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要万缘放下,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2015/5/23    热度:715   

净土法门法语:要万缘放下,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人与人宿世的缘分,亲爱的缘分是多生多劫,怨恨也是多生多劫,情跟爱、怨跟恨统统都要放下,全都是障道的。从障道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东西,都要放下。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不是的,有情有义它有理在里头,不是感情。

所以佛家用慈悲,不用恩爱。恩爱,情执很深。慈悲是什么?慈悲是智慧的爱,不是情执的爱,智慧的爱。智慧的爱是真爱,情爱是假爱,那个爱会变成仇,它会变,慈悲这个爱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佛法特别用慈悲,代替这个情跟爱。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学不怨恨人,不但不怨恨,学感恩,为什么?你一个关口通过了,这都是他的恩德。你像这个郭老先生,他这一放下,他到极乐世界去了,去作佛去了。他要不放下,生生世世还要报复,来生要报复,报来报去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定到哪一生哪一劫,真的遇到了善友劝你,觉悟了,这才能了掉,否则的话叫没完没了,那个苦不堪言,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干。

我们常说到、提到,这也是一生体验,这个怨恨对别人的伤害三分,对自己的伤害七分,得不偿失。利益也是如此,我们利益别人,再大的利益也是三分,自利七分。自利是什么?自利是成佛、成菩萨。这个道理明了之后自利利他,做而不会放在心上,就变成真实的功德、纯净的功德,这里头没有染污、没有占有、没有控制,这就清净了。

文章恭录-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51集2014/06/18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经权互用。 “经”就是我们讲正面的,“权”是讲反面的,正面、反面它可以互相配合着用,目的是教你开悟。在宋朝出现了一位出家人,济公长老。济公长老用的是权,不是经。道宣律师用的是经,规规矩矩、正正当当的,非常严肃地表现出家人的威仪。济公长老是随随便便的,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但他们二人都是高僧!有许多学佛人,见到戒律很严的人,他很尊敬,愿意跟他学;另有一些人,看到戒律严肃的人,他就敬而远之,不肯跟他学了。于是菩萨就示现各式各样的形相态度在世间。他示现某种身份、某个形相,是为了度某一类的众生。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的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有闻法的机缘,给众生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众生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这样,他就度了许许多多众生,这就是所谓“经权互用,大慈大悲”!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