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8
2014/9/4   热度:43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8 申二、总明意乐(分三科) 酉一、标 如是菩萨于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 这是第二科,总明意乐,前面第一科别显供养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明意乐,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如是菩萨」,这位菩萨于佛法僧三宝的地方,「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就是前面说的十种相貌兴起供养心的时候,「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供养的时候你内心裡面,怎麽样思想这件事?「应缘如来」,应该观察佛陀,「发起六种增上意乐」,增上就是殊胜、有力量的意思,「意乐」是对于佛法僧有的清淨信心,当然这个清淨的信心,是建立在清淨的智慧上,所以叫做「增上意乐」。 酉二、列 一者、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 第二科是列,列出来六种增上信心。第一种增上意乐是什麽呢?「无上大功德田」,就是佛陀是「无上大功德田」的建立处,从佛陀这裡我们能够栽培无上的大功德,这「田」是农夫种的田,它能够令你收获很多的米,很多的穀,很多的粮食;佛陀是良福田,使令我们能成就无上的大功德。「增上意乐」你应该建立这样的信心,应缘如来发起这样的信心,所以叫做「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 看《披寻记》一四七二页: 「无上大功德田者:谓于三宝所起随念行」,就是我们应对于佛、法、僧三宝,起随念的观行、观想,这念,就是忆念。你以前学习了什麽是佛!什麽是法!什麽是僧!你现在心裡面忆念,佛陀是无上大功德田,要忆念这件事,「能生无上大功德故」,因为我们要在佛陀这裡兴供养的事,就能引生我们将来得无上菩提大功德故,应该做如是观。 二者、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 第二个观想,就是佛陀对于我们有大恩德,这裡说「无上」,就是指佛陀说的,这个无上觉者佛陀对于我们有大恩德,我们要有这样的增上意乐。 看《披寻记》一四七二页: 「无上有大恩德者:谓念诸佛菩萨为我等故」诸佛、菩萨有大悲心,为了我们「行于无量难行苦行」,做了很多无量无边不容易做的苦行。他不怕苦,为我们行难行苦行,来救度我们,「为说正法,能令证得一切义利」为我们宣说,十二部经、名为正法,也就是生死缘起,和涅槃的缘起,为我们宣说这样的正法。「能令证得一切义利」,能够使令我们发出离心,「证得」就是成就,成就一切出世间的圣道,这是对于我们有这样的恩德,「行于无量难行苦行,为说正法,能令证得一切义利,是名无上有大恩德」。 三者、一切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乐。 第三种观想应该这样想,在一切众生裡边,有无足的众生,有二足的众生,有多足等的众生,在这麽多的众生裡边,佛陀是最尊贵的,要有这样的增上意乐。 看《披寻记》一四七三页: 「一切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者:《摄异门分》说:无足有情者:如蛇等」,蛇是没有足的。「二足有情者」,是指什麽说的呢?「谓人等」,人、天是二足众生,「四足有情者:如牛等」,他是四个足,「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就是那些虫子,百足虫。这是《摄异门分》上说的,《摄义门分》在那裡呢?在(陵本八十三卷四页)金陵刻经处刻的,《瑜伽师地论》的本子,在陵本八十三卷四页那裡说这件事。「又复等言、等取有色」,及多足等,这个「等」是怎麽说的呢?「取有色无色有情」,取欲界的众生,和色界的众生,他们的果报都是有地水火风的色的,另外无色界天的有情,他们的生命体上,没有地、水、火、风的组织,有想的众生、无想的众生、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有想的众生,欲界、色界除了无想天,都是有想的众生;「无想」就是无想天的众生、或者人间的人闷绝了第六识不动,也算是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有情」,就是无色界天,最高的那一层天,他也不是有想可也不是无想,就是没有显着的明了心,叫做「非有想」。「非无想」,还不是没有想,微细的明了心他还是有的,「及多足等」就指这些有情说的。「如来于此一切有情三种第一」,在这麽多的有情裡面,佛陀是最殊胜的,怎麽叫做三种呢?「谓由蠢动故」,这个蠢动的「蠢」我们讲过,就是那小小的虫子活动的相貌,就叫做蠢动,这个蠢是指虫子说的。其他的众生都会动,是因为有足的关係,无足他也会蠢动,二足、多足都会动,这就叫做蠢动,这是第一种众生。「由依止故」,就是指有色、无色这方面说的,怎样讲「依止」呢?就是生理的组织是由地水火风组成的,这是我们内心明了性的依止处,因为「由依止故」,叫做有色、无色等。「由心故」,下面说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有情,这是从内心上说的,这是三种,「亦如《摄异门分》说是名一切有情中尊」。 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乐。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增上意乐。 