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中国的丛林将佛教的教学制度化
2015/5/23   热度:751
1中国的丛林是佛教在中国第一次的改革,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学制度化了。释迦牟尼佛在世是私人教学,完全是教私塾的方法。一直到唐朝初年,中国人把佛教教学制度化,用现在就是办学校,就是大学。 2丛林的主席就是校长,又称住持、称方丈,校长;首座就好像现在大学里面学院的院长,学系的系主任,称为首座;阿闍黎,那是教授。阿闍黎翻成轨范师,他有德行,值得我们学习,他有学问、有能力教导我们,是我们的典范,这是称阿闍黎。首座和尚,他主管教学的,三个执事里头,在大学里面好像第一个上首,称为教务长,大学的教务长;维那是管秩序的训导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确确实实名称不相同,他们管的业务完全相同。所以中国丛林是佛法的现代化。 3早年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很多次,印象很深,他说中国佛教要恢复,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报,这要有智慧、有福报,缺一样都做不到。 4佛教是教育,还是要回归教育,不但佛教是教育,这世间所有的宗教都是教育,叫社会教育。如果回归教育,它对这个社会就有贡献,不能回归教育,早晚都会被淘汰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修行人说,他无论怎样用功,功夫还是不得力。凡是功夫不得力的,都是修行没有尽力,没有依教奉行。如修行人还搞名闻利养,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功夫怎么会得力?佛劝导我们,要功夫得力,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怎么建立?读诵大乘、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信心建立之后,你才能真正懂得和尝到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的意思和法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得幸福美满。我们有许许多多同修,他嘴里口口声声说要了生死、出三界,可是他心里还贪恋五欲六尘,还搞名闻利养,这些人从来没有发过了生死、出三界的心,这就难怪他功夫不得力,他就免不了生死轮回!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