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家和秘诀
2015/5/23   热度:1638
周居士苦恼于亲戚关系,大师向他开示: 人生在世,首先要利益别人。你的亲戚孤儿寡母,实在可怜,他们正是你种福田之处。你不可心怀烦怨,这样才是行菩萨道。倘若心中怨烦,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还与自己的天性本分不合。至于妯娌之间不和之处,应当以无私大度的心对他们。要怜悯他们不懂佛法,借机开导他们,让大家同沾法润,才是实行佛法。假如弄成怨家,就有缺憾了。即使是不得不制止的事,也不能心生怨恨,那样功德便随心量而变小。他们靠你养活,切记不可摆出你对他有恩的样子。否则人家就算受你恩惠,也难以心生感激。 有则若无,实则若虚,既往不咎,这是家庭和睦的妙诀。我谦下相待,对方也将和气往来。很多家庭不和,都只因为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倘若能放下人我心,自然可以不和而和。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居士书三》 末法时代,想要力挽狂澜,必须注重伦常,切行实践,才能有效力。假如不在家庭教育、因果报应,笃守伦常,恪尽己分上努力,不要说不懂佛法的人得不到利益;就连知道佛法的人,也是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样的人,表面上在学佛,实在只是佛怨,因为他以身谤法。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福州佛学社书》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学佛。佛是怎么教导我们?佛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一定没有差别。对于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化解内心对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我们的身心就会协调、安康。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有涵养;越是有道德的人,越能够包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不是圣贤,免不了有过失。对于人的过失要能够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这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过去生中是有怨来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学会“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