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2015/5/23   热度:1964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个是在当时明朝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说:你年纪轻,精神体力好,你应该研究教理啊,去明白人生的道理。假设你年纪老了,体力衰了,好好念佛就好,什么道理都不用明白,一句佛号念到底了。那么这种思想在蕅益大师来看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他说: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难道年纪轻的人只研究教理而不念佛吗?或者念佛而不研究教理吗?教理就像一个人的眼睛,念佛就像一个人的脚,这个眼睛跟脚,我们随时随刻两个都要配合的,没有一个人是靠眼睛走路的,也没有一个人是闭着眼睛可以走路的。 所以我们不能够把教理当作一个好像如来的教法,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一个举子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文章,来博取功名于半生,好像教理是讲给别人听的一样,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重视教理,当然末法时代很严重,但是最严重的是净土宗这一块。 我觉得蕅益大师指出的这种“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的错误思想,这句话对净土宗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到现在都还在受伤。我们净土宗在整个大乘佛教当中,到了末法时代衰败得特别厉害,主要的原因就是修净土的人完全不明白人生的道理。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问题是,谁去念这句佛号很重要!你是用一念心去念这个佛号,能念的心是主导者。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有两种力量:第一个,能念的心;第二个,所念的佛。谁是主动?谁是被动?当然你的心是主动嘛!佛是被动配合的。佛陀度化众生是有条件的度化众生。 这个地方修净土宗的人,你绝对要认识一个道理: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在因缘的情况下救拔,“诸法因缘生”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共识,你违背了诸法因缘生,那你就不是佛教徒了。我们看经典上讲到感应道交:众生心垢净,然后菩萨影现中;是人终时,心不颠倒,然后即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在我们正念分明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救拔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句佛号,在一百个人的内心当中,在一千个人念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会不一样。这个就是诸法因缘生,你内心的准备很重要! ——摘自《楞严经修学应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