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3
2014/9/4   热度:26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3 未三、顺胜分法(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顺胜分法,当知有五。 这是第三科,顺胜分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是「又诸菩萨顺胜分法,当知有五」。又有菩萨应该学习的,就是顺胜分法,就是你这样学习,你能随顺这样的法门去学习,能令你进步,所以这是胜分,这胜分,当知也是有五条。 申二、徵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这是徵。 申三、指 谓与前五黑品诸法,次第相违,应知其相。 「谓与前五黑品诸法,次第相违,应知其相」。这五种胜法,和前边所说的五种黑品,就是有过失的,那一类的诸法,那五个次第是相违反的,「应知其相」,与黑品相违的,你就应该白明那就是圣法的相貌,前面那五种黑品,第一个是「不敬正法及说法师。二者、放逸懈怠。三者、于诸烦恼,亲近执着。四者、于诸恶行,亲近执着。五者、与馀菩萨校量胜劣,起增上慢;及于法颠倒,起增上慢」。就是和这五种法相违反的。这五种法相违反的,第一种,「不敬正法」,其中一个主要的就是,我不想得无生法忍,这件事,这是在「不敬正法」之内的。 未四、相似功德(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相似功德,当知实是菩萨过失。 前面第三科是顺胜分法,这是第四科,相似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相似功德」,就是与功德相似,它不是功德,「当知实是菩萨过失」,这五种事情,你若做了,那实在是有罪过的事情,「实是菩萨过失」。 申二、徵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这是徵 申三、列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淨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作不饶益。二者、诈现种种具足威仪。三者、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叡者数。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五者、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广令流布。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淨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作不饶益」,这下的第三科是列出来这五种法,第一个菩萨有过失的事情,就是对于那个有暴恶的心,由这样的心毁犯了清淨的戒体,「诸有情所」,这诸有情,就是暴恶毁犯淨戒的诸有情,菩萨对于这个众生,是怎麽个态度呢?是「由是因缘作不饶益」,由于这个有情,他暴恶毁犯淨戒,以此为因缘作不饶益,菩萨对于这个众生不发慈悲心,反倒做一些不利益的事情。 《披寻记》一五三三页: 「于其暴恶毁犯淨戒诸有情所等者:〈戒品〉中说: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这个「嫌恨」,嫌也是恨,这个「恚恼心」其实也是恨,这个嫌,应该是讥嫌他,这个恚恼呢,就是内心裡面很愤怒,「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捨不作饶益」,菩萨对于这个暴恶犯戒的众生,因为他暴恶的犯戒,以此为因缘,「方便弃捨」,菩萨就有一个藉口,那就是方便,弃捨了这个暴恶犯戒的众生,不为他做利益的事情,不做对他有利益的事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菩萨若这样做的话呢,就是犯轻垢罪了,就是有所违越,就是违犯了佛陀的教诫,违越了佛陀的教诫,「是染违犯」,这是有意的这样做,就是染污的,就是有过失的,若无心的,那不算犯,就是非染违犯了,这个〈戒品〉说的话呢,是「方便弃捨,不作饶益」,看这裡的文呢是作不饶益,这个作不饶益,和不作饶益,看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是相同的意思,作不饶益,就是不作饶益,《披寻记》的作者是这样意思。(陵本四十一卷四页)其义应知。 「二者、诈现种种具足威仪」,前面这个,就是第一个,相似的功德,现在是第二个,「诈现种种具足威仪」,这个诈,是欺诈,就是欺骗,是指这位菩萨内心说的,不是指外相说,他内心裡面有意的欺骗人,怎样欺骗呢?「现种种具足威仪」,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很完善的威仪。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诈现种种具足威仪者:谓为诳他恒常诈现诸根无掉」,就是为了欺骗别人,常常的诈现诸根无掉。诸根,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下边「诸根无动」,也还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无掉,掉也是动,「诸根无动」,动也是掉,但是他重覆说了,应该是有不同的意义的,不同意义怎麽解释呢?或者这个人在走路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就像有禅定的人那麽走路似的,虽然走路也是动,但是动中有静的味道,这是诸根无掉。