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1


2014/9/4    热度:30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1

 

  宿二、于诸性罪(分二科) 列一、总开无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是戒渐次摄这一科。分七科:第一科于诸遮罪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于诸性罪。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开无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这发无上菩提心,禀受菩萨戒以后,安住在菩萨淨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行菩萨道这件事,一个是正常的菩萨道,一个是方便的菩萨道。现在说的善权方便,就是不是正常的,是特别的情形。「权」这个字,我查字典上的解释,叫作「反经而善者也」。这「经」是正常道,现在「反经」和正常之道是不一样的,是相反的,但是也是属于善法,所以叫作「善权」。「方便」这个词什麽意思呢?这个词姑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智慧叫作方便;一种是行动,你採取行动的时候叫作方便。现在这裡就是指行动说的。这个安住在菩萨淨戒律仪的菩萨,他採取善权的行动,採取这样的行动。「为利他故」:行动是表现于外的相貌,有相貌可见闻的,「为利他故」是说菩萨的内心,就是他的动机。他採取这个行动的目的是什麽?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了利益自己,是利益他人。「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究竟指什麽说的?什麽叫作善权方便?为利他故有善权方便究竟指什麽说的?是「于诸性罪」,就是很多的,「性」就是「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你作这件事就是有罪的。这种有罪过的事情,菩萨「少分现行」,不是全部的,就是一部分、一少分的作了这种有罪过的事情。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由于菩萨他的内心,他採取这个行动,作这种性罪的事情,他内心是清淨的,不是由贪欲瞋恚邪知邪见发动这种罪过的行为,而是用慈悲心作这件恶事。「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对于他所受的菩萨戒并没有违犯,而且还能生出来很多的功德。这一段文主要是指说他内心是清淨,不是烦恼发动的,是用清淨的慈悲心发动作这件事,来利益这个众生的,所以他就没有犯戒而有功德。看《披寻记》:

  「善权方便至生多功德者」:这一段文。「不善业道所摄身语诸业,名诸性罪」:「不善业道」就是有罪过的业道。而这裡面说,就是属于身语这两方面,不是意业;意业是没有不善业道,菩萨的内心没有贪瞋痴,他是用慈悲心,用智慧作这件事。不善业道所摄的身语诸业,或者是身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是表现在语言上的事情,这都是业,就是有了行动。这就叫作性罪。身就是杀盗婬了,语就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是有罪过的。「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性罪这句话怎麽讲呢?。「谓性是不善」:这件事的体性就是有罪过,它不是好事情。「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这种事情要一造作的话呢,它就有污染,就能伤害到对方,使令对方也有罪过,也有苦恼。「能为杂染损恼于自」:它的污染不但是伤害到对方,也损害了自己,两方面都有苦恼,所以叫作性罪。

  「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因为它是属于身语,不是内心。说是我不控制自己,我不约束我自己身语清淨;身语表现出来的行动和语言,我也不加以控制。虽然是不遮制,不控制它,「但有现行便往恶趣」,可是你若是表现出来行动了,你说出来有罪过的语言,你作了有罪过的事情,「便往恶趣」,你将来就是要到三恶道去受苦的。「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虽然你不控制自己,但这件事你要负责的。只要是你现出来行动了,它就障碍你得圣道。这个「沙门」,就是指无漏的戒定慧说,有无漏的戒定慧名为沙门。你若作这种有罪过的事情,就障碍你得圣道的。「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也就是前面这几句话。

  「如是性罪,五相所摄」:这个性罪,这十不善业道,它有五个相貌,这五个相貌都属于这一类的事情。那五种呢?一是事,二是想,不应该是「相」,应该是思想的思。三是欲乐,四是烦恼,五是方便究竟,如决择分解释(陵本五十九卷十二页)。这个「事」是什麽呢?就是或者是属于有情的境界,或者是属于无情的境界,你在这上面造种种恶,所以这叫作「事」。二是「想」,就是你内心的思想。这在律上也常常有这种说法,就是我想要去伤害某甲,结果伤害了某乙,这就是你那个想和那个事实不符合,就是这样意思。我想要伤害一个众生,结果所伤害的不是众生,是一棵树,就是你内心的想和那个事实有点违反。或者是相符合的,我要伤害某乙,那麽就是某乙,我不伤害某某,就是没有伤害某某。就是那个事实和你的心想相符合的;一个有不符合有相符合的差别,这叫作想。

  第三个是「欲乐」,欲乐是什麽呢?就是你作这件事情你欢喜,你欢喜作这件事。或者你要骂人,我骂这个人的时候,我欢喜骂这个人,就是你心裡面有这个乐欲。那麽这裡面表示什麽呢?有的时候不是愿意这样作,但是有个力量逼迫你非这样作不可,但是心裡不欢喜,那就条件不具足了。第四个是「烦恼」,就是你要去作这件事的时候,你用贪心作,或者是瞋心,或者是愚痴邪知邪见来作这件事,一定要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邪知邪见,那这个条件就不具足了,这十恶业不具足了。五是「方便究竟」,就是你採取行动以后,把这件事作圆满了,作到最后你自己满意了,那麽叫作方便究竟。说是如是性罪要具足这五个条件,有事有想有欲乐有烦恼有方便究竟,其中有一个不具足,你这个罪业也就是不圆满。这是如决择分释(陵本五十九卷十二页)。

