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
2014/9/3   热度:387
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 释法向 内容提要:佛教在中国渡过曲折、兴衰的漫长历程,它与本土文化不断地冲突、融合、双方相互吸收、相互改造,演变成为不断世俗化、本土化、伦理化的中国式佛教。其发展除了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之外,它的伦理道德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幸福与完善的追求以及人生的理解和生活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前 言 依一般定义讲道德本依靠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信仰,与思想来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所谓的规范,就是说个人的行为必须循规蹈矩,有礼有节,推之于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应该互相尊重,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这样,民众安宁,生活不受到破坏,这是道德行为的基本效益。 一、佛教道德的标准 道德从字面上说:道是理论和路径。明确正理,实践正道,有所悟证,功成德具,称之曰德。 二、佛教道德的准则 早在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就为自己的弟子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宗教生活仪规,以约束弟子们思想和行为,修养身性。由于佛教把人的欲望看作是人生痛苦的源头,便高立了一整套戒律规范信徒的思想和行为,以限制物欲的泛滥甚至消灭物欲,保持身心的行为符合教义要求,使之成为道德上纯洁和完善的人。 三、佛教戒律的内容 戒的本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佛教三学之一。从文义上看,戒即指戒,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而一般限指净戒和善戒,是为在家和出家信徒制定,它规定什么准做,什么不准做,具有防恶止非,修善进德的功用,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中最基本的数以下几种: 四、佛教戒律对道德的影响 戒的本义就含有禁制的内容,它首先是佛陀为了防止僧伽的罪错而制定的。因此,止恶防非是戒的首要内容,是戒的功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说: 五,戒律对修善德进的启发 总言之,戒从总体上宣扬的是一种禁欲主义道德,以无思无欲为根本特征。但是,它却包含著丰富的合理成分,其根本精神是劝善止恶。同时,修善德功能与止恶防非同等重要。而且从根本上来说,修善进德才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因而也是戒律的根本目的。如《万善同归集》中所说:“夫戒为万善之基,出必由户,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总 结 本文通过对戒律存在的形式,特质,功用进行了分析、讨论、归纳得出把握好戒律对个人,社会的伦理道德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书目: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平常一定要晓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晓得掌握原则,所以会修行的人,是在境界上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样子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历事练心。修行无过于历事练心,在境界事相里面练清净心,就练这个。万事万相你要不经历,你怎么知道你能够不着相、不动心?你没有接触过,那个功夫靠不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本文欲以佛教中关于戒律修学道德的标准进行分析、归纳、论述、探究出戒律对个人的身心,德行以及对社会的现实意义。期待教内人士以此更能坚守戒律,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让不信佛教之人能认识到戒律的积极意义,更能以此作为净化心灵,完善道德的行为规范。
文章观点恐有谬误而不自知,谨清老师予以指正。
关键字:佛教 戒律 道德
目前,社会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明显可观的物质繁荣,但功利思想的恶化,核武器的实验,唯武论者的军备竟争等,给人类安宁带不了极大威胁,使人心动荡不安,有识者均主张理性,用道德控制科学使之为人类造福。已故赵朴老在1989年召开的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五届大会上指出:“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对于提高人类道德的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若人们失掉理性,道德沦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秩序容易紊乱,生产发展会受到妨碍,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人类就不会实现和平,安宁。因此,人类的进步繁荣需要道德。
佛陀成正觉后,于鹿野苑对五比丘说四谛法、明八正道,示以首先必须具备因果缘起的正见《理》,修戒定慧三行《道》;得到解脱《德》,故佛教的教、理、行、果,皆贯通于道德的范围中。
太虚大师说:“解之豁然大通之谓道;践之洁然均得之谓德。”说明佛教的道德是首重理智的“解之豁然大通”。明白真理,开悟后豁然开朗的胸怀,似广大虚空,无挂无碍,再经过实践,自利利他,福慧渐臻圆满,无量功德,此中包括解与行并重,因与果俱融的要义。“能”是了解善恶的果报。“践”是止恶行善。在《法句经》中的七佛通戒偈中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名偈代表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称“通戒”。历来备受佛教信徒的尊崇。此偈内容有两个层次:第一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这是尚有善恶对立的层属于世俗层次的伦理。第二是“自净其意”,也就是超世俗的更高层次的伦理。
从以上我们便知佛教的道德观,主要以向善为伦理规范,其中对善和恶的标准又是怎样呢?