诸根无动是他坐在那裡,经长时间,坐了很久,他的身体都不动,那麽那叫做诸根无动。「诸根寂静」,他这个无掉,也有寂静的意思,无动也有寂静的意思。「由是令他谓其有德」,由于他诸根无掉,诸根无动,所以使令他人,就认为这个人是有修行的人,有戒、定、慧,「当有所施」,这个人是个有戒、定、慧的庄严,这是良福田,我应该布施、供养,「当有所作」,应该对他有所作,为他做些什麽什麽事情来修福。「如〈声闻地〉说应知」,这几句话,〈声闻地〉也是这样说了,那其意义呢,也在〈声闻地〉裡有说,是陵本二十二卷十页,在那裡说的。这裡说诈现种种具足威仪,从表面上看,这也是功德,但事实上呢,他是欺骗,所以这个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 「三者、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叡者数」,第三样事情,就是对于顺世间的文辞,世间的文辞,就是读书多的人,文章写的很好,文章写的好,这是世间人所喜好的,所以叫做顺世间,这个咒术,世间上也有咒术,这个咒术我们前面也学过了,就是得了禅定的人,可以说咒,他说了咒呢,它也能够有灵验,也可能没有灵验,这世间的咒术。「外道书论」,这不是佛法中,世间上其他宗教的书论,「相应法中」,就是世间文辞相应法中,咒术相应法中,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叡者数」,说这位菩萨,对于世间的文辞、世间的咒术和外道书论很有研究,很有心得,很有成就,那麽世间的人,认为这个法师了不起,那麽他不是白丁,不是没有读过书的,这个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得预智者聪叡者数」,或者是,这个智者,就是对这些有研究就叫做智者,或者是他为人教授这些事情呢,他也有很多优越的地方,那麽就叫做聪叡者。就是世间人,当然对这些事情,有智者,有聪叡者,在佛法中的发菩提心的菩萨也参加到他们的智者数、聪叡者数裡面去了。那麽,这也是一个相似的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 「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这是第四条,就是这个菩萨呢,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所修行的这个施等波罗密多,不符合佛法的真义,而是有过失的,那也就是相似的功德,而不是真实的功德了,修行有罪过的施等的善行,或者是持戒、忍辱等有罪过的事情,这个有罪过的事情,我们从律上看,如果你用刀布施给人也不好,或者是用棺材布施给人也不是好,这是有过失,其他呢,比如说是,人都欢喜财富,你用财富布施给人,应该是好吧?,但是也不一定,就是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那一个补特伽罗,对于佛法有信心,能摄受他来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修学圣道,那麽这就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如果说是你用这样的布施,你有一种破坏别人善根的意义,譬如说那一个人对某一位有道德的人,亲近学习,那你用一种方法,或者用财富、或者用什麽去同他建立一些关係来破坏这件事,破坏他亲近善知识,你的动机如果是这样呢,那就是有罪过了,其他的也类似这样说,就是从动机上,从这件事的结果来看是有罪过的,表面上看呢,这个人布施,应该是功德,那这不一定,这是第四条。 「五者、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广令流布」,第五条呢,是这位菩萨很有智慧,他能够从佛法以外,建立和佛法相似的正法,不是佛法,但是和佛法相似,「广令流布」,流布到各地方去,很多人跟你学习这件事,使令人不能够栽培善根,不能修学圣道,所以这也是有罪过的事情,不是真实的事情。但是这件事,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还是做不到的,这个诈现种种具足威仪,我看一般人也做不到,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叡者数,这一般人也做不到,都是要有一点智慧的人,这个修行有罪施等善行,这一定要有福德的人,他有力量做这件事,这个宣说建立像似正法也要有多少智慧的人,他才能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而能广令流布,那这个人一定也是有大福德,名声普闻,很多人恭敬讚歎,他才能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呢,就是障碍了众生修学佛法,障碍了众生栽培善根,所以是有罪过的,这个第三条,「于顺世间文辞咒术外道书论」等,就看出来,我们来到佛法裡面来,反倒不学习佛法,去学习社会上的知识,那应该包括在这裡了。 未五、真实功德(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真实功德。 前面第四科是相似的功德,这个「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在《瑜伽师地论》的后边,也举出来了一大段,什麽叫做像似正法。现在第五科,真实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标,「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真实功德」,而不是相似的正法,这是标,第二科徵。 