第四种观想,观想佛陀的出现世间,就像邬昙妙华,翻到中国话,翻为「灵瑞」,灵瑞华,有说这种华,三千年才出现一次,这比喻佛「极难值遇」,要遇见佛很不容易,要看见这邬昙华也是不容易,这样意思。我们对于佛陀应该有这样的信心,这样的增上意乐,不容易遇见佛的,遇见佛法也不容易,遇见僧也不容易,说我遇见圣僧不容易,遇见凡夫僧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的。「极难值遇、增上意乐」,没有善根的众生,百千万劫都不能遇见三宝的。「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乐」,佛陀有这种因缘的时候,会出现世间度化众生,但是出现的时候,只是一位佛出现在三千大千世界之内,这麽广大的世界裡面,只有一位佛出现,不是有两位佛出现,独一的出现三千大千世界,佛有这种境界,「增上意乐」要有这样的信心。「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增上意乐」,佛陀是一切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都圆满的具足了这是一切功德圆满的人,「一切义依」,一切众生想要成就世出世间的功德,要依赖佛陀,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的佛陀,为我们栽培善根的依止处,佛陀要不出现世间,我们没有办法能栽培善根的,这是唯一的栽培善根的依止处,我们要有这样的增上意乐。 看《披寻记》一四七三页: 「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等者:《摄异门分》说:言第一者:于欲行善得圆满故」,说这个人在欲界裡面所做的善法,已经到圆满的程度了,所以叫做第一。「所言尊者」,这个「尊」字怎麽讲呢?「于色行善得圆满故」,在色界天上所做的功德都圆满了,这叫做尊。「所言胜者:无色行善得圆满故」,无色界天所行的善法,他也圆满,也具足了叫做胜,这三种解释都是属于世间的功德。「所言上者」,还有一个讚歎佛的名相,叫做「上」,上者、什麽意思呢?「超过一切三界世间善圆满故」,超过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的善法这位圣者也圆满了,所以叫做上。「言无上者:出世间善得圆满故」,前面说是超过三界的世间善法,那应该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言无上者:出世间善」这应该是菩萨以上的功德得圆满故,这一切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分三种;出世间的功德分两种,就是小乘佛法的功德,大乘佛法的功德,菩萨的功德还没有圆满,唯有佛陀究竟圆满了,这是(陵本八十三卷四页)上面这麽样解释的。「此说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义应准知」这个功德圆满的义,应该准照八十三卷四页说的去理解。「由是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是名一切义依」,由于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都圆满了,所以他有堪能,作为一切众生成就圣道的义利,他有这种堪能性,其他的人都不具足,是名一切义依。 酉三、结 由是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若于如来法所、僧所,少分思惟而兴供养,尚获无量大功德果;何况其多。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列,现在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由是六种增上意乐」的信心,「于如来所」,这位菩萨于如来所,于佛陀这裡,若于如来所说法的地方。「僧所」,随佛修学圣道小乘的四果声闻和辟支佛,出世间的十地菩萨,应该是指圣僧说的,「少份思惟而兴供养」,这六种增上意乐,六种思惟,现在不要说具足六种增上意乐,你其中有少份的思惟,用这样的恭敬心、欢喜心,发起供养三宝,「尚获无量大功德果」,何况你能多多的,增上意乐的思惟呢!功德是更多了,这是六种增上意乐,由这六种增上意乐,发动十种相的供养。 未二、亲善友(分二科) 申一、总徵 复次菩萨成就几相能为善友?由几种相善友不虚?成就几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复有几种善友菩萨于所化生为善友事?菩萨几种亲近善友,由几种想于善友所听闻正法?由几种处于善友所听闻法时,于说法师不作异意? 前面第一科,是供养三宝,现在第二科亲近善友,分两科;第一科,总徵。「复次菩萨」,这又说到菩萨,成就几种相貌,能为众生做好朋友呢?就是要有几种功德,他才算是众生的好朋友,这是第一个问题。「由几种相善友不虚」,你具足多少功德,才是真实的好朋友,不虚妄,「成就几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你成就几种功德相,使令你善友的体性做众生的「信」,生起信心,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相信你是有道德的人,我相信你能够栽培我也有道德,叫做信。你成就几种功德,能为众生信心的依止处呢?这是第三个问题?「复有几种善友菩萨、于所化生为善友事」?又有几种的善友菩萨,于所教化的众生,你能为众生做一件好朋友的事情?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为他做多少事情,才称之为好朋友呢?「菩萨几种亲近善友」?这个菩萨亲近善友的时候,要有几种方法,才算是亲近善友呢?「由几种想、于善友所听闻正法」?你在好朋友这裡听闻正法的时候,你内心裡面,应该有几种观想。