  「今于此中说诸菩萨性罪现行」:现在这裡面说的,于诸性罪总开无犯这段文,是说诸菩萨的性罪现行,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他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有性罪这一方面的罪过的事情的活动。「非由烦恼」:这个菩萨作这件事,表面上看是有罪过的,但是他发动这件事,他不是由烦恼发动的,他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邪知邪见,非由烦恼。「不具一切」:这五个条件不是完全都具足的,就是这件事他不是由烦恼。「故说少分」:所以说「于诸性罪少分现行」,就是其它的他都具足了,事想欲乐方便究竟都具足了,就是这第四个烦恼他不具足,而这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故说少分现行」。

  「又诸菩萨为利他故,作所应作」:又诸菩萨他的大悲心,为了利益众生故,作所应该作的事情。「皆由爱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非染污心;是故此说由是因缘,由无染污,说无违犯。由具怜愍,说多功德」:这诸菩萨作所应作,都是能利益众生的。「皆由爱诸有情」:都是因为菩萨有慈悲心,他爱诸有情,就是愿意饶益众生,令众生得乐。「怜诸有情」:怜愍众生有苦,要他离苦,「爱诸有情」是令有情得乐,「怜诸有情」令诸有情离苦。「增上力故」:由于菩萨对众生有离苦得乐的饶益心,由这样的心的强大力量故,「非染污心」,不是用染污心来发动,来作这件事的,他是有慈悲心作这件事的。「是故此说由是因缘,由无染污,说无违犯」:他不是用染污心作这件事,所以说他没有犯罪。「由具怜愍,说多功德」:因为他有怜愍心,所以作这件事不但没有犯戒,而且还有功德。「以能修行自他利行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菩萨作这个性罪的少分现行,但是由于慈悲心的关係,他是修行了对于自己对于众生都有功德的行为,这件事。「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在因是摄受,果是随与;你摄受因了,将来就给你个无上菩提果。这是解释这一段文,这段文是总开无犯,就是先总说开许菩萨作这件事不是犯戒。

  下边第二科是别释其相,就是一样一样的解释性罪少分现行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于杀生;分两科,第一科是出因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思惟所作。

  列二、别释其相(分八科) 张一、于杀生(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分二科) 来一、思惟所作

  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

  这裡总说「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详细来说呢,「谓如菩萨见劫盗贼」。这个劫和盗都是贼;劫也是贼,盗也是贼。这个劫就是明抢,夺取他的财富;这个盗是偷偷的,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偷东西叫作盗。那麽劫也是贼,盗也是贼,他是什麽事情呢?「为贪财故欲杀多生」:说这个贼是为了贪求财富,所以想要杀害很多的众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前面说杀多众生,是一般人。下面说是或复欲害有大功德的声闻,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这些圣人,或者得辟支佛道的独觉,或者得无生法忍的菩萨。那这都是大德的声闻,大德的独觉,大德的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或者还不只于此,他还想要造更多的严重的罪过,就是五无间罪了。这是说他作这恶事,这是思惟所作。看《披寻记》:

  「见劫盗贼至多无间业者:杀生因缘,略有三种」:这个杀生的因缘,就是有三种因缘会有杀生的事情。那三种呢?「谓贪瞋痴」。或者贪心去杀生,或者瞋心去杀生,或者愚痴心去杀生。这个由贪心杀生,由瞋杀生,这是容易明白吧!愚痴心杀生就是我们祭奉孔夫子,拜祭孔夫子的时候,杀了很多猪牛羊,来供奉孔夫子,这就叫作愚痴。「此中且举贪为因缘起杀欲乐」:这一段文说是「唯贪财故」,就是姑且举这个贪是杀生的因缘,他发起杀害生命的欲乐,有这种意愿要杀生,有这样的欢喜心。「说劫盗贼为贪财故」:怎麽知道是贪因缘起杀欲乐呢?文上是说「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乃至广说」:就是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这些。

  「当知所馀诸有情类,由其勐利瞋痴为因缘故」:这是说杀,所馀的或者是瞋心,或者是愚痴心,诸有情类由其勐利的瞋痴为因缘故,「非无如是欲杀多生等事」,他们也是这样子,内心的烦恼不一样,也同样都有杀生的事情。「略不具说」:只说了贪,瞋痴没有具说。「若于一时顿杀多类,名杀多生,此由方便杀生成重」:这是由于他有这个行动,他杀害众生,就造成了重大的罪过。「若诸声闻独觉菩萨,由田广大,名为大德」:这裡说是杀一般的众生;下边说是诸声闻独觉菩萨,「由田广大」,这声闻独觉菩萨,是广大的福田,就是能生广大的福德的境界,所以叫作大德。他本身有圣德,也可以名之为大德。众生对这样的圣者,三乘圣人能恭敬供养,那也能够得大福德。

  「此有五相,如决择分释」:决择分有解释,就是陵本六十卷十二页,在那上说。这个决择分说五相是说「从于一切有情第一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住起,谓慈等至」:就是他能在色界四禅裡边修四无量心的三昧,所以有这样的功德是大德。「二从于一切有情第一将护他心住起。谓无诤等持」:就是学习无诤三昧成功的这些圣人,那这也是大德,就是成就无诤三昧的人是大德。「三从第一寂静涅槃乐相似圣住起」:就是和涅槃相似的境界,就是灭尽定,他入了灭尽定,从灭尽定裡出来这个人,也是可以名之为大德。「四已得一切不善不作律仪。谓预流果」:这也是大德。初果圣人他已经成就了一切恶事不作,他有这样的无漏的律仪,这也是大德。「五极清淨相续究竟,谓阿罗汉及佛为首大苾刍僧,如是名为田广大性」:「极清淨相续究竟」,就是大阿罗汉他的身口意清淨,乃至到佛的境界,乃至大众僧的无量功德,这都叫作大德。这上面说是六十卷十二页说这五种相貌。