申二、徵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申三、列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淨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起胜悲心。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仪。三者、于佛所说淨妙真实若教若证,得预智者聪叡者数。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五者、开示正法,遮灭一切像似正法。 「一者、于其暴恶毁犯淨戒诸有情所」,就是这样的坏人,烦恼很重,他毁犯了淨戒。 「由是因缘,起胜悲心」,菩萨若是遇见了这样的众生,由于他犯戒的因缘,「起胜悲心」,发起强大的慈悲心,他由暴恶心犯戒,将来也是有后患的,菩萨能发心来度化他,救护他,而不会做不饶益。 「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仪」。和前面正相反,前面是这个人,没成就殊胜的圣德,但是诈现虚伪的形相,现在这裡呢,真实的功德是本性成就,就是他的本心,他原来的虚妄分别心,由于长时期的修学戒定慧,他成就了这样的威仪,有真实的功德显现出来这种清淨的威仪,那这就是真实的功德,而他没有欺骗人的用意,所以那不是有罪过。 「三者、于佛所说淨妙真实若教若证,得预智者聪叡者数」。第三个真实的功德,就是对于佛所说的清淨微妙真实的法义,或者是教,或者是证。教,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语言文字的淨妙真实;证呢,就是依教去修学圣道,你成就了,或者是得初果乃至四果,或者得无生法忍,这些事情。这样子呢,「得预智者聪叡者数」,当然这个人不是凡夫了,那麽他可以参与到圣人这个数内了,范围内了,不是凡夫了,但这是真实的功德,而不是虚伪欺骗人的。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于佛所说淨妙真实等者:〈闻所成地〉说:」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云何淨?」,怎麽叫做清淨呢?「谓三清淨性」,这个清淨有三种不同,三种的体性。 「一、自体清淨性」,就是它本身就是清淨的,这个自体清淨性是什麽呢?就是真如法性,第一义空这些,这是本来是清淨的,没有惑业苦的染污,所以本身就是清淨的。 「二、境界清淨性」,这个环境是清淨的,这指什麽说的呢?就指佛所宣说的圣教,就是经律论,这是佛菩萨所宣说的妙法,它本身也是清淨性,为什麽称之为清淨呢?我们若是随顺佛宣说的法语去修行呢,能令你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能令你三业清淨得成圣道,所以它就叫做清淨。 「三、分位清淨性」,这个「分」这个字,就是全部的,这一件事的全部,但是可以分成几部分,或者若在时间上讲呢,前十年是一个情形,中间的十年是一个情形,后来的十年又是一个情形,这就叫做分位,或者是前一个钟头我心情很快乐,后一个钟头心情就不快乐了,再过一会,心裡又不苦不乐了,就是在时间上前后分别有不同的阶段,这叫做分位。 现在这裡说分位清淨呢,就是我们由境界清淨的学习,就是学习佛法,你学习戒定慧的时候,你得初果了、得二果了、得三果了、得四果了,或者是得无生法忍、得初地、得二地、得三地、乃至第十地,那麽就是分位清淨,这个清淨呢,就是你断了烦恼,断了见烦恼,断了爱烦恼,断了烦恼障,又断了所知障,使令你心裡面清淨了,那叫做分位清淨,当然这是指佛法中,在佛法裡面说,就是这样子,这叫做清淨。 这样清淨就是分三种,自体清淨性,就是众生无我,和法无我的真如,这是第一义谛,这是清淨。这个清淨,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具足这个清淨的。境界清淨性,要佛菩萨出现世间才有这件事。分位清淨性,那就是你要在佛法裡面努力,你才能成就,你不肯努力,你还是流转生死的凡夫境界,这叫做「于佛所说淨妙真实」这个淨字。 「云何妙?」这个妙字怎麽讲呢?「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堕最第一施设中故」,这个妙,说个白话,妙就是好,什麽是最好的呢?「谓佛法僧宝」,就是佛是最好,就是无量功德圆满的人;法,就是佛所说的法。这个佛宝,就是功德圆满的佛称之为宝。法宝,当然语言文字的法也是宝,但是不是指这个说的,是指佛、菩萨所证悟的涅槃是法宝,佛说的经律论,这样的法,记录出来就是文字,把它印出来就是这些书本子,书本子是无常的,很容易就破灭了,但是它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也称之为宝。 昨天讲过,教、理、行、果,这是法宝。僧宝是说依据教法,修学圣道,已经得成圣道的人,名之为宝。你得无生法忍了,你就是宝,出家人,比丘、比丘尼得无生法忍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就是僧宝,若是你是出家人,但是你还没有得圣道,没有得圣道,这句话怎麽讲?就是在你的色、受、想、行、识裡边,没有清淨的东西,得了圣道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无漏的戒定慧了,虽然这个身体是臭皮囊,但是裡边有无漏的戒定慧,所以称之为宝,若是我们不肯用功修学圣道,你没得圣道,你这个色、受、想、行、识不能称之为宝的,不能称之为宝的。 可是在经上说呢,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他们若修学圣道得初果了,得了无生法忍了,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无漏的戒定慧了,佛说那也叫做宝。他是在家人,但是他能得圣道也称之为宝,我们出家人,说是称之僧宝,但是没得圣道,还不能名之为宝。 