「由几种处、于善友所听闻法时、于说法师不作异意」?不会引起其他的虚妄分别。这是提出来七个问题,这是总徵,下面第二科是别辨,别辨这七种,分七科;第一科是众相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总标。 申二、别辨(分七科) 酉一、众相圆满(分二科) 戌一、总标 当知菩萨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 你成就这八种功德,就可以称之为好朋友了,这八种众相圆满,你就真实是好朋友了,这是总标,第二科是列释,分八科;第一科是住戒。 戌二、列释(分八科) 亥一、住戒 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 第一个相貌,也就是第一种德性,这位好朋友,他是安住戒上面,「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就是对于菩萨的律仪戒,菩萨的律仪戒是什麽?也就是七众弟子所受的律仪戒,但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不可以称之为菩萨戒。「妙善安住」,他很微妙,很好的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上,「无缺无穿」没有违犯,对于重戒没有违犯就叫「无缺」,轻戒没有违犯叫「无穿」,这是做善友的一个相貌。 亥二、多闻 二者、多闻。觉慧成就。 有戒就是根本上的一个功德,一种德性,第二种相貌呢?是「多闻」,这个人不但持戒清淨,他还博学多闻,「博学多闻」,这句话是什麽意思?这句话所含的意思是什麽?就是有智慧,是觉慧成就了、成就智慧了,说多闻是多闻,我听了很多的佛法,三藏十二部藏经都看过,然而你对佛法一无所知,那不算多闻。 看《披寻记》一四七四页: 「觉慧成就者:堪能简择俱生之慧,是名为觉」,堪能就是能,能简择,就是能观察思惟的智慧,所接触到的,若事、若理他能观察思惟通达,叫做堪能、简择,这个俱生就是与生俱来的,他生来了以后就有这种智慧,不是学习来的,还没有学习,他就有这种智慧,也叫做:「生得慧」,「是名为觉」,这个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生得慧」,也是有高低的,有的人很高,有的人就是很笨。「勤修习故即于彼义转更明了」,他要以「俱生慧」为基础,还要不懈怠,精勤的学习佛法,当然世间法也在学习之列,但主要应指佛法说,「即于彼义转更明了」,因为天天的修习,常常的学习,他就对那件事的道理,展转的智慧增长,更深一层的明了那一个道理,「是名为慧」这觉和慧是这样分别,慧是修得慧,觉是生得慧。「由此觉慧,于善说法能善受持」,由于你有这两种智慧,一个觉、一个慧,「于善说法」,于佛陀善巧所说的佛法,「能善受持」,你能很好的受持于心,这个「受持」,应该指有文也有义,能受持文义而不忘失,通达其义,就叫受持,「由此觉慧,于善说法能善受持」,怎麽叫做能善受持呢?这下面解释:「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言善通利就是闻慧,能诠显一切义利这些文句、语言,你能善巧的通利、通达无碍,文字上的佛法,你能通达无碍这是闻所成慧。「意善寻思」,这个意也可说是义理的义,就是文裡面的义,譬如说这段文说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陀这段文讲的没有这个四相,那用意是叫你这样学习,第二段又说了,阿罗汉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什麽意思呢?和前一段就不同了,前一段是叫你这麽学习,第二段是证明的意思,阿罗汉也是这样学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第三段也说菩萨他也学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也是观察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引证的意思,用意不同。所以这「意善寻思」,的意也包括义理的义,就是文裡面的大意能够善巧的寻思、观察思惟,那麽就是閒居静处专精思惟,这就是思所成慧。「见善通达」,就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你的智慧进一步了,高过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你的智慧更增长,对于所见的道理更分明了,所以是「见善通达」,这个地方通于有漏慧,也通达于无漏慧,「是名觉慧成就」。觉慧成就,这个成就是这样意思,成就了闻所成慧,进一步又有思所成慧,再进一步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后面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是圣人的境界,那要由凡夫到佛才圆满,所以觉慧成就这句话,含意是很广的。 亥三、具证 三者、具证。得修所成随一胜善,逮奢摩他、毘钵舍那。 这是第三段,它有八种功德,前面第一种功德是住戒,第二是多闻,第三种是具证,「具证」具足了因缘,也证悟第一义谛了,具证这个名词是标,下面是解释。「得修所成随一胜善」,你这个时候,觉慧成就的时候,你获得修所成慧所成就的这些善法,「随一胜善」,随顺一一胜善,一样一样的功德,或者是得了三昧、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或者又进一步得到灭尽定,这是说定又得到各式各样无量无边的法门的智慧,得到无量无边的解脱,各式各样的殊胜善法。「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逮也就是成就,成就了奢摩他。