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4


2014/9/4    热度:17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4

 

  卯二、能作十事(分三科) 辰一、标

  如是菩萨十五妙善增上意乐,随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

  前面的文是说十五种意乐,这裡是第二科「能作十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菩萨」,前面曾经解释过,就是两种菩萨:一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一个是十地菩萨。「如是菩萨」,就指这两种菩萨。「十五妙善增上意乐」,这两种菩萨总计起来有十五种「妙善」,极良好的「增上意乐」,是特别有大力量的意愿,也包括欢喜的意思。「随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这十五种增上意乐是做什麽用的呢?它会有什麽作用呢?「随一切地」,就是随顺胜解行地和十地,随这一切地。「以要言之」,就是提要来说明它的作用,它也能作十种事情。这是十五种增上意乐的作用。

  《披寻记》一五六一页:

  随一切地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淨胜意乐地,行正行地,决定地,决定行地,到究竟地,名一切地。彼菩萨众所有意乐能作所作随应当知。

  「随一切地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淨胜意乐地,行正行地,决定地」,这个「胜解行地」还是说煖、顶、忍、世第一比较好一点。「淨胜意乐地」,就是初极喜地。「行正行地」,就是从第二地到第七地,叫做行正行地。「决定地」,就是第八地。「决定行地」,是第九地。「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名一切地」,这裡面说就是这麽多的地,就叫做一切地。「彼菩萨众所有意乐能作所作随应当知」,彼那麽多的菩萨他们所有的增上意乐,能作所应该作的事情,随其所应应该明白。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辰二、徵

  何等为十?

  这十种事是什麽情形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依十二」,本来是十五种增上意乐,只说十二种,那三种表面上没有说出来,包含在裡面了,所以「依十二」。分十科,第一科「依最上意乐」。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举依十二(分十科) 午一、依最上意乐

  谓诸菩萨最上意乐,能于三宝,修一切种最胜供养;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

  「谓诸菩萨最上意乐」,最殊胜的意乐,是什麽呢?「能于三宝」,能于佛、法、僧三宝。「修一切种最胜供养」,这麽多的菩萨他对于三宝是特别的尊重,所以能够修行「一切种」,就是很多的、最殊胜的供养。「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最胜供养,当然就是财供养,或者是法供养这一类的。作供养有什麽好处呢?「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就是供养三宝所成就的功德,是你得无上菩提的资粮。

  「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这个资粮,供养三宝是无上菩提的资粮,其他的功德也可以作资粮的,但是供养三宝在一切菩提的资粮裡面是最殊胜的。那麽就是做这件事,这是一种。

  午二、依遮止意乐

  又诸菩萨遮止意乐,能于所受淨戒律仪,命难因缘,亦不故思犯于所犯。设有所犯,疾疾悔除。

  这是第二意乐,就是「依遮止意乐」。「又诸菩萨遮止意乐」,就是不违犯戒律;戒所禁止、不要做的事情,他能够依教奉行。「能于所受淨戒律仪」,能于三师之前所受的清淨戒律仪。「命难因缘,亦不故思犯于所犯」,就是有生命的危险;我若持戒,我可能会死掉了,那也就死掉就死掉了,也不故意的在心裡面作意毁犯所受的戒法,也不犯戒的。宁可死了,也要持戒清淨。「设有所犯」,假设失掉了正念,犯了戒。「疾疾悔除」,很迅速地要忏悔,除灭这个犯戒的罪过,来恢复清淨。这是做这件事。

  午三、依波罗密多意乐

  又诸菩萨波罗密多意乐,能于善法常勤修习无放逸住,常住最胜无放逸住。

  这是第三个,是「依波罗密多意乐」。「又诸菩萨波罗密多」的「意乐」,就是思惟波罗密多的功德生大欢喜心。这样思惟之后,会做出什麽事情呢?「能于善法常勤修习」,能于六波罗密的善法能「常勤」,就是精进的去修习,修习这六波罗密多。「无放逸住」,不会这个时候懒惰了,我不去学习六波罗密多的功德,不会有这件事。因为你常思惟,你知道这个善法的功德殊胜,也会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他自然地会去修六波罗密多了。若是你平常你不思惟善法的功德,不思惟六波罗密的功德,就是做一般的散乱的妄想,那你就不知道善法的功德,也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你能修学善法吗?「常住最胜无放逸住」,所以这位菩萨他是长时期的安住在最殊胜的无放逸住,不放逸,精勤地修学六波罗密多的功德。

  这个弥勒菩萨的大智慧会说出来这麽一个方法勉励我们精勤的去做功德,怎麽办法呢?你常思惟六波罗密的功德,这布施波罗密有什麽功德?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有什麽功德?你常思惟这个功德,你就欢喜做,就会欢喜做功德。有这麽一个方法,你看这个事情。这是「常住最胜无放逸住」。

  午四、依真实义意乐

  又诸菩萨真实义意乐,能为有情以无染心流转生死,不入涅槃增上意乐。

  这是第四件事。这第四件事,「又诸菩萨真实义意乐」,这个诸菩萨他常思惟、观察这个真实义,因此而生欢喜心、生勇勐心。做什麽事情呢?「能为有情以无染心流转生死」,能够发大悲心教化一切众生,你不能离开生死的这个地方,在生死这个地方是无染污心流转生死,就是你能够证悟这个真实义。证悟真实义的时候,就通达这个生死的世界都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那就与真实义相应了,这个心就清淨,所以无染污心在生死裡流转度化众生,能这样子,有这种作用。