我看这个《大毗婆沙论》,说这个「学」字,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学这个字是指谁说的?说无学是指阿罗汉说的,学是指谁说的?学指初果、二果、三果说的,不是指凡夫僧说的,说凡夫僧也在学习嘛,我们也学习戒定慧,为什麽不名之为学呢?要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时候名之为学,为什麽这样讲呢?有道理,因为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这种人,他若在人间死掉了,第二生再来人间或者到天上,他会继续的修学圣道,他能这样子。 若是没得圣道的人,爱烦恼、见烦恼没有断的人,他今生还是学,但死了以后不一定学,所以就不给他这个名字,所以在凡夫僧,凡夫的四众弟子,不名之为学,这可见佛法中的名词,他给你个名字,不是随便给你的。现在这个宝,佛法僧宝,你在凡夫的时候,不能名之为宝。 这上面说「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这是最好的,他就是裡边有圣道,佛当然是圆满了,这个法也是圆满的,但是僧这个地方,有一部份的,当然也有深也有浅,可是都是有圣道才可以名之为宝的,「谓佛法僧宝,名最微妙」,这是最好的,「堕最第一施设中故」,这个堕就是入的意思,或者是繫属的意思,它是属于最殊胜的施设中故,这个施设,一切法本来没有名字的,就是这个世间上的智者,给它安立一个名字,叫做施设,一般的事情呢,那都不见得是殊胜的,唯有佛法僧这个名字施设的是最好,因为的确是它最清淨庄严,其他的有漏的事情都不是那麽清淨,所以不是殊胜的。 「云何真实?谓真如及四圣谛」,这真实指什麽说呢?就是真如理及四圣谛说的,它是真实的,真实这个字就是不虚妄,不欺诳,叫做真实。世间上的事情,这些荣华富贵的事情,是人所欢喜的,但是就算你得到荣华富贵了,你还是心情多诸苦恼,所以那个不是真实的美好。 现在佛法裡面说到真如,说四圣谛,这是真实的,如果你能够学习,它真实令你能够离苦得乐,这是不欺诳人的,所以叫做真实。 若是你能见到真如理的时候,那你就是圣人,你会成就了清淨、微妙的智慧,它不欺骗你,这个四圣谛,苦、集、灭、道,也是,你能这样学习,这个地方有一点意思呢,四圣谛,应该包括大乘小乘,都是四圣谛,可是前面说的真如应该说是大乘佛法,四圣谛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所说的真如圣谛,都是真实不虚的,你若肯努力的学习,能令你离苦得乐,而不欺骗你。最初说的时候怎麽怎麽好,最后结果并不美好,令你苦恼了,那就不是真实了。这一段文是〈闻所成地〉说的,陵本十三卷十七页那裡,此应准知。这裡这一段「于佛所说淨妙真实」应该按照〈闻所成地〉那一段文去解释。 「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这是五种真实功德,前面是第三种,现在说第四种,「修行无罪施等善行」,你修行没有过失的,没有过失就是有功德的,这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善行,这是真实的功德。这个刚才说过,就是从两方面来决定它,是有功德,是有过失,第一就是你做这件事的动机,这表面上是不知道的,第二个,做这件事的结果,是对人有利,是对人有害?从这裡来决定,是有功德,是有罪过。现在说是修行的无罪,就是你的动机良善,是为了利益人的,事实上那个人也得到利益,那麽你就是有功德。若是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不是那麽样的圆满,或者说我完全也不学习佛法,那麽他做的事情,一定有功德,一定是罪过?也不一定,但是就是这样子,一个动机,一个结果,「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 「五者、开示正法,遮灭一切像似正法」,第五个真实的功德,就是你为众生宣扬佛的正法,当然这就是要学习,才能够知道什麽是正法,你要从经律论去学习,才能知道什麽是正法。你若没有学习,那你不知道,或者学习的,还没有毕业,那也不能说决定宣说的是正法。而这件事,也还不是容易的,开示正法,还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遮灭一切像似正法」,就是破除去、破坏这个像似的正法,使令它不要流行,不要障碍众生,在佛法裡面种熟脱,这是真实的功德, 未六、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于十处,无倒调伏所化有情。 前面第五科是真实功德,现在第六科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又诸菩萨略于十处」,简约的说呢,有十个地方,能够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就是调伏众生的烦恼,能令他们得大智慧,那麽叫做调伏所化有情。这个调伏所化有情是你的目的,你怎麽样来调伏他呢?是无倒,不要搞错了,不要有过失,不要颠倒的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也是你要从佛法中修学戒定慧,你才能办到这件事。这是第一科是标,下面是第二科是徵。 申二、徵 何等十处? 「何等十处?」,那十种境界呢?下面第三科列。 申三、列 一者、远离恶行处。二者、远离诸欲处。 「一者、远离恶行处。二者、远离诸欲处」,第一个是远离恶行处,什麽叫做恶行呢?就是有罪过的行为,就是十种恶法,身──杀、盗、YIN,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是四种恶行,心裡面就是──贪欲、瞋恚和邪知邪见,这三种恶行。