  「若杀害彼,此由事故名重杀生」:「若杀害彼」,若是这个众生他有这麽样勐利的恶心,想要杀害这个大德的人,那在前面那五个相貌来说,这就是事故名重杀生,就是属于有情。「若业能感无间大地狱果,名无间业」:若是你造了这个罪业,将来使令你招感无间的大地狱的苦果,那就叫作无间业。就是不间隔;这间隔有二种,一个是业力的间隔,一个生的间隔。譬如说这个人修学了戒定慧,修学了四念处,应该是得圣道,但是没得,他破了戒的话,他就先要去受破戒的果报,那麽或者是作牛,或者是作狗。那麽就和你得圣道这件事有间隔了,这是生间隔。也是业力的间隔,这个罪业使令你由无漏的业得圣道的果,中间有有漏业的间隔。一个生的间隔,一个业的间隔。现在这个无间业是没有这些间隔的,所以叫作「若业能感无间大地狱果,名无间业」。

  「此有五种」:这五种无间业,「谓害母等」,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些。「又有无间同分业,亦名无间业」,还有同分业,那也就是无间业。譬如说佛灭度以后,你破坏佛像,这件事也有点相似的。还有在《俱舍论》都有解释。「由是种种,是故名多」,就是多无间业。「菩萨于如是事现见在前,故名为见」:这个菩萨对于这些事情「现见在前」,叫作「见」。

  前面是「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这些事情菩萨都看见了,看见这件事情要现前。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菩萨看见这件事以后,他心裡面就动了,在观察思惟这件事。「我若断彼恶众生命」:这菩萨自称是「我」,要是断了那个众生的命以后,「堕那落迦」,那我就会下地狱了。「如其不断无间业」:若我不断他众生的命的话,这个众生的无间罪业就造成功了,造成了以后呢,当受无间地狱的大苦。这两件事,我若断他命,我自己下地狱,他就不下地狱;我若不断他的命,他就要下地狱。那怎麽办呢?「我宁杀彼堕那落迦」:这个菩萨发了大悲心,我宁可杀掉这个众生,我下地狱。「终不令其受无间苦」:这样子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令那个众生堕落地狱了,他因为无间业造不成了。这是思惟所作,菩萨这样思惟,来观察这件事;下边是加行所作。

  来二、加行所作

  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

  「如是菩萨意乐思惟」:这位受菩萨戒,安住菩萨淨戒律仪的菩萨,他内心裡面有大悲心和大智慧的思惟观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对于那个想要造无间业的众生,或者是用善心,或者是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就是菩萨的智慧观察这件事,决定了以后,「为当来故」,作这件事以后将来的后果,「深生惭愧」,菩萨自己感觉到很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就把那个众生杀害了。这是加行所作;下边笫二科结无犯。

  寒二、结无犯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一科说完了。看《披寻记》:

  「见是事已至生多功德者:世亲摄论释云」:这《摄大乘论》世亲解释那上面说:「谓诸菩萨若如是知如是品类补特伽罗,于此不善无间等事将起加行」:「谓诸菩萨若如是知」,若这样知道,就是你碰到这个因缘,知道这件事。「如是品类补特伽罗」:就是他是那一类的人。「于此不善无间等事」:这是有罪过的无间业。「将起加行」:将要发动,发起这种行动。「以他心智了知彼心」:这位菩萨有他心通,所以知道那位众生的心,他要发动这件事。「无馀方便能转彼业」:菩萨周遍的观察以后,感觉到没有其它的方法能转变那个人造罪的这种行动,没有别的办法能转变他。「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就真实的会知道那个众生,由于他造了这个无间的业力,「定退善趣」,决定是从人天的善趣退出去,退失了这个善趣。「定往恶趣」:一定是到三恶道去了。「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这样知道以后,菩萨自己心裡面就这样作念:「我作这件事以后,我会下地狱了!」「我宁自往,必当脱彼」:我宁可自己下地狱,决定要叫那个众生不要下地狱。「于彼现在虽加少苦」:现在我若杀他的时候,他也有点苦,那还比较少一点,「令彼未来多受安乐」,现在受少少一点苦,将来能受安乐,就不受地狱苦。

