恶作罪;是名应如是说。」

  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馀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

  若是你不是上品缠,也不是中品缠,你是下品缠违犯的,违犯了上边的他胜处法。你不是数数现行,也不是都无惭愧,你犯了四种他胜处法,那当然就是下品烦恼了。那麽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馀的违犯,应当对一个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那个词句和前面一样。看这《披寻记》:

  「若下品缠至当知如前者:此中馀言,」这一段文里面有一个馀字,及馀违犯这个馀字怎麽讲呢?这个言就是字,馀言就是馀字,这个馀这个字。「谓别悔罪或陨坠罪」别悔罪就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或陨坠罪就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或者是九十波逸提。「或恶作罪。」或者是一百众学法。「应对一补特伽罗发露悔除」,应对一个比丘或者是一个菩萨比丘,「是即二众所作羯磨。」这个是二众就是对首了,你向一个人,这个犯罪的这个人,面向一个比丘或者是菩萨比丘,就是对首羯磨了,所作羯磨。「此悔除法当知如前,」也和前面的文一样,「先当称述所犯事名,乃至广说。」应该这样子说。

  月二、自誓防护

  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淨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

  「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这是第二科自誓防护,前面是你要面向一个比丘去忏罪;现在是自誓防护,没有人面对,由自誓就灭罪了这个意思。「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若是你找不到能够随顺小乘,能够随顺大乘,或这随顺就是修学的意思,修学小乘圣道或者修学大乘圣道的人都叫做「随顺」。若没有这样随顺圣道的补特伽罗可面对他发露悔除所犯,那怎麽办法呢?「尔时菩萨以淨意乐起自誓心,」那个时候这个犯戒的菩萨应该是在佛前,在佛像前,就是以清淨的意愿,「起自誓心,」自己发动自己,发动决定不再犯戒这种心情,这种意愿。「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我决定将来不再犯这条戒,不再犯戒,终不重犯。

  日三、结明还淨

  如是于犯还出还淨。

  这是第三科结明还淨,你若能这样子自誓的话呢,那就对于所犯的罪就消灭了。从罪过里面解脱出来,你又恢复清淨了。这裡开出这麽一个因缘。看这《披寻记》:

  「若无随顺补特伽罗至终不重犯者:谓若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于自所犯堪令除遣所生恶作;」这是小乘大乘的补特伽罗对于你所犯的罪,有堪能使令他除遣这个罪,除遣所生的恶作罪。「是故名为随顺补特伽罗。应对于彼发露所犯。灭除恶作。若无彼人,」若是没有这种人怎麽办呢?「应以当来无犯的意乐」,我将来不犯戒了这样的意愿,「起自誓心,」这个誓这个字就当决定讲。「断灭犯罪的因缘,生起勐利的惭愧心,由是因缘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就决定不会再犯,要这样决定呢,你所犯的罪就算清淨。

  洪二、由自受(分二科) 荒一、举如法受

  又诸菩萨欲受菩萨淨戒律仪,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淨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或蹲跪坐,

  「又诸菩萨欲受菩萨淨戒律仪,」这是第二科由自受,前面这麽很长的一大段是从他受,现在说由自受,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如法受。又诸菩萨欲受菩萨淨戒律仪的时候,「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若是你遇不见,找不到,你请不到具足六波罗密功德的人,「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淨戒律仪」那个时候你就对佛的像前,受菩萨的淨戒律仪。「应如是受,」应该这样子受戒,仪轨是怎麽样呢?这样子:「偏袒右肩,」把这个右肩露出来。「右膝着地,」左膝就是没有着地。「或蹲跪坐,」或者是蹲着,或者是跪在那里。这下面看《披寻记》:

  「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者:谓若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如是等相是名具足功德补特伽罗。」这前面我们是讲过这一段的。

  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淨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

  「作如是言」你跪在佛像前,你就这样说。「我如是名,」这样的名字。「仰启十方一切如来」我很恭敬的报告,这个启有报告的意思。「十方一切如来」,十方一切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已经証悟法性的大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我要禀受一切菩萨所学的淨戒,受菩萨戒。这个戒而说学呢,就是你要时时地学习,不能够说受了以后就丢在那里,不再去忆念这件事,你要时时地学,所以叫做「学」。「誓受一切菩萨淨戒。」受了戒要保持清淨,要有这样的意愿。这个一切菩萨学处,一切菩萨淨戒是什麽呢?「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