加起来就是十恶行,就是远离这十种恶行的境界,这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 「二者、远离诸欲处」,第二个远离诸欲处,就是修学梵行。若是只是远离十种恶行,你还没能离欲,那你就是欲界的善法,你在欲界裡面,不会到三恶道去,没做十恶,不会到三恶道去,那就在欲界人天,得到一些福乐,这个欲界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也不是一定好的地方,「二者远离诸欲处」,这是远离诸欲,修梵行,那你可能会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就是要得定了,得定以后,才能离欲,你若有欲的话,这个禅定是得不到的。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远离恶行处等者:施设远离不善业道,是名远离恶行处」,施设就是用种种名言为人宣说,叫做施设,施设什麽?为人宣说什麽事情?「远离不善业道」,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这是有罪过的事情,远离这些罪过的事情,「是名远离恶行处」,这是一种。「施设远离习非梵行及与歌舞伎乐等事,是名远离诸欲处」,如果你为人宣说远离「习非梵行」的事情、及「歌舞伎乐」的事情,那就是远离诸欲处,远离诸欲是很困难的。有几种情形,一种人,在欲上面,在非梵行这件事吃了苦头了,那麽他可能会愿意远离,也不一定。第二呢,远离诸欲,修学禅定,得大功德,你讚歎这件事,那个人如果有信心呢,有可能远离诸欲,能这样子做嘛,这叫做远离诸欲处。 三者、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四者、密护一切诸根门处。五者、正知住处。六者、离愦闹处。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八者、远离障处。 这个远离恶行处,远离诸欲处,这是没有出离心,没有想得涅槃,只是说,不要堕到三恶道去,那麽也是很不容易了,就是为这些人宣扬这两种法门,下面第三种呢,「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就是要有出离的心,想要得圣道的人。得圣道的人,他一定要受戒,受这个出家的戒,受出家的戒,最初发心的时候,「专精无犯 」,心裡面专一修学圣道,使令三业清淨,而不毁犯淨戒,这是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偶然的因为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没有断,所以偶然的也会失掉正念,也会犯戒的,但是「犯已」,又能从这个犯戒的罪垢中解脱出来,还复清淨,这也还好,也是好,「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这个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这是一般的出家人就是这样子。 这个「四者、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是修学止观的人,修习止观的人呢,他如果有学习过《瑜伽师地论》,他就会做这件事,就是,现在虽然不是静坐,不是修止观,现在有事情要到聚落去,有事情从寮房裡边到别人的寮房,这时候没有静坐,虽然没有静坐,但是他「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个密就是很严密,一点没有漏洞,他的这一念心裡边,是念念能观照这一念心,叫它不要染污,时时的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它不要染污。 其实这个前五根的活动,是一定要由第六意识的指挥,前五根不能自主的活动,一定由第六意识授权,它才能活动,第六意识下命令前五根才能活动,所以你要能够念念的正知这个第六意识,你监视它,叫它不要放逸,那就是前五根也都被保护了,就会远离过失,得到清淨了,这就叫做保护。这个保护是不要让它有烦恼贼来侵犯它,这叫做保护。保护一切诸根门处,就是不是只是保护一个眼根,也不是耳根,这一切根耳鼻身舌意六根,在一切时,一切处叫它清淨,叫「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个不容易,这件事不容易做。 你可以试一试,从早晨睡眠醒来以后,就开始叫这一念心清淨,密护一切诸根门,一直到晚间休息,完全保护它叫它清淨,你试一试这样做,看看怎麽样?「密护一切诸根门处」,从这些事情看出来,佛菩萨为我们说的经律论,你不可以不学。这个保护,我们说圣人他不需要说念咒,也不需要念什麽经,他的心就是清淨的,什麽都不用,他自然这一念心清淨,不管遇见色、声、香、味、触、法,不管遇见什麽境界,他心就清淨,圣人有这个能力,就是不受一切法,他心清淨,有这个能力。 凡夫不行,我们凡夫,也有人发道心,也愿意心清淨,那怎麽办呢?你一定要念经,一定要念咒,我这个时候,没有杂乱的污染的因缘来侵犯我,我也有可能令心清淨,但是若有杂染的因缘出现的时候,那麽你就困难,怎麽办呢?你就得要念经,或者是念咒,或是念佛号,就是依靠这些语言文字的佛法,帮助你心清淨。我这时候念大悲咒,那其他的那些杂染的因缘不能侵犯你,我这时候念《金刚经》,或念《维摩经》,或者是念《普贤行愿品》,或者是念《华严经》,或者是念《法华经》,你念经的时候,这个经的文句能保护你,也可以;若是你常常静坐呢,你这个奢摩他有一点力量,毗钵舍那有一点力量,也可以,不念经不念咒也可以,有一点境界也能保持一点清淨。这是从你自己的用功,你会知道这件事,「密护一切诸根门处」。 说了老半天,念咒去保护心清淨,我念这一部经去保护心清淨,是临时的呀!譬如我们现在,没有什麽杂乱的事情来接触我们,你现在在念大悲咒,你一心不乱吗?我现在在念《金刚经》,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你一心不乱吗?