  「不入涅槃增上意乐」,这个「入涅槃」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入于第一义谛的时候,灭掉了色受想行识。当然我们平常人,这个身体是个臭秽的身体,有老病死的身体。我们消灭了爱烦恼、消灭了见烦恼,那麽这个臭秽的身体就没有了。菩萨发大悲心证悟了真实义,他那个身体是清淨的,不是我们这个老病死的身体。那个身体也是可以悟入第一义谛的时候,一念不生,也可以不现起。但是现在这位菩萨有大悲心,你不可以弃捨它,要保留这个身体,保留这个身体就是不入涅槃了,不入于不生不灭的地方。「增上意乐」,你若证悟了真实义的时候,也能办到这件事,就是不入于不生不灭的地方,他有这样的增上意乐。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以无染心流转生死等者:由诸菩萨于其生死如实了知,故无染心流转生死。由于涅槃不多愿乐,故不速疾入般涅槃。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页)

  「以无染心流转生死等者:由诸菩萨于其生死如实了知」,由于诸菩萨对于这个生死,在三界裡面又生又死,多数是在欲界和色界。「如实了知」,会真实的通达了这个生死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故无染心流转生死」,所以他能够没有染污心流转生死。若是我们不能通达一切法是毕竟空,我们心有所执,执着有这些可爱的、可憎的事情,那你在生死裡流转是有染污心才能流转的。菩萨不是,他常修毕竟空观,毕竟空观就没有可爱、也没有可憎这件事,所以在生死裡面流转,心还是清淨的。

  「由于涅槃不多愿乐,故不速疾入般涅槃」,这个「由于涅槃」,就是菩萨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菩萨是在世俗谛这个世界裡。在这个世界的地方呢,他观察这个世俗谛都是毕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无有少法可得的,这个地方就是涅槃。所以对于那个弃捨了世俗谛,到第一义谛那个无馀涅槃,「不多愿乐」,不是有很多的欢喜,所以他那个大悲心不退转。「故不速疾入般涅槃」,所以不会像阿罗汉速疾的入般涅槃,不会那样子。「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页)」。这个境界是高了,就是真实义意乐会有这样的作用。

  午五、依威力意乐

  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

  这是第五件事,是依威力的意乐。「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诸菩萨对于佛菩萨的法的威力、不可以思议的神通的威力、大福德的威力,生欢喜心。这个诸佛菩萨的威力,那是果,佛菩萨圣道所成就的果。若是你常思惟佛菩萨有这样的威力,你就会愿意也成就佛菩萨的威力,那你就得要努力地用功的修行了。「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那你若有这样的意乐,你就能对于佛所说的教法,你就能够去闻思修了,你就能够享受到这「淳淨」的,就是特别清淨的、没有烦恼,那个「上妙」的法味。原来是得到禅定以后会有轻安乐,当然这不是凡夫的境界,就是超过了禅的法味、禅的轻安乐的,那是圣人的境界。

  这是说你对于佛菩萨的威力生欢喜心,你就会努力地去修学圣道。这就是你常做这样的思惟,生欢喜心,就会做这件事。如果心裡面常在生死的五欲裡面去执着,就不知道这件事了,就很难去修学圣道的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说:有四正法,摄持正教。何等为四?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乃至广说。(陵本十三卷十一页)此中圣教,应准彼释。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无有乖诤,名能觉受淳淨上妙法味。

  「能于圣教觉受淳淨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说」,这是前面。「有四正法,摄持正教」,就是有四种正法能够摄受正教、能够住持正教。这个摄受和住持意思还不一样的。「何等为四?」怎麽叫做四种呢?

  「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乃至广说」,第一种是「远离」,这个我们已经学过了。「远离」,就是远离喧闹的地方,到寂静处。这句话,若是你不修止观,你听这句话就是这样意思。其实这裡面应该包括烦恼,这个烦恼强的人就会喧闹,今天我骂你,明天你骂我,就是不适合称之为「远离」的。这个修圣道的人有可能会远离这种人,你和这种人,他不寂静,所以是应该远离。

  「二者、修习」,你到那个寂静的地方干什麽呢?修学止、修学观,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毘钵舍那的。

  「三者、修果」,你常常的修奢摩他和毘钵舍那,终究有一天你有所成就了,烦恼障、所知障都消灭了,那你就是得了圣道了,这叫修果。

  「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第四种呢,于圣教裡面没有乖违、没有诤论。没有诤论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随顺圣教去修学戒定慧,你有了成就以后,你去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你说的和佛说的一样。你要随顺佛也这麽说苦集灭道,诸法是缘起的,是第一义谛,怎麽怎麽地。佛这麽说,你也这麽说,这样你这个名句的教和所诠的义和佛说的一样,没有乖违,所以也没有诤论。你得了圣道了嘛,你收的徒弟也跟你这样学,他去为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亦复如是。就是师和弟子所说的佛法都是一致的,而没有乖诤,就是这个意思。不像这个外道,可就有问题了。「无有乖诤」。