  「如是学处如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以前已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们已经具足了这种学处,这种淨戒。「未来一切菩萨当具,」当来具足这个菩萨淨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现在也都是具足这样的戒。「于是学处于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都是不断地在学习这个淨戒。就是跪在佛像前,向十方佛,十方入大地証悟法性的菩萨这样敬白。「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这是说了一遍,第二遍第三遍也是这样说。「说已应起」说完了就站立起来。这是第一科举如法受,下边是第二科例馀一切。

  荒二、例馀一切

  所馀一切如前应知。

  其馀的事情呢,像前边所说的应该知道。看《披寻记》:

  「所馀一切如前应知者:受律仪戒,已如上说。」前边在具足六波罗密功德的菩萨前受菩萨戒,已经说了,那个受戒的仪轨已经说了,已如上说。「戒律仪法,应如前知。」所受的戒法在前边已经一条一条都说了。「谓即四种他胜处法。乃至广说诸事处相,」后边那麽多的菩萨戒。「是名叫做所馀一切如前应知。」

  宇二、起犯差别(分二科) 宙一、释无馀犯(分二科) 洪一、标简

  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馀犯。

  这是第二科起犯的差别,第一科是戒相差别,这一大科很多都己经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起犯的差别,这个分两科。第一科是释无馀犯,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简,加以简别,不完全都是一样的。「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馀犯。」这个菩萨犯了菩萨戒,但是这件事他还是菩萨道。说是菩萨道,但是又是犯了戒,合起来名为犯戒道中。「无无馀犯」没有无馀犯的这件事。这犯戒有两种,一个是有馀犯,一个是无馀犯,就这两种。现在菩萨犯戒,没有这个无馀犯的这件事,那菩萨只有有馀犯,没有无馀犯。这个话呢,我们也不常听见这句话的,这个无馀犯这句话我们很少听见,这里头还是有点意思的。我们看这《披寻记》:

  「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馀犯者:谓如前说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这是前边已经讲过的文。「由现行业可名犯戒。」你作了杀盗YIN妄的这种事情,那就是犯戒了,那就是有罪过,可名犯戒。「然由方便能作他利,」然而由于菩萨的内心他有大慈悲心,菩萨表面上他也是杀盗YIN妄,但是他内心不是用烦恼去杀盗YIN妄的;他是用大悲心,用般若波罗密的智慧,诸法实相的智慧,大悲心为方便,犯这个罪的,作这个事情的。说「然由方便能作他利」,他用这个大悲心大智慧来作这个杀盗YIN妄的时候,用杀盗YIN妄能利益众生。若是我们没有大慈悲心,没有般若波罗密的智慧,我们作杀盗YIN妄只有伤害众生,而没有利益众生的功德,这是不一样的。说菩萨有这样的心,「名菩萨道。」说这个犯戒的事情,但是在菩萨来说那就是菩萨道,菩萨度众生的大道,菩萨度众生的一种清淨功德道。「总说彼事名犯戒道」,又于菩萨犯戒道,这个犯戒道是这个意思。

  「由是菩萨正所应作,不犯他胜处法;」由于菩萨他内心里面有如是方便,他有大悲心,他有诸法实相的智慧,这个是由是菩萨正所应作。他的大悲心和诸法实相的智慧去作这件事,是完全是有意义的。不犯他胜处法,他表面上看,他杀了众生,杀盗YIN妄,但实在呢,没有犯根本戒,他没犯戒。由是菩萨,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犯他胜处法。「是故说言无无馀犯。」所以他没有这个无馀犯,这个怎麽讲呢?无馀就是没有剩馀,菩萨呢,他作这个犯戒的事情,作杀盗YIN妄的事情,他没有大悲心,大悲心没有现行,这个般若的智慧也不现行的时候,他犯这个罪,那就叫无馀犯,没有剩馀了,就是没有剩馀。若说犯戒的时候有大悲心,有般若的智慧,也做了杀盗YIN妄,叫有馀犯。就是他表面上是有罪,但是还有剩馀的功德在那里边,没有完全是过失,不完全是染污的,里边还有清淨的成份,所以叫做有馀犯。若是你的大悲心失掉了,你的般若智慧没有了,完全是用贪瞋痴的烦恼犯罪,就是无馀了,没有剩馀的清淨功德。所以菩萨有这样的大悲心,还有大智慧,所以叫做无无馀犯,没有那个无馀犯戒的事情。这样说呢,菩萨犯的戒都是恶作摄,没有犯根本戒,根本戒是没犯的。这个地方有点特别,这和声闻人不同。是故说言无无馀犯。