不容易,不容易一心不乱。那怎麽样才能够一心不乱呢?才能保护心清淨呢?一定要毗钵舍那,要如理作意,怎麽能如理作意?你还是要从经律论裡面学习这个道理,你要常常的静坐有如理作意,什麽叫做不受一切法,你心裡面有智慧,能够思惟观察这个道理,什麽叫做诸法无我,什麽叫做一切法自性空?什麽叫做般若波罗蜜?什麽叫做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道理的时候,不管出现什麽境界,你也就这样思稚观察,这力量大,比念咒、比念经的力量大,所以你一定这样做。 但是有的人就不欢喜这样做,我也不欢喜修奢摩他的止,也不欢喜修毗钵舍那观,我也不愿意念咒,那若是到散乱的境界,你能保护你的根门,令它清淨吗?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了。前面说,远离恶行处,远离诸欲处,我刚才说,这是没有出离心,那麽就这样子修行,其实也是修行的一个渐次,初开始就是修十善法,但是还没有离欲,进一步能够离欲,再进一步,这时候,我可以出家了,出家受戒,受戒专精无犯,再进一步,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也是修学圣道的次第,可以这样做。 若是你常常的修奢摩他的止,多少止有点相应,我们不要说的很高,得未到地定也不容易,要得这个欲界定的九心住的后边,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在这个程度的时候,也好一点。这个毗钵舍那,就是如理作意,你要常常思惟这个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常常这样思惟,你这个智慧就有力量,思惟它纯熟,它也有力量,那这件事就能办得到,就是「密护一切诸根门处」,就能办得到,不然的话不行。 「五者、正知住处」,就是你长期的密护一切诸根门呢,再进一步 就是正知住处,就是心裡面,老是明明白白的清淨不犯,老是这样子。在杂染的境界裡面,心裡面就是清淨的,「正知住处」,安住在正知,你这个明了性,老是清淨的,那就叫做正知。当然你若修止观的时候,那个正知,那也有别的意思,修止观那个正知呢,就是你现在要知道,我现在是不是离开了所缘境?我现在要昏沉了吗?我现在心裡散乱了吗?要注意这件事,那叫正知。现在这裡说的正知,就是你长时期的密护一切诸根门以后,好像自己不需要特别的注意,自然心裡面清淨,就是有了力量,自然心裡清淨的,叫「正知住处」。 「六者、离愦闹处」,这一科是,无倒调伏所化有情,就是你本身当然应该是这样修行,应该有多少成就,你教化众生,你教众生怎麽样修学圣道呢?也就是由浅而深的这样子,这一个次第。「离愦闹处」,就是远离令你心裡面散乱的那个热闹的地方,「愦」就是心裡面乱叫愦,那个热闹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的杂乱的境界,杂乱的相貌,杂乱的声音,令你心乱的那个地方,远离这个地方,远离这个地方是怎麽回事呢?你就不分神,你在那个地方可以修奢摩他的止,可以修毗钵舍那观,你若在这个愦闹的地方就不行,你没到那个程度。 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的九心住,就是你真能够到「等持」的境界,外面杂乱的声音,你还是能听见的,你心面能寂静住,但杂乱的声音来了,你能保持寂静,还不容易,但是得了欲界定,应该有能力,时间久了,你能继续保持住吗?不一定。说你得到未到地定,你还是能听见声音的,外面杂乱的声音来了,你还能听见,它还是有侵犯你的可能,你可能这个定就会被破坏,还是有这种情形。 若到初禅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到了初禅的时候,前五识不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不动,有什麽杂乱的境界,你不听见,声音很多,但是你照样可以入定,那个声音不能干扰你,那就不同,到那个境界,那就很高的境界了。现在说离愦闹处,就是没有到这个境界,你还是在欲界定这裡上上下下的,你要找一个好的地方,寂静处,在那裡用功,是「离愦闹处」。 「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这裡说个远离处,前面离愦闹处,也就是远离的意思,但是这个地方说远离呢,是另有一个别意。「远离一切恶寻思处」,恶寻思,是什麽?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我们欲界的人都有这种寻思,有欲寻思,有恚寻思,有害寻思。初禅的时候,也是有寻思,但那个寻思是清淨寻思,和欲界的寻思不同了。现在远离一切恶寻思处,不是说外边的境界,说我现在不是在愦闹的地方,我在寂静处住,但是心裡面,还有恶寻思那就不行,外边的境界是寂静了,心裡面也要寂静的。这个远离指你心裡面的寂静,所以远离一切恶寻思,你心裡不要有欲寻思,不要有恚寻思,不要有害寻思,这指心清淨,心裡面寂静的意思。当然这样子呢,初开始修行的时候,那就是还是要修不淨观的呀!不然的时候,你能远离这个恶寻思吗?就很困难,不容易。 「八者、远离障处」,远离障处,怎麽讲呢? 《披寻记》一五三四页: 「远离障处者:障有二种」,这个障碍有两种,这个障碍是什麽呢?就是障碍你修学圣道,你想要修学圣道,但是有障碍,你不能修,那麽想要修学圣道,就要远离这个障,这样才可以,这有两种,「一者、依内,二者、依外。〈声闻地〉中广辩其相」,这个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陵本二十五卷十页)。 「施设无障,是名远离障处」,就是,你一定要安排没有障碍,这样才可以修学圣道的。这个「一者、依内」,就是依你的内,你的色、受、想、行、识就是内,在内裡不要有障,内裡不要有障,是指什麽说呢?就是你要修福,你先一生要修福,如果你前一生没有修福,你今生要修福,修福有什麽好处呢?