  这个第一种是「远离」,第二种是「修习」。这个「远离」是一个修道的大环境,然后自己用功修学止观,用这样的方法你就能够摄取第一义,你就成就了无所得的智慧,成就这个智慧。「远离」和「修习」是这样意思。然后你成就了圣道,你能够宣扬佛法,能令佛法在这个世界上住持。所以那个「摄持」,第一个是摄取,第二个是住持。怎麽样能摄取呢?就是要「远离」和「修习」,你能够证悟那个第一义谛。「修果」以后,然后「于圣教中无有乖诤」,能够使令这个言说的佛法在世界上得以住持,住持而不变。「乃至广说。(陵本十三卷十一页)」。

  「此中圣教,应准彼释」,这裡说「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能于圣教」,这个「圣教应准彼释」,你要准照那个文上说的解释,应准彼释。

  「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你开始的时候是从文字上通达圣教,再进一步呢,「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就是进一步,深一层了,深一层的通达法义。这应该是达到了离文字相的境界。

  「无有乖诤,名能觉受淳淨上妙法味」,你能如实的通达圣教法义,「无有乖诤」,不会与第一义谛相违反,你为人宣说的时候也没有违反,这就叫做「能觉受淳淨上妙法味」。

  复能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不唯闻思,便生喜足。

  前面说你常思惟、观察佛菩萨的威力,生大欢喜,你就能够依教奉行,得入圣道。得入圣道之后呢,「复能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又能够发起这个「坚固想」。这个「修」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奢摩他裡面修毘钵舍那观,这就是一种。第二种,修观以后断惑证真,得成圣道了,也叫做修。这个「修」,通凡、通圣。若在凡夫的时候,你成就了奢摩他,你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你入定的时候,这个境界也是不容易破坏的。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努力地精进地用功修行,这个欲能破坏你。若是已经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个欲不能破坏你,你就坚固。若是欲虽然不能破坏你,但是见能破坏你,这个见烦恼这个见,常见、断见、六十二种邪知邪见能破坏你。所以成就禅定的人,他可能有邪知邪见的,那还是不坚固。若是进一步在禅裡面修毘钵舍那,断除去烦恼障、所知障,这个时候没有能破坏的了,任何的事情不能破坏,所以那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于第一义谛,这个时候是特别坚固的、不可破坏的。

  「欣乐多住」,就是欢喜常在这裡住,常在这个第一义谛这裡住。在这地方住,无烦、无恼,没有一切的戏论,离一切戏论。「欣乐多住」,这时候非常的欢喜。「不唯闻思,便生喜足」,这样的修行人他不会只是对于佛法有闻所成慧、有思所成慧,他就知足了,不会这样子,他不会这样子。那样子问题还没解决啊!你还可能会退转的。现在达到这个修所成慧,到圣位的时候,那是非常圆满、非常清淨的地方。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者:谓作是思:修习定心,得定自在,能正对治一切漏有漏法不为漏有漏法之所胜伏,是名于修起坚固想。由是于修欣乐多住。

  「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者:谓作是思」,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心裡面这样思惟。「修习定心,得定自在」,就是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得了未到地定,然后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子,「修习定心」,叫这个心明静而住,不散乱也不昏沉。长时期这样修行呢,你就会得定自在,就是得到了色界的四静虑。得到四静虑的时候,入定、住定,住在定裡面,或从定裡面出来,入、住、出都是很自在,要入就入,要住也可以住,要出可以出。这是表示什麽意思呢?有人得了定以后,忽然间入定不自在,你想入有点困难。你想要住在这个定裡还不容易,你想要出还出不来,已经住在定裡面想出出不来,就是入、住、出不自在。现在这个人是「得定自在」,就是没有这些问题,这是第一种。

  第二,在禅定裡面还有爱、见、慢、无明的烦恼,爱这个禅的轻安乐。爱、见,见,或者是有常见、有断见,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爱、见,慢,高慢心,「啊!我得了禅定,你们都没得,你们还不如我,我成就了这样殊胜的禅定了」。爱、见、慢,无明,而不知道这也是因缘生法,是毕竟空寂的,还不知道这些事。你若有爱、见、慢、无明,你定就不自在。现在这位佛教徒,他能够在定裡面修四念处,能破除去这些烦恼,心得自在,所以「修习定心,得定自在」。

  「能正对治一切漏有漏法」,因为你在禅定裡面,你去观察这个四念处,观察身、受、心、法是毕竟空寂的,观察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在禅定裡面,你这样的修毘钵舍那观,有个特别的作用,就什麽呢?「能正对治」,能够很巧妙的,能够对治,就是消灭。消灭「一切漏有漏法」,这个「漏有漏法」是什麽呢?这个有漏法是什麽?有漏法……就是三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还有生杂染,这个生杂染就是有漏法。这个「漏」,就是烦恼杂染、业杂染,就是漏。或者说,这个「漏」,单指烦恼杂染说;这个业杂染、生杂染,是「有漏法」。