前面说「随一胜善」,再加一个一,随顺一一胜善都成就了,成就什麽善,总而言之两种善法,一个是定,一个是慧,成就了奢摩他,但是奢摩他也有有漏、也有无漏;毗钵舍那也有有漏,也有无漏,也有深也有浅,那麽这就叫做「具证」。 看《披寻记》一四七四页: 「得修所成随一胜善等者:〈声闻地〉说能有所证,即此具证」,这〈声闻地〉上说:这个声闻学者依戒定慧,修学能有所证悟,也就是这裡说的具证,怎麽叫做「具证」呢?「谓能证得胜无常想」,就是你成就了殊胜的无常想,诸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无常想。我们那一天说:「生灭同时」,在这裡讲一讲生灭同时,我小时候是乡村的孩子,乡村的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有很多节目可以玩,乡村的孩子没有那麽多事情。有什麽游戏的事情呢?就是在河流,不是很大的河流,可也不小,夏天没有冻冰,小孩子拿小石头,丢到那河面上去,他用点力量,我们也可以说加持,用力量加持这个石头,这石头就会飞,在水面上向前飘动,它会跳,到了水面就跳起来……到最后停下来。用这件事来说「生灭同时」。开始丢这个石头,到最后停下来,假设前后是三分钟吧!这三分钟刹那刹那的向前进,这石头向前进是刹那刹那生,同时也是刹那刹那灭,就是即生即灭,生灭是同时的,可以讲的通吧!可以想一想!从丢这个石头它向前进,我们可思惟观察,应该是生灭同时的。它刹那生、刹那灭,灭和生是同时的,我们用秒来说吧!这个刹那刹那向前进,也可以说一秒一秒向前进,这个秒向前进的时候,同时也就有灭,等到最后的时候,这个小石头它不动了,也就不生不灭了,也没有生也没有灭,用这件事来推论其他的事情,譬如说:这间房子,是一九○○年一月一日开始造,它那时候就开始生也开始灭,说这房子能住五百年,就是刹那即生即灭五百年,最后的时候这个房子没有了,也就不生不灭了。我们如果说:这房子在造的时候到造好了叫做生,造好了以后开始灭,这样讲是不对的,开始生的一刹那即开始灭,所以生灭是同时的,这个生灭同时就是无常。 「谓能证得胜无常想」,这个胜无常想不是一般人能够思惟的。这要学习佛法的佛教徒,能做如是观,所以叫做「胜」,殊胜的无常相,这个无常本身有胜义,而学习无常观的人名之为圣者,人、法都是圣者,「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无常所以是苦想,苦所以是无我想,我们头几天讲过这个道理,「乃至广说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就是你能成就,「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这是一种成就。这个若是在奢摩他裡做如是观,这就是毗钵舍那想,「乃至广说能善为他现三神变」,那当然你可能会无常想成就了,连无我想都成就了,那初开始应该是初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圣者都成就了,乃至成就三明六通,辟支佛的功德,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的功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乃至广说能善为他现三神变」,这就是佛陀的境界了,三种神变来教授、教诫一切众生、这(陵本二十五卷一页),「是名证得随一胜善」论文上面说随一胜善是这样意思。「如是胜善修所成故」,这样的胜善,殊胜的功德是修所成慧所成就的,「由此说言逮奢摩他毗钵舍那」,那麽这位善友,第一个功德是住戒,第二个功德是多闻,第三个功德是具证,这就非常广大了。 亥四、哀愍 四者、哀愍。内具慈悲,能捨自己现法乐住,精勤无怠,饶益于他。 说这位善友他有哀愍心,就是内心裡面有慈悲,怎麽叫做有慈悲呢?「能捨自己现法乐住」,他能弃捨自己的现法乐住,就是色界四禅,或者这麽说:这位菩萨,这位好朋友,他成就了色界四禅,他可以到色界天上去,在那裡生活。但是他看见欲界的众生多诸苦恼,也容易接受佛、菩萨的教化,所以他弃捨了色界四禅又来到欲界,所以叫做「能捨自己现法乐住」,这个现法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裡面,有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叫做乐住,这是一个非常喜乐的事情,「精勤无怠」,他捨掉色界四禅来到欲界,做什麽呢?「精勤无怠」,精进勇勐的修学圣道,不懈怠来饶益一切众生,来利益教化众生,这就叫做哀愍,哀愍是这样意思,这也是善友的功德之一。 看《披寻记》一四七四页: 「能捨自己现法乐住者:谓为利他捨静虑乐」,为了利益众生,弃捨了色界四静虑的喜乐,「故意思择还生欲界故」,这个故意思择,在《大智度论》上解释:成就了色界四静虑的人是没有欲了,那他要来到欲界是没有因缘的,他自己没有欲了,就不能来到欲界。他为了度化众生就「故意思择」,特别的故意思择欲,就好像有欲心似的,这样才能来到欲界,有父母,还生欲界,他若不动这个心,他若不故意思择就不能来到欲界,这是他的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他的愿,有愿而生到欲界来教化众生,是这样的意思。 亥五、无畏 五者、无畏。为他宣说正法教时,非由恐怖,忘失念辩。 「五者、无畏」,第五样功德就是没有恐怖。怎麽叫做「无畏」呢?「为他宣说正法教时」,就是为众生宣扬正法教的时候。这「正法」怎麽讲?「正」是圣人,圣人才称之为「正」。当然主要是指佛。佛陀所宣说的法,教化众生的这些圣道,这叫「正法教」,不是凡夫能说的。「非由恐怖,忘失念辩」,他宣佈正法教化众生的时候,不会因为有恐怖心,他没有恐怖心。会忘失了「念辩」,就是这一段佛法要讲的时候忘掉了,没有念,就不能忆念了。没有念,也就没有辩了,就不能宣扬了。这位菩萨没有这回事情。 《披寻记》一四七四页: 「非由恐怖忘失念辩者:〈声闻地〉说无有怖畏」,没有怖畏,「即此无畏。