就是随时你有需要,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随时能得到这些,你的生活就没有困难,你要修学圣道就比较容易,如果你生活困难了,那还能修学圣道吗?所以,第一个是要修福,这是一个修学圣道的一个助缘。 第二,修学圣道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是我有贪心,但是,二十四小时内偶然的有一点贪心,这你修学圣道可以,它不障碍你,若是你贪心很重,那修学圣道有困难,你要修止观的时候,那个很重的贪心来了,你不能调伏,不能调伏就不能修。 这个贪心有两种,一个是很重的贪心,一个是虽然不重,但是长时的有贪心,这个贪心一直的在那活动,那修止观有困难。贪心这样,瞋心也是,你这个瞋心很重,就困难,或长时的瞋心也有困难。这个邪知邪见也是一样,这样的贪瞋痴,它是障道,障碍你修行,这在你内心裡的事情。这样说呢,就是前生多少你要修过四念处,调伏过,说这个人,他来到佛法裡面来,他原来也是在家人嘛,但他来到佛法裡面,贪瞋痴不多,那为什麽这样子呢?我的烦恼很厉害,他的烦恼很轻微,为什麽?就是前生他调伏过,他前生在佛法裡面栽培过,使令这个贪瞋痴的烦恼轻。 所以,你想要修学圣道,前生已经过去了,现在你说什麽都没有用!现在要好好准备,不要使令心常常有贪瞋痴的烦恼。我有烦恼,我立刻的调伏,叫它较微,这样子呢,它被调伏了呢,逐渐逐渐的轻微。你若是烦恼来了,你放纵它,叫它继续的烦恼,那不行,那越来越厉害。所以你若想要修学圣道,你一方面要修点福,一方面要调伏内心的烦恼,这样子,或者现在可能有效,或是将来可以有效,可以修学圣道,你要准备这件事,这是「依内」。 第二是「依外」,依外是什麽呢?修学圣道,我们这个三种智慧,闻思修三慧,第一个是闻,这句话是什麽意思?要靠别人的教授教诫,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外边的,不是你本身,外边若是没有这个善知识教授教诫,那是困难,你修学圣道是困难的。不过若是你本身是法行人,「我不靠人。法的善知识,我有一部藏经就够了」,那也可以,但是还要准备经书,没有经书还不行的,那这就是外边。 外边当然还有前边说的那个意思,离愦闹处,要有个寂静处,才可以,就是那个地方不喧闹,白天也好,黑天也好,没有什麽声音来打你閒岔才可以,也没有熊来打扰你,也没有老虎,这也是个因缘。就是那个地方寂静,没有打扰你的事情,也不那麽多的潮湿,潮湿地方住在那裡容易有病痛,也不好。所以是依内、依外,这两部份都没有障道因缘,你才可以,这就是远离障处,没有这些障碍才可以。「〈声闻地〉中广辨其相,(陵本二十五卷十页),施设无障,是名远离障处」。就是你自己要安排,叫它没有这些障碍。 九者、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这个无倒,没有颠倒的调伏所化有情,就是要这样做,远离一切烦恼缠处,怎麽远离一切烦恼缠处?,当然前面说的都是远离烦恼,但是到这裡也说到,修奢摩他的止,你修奢摩他的止呢,使令烦恼能不动。这个缠是烦恼活动出来,像毒蛇似的缠绕着你,你不得自在,「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麤重处。 第十,「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麤重处」,麤重是什麽,就是烦恼的种子,远离烦恼的种子,就要毗钵舍那观,你修毗钵舍那观,这样子,你才能得圣道,最后这两个加起来就是修止观。那麽教化众生,你怎麽样教化众生?这是十个次第。 第一个教他修学十善法,不要作恶事,不是一开始就离欲,一开始离欲众生可能受不了,进一步的修离欲。 第三呢,专精无犯,犯已能出处,那这就是出家了。 第四,密护一切诸根门处,这是修道前的方便,修止观的道前方便是这样子。 五者,正知住处,就是时时的保护这一念心令它清淨。 第六是离愦闹处。 第七者,于远离处,远离一切恶寻思处,这是现在。 八者,远离障处,这个关乎到宿世的事情。 九者,远离一切烦恼缠处。 十者远离一切诸烦恼品,诸麤重处,正式的修止观,这个时候,可以断除见烦恼,也可以断除爱烦恼。 说修无我观的时候,无我也就无我所了,是不是也断法执?不是的,你只是修无我观,你没修法空观,法执还在。说是我断了我执,修无我观,无我也就没有我所,但是法执还在的,只是你不执着那个是我的归依徒弟,不执着这件事。这个房子,这个产业是我的,你没有这个心,只是这样子。说这个身体,这也不是我,只是无我,但是这个身体空没有空,所以那个无我所并不能表示是法空,不能这麽说。当然你可以这样解释,但是要与那段文的前后义要相合,才可以。 我们读这个《阿含经》,我或觉《阿含经》也有法空的意思,当然现在的南传学者,他们的文宣,我也看见的,也看见一少份,不是多份,但是这一少份裡面,不看见有法空的毗钵舍那,只有我空的观察。你不修法空,法的执着就是在,你不修我空,我执还在,你一定要修这个毗钵舍那观,还要精进的话,才有可能破除这个我执,破除这个法执,不修是不行的。 这「烦恼品诸麤重处」,前面烦恼缠,这个缠是烦恼的现行,这个麤重呢,是烦恼的种子。这个麤重是无堪能的意思,就是不调柔、不堪能,这个烦恼一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能修学圣道,没有这个能力,它不调柔,你想要制服它是很困难。要长时期的修止修观,你的止观力量强大了,那能制服烦恼,能制服烦恼的现行,也能破除烦恼的种子,那就得圣道了。 巳三、第三嗢柁南摄(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标 复次嗢柁南曰: 诸菩萨受记,堕于决定中;定作常应作,最胜最为后。 这个〈菩萨功德〉这一品呢,有四个嗢柁南,前面这两个嗢柁南都结束了,现在是第三嗢柁南摄,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这四句话。