简单概括:
1.对已对他都有利的是善。
2.对已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善。
3.对已对他都不利的是恶。
4.对已有利,对他不利的大恶。
这种以他人为重的伦理道德,表现在实践上就是以慈悲为本。如《大曰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是大乘菩萨行的精神。“慈心”为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为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故佛教把以人的行为归于身、口、意三业。业是造作义。身、口的动作是有形的,意识之动是无形的。然此无形的力量非常强大,身与口的行为都要受无形的意识支配,同样道德与罪恶表现在外,其根源则在内心,是心理现象善与恶,邪与正的两大类的支配者。而佛教提倡的净化人生和社会,其正本清源,远离罪恶,完成德业之妙道,即在断恶修善,转染成净的修行法门。
佛陀认为,人生即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生命本质,佛教的使命便是在于救人出苦海。那么,人如何才能走出苦海呢?人所受之苦,就人的实践层面而言,是因为人的贪欲而造作的种种恶业造成的。如果要寻求解脱,首先的意义就在于除人的贪欲,而除贪欲与除恶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善与恶的问题就成为人了解戒律,把握精神,寻求解脱的关键问题。
依照佛教的教规,凡为佛子,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严守戒规,《华严经》上讲:“戒为无上菩提本”。不论是五戒、八戒、十戒等等,戒律的真实意义就在于要佛弟子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也就是说,从进入佛门的第一天起,佛教以律令即他律的形式,要人将人性之中恶的方面阻止住。恶如不禁除,人只有在贪、嗔、痴之中度过余生,只有在六道轮回之中受煎熬。所以,持戒对于人来说,是求解脱出苦海的关键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大智度论》卷十三上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故持好戒律,才能守住清净三身,学佛成佛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
1.五戒:它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前三戒防身恶,第四戒防口恶,第五戒防身口之恶。同时五戒配对五常,以之作为佛教伦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八戒又称八斋戒,八关斋戒等,也是佛教为在家信徒暂时出家制定的禁戒,受此戒都必须一日一夜离家,居于寺庙,以学习出家人的生活。它具体内容,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不以香料饰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华丽大床,不食非时(过午不食)。
3.十戒为沙弥和沙弥尼所持的禁戒,故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内容为:不杀生、不偷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香料、不观听歌舞、不坐卧华丽大床、不食非时食、不畜金银财宝。
4.具足戒:又称具戒,近圆戒;大戒等,为比丘和比丘尼所持的禁戒,它相对于五戒、八戒、十戒等不完满的戒律来说完全圆满,故称“具足”。具体内容:比丘250条、比丘尼348条。
综上来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有一共同的特点,即偏重于止过防恶。大乘佛教把它们归之于“小乘戒”,并于具足戒之外提出“菩萨戒”即注重止恶防非,又强调修善进德。
菩萨戒也有很多种类,最有代表性的是58戒,包括十重戒和48轻戒。十重戒是十种大罪,旨在防非止恶,48轻戒属小,它们多半是禁倡兼重,并非仅仅告诫受持者不许,不应该做那些事,而是在指出不许做的事的同时提示受持者应该做哪些事,甚至专门劝导受持者应该做哪些事。也就是说,它们并非单纯限制人们的行为,其精神实质是训导人们如何去行为,如有违犯则立即悔过。所以说菩萨戒的功用除了禁非止恶外,更注重进德修善,道德修养的功能更加全面。
1、戒律具有警惧作用,能够在行为之先防止人们作恶,因它明了地向人们宣示了什么是应当禁止的行为,如果作了恶必须受到惩罚,而不仅仅会遭到报应,人们有了止恶的观念,就不仅不敢作恶,而且会主动自觉地去避免作恶。
2、戒律是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是道德修养,涅槃解脱的必由之路。佛教教义虽然十分多,但落实到行动上,则可归结为依戒而行。戒律是佛教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止恶修善都必须以戒律为基础。同时戒律还是修道觉悟的必由之路,禅定和慧观这两大正道,也只有在戒律的基础之上才能起到促进证悟的作用。如果我们把道德修养比作大厦,其顶端是涅槃,它的基址就是戒律,没有戒律,整个道德大厦就如同空中楼阁,虚浮不实,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3、戒律作为信徒生活的仪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过、止过、悔过。在三学中,戒、定、慧作为道德修养的主要手段,都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但三者以戒为首为本。因为戒首先规定了什么是恶,什么是非,树立了明确的非善恶观念,并详细告诫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有所约束,避免罪错。
说到底,佛教的一切劝谕,修持都是为了最终的解脱与超越,实现自身的绝对完善。而持戒就是修善,不仅指持戒止恶具有积极的修养价值。而且还指从戒律的规范形式来看,除了要求主体被动遵守的“不准”类限制性戒律之外,还要求主体主动追求的“应该”类倡导性戒律。
戒律若从修善进德的功效来看,更加突出地表现在它强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道德修善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又使内在的道德素质外观为人们的言谈举止,语言与行为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在此,语言与行为哪一个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虽然,答案是行为而不是语言,实际上语言只有在行为一致的前提下才是主体内在本质的真实体观。否则,它就是内在本质的虚假表现。佛陀制定出这么多的戒律,就是要避免道德上的空谈,而要求人们把其他理的根本精神落实到行动上。
首先,戒律实现了佛教道德的可操作性,凸显了道德实践的重视。它把佛教的价值观念,道德要求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使佛教伦理道德不再是玄妙高深的清谈。
其次,它揭示了道德戒律止恶和修善的二个层面,起到了双重功效。即道德行为规范内在地包含著“应该”与“不应该”两层义蕴。当人们提出某种道德要求时,也包含了对其相反道德价值的否定。同时,当人们否定某种行为时,也表达了对其相反道德的肯定。所以说,应当同时提出正反两个方面的要求。
再次,它对违背行为规范的罪错施之以相应的惩罚,极大地提高了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和道德贯彻的力度。当然,道德行为是主体自觉的选择,不同于法律的社会强制。
最后,当我们在了解,认识到戒律的积极面时,应更多的让其发挥在社会的作用,成为人们自我规范,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
1、大曰经
2、法句经
3、大智度论
4、华严经
5、戒律学纲要
6、万善同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