由无畏故」,由没有恐怖故,「于一切法能正忆念」,「辩才」是无穷尽的,「故作是释。」 亥六、堪忍 六者、堪忍。于他轻笑调弄鄙言违拒等事,非爱言语种种恶行,皆悉能忍。 第六个。这位好朋友,他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教化我们,他这容忍的力量也是很大的。「于他轻笑」,众生对菩萨、对这好朋友,轻视、讥笑他。「调弄」,欺诳、戏弄他。「鄙言」,用鄙陋的语言来毁辱菩萨,这些事情。「违拒等事」,这个好朋友他是慈悲来教化我们,我们不听他教,违背他,拒绝他的教导。「非爱言语」,还有很多不可爱的言语对菩萨说,还有种种的恶行,这些事情。「皆悉能忍」,菩萨都能容忍,还是有耐心地教化我们、不弃捨我们。这是「好朋友」的一种功德。 亥七、无倦 七者、无倦。其力克彊能多思择,处在四众说正法时,言无謇涩心不疲厌。 「七者、无卷」,第七种功德就是这个菩萨他不疲倦。「其力克彊能多思择」,他的体力特别健康,心力也健康,「能多思择」,能很广博地、很深奥地去思惟胜义。「处在四众」说正法的时候,在大众裡面为众生说法的时候,「言无謇涩」,他说出的语言很流利的,「心不疲厌」,他的心不感觉疲倦,也不厌烦这件事,这是第七种功德。 亥八、善辞 八者、善辞。语具圆满,不坏法性,言辞辩了。 「八者、善辞」,第八善于言辞。「语具圆满」,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他的言语所具足的因缘都具足了,非常圆满,也「不坏法性,言辞辩了」,「言辞辩了」就是言辞明了。 《披寻记》一四七四页: 「语具圆满等者:谓若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就是这位菩萨,他成就最上首的语言,这「最上首」语言,就是以涅槃为上首,就是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他这一段佛法裡,以涅槃为中心,就叫做「上首」,他不会劝我们去放逸,他这一段话裡劝我们发出离心,趣向涅槃,就是以涅槃为中心思想。这样,我们可以远离、厌离生死之苦,发出离心、趣向涅槃。这是他的中心思想。他说法的时候有中心思想的,不会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的」,不会说这句话。「极美妙语」,就是菩萨说话的时候音声非常美妙,所以那语言也随着美妙了,就是「极美妙语」。 「甚显了语」,就是佛法有能诠的名句,有所诠的义。这所诠的义隐藏在那言句裡面,菩萨的大智慧,把隐藏的胜义能很明了地显示出来,叫「显了语」。「易悟解语」,他说出来的话你容易明白。「乐欲闻语」,你欢喜听菩萨说法,因为他裡面有胜义,不是戏论,所以你欢喜听闻。「无违逆语」,你不会违逆。不高兴听他说话、那就是违逆了。现在菩萨说法的时候,菩萨知量,知道这个时候就说这麽多就好了,不要说太多,说太多人家厌烦了,知道量,所以「无违逆语」。 「无所依语」,什麽叫「有所依」?就是他说这一段佛法的用意,希望你们对我有信心、不是对法有信心,对我有信心、我就得到名闻利养了。这叫「有所依」。菩萨没有这回事,没有希求对他个人有信心,没有这种想法,是「无所依语」。「无边际语」,菩萨的大智慧,所说的佛法是无穷无尽的,是「无边际语」。「如是名为语具圆满」,这「语具圆满」是这样意思。「如〈声闻地〉说」,这几句话都是〈声闻地〉的论文。(陵本二十五卷三页)那裡说的。 「于实无事离增益执,于实有事离损灭执,是名不坏法性」。这「不坏法性」怎麽讲?「于实无事离增益执」,实在没有这件事,就是「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没有这件事。「离增益执」,我们不会执着有这件事。「离增益执」这四个字,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麽,但还不是容易明白的。「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我们认为是「自性有」就是「增益执」了。前面我们讲过,这得无生法忍,就是明白了「言说法性是自性空」,你成就了这样的智慧就是无生法忍。这《中观》的思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成就这个智慧,那就是无生法忍。但是〈唯识〉的经论说「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你能忍可这个道理,那就是无生法忍。这叫做「离增益执」。这样,「离增益执」不是凡夫,这是成就圣道的人。要经过多少时间的闻思修,你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呀!所以叫「于实无事离增益执」。 「于实有事离损减执,是名不坏法性」,实在是有,这是说什麽?那就是圆成实性和依他起,这是有。但是在我们凡夫就看不见这件事。譬如说那个譬喻;光线不太好,有一堆绳子盘在那裡,我们眼睛不好、光线也不好,看成是一条蛇,另外没有看见绳子,那些事统统没看见,只看见蛇。看见蛇是「增益执」,不看见有绳子就是「损减执」。我们没有看见这一切阿赖耶识为种子所现行的这一切的识,和这个识的寂灭相,都没看见,那叫做「损减执」。「损减执」实在是个凡夫境界。现在说「于实有事离损减执」,他得到无分别智,能见到第一义谛了,那他当然也能见到一切法如幻如化的境界,这是圣人才这样子,不是凡夫。「于实有事离损减执,是名不坏法性」,我们没能看见一切法如幻如化,这就是「损减执」。也没能见一切法寂灭相,这是「损减执」。「于实有事离损减执,是名不坏法性」,这「不坏法性」这麽讲。「离增益执」、「离损减执」,这叫「不坏法性」。 「八者、善辞。语具圆满,不坏法性」,那看出这个好朋友是圣人呀!不是凡夫。「真实实义品说」,三十六卷那个「真实义品」,「二种人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俱为失坏」,有两种人对于佛所说的法和毗奈耶都失坏了。