  「是故菩萨譬如良医,以饶益心虽复杀之,而无少罪」;譬如良医给病者治病的时候,病者也有点苦的。以利益心,以饶益心虽然杀掉他了,但是没有罪过,「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因为这是属于菩萨道,是无上菩提的因缘,所以将来能得无上菩提。「今依彼释」:现在这个文就依据《摄大乘论》世亲释来解释,「正解此文」。「彼云他心智,此云善心或无记心」:世亲释上说是他心智,这裡说是善心,以善心来杀那个众生,或者无记心杀众生。「当知他心智,即善无记心自性」:那个他心智也就可以说是善心的自性,或者无记心的自性。「善无记心,即他心智差别」:不同的名称了。「由他心智若定力起,名为善心;若通力起,名无记心」:由他心通的智慧,若是从定力发动的,那就叫作善心。若是通力起,名无记心;就是由禅定发出神通,由神通来发他心智,那就叫作无记心。定是善法,神通发出来就叫作无记,这样解释。「文虽有别,其义是一。非馀善心或无记心能知彼欲,堕决定故」:不是其它的散乱的善心,散乱的无记心,能知道彼欲,「堕决定故」。当然那个众生想要造无间业这件事,不是散乱心能知道的,一定是有禅定有神通的才能知道这件事。所以这裡面说善心无记心,是指禅定或发神通来说的,不是指散乱心说的。「馀随所应一切当知」。

  张二、于废黜(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

  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

  这是第二科,于废黜。第一科是于杀生,现在是第二个叫废黜。分两科,第一科出因缘。「又如菩萨见有增上」:说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安住菩萨淨戒律仪的菩萨,他看见有增上的‥‥,这个增上是指国王说。「增上宰官」:就是有权力的这些大臣。「上品暴恶」:这个国王和大臣,就是他的部下,他们非常的暴恶,而是属于上品的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他对于他国家裡面的人民,没有慈愍心。「专行逼恼」:专一的作一些伤害老百姓的事情。「菩萨见已,起怜愍心」: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我感觉这个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前面说杀生的菩萨也不是一般的菩萨,能有神通,得了禅定的菩萨。有没有得无生法忍,文上不明显。「菩萨见已,起怜愍心」:菩萨看见国王和国王的大臣,有这麽多的罪过,就发了慈悲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就发了慈悲心;慈能与乐,那麽就是安乐意乐,悲能拔苦,就是利益的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就是随顺菩萨的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若废若黜」,就是把这个国王大臣,把他作废了。这个等于是打倒他了。或者把他贬低了,不作国王也不作大臣,把他降低了。「增上等位」:就是那个王位,增上宰官的这个身份,把这个身份降低了,或者是取消了。

  寒二、结无犯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由于菩萨这样作,就是利益了广大的人民;也是利益国王大臣使令他不再造罪了。所以对菩萨所受的戒是没有违犯,是能生多种功德。这可见这个菩萨不简单!国王大臣他们是有很大的力量的,明白一点说,就是有很多军队的呀!你菩萨能够「若废若黜」,那这事儿可是不简单。但是这件事,菩萨戒裡面有这麽一条,这个国家的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看见佛教《瑜伽师地论》的戒品有这一条,他心裡怎麽想?昙无谶翻的菩萨戒裡面就没有这一条,他把这一条就没翻。而玄奘法师他翻了!但是我看玄奘法师传上,他讚歎唐太宗,那就像三皇五帝那麽样的有道德,那话说的很多,讚歎得很厉害。我当时看见这个话,「哎呀!怎麽这麽样讚歎呢?」后来读了菩萨戒,「哦!原因就在这裡!」就是你是好皇帝,我们不会造反的。所以翻译完了《瑜伽师地论》,就送给唐太宗看,唐太宗看见这文,没看见这文,不知道!我看他有那麽的閒吗?全部的翻阅一遍?

  但是这个文看出来佛教,这也可以知道,菩萨是参与政治活动的!从这段文看出来,是参加政治活动的!但这件事,有理智的人应该是同意。就是你本身造了很多的罪,佛教徒若採取这个行动,对你也好,你将来不会下地狱不是很好吗?而对于广大的人民也有好处。这当然要理智,但是我感觉有理智的人不多,都是私心大的人。「我若能保住王位,你们流血是应该的!」我看这样的人多。我们说真实话,很多的事情就是这麽回事!「我把国家搞坏了,我不可以下台!我不能下台的!」都是这样子。等到我在台下的时候,「你应该下台!」就是这样子。等到自己上台了,永久不可以下台。这事情‥‥,我看还是出家好!不要管这事情。看《披寻记》:

  「见有增上增上宰官等者:初一增上,谓是国王」:这上有两个增上。头一个增上指谁说的?是国王说的。「以彼摄受一切所统僚庶,位最尊胜」:因为国王他摄受‥‥,摄受应该是组织,他组织一个政府,他就控制他所统治的这些僚庶,就是他的部下了,文武大臣,都是官。「僚」者官也,「庶」是很多的,不是一个。「位最尊胜」:他的地位是最尊,最殊胜。「得增上名」:所以叫作增上。这个增上就是位最尊胜的意思,叫作增上。「次一增上,谓彼宰官」:第二个增上,是指国王所摄受的宰官说的。「即诸大臣若辅相等」:「诸大臣」是一般的这些大臣,「若辅相」就是宰相了,都在内的。「于宰官中位为尊胜,故名增上宰官」:在很多的宰官,很多地方的政府也都算是宰官。但是在中央政府的这些宰官,这些大臣,他们是最尊胜的,故名叫「增上宰官」。「由是差别」:就是在这裡是有差别的。「故下文说若废若黜增上等位」:会说这句话。「等言,等取增上宰官」:是指增上宰官说的,「若废若黜增上等位」,这个等就是宰官,那个增上就是皇帝了。「不说所馀」:其馀的地方政府这个就不说了。