  这个「有漏法」有两个意思,哪两个意思呢?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就是生杂染,色受想行识它能生出来烦恼。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面能够流出来贪瞋痴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以叫做「漏」。所以色受想行识,你这个果报体它能够流出来烦恼,所以它就是「有漏」,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怎麽来的?还是由烦恼来的。我们有烦恼,有烦恼杂染、有业杂染,所以就得这麽一个果报。什麽叫做「有漏法」?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漏法。什麽叫做「漏」呢?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流出来很多烦恼,流出来很多的业障。总起来说就是三杂染,或者就是惑业苦。「能正对治一切漏有漏法」,你在禅定裡面修四念处能对治三杂染,把这个惑业苦全面地清除了。

  「不为漏有漏法之所胜伏」,你成就了这样的定自在,在定自在裡面修四念处,就不会「为漏」、「为有漏法」之所胜伏,不会被它降伏了,不会的,你能降伏它、能消灭它。所以我们消灭了这个漏、有漏法,你就是一个清淨的真如的境界。「是名于修起坚固想」,这叫做「修起坚固想」。「由是于修欣乐多住」,因为有这样的功德,所以他欢喜在这裡面住,住在这裡面,而不欢喜虚妄分别这些事情,不欢喜虚妄分别。这是第五「依威力意乐」,会做这件事。

  午六、依利益安乐解脱意乐

  又诸菩萨利益意乐、安乐意乐、解脱意乐,能于一切饶益有情所作事业,精勤修习;虽常修习而无厌倦。

  这是第六科。「又诸菩萨利益意乐、安乐意乐、解脱意乐」,这前面都讲过了。「能于一切饶益有情所作事业」,这位菩萨他常心裡面思惟这个利益意乐、思惟安乐意乐、思惟解脱意乐,这样子他心裡面就会出来一件事,「能于一切饶益有情所作事业」,就是做这种事情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不会因为我做这件事使令他苦恼,菩萨不做这件事。「精勤修习」,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菩萨不懈怠,精勤地去做这件事。「虽常修习而无厌倦」,虽然长时期的用功修行,但是心裡他不疲倦。这个不疲倦,为什麽不疲倦呢?这个胜解行地应该是他得到了禅定,得到了禅定他做事的时候可能还是出定,出定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可能有疲倦之感,但是做完的时候他就入定,入定立刻就恢复了,所以不会有厌倦的问题。这个到十地菩萨呢,那要比胜解行地是更殊胜了。所以「虽常修习而无厌倦」,当然这裡面也表示这位菩萨有大悲心。

  午七、依坚固意乐

  又诸菩萨坚固意乐,能于种种炽然精进、广大精进,发起安住无缓加行、无断加行。

  这是第七科「依坚固意乐」。「又诸菩萨坚固意乐,能于种种炽然精进」,这个「炽然」就是勇勐的意思。是各式各样利益众生的事情、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能勇勐的精进、广大的精进。这个广大的精进,就是他内心的境界与第一义相应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广大精进」。「发起安住无缓加行」,他这样子他会发动起来「安住无缓加行」,安住在无缓加行,不缓慢的加行。「无断加行」,不间断的加行。这也就是所谓「炽然精进」的意思。

  午八、依无虚妄意乐

  又诸菩萨无虚妄意乐,能于所引彼彼善法速证通慧,不于少分下劣薄弱差别证中,而生喜足。

  「又诸菩萨无虚妄意乐」,这无虚妄的意乐就是前面说过,就是饶益众生、利益众生,于无上菩提努力地精进,修学六波罗密,这是「无虚妄意乐」。「能于所引彼彼善法速证通慧」,他能于所引发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善法,就是利益众生的方便和成就无上菩提的方便,这些善法,他能努力地这样用功修行呢,「速证通慧」,会很迅速地证悟了广大的神通和广大的智慧。「不于少分下劣薄弱差别证中,而生喜足」,这位菩萨他不会在他用功的时候,成就少分的功德、成就下劣的功德、成就薄弱的功德,「而生喜足」,他不会到这裡就感觉到满足了,不会有这种事情。

  午九、依应调伏意乐

  又诸菩萨应调伏意乐,能引俱生意乐。

  这是第九科「依应调伏意乐」。「又诸菩萨应调伏意乐,能引俱生」的「意乐」,「应调伏意乐」就是胜解行地的意乐,也就是不清淨的意乐。那麽这个意乐不感觉到满意,所以他「应调伏意乐」,能这样子做。这个「俱生意乐」就是清淨意乐、善清淨意乐。这个清淨意乐就是前九地菩萨,善清淨意乐就是第十地菩萨,这都是圣人。「又诸菩萨应调伏意乐」,就是胜解行地的意乐,要努力的改善它,那麽就是得初欢喜地了。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就成就了俱生意乐,能做这件事。

  午十、依俱生意乐

  又诸菩萨俱生意乐,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证;能与天人作诸义利利益意乐。

  又诸菩萨证悟了十地的境界,就是俱生意乐。到了第十地的时候,再努力地用功的时候,「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证」,就成佛了,能做这件事。「能与天人作诸义利利益意乐」,这个诸菩萨俱生意乐,能成就无上菩提了呢,同时也能够「与天人作诸义利」,就是天上的众生、人间的众生,为这两种众生「作诸义利」,为他们造作得三乘道果的果利,成就这样的利益意乐。这三恶道不提它,没有提,因为三恶道成就三乘圣道不容易,人间的人、天上的人比较容易,所以只说天人了。