把裡边说的话标出来,下面第二科就解释这个颂,分五科,第一科是受菩提记。这个颂的第一句:「诸菩萨受记」,先解释这一句。 午二、长行释(分五科) 未一、授菩提记(分三科) 申一、标 谓诸菩萨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授与记别。 很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简要的说有六个相貌,「蒙诸如来」,蒙者,有个恭敬的意思,其实就是得到,得到诸佛与其无上正等菩提受与记别,就是告诉你,什麽时候得无上菩提,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麽这句话是标,下面第二科徵。 申二、徵 何等为六? 「何等为六?」,下面第三科列。 申三、列 一者、安住种性未发心位。二者、已发心位。三者、现在前位。四者、不现前位。五者、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六者、无定时限,谓不宣说决定时限,而与授记。 「一者、安住种性未发心位」,第一个呢,就是这个补特伽罗,他的色受想行识裡边有佛性,这个种性就是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这上面就是,你也没有经过…..,从久远以来,你并不是说在佛法裡面栽培了,不是说这个,你就是本来就有这佛性,成佛的因,就是这个意思,「未发心位」,这个有种性,你心裡面有佛性,但是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发菩提心,你这个阶段,在这个时候,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学习佛法嘛,你没有遇见佛法的时候,你还没有发菩提心,你现在的身份就是这样境界,这是一个,为你授记的一个原因,你要有佛性才可以,这是第一。 「二者、已发心位」,第二个,是有佛性的这个人,他遇见三宝了,遇见三宝以后,没有什麽业障、障碍,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这个发心有两种,一个就是凡夫,遇见佛法的时候,他感觉到成佛这件事非常伟大,在生死裡流转,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境界,他就是由这样的心情,他就在心裡面建立了这样的意愿。 建立了这个意愿,通常来说呢,应该是经过长时期的思惟观察,就像在学校读书,你读中学的时候,可能没有这问题,但是若读大学的时候,你一定自己计画一下,将来做什麽?我要做医生,或者我做律师,我要做建筑师,要做什麽,然后决定要学这个科,这是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的。现在这个人呢,学习了佛法以后,你想要做阿罗汉?做辟支佛?你是想得无上菩提?你也要经过考虑,深细的思惟观察,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然后决定,「我要成佛」,这就是凡夫的境界,「已发心位」,心这个字是愿的意思,就是发愿了,他建立了这样的意愿。 「三者、现在前位」,现在前位呢,就是你这个时候,就是佛显现在你的面前,也就是你显现在佛的面前,这个时候蒙佛为你授记,就是你现在发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六波罗密,将来你会得无上菩提,现在前位为你授记了。 「四者、不现前位」,没有现前,你没有在佛前,但是佛为你授记了,就是不现前位。 《披寻记》一五三五页: 「现在前位等者:蒙诸如来亲面对前而为授记」,你得到佛亲自的显现在你的面前,为你授记,授者,与也,与你这一段话,告诉你。「是名现在前位。与此相违,是名不现前位」,你不在佛的面前,佛也为你授记了,这个意思,这个你若读《法华经》都能看出来这件事。 「五者、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当证无上正等菩提」,第五个相貌呢,就是有一个决定的时间,到这个时候,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譬如说,佛为弥勒菩萨授记,现在我们是减劫,到这个减劫完了,就是增劫,增劫到人寿无量岁,然后就减回到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成佛,就说出来时间了。「有定时限,谓尔所时」,就是说有那麽多的时间,经过那麽多的时间,「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你得一切种智了,你的一切种智圆满了,得无上菩提了。 「六者、无定时限」,第六个授记的相貌呢,没有决定的时间的限制,「谓不宣说决定时限」,就是佛为你授记的时候,没有说一定要经过多少时间,你才成佛的,没有说决定时间,给你授记,所以那是不定时限。这是授记有这六种差别。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世间什么事业最有价值?护持佛法最有价值。护持佛法,把佛法推广、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是护诸佛之法、护众生之法,这不仅是修福,这是真实的功德利益。我们学了佛首先一定要护自己的法。护什么法?护自己的戒定慧,护自己的闻思修。如果从总纲领上来讲,要护自己的觉正净,这是非常的重要!经文里面所说的“见佛”,意思就在此地。从甚深义趣来讲,“见佛”是什么?是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佛”是见性成佛,而不是说见到外面的佛!见到外面佛是一个缘分,外面佛提醒你自己自性觉,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