「两种人」就是前面说有「增益执」的、和有「损减执」的这两种人,这两种人对于佛的正法都破坏了。佛说:「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我们不认可这件事,那就是于佛的法毗奈耶都失坏了,你不能住持、弘扬佛陀的正法。(陵本三十六卷十五页)在那上说的。「翻彼应知此所说义」,把那段文翻过来,就是这裡说的这个「词具圆满不坏法性」的道理。 下面再解释「言辞辩了」。什麽叫「言辞辩了」?「语工圆满是名言辞辩了」,这「工」是「巧」、善巧的意思,你的语言裡面有善巧的智慧,说得非常圆满,那就叫「言辞辩了」。「谓由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粮故,能说正法,是名语工圆满」,「谓由文句等相应」,就是你为众生说法的时候,所说的文句,能诠胜义的文句、所诠的胜义,这些事情,像前面说的「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等这些,「乃至常委分资粮等」,这「常委分资粮」是什麽?这「常」是你常常这样做,没有间断地用功这样做。「委」是周备的意思,你修止观的时候,修的非常圆满,叫「委」。这「常委分」,这「分」是「因」的意思。「因」是正见,你先得到正见以后,你才能有「常委」,你才能如法地、无间断地修学止观,没得正见的人,谈不到止观这件事。「能说正法」,你具足了这麽多的条件,你能为众生宣扬正法,是名叫「语工圆满」。「如〈摄释分〉别释应知。(陵本八十一卷三页)」说的。 这是八种功德。八种功德是众相圆满了,你为众生做好朋友的功德圆满。下面所作不虚,分两科。第一科,标。 酉二、所作不虚(分二科) 戌一、标 若诸菩萨具五种相,众德相应,能为善友所作不虚。 「若诸菩萨」具五种的德相,这五种的德相相应了「众德相应」,「能为善友所作不虚」,那这个人能为众生作好朋友,这个好朋友能为众生栽培善根,不会徒劳的。他和你作好朋友,你是能得到功德的,你和他作朋友、不会白作的。这五种相是什麽呢?下面列出来。 戌二、列 一者、于他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二者、于彼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 「一者、于他先欲求作利益安乐」,这是第一个。这位菩萨,不是你向他有所求,他才来满你所愿,来和你作好朋友,不是。在这以前,他就有这慈悲心了。「于他」对所化的众生的他,「先欲求作利益安乐」,那位菩萨的慈悲心,在你想要离苦得乐的愿望之前,他就计划,他那慈悲心就想给你做什麽样的利益安乐,就准备好了,是这样意思。这「利益安乐」前面〈施品〉也说了,「安乐」是果,「利益」是因,你先修学圣道、戒定慧的时候叫「利益」,以后一定得到「安乐」。这是指出世间的事情说的。世间上的利益安乐,菩萨也做,就是为出世间圣道的利益安乐作前方便。 「二者、于彼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前面是说菩萨的慈悲,在你还没有求时候,他就这样给你计划了。第二,「于彼」,这个菩萨对于所教化的众生的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是真实的知道这件事,知道怎麽样令你得到利益安乐,菩萨完全看得清清楚楚的,真实的知道。这凡夫做不到,没有能力做这件事。这可见,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你一定要自己先修学圣道,得无生法忍以后才能利益众生,不然你度化众生的能力不够。「如实了知、无颠倒觉」,没有错误,不会搞错了这件事。凡夫也可以发菩提心,也可以弘扬佛法,但是,是不及格的。 《披寻记》一四七五页: 「于彼利益安乐如实了知等者:〈自他利品〉中说:菩萨念与众生有利益品所有安乐,终不念与无利益品所有安乐。」菩萨那大悲心在忆念这件事,与众生有利益品的所有安乐,他让你修学戒定慧,然后得四禅八定,得无生法忍,一切圣道,你会得到安乐的。「终不念与无利益品」,对你没有利益,说是我给你很多美钞,那不见得就有利益,我给你盖个好房子也不见得有利益,所以「终不念与无利益品所有安乐」。「菩萨于此无利益品所有安乐,以无倒慧如实了知。」对于你实在没有利益的事情你可能会感觉到安乐,但菩萨对这件事「以无倒慧如实了知」,无颠倒的智慧,就是圣人清淨的智慧,真实知道这件事,「无利益品的所有安乐」菩萨会知道的。「乃至广说,(陵本三十五卷二十一页)」此应准知。 三者、于彼善权方便,顺仪说法,随众堪受调伏事中,有能有力。 前面是从菩萨的内心来说明这件事,还没有付诸行动。这第三是事实上的行动。菩萨于彼所化众生,菩萨採取行动了,「善权方便,顺仪说法」,「善权」就是善巧方便,那方便权巧的智慧「顺仪而说」,随顺威仪为你说法的,不会搞错了。「随众堪受调伏事中」,随顺所化的众生,能接受菩萨这样说法来调伏的这些事情,就是为你说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来调伏你的烦恼那些事中,「有能有力」。菩萨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智慧力量,心力、智慧力,有这力量能做这件事,能应机说法,菩萨有这个智慧。 《披寻记》一四七五页: 「顺仪说法者:〈力种性品〉说:菩萨应当安住如法的威仪而为众生说法,非不安住如法威仪。」菩萨说法的时候,有一定的规则、一定的仪轨。「不为无病处高座者而说正法」,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不给那个没有病而坐在高座上的人说法,你若有病,非要坐高座,那菩萨也可以给你说法。若没有病,你坐高座,菩萨坐在矮座上说法,菩萨不这样做。「不为坐者立说正法」,听法的人坐在那裡,菩萨站着说法,这是不威仪的,这是解释「善权方便、顺仪说法」的。「不为坐者立说正法」。「不应居后为前行者而说正法」,听法的人在前面走,菩萨在后面走,菩萨不为前行的人说法。