  巳二、略不说三

  应调伏意乐即不清淨意乐;俱生意乐即清淨意乐、善清淨意乐,故不别说。

  前面说出来「应调伏意乐」,就是那个「不清淨意乐」;「俱生意乐」就是「清淨意乐」和「善清淨意乐」。所以这裡面没有说到这个「不清淨意乐」,也没有说到「清淨意乐、善清淨意乐」。但是说到「应调伏意乐」,那就是说了「不清淨意乐」;说到「俱生意乐」,那就是说到「清淨意乐」和「善清淨意乐」。所以这个是「略不说三」,这三种意乐没有说,没有说也就是说了,「故不别说」。

  卯三、遍摄一切

  世尊所有为诸菩萨,于彼彼处种种宣说施设开示增上意乐,当知一切即此十五意乐所摄。是故过去未来现在妙善意乐诸菩萨众,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曾当现证,一切皆由如是所说十五意乐;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三科「遍摄一切」。前面是第二科「能作十事」,「能作十事」说完了,现在说第三科「遍摄一切」。

  「世尊所有」,就是佛陀所有的为一切菩萨「于彼彼处」,在各地方,「种种」的「宣说施设」的「开示」,这是「增上意乐」,为众生说的增上意乐各式各样的。「当知一切即此十五意乐所摄」,我们应该知道佛在各处说出种种的增上意乐,「即此十五意乐所摄」,都不超过这十五种意乐的。「是故过去未来现在妙善意乐诸菩萨众,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曾当现证」,所以过去的妙善意乐的诸菩萨众、未来的、现在的妙善意乐的诸菩萨众,他们对于无上菩提的「曾当现证」,「曾」就是过去已经证了,或者将来证无上菩提,或者现在证无上菩提,「一切皆由如是所说十五意乐」。

  「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此十五种意乐之外,就不会再过了,不会再超过这裡,再增加多少的。

  寅五、结

  如是菩萨十五意乐,能得最大菩提果利;是故菩萨依此意乐,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如是菩萨十五意乐,能得最大菩提果利」,这是第五科结束。「如是菩萨十五意乐,能得最大菩提果利」,得无上菩提了。「是故菩萨依此意乐,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所以应该学习这十五意乐。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一

  这是〈住品〉,前面十五种意乐是〈增上意乐品〉,现在这是〈住品〉第四之一。

  壬四、十三住(即住品)(分四科) 癸一、标(分二科) 子一、菩萨住

  如是始从种性具足,广说乃至于如所说菩萨所学正勤修学,于如所说菩萨诸相正等显现,于诸菩萨分加行中正勤修学,于如所说菩萨意乐能淨修治,诸菩萨众略有菩萨十二种住。由此菩萨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住,普摄一切诸菩萨行。

  「如是始从种性具足,广说乃至于如所说菩萨所学正勤修学」,这下面是第四科「十三住」。这个〈菩萨地〉,〈声闻地〉以后是〈菩萨地〉,〈菩萨地〉裡面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是「广辨一一」。「广辨一一」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分三科,第一科是「标释品类」。「标释品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第二科「次相等摄」。「次相等摄」分八科,第一科是「真实诸菩萨相」,就是〈相品〉。第二科「在家出家分」,〈分品〉。第三科是〈增上意乐品〉,我们刚刚学习过了。第四科是「十三住」,就是〈住品〉。所以第四科是「十三住」,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分二科,第一科「菩萨住」。

  「如是始从种性具足,广说乃至于如所说菩萨所学正勤修学」,这裡是从这个〈种性品〉那裡开始,从〈种性品〉乃至到最后的〈功德品〉,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就是「从种性具足,广说乃至于如所说菩萨所学正勤修学」,就指那个一共有十八品说的。「于如所说菩萨诸相正等显现」,这是第二段,这一段就是前面那个〈相品〉,〈真实诸菩萨相品〉,指这个说的。「于诸菩萨分加行中正勤修学」,这个就是指前面说那个〈分品〉。「于如所说菩萨意乐能淨修治」,就是前面说那个〈增上意乐品〉。

  「诸菩萨众略有菩萨十二种住」,这就是现在这个〈住品〉。就是从〈种性品〉到〈功德品〉,到〈功德品〉之后,又〈真实诸菩萨相品〉,〈真实诸菩萨相品〉以下,一直到〈增上意乐品〉,这都是菩萨所勤修学的法。这些能学的菩萨众,「略有菩萨十二种住」,这麽多的菩萨可以分成十二种的不同。「由此菩萨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住」,这十二住可以普遍地赅摄了一切诸菩萨的住。「普摄一切诸菩萨行」,这一切菩萨怎麽样用功修行也都包括在内了。

  《披寻记》一五六三页:

  普摄一切诸菩萨住等者:菩萨修作一切事业有二时别:一者、行时,二者、住时。如说菩萨修不放逸,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无有毁犯,如是行住,略摄菩萨一切作业。依此安立菩萨十二种住,说彼普摄一切行住。

  「普摄一切诸菩萨住等者:菩萨修作一切事业有二时别」,菩萨所修作的事情,就是一个自利,一个利他。但时间上有两个时间的不同:一是「行时」,二是「住时」。「行时」,就是修行的时候,这是因。二是「住时」,就是果,住在果这裡。就是你这个时候你想要成就的功德,你要这样修行;修行成功了,这叫做「住」,就是这样意思。