  「菩萨见彼逼恼有情,由是因缘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这位发大菩提心的菩萨,我看这个菩萨最低限度有四禅八定的道力,也应该是有神通的菩萨;要是更高说,那是得无生法忍的圣者了。说这个菩萨「见彼逼恼有情」,见彼国王大臣就是苦恼广大的人民。「由是因缘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于他们苦恼老百姓的因缘,将来会「长夜无义无利」,长时间没有光明的地方,在三恶道裡受苦。「无义无利」,就是没有离苦得乐的事情。「无馀方便能转彼业」:菩萨没有别的办法能转变这国王和大臣逼恼这个有情的罪过的事情,没有办法转变,没有其它的办法。「作是思惟:宁自成就瞋恚业道,故恼害他废黜彼位」:所以菩萨自己内心裡这样思惟说:「宁可我自己成就瞋恚的业道﹙这要多大的烦恼,瞋恚业道。﹚」「故恼害他废黜彼位」:所以要恼害那个国王大臣,「废」就等于是把他打垮了;「黜」是降低彼位的意思。「终不令其当受如是长夜无义利苦」:就是菩萨想尽办法,想这些办法,到最后不叫他将来会受到三恶道的长夜无义无利之苦,「是名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

  「此于瞋恚业道相似有犯」:菩萨作这种事情,就属于瞋恚业道,不同意国王大臣造这麽多的罪苦恼众生,这算是瞋恚业道。「相似有犯」:作这件事,和这个瞋恚,十不善业道的瞋恚有点相似,那就是有点犯菩萨戒。「然实无犯」:但实在来观察,菩萨是用慈悲心作的,所以还是没有犯菩萨戒。「于其大悲相似障害」:对于菩萨有大悲心,不令众生有苦恼的,现在他令这国王大臣受了很大的苦恼,对于菩萨本身的大悲心好像是有点障碍,有点伤害。「然实无害」:然而实在是没有伤害。「由是说言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所以会这样子。「又此瞋恚业道虽非声闻性罪所摄」:这个瞋恚业道虽然不是小乘佛法裡面那个性罪所摄。「然于有情能为恼害」:就是恼害了少数的众生。「是诸菩萨所不应该作的,故次杀生说如是事」:这是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着想,就是苦恼了少数的众生,但是饶益了多数的人民,是这样意思。

  张三、于不与取(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分二科) 来一、于劫盗贼(分二科) 暑一、夺取盗物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于杀生,第二科于废黜,现在第三科,于不与取,分二科,第一科出因缘 ,又分二科,第一科于劫盗贼,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夺取盗物。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这个「劫贼」、「盗贼」夺取他人的财物。谁的财物呢?「若僧伽物」:若是大众僧的财物。或是「窣堵波物」:就是佛塔的财物,就是佛的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他夺取了很多的财物以后,就认为是他所有的了。「纵情受用」:就放纵他的贪心瞋心来受用这个财物。「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对于他生了慈悲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对于这个贼,就是发生了利益他、安乐他的一种慈悲心,令他捨恶住善,那就叫作利益意乐。捨恶对他有利益,他行善也是就会得安乐的意乐。这是一个真实的利益。我们一般人只看见你饿的时候给你一个麵包,这件事有意思。但是佛法在是重视思想上的问题,要教导你心裡面改过迁善,这件事重要,比买个麵包,我认为是重要的。「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

  这菩萨戒裡边,现在看出来,前面这个废黜这个地方,看这个菩萨的精神,真是伟大,不是平常的境界。现在这裡面说,我们也应该要注意这件事;这个「利益安乐意乐」,就是在思想上,你能够改过迁善,不要造罪,在这裡注意。不是暂时的,你有病了,我给你看看医生。这件事也是重要,但是不是太重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它本身的安乐不安乐,实在是思想问题,所有的问题以思想为根本。所以菩萨看到这一点,「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随这个菩萨的心力,随他的智慧力所能办得到的,「逼而夺取」,就是对那个劫盗贼他去盗取大众僧的东西,或者佛塔的东西,逼迫他,把那个物夺回来。「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不要让他受用这个财物,将来会受到三恶道长夜的无义无利之苦。这是夺取盗物,下面第二科还复所主。

  暑二、还复所主

  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

  「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还归还给大众僧。「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若是他盗取一般社会大众人的财物,那也就归还给有情。《披寻记》:

  「夺他财物等者:他,谓有情。如下说言若有情物还复有情,此可准知。」

  来二、于众主等

  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

  这是下边是第二科,于众主等。前面第一科是于劫盗贼。「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这是说我们出家人的事情。这个「众主」是什麽呢?就是寺庙的住持。这个「众」是大众僧,大众僧的主人,就是寺庙的住持了。「或园林主」:园林主应该说是窣堵波物,佛塔的周围有园林,这又一部分。「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就是大众僧的这个住持人,他取大众僧的财物,或窣堵波物,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他就认为这是他自己私人所有的。「纵情受用」:放纵自己的烦恼,来受用大众僧的物,窣堵波物。「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菩萨看见这件事情以后,就观察思惟,这是有罪过的,那麽就发起了慈悲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不要叫他因此不合道理的受用大众僧的东西,受用窣堵波的财物。「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随这个菩萨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他是大众僧的主,他是寺庙的住持,也把他撤职了,开个董事会把他取消了,是这个意思。

  寒二、结无犯

  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

  《披寻记》:

  「又见众主或园林主者:主僧伽物,名为众主!主窣堵波物,名园林主。」

  我以前说过,我们出家人多数有什麽想法,「我也不想作大法师,我不要去学习经论!」当然这也是自由的嘛,你不学习,别人也不能勉强你,但是你可能也是有福报,你可能也有很高的学历。在佛教裡边有高学历的人,现在可能比以前多一点。虽然你没有学习佛法,但是也很容易你就会在大众僧裡面执僧事了,你也可能就作住持了。但是若不学习佛法的时候,你作了众主,作了寺院的住持的时候,你怎麽处理事情呢?也就容易有过失。说:「要我去学习佛法,我不愿意学!」那也是不能勉强,但是若是大众僧推你作住持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推,你也可能客气,但是也就愿意作了。但是没有学习佛法你容易有过失,就是这样子。

  现在这裡面说这个菩萨,他一定是学习佛法了,而且还是特别有修行的人,有四禅八定有神通,也可能是得无生法忍了。那麽他看见有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就要参加行动,这可见这个菩萨不是但有虚名,他有这个责任的。他的菩提心使令他不能不管一切事情的,比丘可以不要管,什麽事都不管,但是菩萨不是的,菩萨是要管事的。当然菩萨要管事也要有这个能力,若没有这个能力,这件事还是不能管的。

  张四、于欲邪行(分二科) 寒一、明在家(分二科) 来一、出因缘

  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繫属,习婬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捨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

  这是第四科于欲邪行,这一科。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明在家。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因缘。「又如菩萨处在居家」:又如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前面没有「处在居家」这句话,这一条有这句话。那麽前面也应该是通于出家菩萨,通于在家菩萨。现在这裡说是「处在居家」,他还是属于在家菩萨,他没有出家。那麽这个菩萨「见有母邑现无繫属」:这个「母邑」这句话我以前曾经讲过,但是我现在又查了字典,这个义看《法相辞典》﹙?﹚上我也查不到这句话。在《文史辞典》上查也没有 这句话。但是查「邑」这个字,有一个邑君,仁人君子的君。邑君是女人的封号,那这样说母邑就是尊称了,也就是女人。「现无繫属」:他现在就是没有嫁给人,他没有丈夫。「习婬欲法」:这个女人作这件事。「继心菩萨求非梵行」:他心裡面对这个菩萨老是想要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这个菩萨也是感觉到有这麽回事了,他心裡面就在思惟这件事。「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菩萨若不随他的意呢,这个女人他的心就忿怒,就会引生很多罪过的事情。「若随其欲便得自在」:菩萨若是能够随顺他的意愿,菩萨就会有自在力引导他来到佛法裡面。「方便安处令种善根」:用善巧方便的智慧,引导他安处在善法中,使令他在佛法裡边栽培善根。「亦当令其捨不善业」:也可以劝导他,弃捨这个习婬欲法的这个不善业。菩萨作这样的思惟以后。「住慈愍心,行非梵行」:于是就安住在慈愍心,和这个女人行非梵行。这是出因缘,下面第二个结无犯。

  来二、结无犯

  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生多功德。

  「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菩萨虽然是这样子作了,但是没有犯戒,还是生多功德的。看《披寻记》:

  「处在居家等者:此说在家菩萨」:处在居家这句话,就是在家菩萨,不是出家菩萨。「于如是事应可修学」:这个在家菩萨,那他去作这件事也是可以的,而非是出家菩萨。「若有母邑非已适他」:假设有的女人,并没有嫁给人。「非他所摄」:不是另外有人来保护他的。「是名现无繫属」。「习近婬欲爱乐味着,是名习婬欲法」:他爱乐味着这件事。「由此为先,继于菩萨生欣慕欲」:因为这个人没有繫属,是习婬欲法的女人,他先来是这样子。现在对于菩萨有这样的意愿。「继于菩萨」:继续对于菩萨生欣慕的欲。「期心求与行鄙秽行」:他希望这样子。「是名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若诸菩萨不随其欲」:不随顺他的意愿。「定当心生恚恼」。「如诸有情亲近菩萨,生福无量」:诸有情想要亲近菩萨,菩萨会令他栽培很多很多的功德,就会有很大的福了。「若令恚恼」:假设若是令这个众生心裡面恚恼的时候呢。「所生非福无量亦尔」:也会造很多的罪业。

  是故菩萨作是思惟以后呢,「勿令心恚多生非福」:因为心恚,就会多生罪过。「善法种子,说名善根」:文上说「令种善根」。什麽叫作「善根」呢?善法的种子就叫作善根。就是你修行善法的时候,在你的心裡面就栽培了种子,那个种子就叫作善根。「无贪瞋等,亦名善根」:如果一位佛教徒修学四念处,来对治自己的贪心,对治自己的瞋心,对治自己的邪知邪见的话,那这也叫作善根。「菩萨令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你和菩萨亲近了,菩萨的意愿就是作这件事,他教化众生叫众生从不善处解脱出来,安立在善处,安立在善法中。「由是说言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令当来永不习近欲邪行业,由是说言捨不善业」。

  寒二、简出家

  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

  「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这是第二科简出家。前边第一科是明在家,现在说出家。这个出了烦恼家的菩萨,那就是有菩萨比丘,或者菩萨比丘尼,或者是有菩萨的沙弥沙弥尼;那麽这是出家的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为了守护属于声闻的律仪,是佛所制定的;你要守护清淨,不能破这个戒的,「令不坏灭」就是不要破坏了这个戒。「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出家的菩萨不能作这件事,只有在家菩萨可以。

