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清:因果报应录 第一篇 救人善报类 12 杨荣先祖志存拯溺
2014/9/4   热度:393
唐湘清:因果报应录 第一篇 救人善报类 12 杨荣先祖志存拯溺 杨荣是明朝时代福建省建宁县人,他的祖宗三代都是划渡舟的船夫,直到杨荣这一代,才读书做官。在我国科举时代,读书做官是最高尚的事,不像现代读书人的不受重视。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旧观念,一个人能学优而仕,必定是祖宗积了阴德。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位杨荣先生?他的祖上做了怎样的好事?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真是多灾多难,天气久不下雨,会发生旱灾,雨下得太多,又会发生水灾。法华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真是很有道理。并且娑婆世界的人心又特别险恶,有时发生了灾祸,常常会有恶人乘火打劫。当水灾发生的时候,洪水冲毁了房屋,溺死的人们,居民的财物,都随着滔滔的洪水漂流满河,很多摇渡舟的船夫,都乘机大发水灾的横财,争着捞取漂流在河中的财物,满载而归,可是杨荣的曾祖及祖父,虽是贫穷的渡舟夫,却不为满河的横财而动心,一些也没有捞取河中的财物,只是全心全力救渡水灾中沉溺的人们。那许多从沉溺中被救出的灾民,因为都是家破人亡,也无法报答救命的恩德。因此其他捞取财物的渡舟夫都成了富人,独有杨荣的曾祖及祖父,只救人而不捞财,还是贫穷依然。乡人们认为姓杨的渡舟夫错过了千载难逢发财的好机会,暗暗讥笑杨氏父子真是大傻爪。 到了杨荣的父亲一代,家境才渐渐的宽裕。有一天,一位道人经过杨家的门口,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父亲及祖父积了很大的阴功,子孙应当贵显,最好把你父亲及祖父葬在某地。”杨家按照指示的地点安葬,就是现今的白兔坟。后来杨荣诞生,自幼读书很聪明,二十岁就考中了科举,官做到了三公,皇帝还追赠他祖父及曾祖父同样的官阶。子子孙孙很兴盛,在社会上都有美好的声望。(取材自懿行录) 湘清按:一般世俗认为大傻瓜的人,往往实际上是大智慧的人,如扬荣的曾祖父及祖父,即是最好的例。还有世人不知积德行善,只迷信风水,殊不知行善的人,自然能葬善地,若作恶多端,讲究风水亦徒然。俗语说:“福人葬福地”,从以上的故事,亦可得一有力证明。所以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惟以勤行众善为急务,不必迷信风水及星相。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会下意识去抱怨某种事情。其实,在佛学里,抱怨,是一件极其不好的事情。抱怨会让人心里烦躁,容易犯贪嗔痴。佛经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我们一抱怨,就是动了嗔心。嗔是佛家三毒之一,我们在抱怨,就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还有在医学上也是说多抱怨动怒是对身体不好的。特别是在运势不好的情况下,切忌千万别去抱怨。人抱怨,会产生负面影响,无形中引来一些不好的东西。在你运势差的情况下抱怨,无疑只有雪上加霜,更加倒霉了。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去抱怨什么。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学会感恩和随喜。感恩和随喜是消除抱怨的最佳方法。心存感恩,慈悲待人,运气一定能好。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所做的一切菩萨都看在眼里。我们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时,请先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是否自己有过错?如果没有,那是不是前世欠下的因果呢?凡事要冷静,改变命运,有时,你只是差一个好念头。停止抱怨,你的命运会越来越好,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