  「行时、住时」,我们若是用功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一个行时,一个住时。说我现在要学习《瑜伽师地论》,那麽就是行;我把《瑜伽师地论》学习毕业了,那麽就叫做住,是这个意思。说我现在想要得未到地定,我天天静坐,后来成就未到地定了,那叫做住。一个行,一个住;就是一个因,一个果,是这个意思。「二时别:一者、行时,二者、住时」。

  「如说菩萨修不放逸」,这裡也是举个例子。说是现在菩萨修这个不放逸,一定精进地用功修行,修诸善法。「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如所应」,就是如是如是这是你应该这样做,「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那麽你这件事成就了,这件事成就了,这件事成就了。我早晨,这功课表上我要去坐两个钟头,我就是这样行;到了午后又有两个钟头静坐,我也这样做,就是「如如所应行」。你能这样做,你没有懒惰,你肯这样做,那就叫做「如如所应住」。你这件事你应该做,你做了,那麽就叫「如如所应住」。

  「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无有毁犯」,你这样行、这样住,你没有毁犯,没有违背。「如是行住,略摄菩萨一切作业」,所有的作业都包括在内了。「依此安立菩萨十二种住,说彼普摄一切行住」。

  这个「十三住」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分二科,第一科是「菩萨住」,下面第二科是「如来住」。

  子二、如来住

  复有如来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现前等觉广大菩提:名无上住。

  「复有如来第十三住」,菩萨总共有十二住,如来算是一住,加起来就是十三住。「由此住故,现前等觉广大菩提:名无上住」,这个第十三住是如来住,由于如来住。「现前等觉」,这个第一义谛现前了。「等觉」,就是如实地觉悟了。「广大菩提」,就是一切种智成就了,这叫作「无上住」。没有人比它更高尚的了。前面第一科是标,现在第二科是徵。

  癸二、徵

  云何菩萨十二住等?

  「菩萨十二住」的内容是什麽呢?这是徵,第三科就是列出来,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

  癸三、列(分二科) 子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种性胜解行,极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功用,及以无碍解;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

  这是「嗢柁南」。下面第二科是「长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列名」。

  子二、长行(分二科) 丑一、列名

  谓菩萨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复有三种:一、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二、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三、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能观真实所观真实;及于真实诸有情类由无智故众苦流转,由有智故众苦止息。如是菩萨,由于三门以慧观察,故有三种增上慧住。及有加行有功用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无加行无功用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无碍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是名菩萨十二种住。

  「谓菩萨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复有三种:一、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二、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觉分」,就是三十七道品。「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就是苦、集、灭、道。「三、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就是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是「流转相应增上慧住」。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就是「缘起流转」的「止息」,就是没有生死了,「相应增上慧住」。

  「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能观真实所观真实」,这裡统起来解释前面「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加以解释。「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这个「极欢喜住」,这是初地。「增上戒住」,是二离垢地。「增上心住」,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这一共是六地:第四地就是「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第五地「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第六地「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

  「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这麽多已经登地的大菩萨,如实的了知「能观真实、所观真实」,「能观真实」就是已经成就清淨的无分别智,这无分别智它能观第一义谛。「所观真实」,所观的第一义谛。就是有能观的般若,所观的第一义谛。

  「及于真实诸有情类」,这个「真实」怎麽讲?「真实诸有情类」,就是执着真实的诸有情类。「由无智故众苦流转」,由于这个诸有情类,没有清淨无分别智的关係,他就在很多的苦恼裡面生存,在那裡流转;或者是到天上去、或者又来到人间、又到三恶道、三恶道又到天上去、或者又到人间,就是这麽相续地流转。

  「由有智故」,由于这位执着真实的众生,有智慧的时候不执着了,他成就胜义谛的智慧了。「众苦止息」,生死的众苦就停下来了。「如是菩萨由于三门,以慧观察」,「谓诸菩萨如实了知」这个菩萨,他「由于三门」,三方面用智慧去观察第一义谛。「故有三种增上慧住」,一个是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一个是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一个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就是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

  「及有加行有功用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这是第七地。第七地这位菩萨,和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加这个第七地,就是七个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他要努力,不可以懈怠。「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无间缺」就是第七地,第七地他无间缺,就是他观第一义谛他这个止观是没有间缺的,就是相续不断地用功修行。「无相住」,他心裡面没有我相,也没有法相,不执着了。就是他的止观的力量强大了,所以他能与第一义谛相应。若是前六地呢,有的时候也是无相,也是「运转无相住」,但是有的时候是有相。现在这个第七地菩萨,虽然有加行有功用无间缺运转,但是是无相的,这是第七地。

  「无加行无功用无间缺道运转无相住」,这是第八地。第八地的时候呢,他心裡面离分别住。「加行、功用」,实在就是有分别,他现在无分别。「无间缺」,就是他修真如观的时候,没有间,是相续不断地,相续不断地这样无相住,于真如是相应的。这个应相之中呢,他也是任运地向前进,所以也还是「运转」。「无碍解住」,就是第九地菩萨有四无碍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就是第十地。「是名菩萨十二种住」,这十二种住的菩萨的名字,列出来了。