「不为覆头而说正法」有人用什麽东西盖着头,这个人菩萨不为他说法。「(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页)此应准知。」这个在我们的戒上已经说了这件事。 四者、饶益心无厌倦。五者、具足平等大悲,于诸有情劣中胜品,心无偏党。 「四者、饶益心无厌倦。」第四,菩萨为众生说法,令众生得大饶益这件事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圆满的,要长时期教化众生,但是菩萨心没有厌倦,不怕辛苦。「五者、具足平等大悲」,菩萨对众生说法,在菩萨内心裡面具足了平等的大悲心为众生说法的,怎麽叫「平等大悲」呢?「于诸有情劣中胜品」,对于所教化的众生裡有劣中胜的差别,或者智慧有劣中胜,福报也有劣中胜,「心无偏党」菩萨对所教化的众生有这样的差别,但是菩萨的慈悲心是平等的,不会偏于某一个人,不会那样做。这是列出来五种。 酉三、作信依处(分二科) 戌一、总标 若诸菩萨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令他远闻极生淨信;何况亲睹。 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是所作不虚,第一科是众相圆满。现在第三科是作信依处。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若诸菩萨」成就五种相貌,令善友的体性,作众生信心的建立处,「令他远闻极生淨信;何况亲睹。」菩萨那善友性,能作众生信的依止处,这句话怎麽讲?「令他远闻,极生淨信」,众生不是和菩萨在一起,他们距离的很远,只是闻名,闻菩萨的名的时候,就「极生淨信」能生清淨的信心,「何况亲睹?」何况你到他面前看见他的时候,那当然你的信心更会建立了。 《披寻记》一四七五页: 「令善友性作信依处者:前说成就八支善友,众相圆满,名善友性。〈声闻地〉说: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陵本二十五卷一页)彼八因缘,即此八支。由是令他未信生信,已信增长,名信依处。」就是令你生信,「已信」还能增长,这叫「信依处」。 前面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列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胜妙。 戌二、列释(分五科) 亥一、胜妙 一者、胜妙。威仪圆满、威仪寂静、威仪具足,一切支分,皆无躁动。 「一者、胜妙。」第一个作信依处的相貌,就是「胜妙」。什麽叫「胜妙」?「威仪圆满、威仪寂静、威仪具足,一切支分,皆无躁动。」就是菩萨的威仪特别的殊胜微妙。怎麽叫做胜妙?「威仪圆满」菩萨行住坐卧的威仪没有欠缺,都是非常圆满的。「威仪寂静」,菩萨不是那麽慌张、躁动的,不是那样。「威仪具足,一切支分,皆无躁动」,菩萨的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都是没有躁动,都是寂静的。 《披寻记》一四七六页: 「威仪圆满等者:〈声闻地〉说:于威仪路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威仪路」就是行住坐卧显现威仪的过程,叫「威仪路」。「成就轨则」,就是可以为人作轨则的,可以学习的。「随顺世间,不越世间」,世间上这些有智慧的人,他们的威仪也是可观察的,菩萨也随顺世间的威仪,他不超越世间的常轨。「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菩萨随顺世间,但也不违背出世间佛法的威仪。「毗奈耶」就是佛所规定的威仪,菩萨是随顺的,不超越毗奈耶,不违犯毗奈耶所规定的。(陵本二十二卷三页)「是名威仪圆满」。 「又说成就离欲者相;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声闻地〉裡又说「成就离欲者相」,就是由未到地定修七种作意,成就了色界四禅的人,他就离欲了。未到地定还没能离欲。现在说「成就离欲」就是说得色界四禅的人,他心裡面离欲了,表现于外的相貌也是离欲的,「成就离欲者相」。「谓离欲者,身业安住」,他的身体表现出来的境界就是安住、安静。「诸根无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掉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他的威仪或者向前进,或者不进、在寂静的时候,「无有躁扰」,他的身体表现出来的,没有躁动、没有扰乱。「无躁」、表现于外的相貌是寂静,「无扰」、内心也是寂静的。「于一威仪,能经时久」,行住坐卧的一种威仪,或者他坐在那裡,他经过时间很久。一种威仪能经过很久,他都是寂静住的。「不少惊惧」,没有少少的惊惧的事情。「终不数数易脱威仪」,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变动,坐在那两分钟,又要跑一跑,跑一跑回来又要躺一会,没有这些事情。(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页)「是名威仪寂静」。 「行时住时身所作业正知而住」,他身体表现于外的相貌,有的时候是行,有的时候是住,这是属于身所作的行动。但内心裡,不管是行、是住,行住坐卧,不管是进、是止,他心裡面是「正知而住」,长时的清淨而住,不会有虚妄分别的事情。「一切成办无所减少」,这些威仪的功德他都成办,不会减少的。「是名威仪具足。〈声闻地〉说不应摇身摇臂」,这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也有这个。不应该「摇身」,身体摇动。或者「摇臂」,当然不是运动的时候。也不会「摇头跳掷携手叉腰竦肩入施主家」,入施主家的时候不会有这些不威仪的事情。「不应辄坐所不许座」,不应该随便地;那施主所不许坐的座位,不会坐在这个座位上。