  「五罪聚中四种罪聚,名有馀罪;」就是其馀的,一共前面说五种罪聚,第一种是他胜处,其馀的那四种罪。四种罪呢,叫做有馀罪,就是他还是不对,有一点过失的,但是那里面有大悲心,还有般若的智慧的,所以叫做有馀。四种罪聚叫做有馀罪。「他胜罪聚名无馀罪故。」如果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心爱乐见是功德,那就完了,那就是无馀犯,就是无馀罪了,完全是罪过了,没有清淨的功德。「如摄事分说。」这段文摄事分有讲。(陵本一百卷二页)。这一段文叫做标简,标出来菩萨犯戒,有所简别,不同于一般的凡夫境界。下边第二科是释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引佛说。

  洪二、释义(分二科) 荒一、引佛说

  如世尊说: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

  这引佛说的话,佛怎麽说呢?「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他犯戒的时候,多数是瞋心发动的犯戒的事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瞋心。「非贪所起。」不是贪心生起的犯罪。这个瞋心所起,那就是犯戒了;若是贪心所起不算犯戒,就是这麽一句话。看这个《披寻记》怎麽解释:

  「如世尊说至非贪所起者:此引教证」这是引佛说的话来証明这件事。「成无馀犯道理。」成立前面说菩萨犯戒无馀犯的道理。「由诸菩萨于诸有情多所作业。若以憎嫉增上力故」这个菩萨和众生有关係的时候做的事情,若以憎恨,嫉妒也是恨,用这种增上烦恼的力量故,「而等起者,」这等就是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情况生起了犯罪的事情。「是名有犯。」你用憎恨,用瞋心发起的犯罪,那就是犯罪了。「若以爱怜增上力故而等起者,」若是菩萨有爱怜心,不憎恨众生,有爱怜心。由这个爱心,悲悯心这个心是很大的力量故,而等起者,也是各式各样的犯戒的事情生起了,而等起者。「应名无犯。」应该说他没有犯这条戒。「由是说言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此中贪言,非谓烦恼。」不是指我们凡夫起贪心那个贪,不是那样的爱,不是的。「假说爱怜名为贪故。」就是那个爱怜心又假名为贪,就是这个意思。「由是当知是密意说。」这是这麽解释这段文。这段文是引佛说的话,看下边第二科释密意,解释佛说的那句话的深意。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你瞋心是犯戒了,若是贪心不算犯戒,这里面有深意,把那个深意解释解释。

  荒二、释密意

  当知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非非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不应作,可得成犯。

  「当知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你要知道这里边的深意是什麽呢?「谓诸菩萨爱诸有情」对于诸有情,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载道之器,现在虽然是个生死凡夫,无边的惑业障,但是菩萨看他是能成佛的,菩萨这样看。他能得圣道的,能得无上菩提,能得三乘圣道,从这里生欢喜心,菩萨生爱怜心,爱诸有情。「怜诸有情」但是事实上这些有情在惑业苦流转,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罪业,很多的苦恼,所以菩萨也生爱怜心,这是两个心情,一个爱诸有情,一个怜诸有情。「增上力故,」这个爱一切众生的心情和怜悯诸有情的心情都是有力量的,不是凡夫那个虚妄分别,所以他是有力量。由于这样有力量的动机,「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他发起来的事情,教化众生的时候,就是菩萨所应该作的事情,你不能用肉眼去看的。你用肉眼就看错了,你说是凡夫这个菩萨怎麽怎麽的,你说错了。「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非非所作;」这两个非,两个非,实在就是「是」,说是所作。这个非就是不对,又否认这个不对,就变成两个非了,那麽就是,再明白简单的说就是「是」了。是所作,是菩萨所作。「非作所作,」不是用恶心,不是用瞋心做所应作的事情,他是用慈悲心,用大智慧来作这件事。虽然他不是恶心来作,「可得成犯」用恶心作这件事,那就是犯戒了,但是「非作所作,可得成犯。」他不是用恶心作这件事,可得成犯。就是菩萨作这件事没有犯戒,就这个意思。若是用瞋心用恶心作这件事,那就是可得成犯。但是菩萨不用瞋心作这件事,你就不能说他犯戒的,是这个意思。