  丑二、结摄

  如是菩萨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住,普摄一切诸菩萨行。

  这十二种呢,就是他的位次。「普摄一切诸菩萨住」,都包括在内了。「普摄一切诸菩萨行」,也在内了。这是第二科「结摄」。

  癸四、释(分二科) 子一、别辨相(分二科) 丑一、如来住

  如来住者:谓过一切诸菩萨住,现前等觉大菩提住。此中最后如来住者,于后究竟瑜伽处最后建立品,当具演说。

  这是第四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先辨别「如来住」的相貌。「如来住者:谓过一切诸菩萨住」,超过了一切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他的烦恼障、所知障还没能究竟清淨,所以「佛住」是最殊胜的,超过了一切诸菩萨住。

  「现前等觉大菩提住」,如来「现前」,祂那个圆满的无分别智现前了,所以平等地觉悟了无上菩提。「此中最后如来住者,于后究竟瑜伽处最后建立品,当具演说」,这裡就是标个名字,它裡面的内容还没有说,到最后如来住,于后面文〈究竟瑜伽处〉那个地方,最后的〈建立品〉,当具演说如来住的相貌。这是前面第一科「如来住」,现在第二科「菩萨住」,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当说」。

  丑二、菩萨住(分二科) 寅一、总标当说

  菩萨所有十二种住,如所安立,我今当说。

  菩萨一共是十二种住,「如所安立」的,如佛所假藉名言安立的十二种住。「我今当说」,就是弥勒佛菩萨说:我现在当为你们讲说。

  这是第一科「总标当说」,下面第二科「别显十二」,别显十二住,分二科,第一科「略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二住」,就是十二住前面的两个住,分二科,第一科「显其自相」,显这个初二住的自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先说「种性住」,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寅二、别显十二(分二科) 卯一、略释(分二科) 辰一、初二住(分二科) 巳一、显其自相(分二科) 午一、种性住(分四科) 未一、徵

  云何菩萨种性住?云何菩萨住种性住?

  他是什麽相貌呢?是什麽样子呢?这是徵,这提出二个问题。

  《披寻记》一五六四页:

  云何菩萨种性住等者:此中双徵:一徵住位安立,二徵彼所有相。是故说别。

  「云何菩萨种性住等者:此中双徵」,这裡面提出二个问题:「一徵住位安立」,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你「种性住」,这个位次的安立,怎麽安立的?这是一个问。「二徵彼所有相」,这个种性住的相貌是什麽样子?「是故说别」,所以说出两句话来,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性自仁贤」。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性自仁贤

  谓诸菩萨住种性住,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护。

  「谓诸菩萨住种性住,性自仁贤」,菩萨住「种性住」的时候,他的相貌是什麽样子呢?「性自仁贤」,他的心性就是很慈善的,仁者爱也,就是慈悲。贤者善也。心性很慈悲、柔和、很良善地、不会害人,就是「性自仁贤」。「性自仁贤」这句话也等于是标,下面就是解释。

  「性自成就菩萨功德」,他不是相信佛法了,经过善知识的教导,没有这些事情。他本来就这样子,「性自」,自已原来就成就了菩萨的功德,他就有布施的这种爱好,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这种功德。

  「菩萨所应众多善法」,这个本来就成就的菩萨的功德,是什麽呢?就是于菩萨的道德相应的众多的善法,就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呢,就是有那种相似的功德性;与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相似的六波罗蜜的功德。「于彼现行」,在他的身、口、意裡面,能现出来这种德行,是这样意思。「亦有显现」,也就是他具足的种性,住那个「种性住」,那个种性裡面显现出来的。「于彼现行」,是在身、口、意裡面表现出来。为什麽他会这样子呢?就是他的种性现出来的。

  「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这在解释他为什麽会这样子呢?他「性自成就」,不需要三宝,他没有相信三宝,他自成就菩萨功德呢?「由性仁贤」,由于住种性的这个人,他的心性非常的好,非常的慈善。「逼遣方便令于善转」,他那个仁贤的心性,就是他的良心逼迫他。遣者发也,就发出来这样的方法,不是跟人学来的,他心裡面就发出来这种方便、这样的方法。「令于善转」,他那个心性命令他自已要做好事,叫他这样做。

  「非由思择」,不是说他到佛法裡面来,亲近善知识了,教他怎麽样思惟、如理作意,不是这样子。「非由思择有所制约」,也不是说是在佛法裡面受了戒,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盗,不是这样制止、约束你,你不可以越轨,不是这样子。「非由思择、非有所制约、非有所防护」。

  他若是来学习佛法的时候,什麽叫作善?什麽叫作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要修学善法,我不要做恶法,要保护自已。他不是,他本来就是良善的。本来是良善的,但是也应该有一个界限,就是这个菩萨所应众多的善法,成就菩萨功德的话,应该是没有佛法裡面的般若波罗蜜相应。就是福分的善根,而不是解脱分善根。就是他有点慈悲心,心性很良善,做些利益人的事情,属于福德这一方面的功德,而没有般若波罗蜜,不是佛法裡面的般若波罗蜜的善根,他还是没有的,应该是这样子,这是「性自仁贤」。