「不应不审观座而坐」,你要坐在一个座位上,你先要注意地观察这个座位,然后再坐,「不应不审观座而坐」。「不应放纵一切身分」,不应该这样子。「不应翘足」,腿不可以翘起来。「不应交足」,不应该这样子。「不太狭足」,这足与足太狭也不是。「不太广足」,足和足也不距离的太宽。「端严而坐」,应该这样坐。「于此一切所不应行不起毁犯,是名一切支分皆无躁动」。 前面是胜妙,下面第二科是敦肃。 亥二、敦肃 二者、敦肃。三业现行,无掉无扰。 「二者、敦肃」,这个「敦」是敦厚诚实,这个「肃」是恭敬严肃。菩萨是这样的。「三业现行,无掉无扰」,他的身口意三业表现出来的行相,不会掉扰,刚才解释过。 《披寻记》一四七六页: 「三业现行无掉无扰者:〈声闻地〉说:离欲者相,如次显示」,如其次第,如身语意的次第都是无掉无扰的这样表现出来。「(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页)此应准释」。 亥三、无矫 三者、无矫。不为诳他,故思诈现严整威仪。 第三件事情是「无矫」,这「矫」是虚伪的意思。「不为诳他」,这位菩萨在那裡所现出来的威仪没有欺诳别人的意思,不会「故思」故意的心裡面思惟「我要欺骗他们」,诈现出严整的威仪,严肃的威仪,不会这样子。 亥四、无嫉(分二科) 天一、无不堪忍 四者、无嫉。终不于他说法所得利养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励,请他说法;复恒劝馀于彼广施利养恭敬,无谄伪心。 「四者、无嫉」,第四个无嫉,就是不嫉妒。「终不于他说法所得利养恭敬,生不堪忍」,别人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得到利养恭敬了,这位菩萨心裡面就不高兴了,「生不堪忍」,别人得到利养恭敬,他心裡面不能容忍。菩萨「终不于他说法所得利养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励,请他说法」,而菩萨自己也是有能力为众生说法,但是常自己勉励自己,请他人为众生说法。「复恒劝馀于彼广施利养恭敬」,又菩萨常常劝别的补特伽罗「于彼」菩萨「广施利养恭敬」,「无谄伪心」,菩萨是用诚实心来做这件事,不是谄媚虚伪的意思。 这嫉妒障碍这件事,凡夫都是有的。但是在这上面看,菩萨没有这件事。菩萨为什麽没有这件事?就是他修止观成功了。他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主要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他把贪瞋痴的烦恼灭掉了。灭掉了,他遇见这些事情,很自然的、就不会有嫉妒心。如果我们不修习止观,你与生俱来的烦恼就要活动。但是我们学习了佛法的人,要能反省的话,「哎呀!我现在有了嫉妒心,不对!」你明知道不对,你作不得主,因为你没有止观,你这烦恼就会现行。那个时候;明知道不对、但是还作不得主,作不得主、又知道是不对,是很苦恼的一件事。若是你常常…这个时间我是做学生,什麽时候才不做学生?我看很久很久要做学生,要到佛的时候才是为人做老师的,不然都是做学生。他常常的修止观来调伏自己。你这样子;不要说得圣道,你的止观修得有点力量,能调伏烦恼了,这个嫉妒心就没有。那时候心情也自在一点,就没那个苦恼。「你叫我修止观,我就不修、你能怎麽地呢?」如果你这样子,你到时候又苦恼的。这几天我也和同学说过,修止观不是很难的事情,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难事。说:「我就是不欢喜」,就是有业障。拜大悲忏的时候,你诚恳的拜忏。求求菩萨,嘴若不好意思说出来,你心裡面默念,你向菩萨坦白:「我很苦恼,菩萨慈悲帮助我,叫我心裡面不嫉妒障碍」,你诚恳的求菩萨,诚恳的念大悲咒,一心不乱的念大悲咒,诚恳的拜佛,他就有效的。 所以这上面说,「四者、无嫉。终不于他说法所得利养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励,请他说法。」「请他说法」也不简单的,我姑且这麽说,若是自己没有学习佛法,我们在一个地方也做了住持,有可能还请别人来讲经说法。如果自己学习了以后,你肯请别人讲经说法吗?那不容易。这上面说「而常自励请他说法」,不过,这麽高位的菩萨,他请另外的法师来说法,我感觉那个法师可是不简单,一定不是平常人。「而常自励请他说法,复恒劝馀于彼广施利养恭敬,无谄伪心」他是真实诚实的。 这是无不堪忍,下面第二科,倍生欢喜。 天二、倍生欢喜 又常于他其心纯淨,见彼说法及得财敬,深生随喜。如自所获利养恭敬,心生欢喜,见他所得利养恭敬,其心欢喜,复过于是。 「又常于他」不是短时期的,他的心很清淨,怎麽叫「清淨」呢?见彼菩萨为众生说法,及得到名闻利养的恭敬的时候「深生随喜」,心裡生欢喜心。「如自所获利养恭敬,心生欢喜」就像自己得到名闻利养,得到恭敬的时候心生欢喜,别人得到名闻利养,得到恭敬的时候,他心生欢喜。「见他所得利养恭敬,其心欢喜,复过于是」,超过自己得到名闻利养恭敬。 亥五、俭约 五者、俭约。尟储器物,随得随捨。 就是他俭约,他自己得到的利养,他很少储藏起来,「随得随捨」能这样子。这叫做「俭约」。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怎样处理恶缘?佛教我们要化解,“解冤释结”,怨要化解。再跟大家说,恩也要化解,为什么?恩爱一不谨慎,就会变成冤家。感情会变,所以不要认为恩爱是好事情,你看哪个冤家最初不都是恩爱,后来都变成了冤家的?感情是迷,变幻无常,所以说所有的情结都要用智慧把它化开。智慧出自于真诚心,真诚是无私,一定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大家要知道,所有的恶业,都是希望占有,都是希望控制,这不是智慧。你如果有真实智慧,你就一定没有控制别人、没有占有别人的念头,与一切人往来,你就不会跟人结怨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