  张五、于虚妄语(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分二科) 来一、明所为

  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

  一共是八科,这是第五科于虚妄语;分二科,第一科出因缘;分二科,第一科明所为。「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很多的有情有生命的灾难,这个菩萨为求多有情解脱生命的苦难,不然这命没有了。「囹圄缚难」:或者是多有情,不知道什麽因缘犯了法,被人家逮补了,放在牢狱裡面。这个「囹」是指牢狱,「圄」是有人看守,繫缚住你不得自由,他有这样的苦难。「刖手足难」:这个众生、多有情,就是有可能被人家把他的足把他的手给断掉,有这种可能的灾难。「劓鼻」:把他鼻子割掉了。「刵耳」:把他耳朵割掉了。「剜眼」:或者挖他的眼睛等等的灾难。多有情有这些灾难,而菩萨为了多有情解脱这麽多的苦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诸菩萨为自己的命难,亦不正知说于谎话,照实的情形说呢,那可能连生命都没有了,菩萨还是说真实话,不说谎话。对自己是这样子,「然为救脱彼有情故」:但是现在为了救脱这麽多的有情的苦难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知道现在说这个话和事实不符合,但是还是说了谎话。说了谎话来救脱这麽多众生的苦难。这是明所为,下边摄要义。

  来二、摄要义

  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

  「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简要的来说,菩萨唯独观察有情的义利,能令众生离苦得乐,能够远离一切恶法,修行善法栽培善根,只是求这件事,有这样的义利。「非无义利」:不是没有义利,若没有义利,菩萨不说这话。「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他对于自己并没有所求,若是为自己的名利,那就是染污了,他对于自己没有这些希求。「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覆想」怎麽讲?是隐藏自己的思想。菩萨他的智慧很高,他知道这件事是怎麽回事,但是他要说谎话,就把这真实的情形隐藏起来,叫作「覆想」。「正知」:明明了了的,并不煳涂。「而说异语」:而就和有关的人,说出来不符合事实的话,来救护这麽多的苦难。这是要义。

  寒二、结无犯

  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前面是出因缘,说妄语的因缘。这下面结无犯。「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菩萨说这样妄语的时候,对于菩萨所受的真实语的戒,并没有违犯,而且有很多的功德。看《披寻记》:

  「虽诸菩萨为自命难至而说异语者:如自下文难行戒中」:这个戒裡面有自性戒,一切戒,一共有九种戒;下面这个难行戒裡边有说。「作如是言:又诸菩萨受淨戒已」:他在传戒的菩萨那裡受了淨戒以后。「若遭急难乃至失命」:若遭遇到急难的时候,这个危险的境界达到失掉了命,这样危险的境界。「于所受戒尚无少缺」:所受的菩萨戒不会有一点缺少,就是不会说谎话的呀。「何况全犯」:何况把戒全犯了,不会有这种事情。「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菩萨难行戒是这样。「是故菩萨终不为自解脱命难,覆想正知而说妄语」:所以菩萨不会为了自己解脱生命的苦难而会「覆想」,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明明了了的去说谎话,没有这件事。「然于有情诸所作事,虽能正知无有乖违,然为解脱彼彼难苦,要审思择而作义利,故思加行说于妄语」:菩萨为自己不说谎话;然于有情所作的事情。「虽能正知无有乖违」:菩萨明明了了的知道这件事是怎麽情形,没有搞错的地方。然为解脱彼彼有情的苦难,「要审思择」:菩萨自己要静下心来,深入地去观察这件事。「而作义利」:藉这个机会,作对于众生有义利的事情。「故思加行」:所以故意的这样思惟,採取行动「说于妄语」。「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又此妄语,亦名异语,谓与自真实想」不一样,与自己的正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叫作异语。

  张六、于离间语(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捨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

  一共是八科,现在是第六科于离间语;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因缘。「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这个补特伽罗为那个坏人所摄受,所控制,或者这麽说吧!但是这个坏人也有些手段的,和他们的感情还是很好的,说「亲爱不捨」。这个有情对那个坏朋友,和他们有亲爱的感情,「不捨」,大家不分离。「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看见这件事也生起了慈悲心,要发生利益安乐的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随菩萨的能力所及的,也就说这离间的话,把他们分开,说这些破坏他们感情的语言。「令离恶友捨相亲爱」:使令他远离那个恶知识,弃捨互相亲爱的关係。「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不要令这个众生,由于他亲近恶知识,当受长夜的无义无利。这是出因缘,说谎语的因缘;下面结无犯。

  寒二、结无犯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如是」就是前面这一段,以利益众生,利益安乐的心,说离间的语言。「乖离他爱」:来破坏他们中间的感情。这样子呢,「无所违犯」,并没有犯戒,「生多功德」。看《披寻记》:

  「为恶朋友之所摄受者:谓有外道于弟子众自立为师」:《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就是「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事情。那个大老师对弟子众「自在为师」,他的控制力很自在。「专求利养」:他们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收了很多徒弟,专求名闻利养。专求人家对他们的恭敬,「专求自利」,这样子。「若弟子众为所摄受」:若是这一类的弟子被他控制住了,「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也是这样。「是故于此名为恶友。由重现法,不重当来故」:由于这些外道只看见现在得到一些财富,得到一些名闻利养,只重视这点,而不知道将来有三恶道因果的问题,他不去想这件事。