  「若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说若是诸多的菩萨,他的止观修行得没有力量,也和一般的凡夫一样,也是憎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对于诸有情的事情也嫉妒,「不能修行自他利行,」自利行他利行都不能,不能作这件事。他自已也不能修学六波罗密,也不能劝导众生修六波罗密,不能作这个事。「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诸菩萨所不应该作的事情,也做凡夫做的事情了。「作不应作,可得成犯」他作的事情是不应该作,那你就是犯戒了。这个地方就是从他的内心说,内心是用慈悲心,用清淨心,用饶益众生的心情作这件事,所以他不算犯戒。这只是内心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事情。这是解释这个密意,密意就是刚才说的一定要有大悲心,还要有般若波罗密的智慧,这两个功德去造罪,那说他不是犯根本戒,他就是没有犯戒。当然这种事情,一定是自己,原来是发无上菩提心,饶益一切众生的慈悲心,要常常修学圣道,使令这个慈悲心,无论什麽境界不失掉。他这个般若波罗密的智慧,不论什麽境界也不失掉,他用这样的清淨心去做事那才行。如果你修行不够,你的慈悲心失掉了,你的智慧也失掉了,那就是犯戒了。下边第二科指释犯品。

  宙二、指释犯品

  又诸菩萨软中上犯,如摄事分应当了知。

  又诸菩萨用软品烦恼,中品烦恼,上品烦恼犯戒的时候。什麽叫做软品、中品、上品烦恼?「如摄事分应当了知。」那地方有说。看《披寻记》:

  「又诸菩萨软中上犯等者:此说犯罪的意乐」,犯罪的动机,他那个内心怎麽回事。「贪瞋痴缠,」犯罪的时候是因贪心而犯罪,因瞋心而犯罪,因愚痴心而犯罪,缠就是烦恼。「有软中上品类的差别。」有软品中品上品的差别。「若由软品贪瞋痴缠所犯众罪,是下品罪;」这个罪过不是上品,前面我们也是讲过这件事。譬如说是他没有嫌恨心,没有恚恼心,但是懒惰懈怠或者是无知,那就是所犯的罪就是下品罪了。「若由中品,是中品罪;」若由中品烦恼犯罪,你不是懒惰懈怠,你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用这个去犯罪呢,那就是中品罪。「若由上品,是上品罪。」就是高慢心,对于佛所制定的菩萨戒不尊重,有高慢心,不算一回事,这样你犯的罪,就是上品烦恼,就是上品罪了。即摄事分中调伏事摄。(陵本九十九卷七页)那里边有多少种的说法,我刚才只说出一种。

  宇三、所学差别(分二科) 宙一、举圆满(分三科) 洪一、标列

  如是菩萨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学所学,便得成就三种圆满安乐而住。一者、成就加行圆满,二者、成就意乐圆满,三者、成就宿因圆满。

  这是第三科所学差别,这个所学差别我刚才说过了,就是广辨差别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差别,第二科是起犯的差别,这一科也说完了。现在第三科是所学的差别,差别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圆满,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如是菩萨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学所学,」这位菩萨依止一切自毗奈耶,这个依止在这里说就是基础的意思,你受了这个菩萨戒,你就是以菩萨戒为你的基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面增长自己的功德。「一切自毗奈耶」,所有的都包括在内了,自毗奈耶是什麽?就是你是发无上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学者,那麽大乘佛法的戒律叫做「自毗奈耶」。那麽小乘佛教学者所学的毗奈耶就是「他毗奈耶」了。「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学所学,」勤学所学,精进地来学习所学习的菩萨戒。「便得成就三种圆满」,你能常常地学习戒而不违犯的话呢,你就成就有三种功德,这三种功德你就圆满了。「安乐而住。」这功德圆满了,功德成就了,你心里安乐自在,住在这个安乐的境界里面。那三种呢?「一者、成就加行圆满,二者、成就意乐圆满,三者、成就宿因圆满。」就是这三种。看这《披寻记》:

  「依止一切自毗奈耶至宿因圆满者:菩萨自乘所摄戒藏」就是菩萨自己所学的大乘佛法所摄的戒律,「是名自毗奈耶。此有三种:」这个自毗奈耶有三种不同。「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故名叫做一切。」这一切就是包括这三种,三种戒包括一切的菩萨戒。「依此三种淨戒的差别勤学所学,如其次第便得成就三种圆满。」那三种圆满呢?「谓依律仪戒成就加行圆满;依摄善法戒成就意乐圆满;依饶益有情戒成就宿因圆满。由此圆满得安乐住。」这三种功德圆满你就会有安乐的境界。「此中住言谓善法可爱生展转住。」这个善法就是可爱的境界,因为他会成就可爱的果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所以这个果是可爱的,是由可爱的因来的,所以因也名为可爱。这个因是展转的增上,然后你就安住在展转增上的果报里面。「此由于诸善法不放逸力,」这个善法的因缘出现的时候,你心里面不放逸,你就肯去这样学习,这样修行。「能令后后往善趣生;」你因为逐渐逐渐做了很多善业,所以你将来,将来的生命都是在善趣里边生存。「乃至能得大般涅槃。由是故说安乐而住。」这是标列这一段,下边是随释,分三科,第一科加行圆满。

  洪二、随释(分三科) 荒一、加行圆满

  云何名为加行圆满?谓诸菩萨于淨戒中行无缺犯,于身语意清淨现行不数毁犯,发露自恶:如是名为加行圆满。

  「云何名为加行圆满?谓诸菩萨于淨戒中行无缺犯,」谓这麽多的菩萨,他对于所受的清淨戒法,「行无缺犯」,行者是心也,什麽叫做「行」?就是你的心,你在动作的时候,若离开你的心,你会动吗?身口意都不能动,由心才能动,所以行无缺犯。你的心里面对于这个戒,一点守护清淨,而没有违犯。「于身语意清淨现行,」这个时候你身也清淨,语也清淨,意也清淨,显现出来的行动都是清淨的。「不数毁犯,」不会常常的犯戒的。「发露自恶」你若一犯就得要发露自恶忏悔,不数毁犯也就不会发露自恶。「如是名为加行圆满」这个就是持戒清淨那个加行圆满。

  荒二、意乐圆满

  云何名为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命;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

  「云何名为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命;」诸菩萨出家的时候啊,是为求法而出家的,远离这个烦恼家,为法而出家,为成就第一义谛,成就无为法,菩萨为成就无为法而出家的。不是为了出家有人供养,生活没有问题,不是为这件事出家的,「为法出家,不为活命」。初开始出家,还没有出家有想要出家,这个时候他内心的动机也有可能不合法,也可能不合法的,这也是难免的。但是出家以后不断的学习佛法,不断的修正自己那就如法了,所以也可以包括这一点。若是不学习佛法,那这件事就不行了,就没有办法修正自己。若常常地学习,就不断地修正,若是我们说这件事,初开始的时候,你要求发心出家的人完全百分之百地都合法,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正,逐渐逐渐就合法了,应该是那样说。所以从这里看呢,学习非常重要,不愿意学习很难进步,很难能向前进步的。但是这个众生呢,有的人的求知慾很强,所以他修正自己的因缘就特别多。你学习佛法,佛法是佛的智慧啊,所以很能够修正自己。我不愿意学就有问题,任何人无可奈何,无可奈何的。就是明知道这件事是不对,但是无可奈何,只好任他去了。他要走,你不能勉强他我不要走,不能;要走就是走嘛,是有这样子。所以为法出家,不是为了活命的。

  「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法出家,究竟什麽叫为法出家?就是求大菩提,求无上菩提。求无上菩提这句话是非常的正确,但是太高大了,太远大了。若浅白一点说呢,菩提是圣人的智慧。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乘圣人都是圣人,他有清淨的智慧。什麽叫做圣人?就是有清淨的智慧叫做圣人。清淨智慧是什麽?就是般若,那个就叫做菩提。说「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不是说我不求无上菩提,如果你不求菩提,这个就有问题了。譬如说出家,出家呀我不求菩提,这有问题,没有这种意愿了,所有的事情都有问题,这是有问题的。我现在又开始说烦恼话,这话还是要说,当然有人听见是不高兴。就是这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我在想是我们佛教徒最后的一条路。只有这一条路可以救命了,其它的没有。我们若是不学习佛法,只有念阿弥陀佛这是可以救命了,其它事情都办不到,不学习佛法你有什麽办法能出离生死苦海啊!所以若是讚歎念佛法门,这是太好了,它是我们救命的一条船,是有这一条,这是最后的。说最后什麽意思?就是前面还有其它的事情,说我要广学佛法,我还要学习禅,那这是也是救命的船。说我学习佛法是学习,但是我还愿意念佛,这是两条船,禅也是一条船,念佛也是一条船。不学习佛法,只有念佛的一条船了。当然我说这话,念佛的人可能不高兴,唉呀念佛是无上乘,怎麽是这样子,说你不学习佛法,你不知道这件事,你不知道。所以我在我初出家,我也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你不看经论,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