  《披寻记》一五六四页:

  性自仁贤等者:谓诸菩萨本性成就,其心温润,其心纯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续,随生随捨起贤善心,是名性自仁贤。种性为依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断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性自成就菩萨功德。有六波罗密多种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是名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

  「性自仁贤等者:谓诸菩萨本性成就,其心温润」,谓这些住种性的菩萨,他本心就是成就了这样的善法。「其心温润」,他那个人的心裡面,就是很温和,而不是很烦躁、很强暴的,不是这样子,他心裡面温和、柔和。

  「其心纯淨」,他那个人的心裡面很清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续」,他也有恚、也有害,也有这种心,但是「不久相续」,不会相续地时间很久。「随生随捨」,他那个恚心、害心现起来以后,生起来又弃捨了,而不会在心裡面停留了很久,一直地有坏主意要伤害人,没有这个事情。「起贤善心」,他现起来这个良好的心情,「是名性自仁贤」。

  「种性为依」,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裡面,就是有菩萨的种性,就是有这种善根为依止。「有所堪任」,有所能,他能办一件大事,有这种能力。「有大势力」,就是他能发出来这个很大的力量。「有所堪任」,就是他能发;「有大势力」,就是所发,他能发出大势力。

  「能断烦恼」,究竟有所堪任、有大势力是什麽呢?「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他心裡面那个善根,那个种性,有这个力量能够断除去烦恼障、能断灭了所知障。「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这种堪能性。「是故性自成就菩萨功德」,所以这位菩萨他成就了这样的功德。「有六波罗密多种性相貌,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是名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这麽样解释这段文。这个人啊!的确是有的人性格就特别地好,有的人就是差一点。

  这一科是「性自仁贤」。下面第二科「具足佛种」。

  申二、具足佛种

  若诸菩萨住种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

  「若诸菩萨住种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种子」,若诸菩萨他还没有遇见三宝的时候,他就安住在种性住。什麽叫作「种性住」呢?「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他那个心裡面「任持」,能摄持,能够保持一切佛法的种子。什麽叫作「任持一切佛法种子」呢?「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就是在他的阿赖耶识的体性裡面、在他的自体裡面、在他色受想行识裡面。「于所依中」,应该是阿赖耶识裡面。「于自体中」,说色受想行识,这麽解释。「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这些种子都有的。

  《披寻记》一五六五页:

  任持一切佛法种子等者:自乘种性堪能证得诸佛所证无上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种子。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任持。附在所依,成就十力种性差别。是名于自体中,于所依,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

  「任持一切佛法种子等者:自乘种性堪能证得诸佛所证无上菩提」,就是这位菩萨自已,他乘自已的种性,他依止自已的种性,堪能够证得诸佛所证悟的无上菩提,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种子」,无上菩提的种子,这句话这麽讲。

  「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这个一切法的种子,不是说是来到佛、法、僧裡面栽培的,不是。从无始世界,展转传到现在来;或者就原来是在人间,后来跑到天上去,从天上可能又回到人间来,一生一生展转传到现在来。「法尔所得」,就是自然所得的,自然就有这个功德,就有这个佛性。「是名任持」。

  「附在所依」,这个佛法的种子附在你的阿赖耶识裡面。「成就十力种性差别」,就是本来就成就了,「十力种性」就是佛种性。这个种性是有差别的;就是他不同于无种性的人,也不同于声闻种性,也不同于辟支佛种性,所以叫作「种性差别」。「是名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

  这是第二科「具足种性」。下面第三科「性离麤垢」。

  申三、性离麤垢

  又诸菩萨住种性住,性离麤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由此缠故,造无间业或断善根。

  「又诸菩萨住种性住,性离麤垢」,这个诸菩萨住种性住的时候,还有什麽相貌呢?「性离麤垢」,他的心性远离那个麤重的染污。什麽叫作「性离麤垢」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他有烦恼,但是他不能现起很严重的烦恼的繫缚,不是很严重的烦恼,不是。什麽叫作严重的烦恼呢?「由此缠故,造无间业」,由于有这样上品的烦恼缠,他会造作五无间地狱的业力。「或断善根」,或者是断灭了善法的根本,永久也不会修学善法了,那就叫作「上烦恼缠」。这是第三科「性离麤垢」。

  未三、指

  如种性品所说种种住种性相,于此菩萨种性住中,亦应广说,应如实知。是名菩萨种性住。

  「如种性品所说说种种住种性相」,这个「住种性」的相貌,前面有〈种性品〉,那裡所说的各式各样的住种性的相貌。「于此菩萨种性住中,亦应广说」,在这裡面说到种性住菩萨的情形,也应该广说那个种性的相貌。「应如实知」,应该那样真实的知道它。

  未四、结

  是名菩萨种性住。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修持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你要想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烦恼习气确实断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烦恼习气断两分,你的智慧就透两分。如果你不肯放下,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是那么重,你的智慧就永远不会现前。你佛经念多了,这些有智慧的书念多了,你知识纵然丰富,那只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你没有开智慧!佛教我们看破,教我们放下,要真的看破、放下!你放下一分,智慧增长一分,你就看破一分。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看破是通达明了,不迷惑;放下是心地清净,不执着,所以佛法的修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把你提升到无上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