  张七、于麤恶语(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麤恶语勐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

  这是第七科于麤恶语,分二科,第一科出因缘。「又如菩萨见诸有情」:看见很多的补特伽罗。「为行越路」:就是他们走的道路都是不安全的道路。什麽叫作不安全呢?「非理而行」:都是不合道理的事情,应该说就是十恶业,而不是修学十善业,这是非理而行。「出麤恶语勐利诃摈」:这个菩萨看见众生有这样事情,如果有这种须要,菩萨应该是得了四禅八定,他入定去观察众生的根性,他认为出麤恶语来教训这些人,应该有力量,所以「勐利诃摈」,就是很严厉的来诃斥众生,你不可以作恶事。「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以出麤恶语的方便,来教训这些众生,叫他们从不善处走出来,安立在善处,修学善法。

  寒二、结无犯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麤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麤恶语」:这是第二科结无犯。菩萨这样子以利益安乐众生的心,于诸有情出麤恶语呢,无所违犯,还会生多功德。看《披寻记》:

  「为行越路非理而行者:若诸有情行不应行」:作一些不应该作的,有罪过的事情。「违越世间威仪轨则」:这是说你走路的时候,你违越了世间上大众公共的仪则,那些威仪轨则你违犯了,你特别有个怪样儿。「是名为行越路,违越世间诸有所作,是名非理而行」。这个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论》,这地方他说的多一点。就是你原来是学习大乘佛法,你放弃了大乘去学习小乘,那就叫作「非理而行」。说是不学习佛法而学习世间法,那也叫作「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就是一层一层这样的对比了。这是第七科;下边是第八科于诸绮语,分二科,第一科出因缘。

  张八、于诸绮语(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妓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婬荡街衢无义之论,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妓吟咏歌讽」:看见这个有情,他就是欢喜倡妓的这些事情,他们吟咏歌讽,唱歌跳舞这些事情。「吟咏」,实在都是说一些绮语。「或有信乐王贼饮食婬荡街衢无义之论」:或者有的众生,他就是欢喜王论、贼论、饮食论,婬荡街衢这些戏论。王论也好,贼论、饮食论,婬荡、街衢都是无义之论,就是不能令人栽培善根,使令人放逸,作种种恶事。这众生就欢喜这些事。看《披寻记》:

  「信乐倡妓吟咏歌讽至无义之论者:此中绮语,二事所摄」,属于两件事。谓戏笑游乐的语言,及处众的杂语,这杂乱没有道理这些语言,「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九卷十八页)」。「初即倡妓吟咏歌讽,谓或依舞而发歌词」:根据跳舞而发出来的歌词,或依「作乐」,音乐而发出来的歌词。「或复俱依」:也依跳舞或依作音乐,而发出来的歌词。「或不俱依而发歌词,皆是此类」:都属于绮语。「后即王贼」:前边是「信乐倡妓吟咏歌讽」,下边信乐王贼,分这麽两段。「后即王贼饮食婬荡街衢无义之论,谓若种种王论」,那这就是政府的事情,或者是贼论,或者是食论,或者是饮论,或者妙衣服论,或者婬女巷论,这个巷裡面都是婬女的地方,婬女巷论。这样讲,「婬荡街衢」是一句话,现在把它改变成婬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还有世间的传论,还有大海的传论。「如是等类皆名能引无义之论,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十二页)」。

  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妓、吟咏、歌讽、王贼、饮食、婬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

  「菩萨于中皆悉善巧」: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佛法是善巧,他对于这些戏论也是善巧通达的。「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对于欢喜戏论的,欢喜绮语的有情,就发出来慈愍心,发出来利益安乐的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妓、吟咏、歌讽」:菩萨要度化这些人怎麽办呢?就和这些人在一起,菩萨也就现出来绮语相应的种种的倡妓、吟咏、歌讽,菩萨也会作这个事。菩萨也能够王论、贼论、饮食论、婬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菩萨这样表现了呢,就使令那一类的有情发欢喜心,因此菩萨就把他引摄了,就把他接引过来了。「自在随属」:菩萨和他建立了关係以后,菩萨就会很自在的,无障碍的来引导他了。「方便将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把他接引过来以后,用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引导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是出因缘;下边结无犯。

  寒二、结无犯

  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是说他没有犯戒。《披寻记》:

  「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者:谓为菩萨之所引导及与摄受,心生欢喜,任运自在随顺繫故。」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世间人,大多数人的心里头,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六道轮回怎么来的?从我执里头变现来的。我执就是自私自利的意念。所以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要知道,放下自利,你才能利他,“利他是真正的自利,自利是真正的害自己”,这个道理很深,懂得的人不多!我们学佛的人,要放下名闻利养,为什么?“与人无所争,于世无所求”,身心清净。身心清净,生智慧,不生烦恼,这是真正的自利。世人贪恋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要放下,为什么?五欲六尘增长贪嗔痴慢,对我们没有好处。你要知道,享受是造业!人享福要没有智慧,肯定造业,福享完了,业报就现前!一个人会生病,是他身心不干净。我们的肠胃干净、心干净,就不会生病,所以饮食要简单,粗茶淡饭够了。饮食不必要多,也不必要什么高贵的补品。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无畏布施是健康长寿的因,决定不是用这些补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