  「为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不是不求,就是出了家以后,没有出家,也可能学习佛法;但是出了家以后,决定应该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时候,要知道这个菩提的重要,这是圣人的智慧,先要求得圣人的智慧,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智慧,先要求得这个智慧。求得这个智慧的时候,一切时处都能向道上会,你打我骂我,心里没有烦恼,能向道上会;你讚歎我,我也向道上会,这境界完全不同啊。若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程度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你讚歎我,我就欢喜,你若贬斥我,我就愤怒,这是一般凡夫境界嘛。出了家以后,还是凡夫境界,这件事能容忍吗?我自己反省我自己,我对不对啊,我出家和没有出家有什麽不同啊?没有不同。所以这个求菩提非常重要,得到菩提以后,那不一样啦,和在家人不同,和在家人不一样。所以从这裡看呢,修止观还是非常重要。我不高兴,不高兴你还能有希望得菩提吗?所以这是求大菩提,非为不求。

  「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你有这样的意愿,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为求沙门,为求涅槃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贪瞋痴等毕竟断义,是沙门义。」内心里面,贪心瞋心愚痴心毕竟断义,究竟地把它消灭了,这就叫做沙门义。那麽为求沙门,那就是求贪瞋痴消灭,为求贪瞋痴灭,为求灭除贪瞋痴那就叫做为求沙门义,这个是沙门义。「証惑解脱及苦解脱是涅槃义。」这个地方有两个解脱,一个烦恼迷惑的解脱,一个是生死苦的解脱。生死苦是果报啊,贪瞋痴是因,是生死之因,这两种苦恼都解脱了,那叫做涅槃。証惑解脱是有馀依涅槃,苦解脱是无馀依涅槃,是无馀依涅槃。这样子说啊,「云何名为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命;」这是意乐圆满。「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你要有这样的意愿就叫意乐圆满。

  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当来所有生老病死:如是名为意乐圆满。

  「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进,」如果你内心有这样的意愿的话呢,「不住懈怠」,你就不会懈怠,不会提不起劲来修学圣道。修学圣道这件事是好,但是我就提不起劲来,我不愿意去修,那麽就是懈怠。「下劣精进」,一般的事情,修学有漏的功德的事情,他很努力,做有漏的功德,很有劲儿,叫下劣精进。说「如是求者,不住下劣精进」,他求圣道,不是世间的人天福报,对这件事,越超了这个境界。求圣道很能精进而没有下劣精进,是殊胜的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不杂众多恶不善法」,「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进」,你求无上菩提也好,求沙门求涅槃也好,你心里面就是不容许有众多的恶不善法。「不杂」实在就是不容许,我的身口意不容许有众多的恶不善法,不容许。我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也不容许我的后有是杂染的,「后有」是对现在的生命叫做今有,就是现有。这个生命结束了以后还有个生命叫做后有。这个后有,我现在这个身体啊,就是凡夫嘛,由有漏业的招感。你现在来不及改变它,但是将来的生命要改变过来,不容许我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不容许我将来的生命,还有很多很多的苦恼果报,异熟是果报。「当来所有生老病死」当来就是后有,后有也有生老病死,我不容许这件事,我现在决定要成功,不容许我将来还有生老病死,这话是这意思。「如是名为意乐圆满。」就是他的意愿有这麽高尚。当然这实在来说,是能力特别强的人,意愿特别强的人。有的人根本不注意这件事,你说修止观,我不愿意修;说将来有老病死,有就有嘛,就是这样子。那就是懈怠,下劣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也没这件事。我心里面来了有烦恼,有烦恼就有嘛,你不能拒绝这件事的。你不修止观,你心里面有烦恼,你没有办法拒绝这件事的。要修止观,因为有止观的方法呢,有烦恼时候,一下子就消灭了烦恼。虽然是没有断,但是能消灭它,你要有止观的方法,烦恼来了,消灭它很容易的。没有止观那不行,烦恼来了,你想叫它不烦恼不可能的。看这个《披寻记》:

  「不住懈怠下劣精进等者:谓为求大菩提,故说不住懈怠下劣精进;」因为你求大菩提这样的高尚的意愿,当然是他没有懈怠,他不是下劣精进,精进是特别殊胜的。「为求沙门及与涅槃,故说不杂众多恶不善法,」你求沙门,求涅槃,那就叫做不杂众多恶不善法,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当来所有生老病死,这要配这件事。「此中恶不善法,即谓贪瞋痴等。」这个叫做恶不善法,恶不善法的根本,贪瞋痴是恶不善法的根本。由有贪瞋痴才发出来很多的恶不善法。「众苦异熟生老病死,即谓苦所依身。」就是你的身体,你身体就是众苦所依的果报,果报上有生老病死是苦所依身,因为有这个身体才有这麽多的苦恼。「别配为求沙门及与涅槃。其义应知。」这个意思呢,「不住懈怠下劣精进」是配那个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不杂众多恶不善法」那就是为求沙门。下面这个不杂应该贯下来,不杂「杂染后有,有诸炽然众苦异熟,当来所有生老病死。」这是为求涅槃,这样子。那麽这叫做意乐圆满。就是你有求无上菩提的意愿,有求沙门的意愿,求涅槃的意愿。你这个意愿常常现前,那叫做意乐圆满,有这样的意愿。下边是第三科,宿因的圆满。

  荒三、宿因圆满

  云何名为宿因圆满?谓诸菩萨昔馀生中修福修善,故于今世种种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自无匮乏;复能于他广行惠施:如是名为宿因圆满。

  「云何名为宿因圆满?谓诸菩萨昔馀生中修福修善,」这个菩萨以前过去生中也修过福,也修过众多的善法,修福修善。「善」就是没有做种种罪过,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有利益的事情叫做「善」。这个善法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所以叫做「福」。这个菩萨过去生中曾经修过福,也就是修过善。「故于今世种种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葯,资身什物自无匮乏;」所以到今生的时候,就得到果报了,所以不缺少生活所需的事情。「复能于他广行惠施」而这位菩萨呢,还能够对于众生广行惠施。「如是名为宿因圆满」就是过去曾经修过福,宿因圆满。

  洪三、总结

  菩萨如是依毗奈耶勤学所学,成就如是三种圆满安乐而住。

  「菩萨如是依毗奈耶勤学所学,」这是第三科总结,菩萨能这样子随顺佛所制定的毗奈耶的戒律,「勤学所学」不要懈怠,常常学习。「成就如是三种圆满安乐而住」这是总结。

  宙二、例衰损

  与此相违,当知成就三种衰损危苦而住。

  这下面是例衰损,「与此相违」你不学习戒,也就没有持戒清淨这件事,「成就三种衰损危苦而住」,加行也不圆满,意乐也不圆满,那麽宿因也就不圆满,那这样子说你是怎麽情形呢?就是苦恼而住,在苦恼里面生活了。

  地三、难行戒等(分二科) 玄一、结前生后

  如是略广宣说菩萨,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一切戒已。自斯已后,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出所馀难行戒等差别之相,应当了知。

  「如是略广宣说菩萨,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一切戒已。」这个第一个是自性戒,第二个就是一切戒,这个自性戒是略宣说菩萨戒,一切戒就是广说。这个一切戒是第二科,自性戒是第一科,现在是第三科难行戒等。一共是九种戒,难行戒后边一共有七种戒,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如是略广宣说菩萨」前边是略宣说广宣说菩萨戒,这菩萨戒分两种,约在家品,约出家品分这麽两类。「一切戒已」,这略广宣说菩萨戒以后。「自斯以后,」从这裡以后。「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出所馀难行戒等」「即于如是」就是略广宣说这个菩萨戒里边一切戒中,还分出来剩馀的其它的就是难行戒等七种戒。「差别之相,应当了知。」有差别的相貌应当了知,这就是结前生后。「如是略广宣说等」这是结束前文,「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出所馀难行戒等」这是生后,生起后文。这第四十一卷到此为止。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孔子当年教学,头一条是“德行”,第二条是“言语”,可知言语很重要。古大德常说“口为祸福之门”,古人对言语这样的重视,不是没有道理。古圣先贤教人“谨言慎行”,说话要很谨慎,行为要很慎重,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话多决定不是好事。如果你是个话多的人,你的老板、你的领导、你的上司决定不会重用你,为什么?因为你容易败事。谨言慎行,是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所器重的,因为谨言慎行的人能成就。如果你是闲话多、废话多,喜欢开玩笑,绝对不会被重用,为什么?怕你坏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