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净业三福”和“九品往生”的对应关系
2014/9/3   热度:590
《菩提道次第广论》系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所造《菩提道炬论》(又译作《菩提道次第明灯》提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组织的。“下士道”是指导行者增上善心: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中士道”是指导行者发出离心:修行小乘四缔而解脱三界生死轮回;“上士道”是指导行者发菩提心:大乘菩提心、修菩萨行与止观,证大菩提果。《广论》引导凡夫从初开始学佛直至最终成佛,故经由法尊法师由藏文译成汉文以后,渐渐引起了学佛者的重视。特别是经三门智敏法师、四川清定上师、台湾日常法师、苏州济群法师等大德的倡导,学修《广论》的人越来越多,大有弘遍全国之势。
“菩提道次第”、“净业三福”和“九品往生”的对应关系
图示如下:
菩提道次第
净业三福
“九品往生”之 生前行持状况
品位
下士道
增上善心: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念死无常、修行十善等基本人天乘
人天福(世善)
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中品下生
中士道
二乘福(戒善)
受持三归,
具足众戒,
不犯威仪。
受持沙弥戒,或比丘戒,或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威仪无缺
中品中生
中品上生
上士道
大乘福(行善)
发菩提心,
深信因果,
读诵大乘,
劝进行者。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
上品下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上品中生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上品上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一般人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的。死是你的身死,你的身灭掉,你的灵性没死,一般讲,你的灵魂没死。这个世间人,有很多人感觉得人生太痛苦,活不下去就自杀了,以为这一死,什么都了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自杀的罪很重,自杀的果报都在地狱。人死了不到四十九天又投胎了,投胎到地狱去,你该怎么苦法,还是怎么苦法!所谓因果通三世,真正了解业因果报的人,纵然遭遇到极大的痛苦、打击,也不会选择自杀这条道路。自杀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自杀是没完没了,将来的果报更苦!自杀是最懦弱的行为,自杀是错误的行为,自杀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趁还活着的时候,把问题解决;死了之后,问题就解决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下三品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全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所救度,在此暂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