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4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
2014/9/4   热度:219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4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 长乐先生: 对于国家功利主义或者国家机器的建设,佛教未曾有绝对的正面的贡献。但是佛教对社会和平,对人心的安定,对社会秩序的整饬,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还是有正面贡献的,尤其在爱与和平上。 星云大师: 印度阿育王大约与秦始皇同一时代,他也侵略各个国家。当他到被征服国巡视时,发现人们都仇恨他,这让他忽然生起了惭愧心。后来,他就改用仁爱、慈悲来领导。这样一来,百姓再呼应他的时候就心悦诚服。他有一句名言:“军队的武力,不能获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胜利。” 世界上各派宗教至今仍在争执,但佛教从来没有搞过*,没有搞过革命,它是以慈悲、仁爱、互助、尊重、包容为根本,与世无争。有佛法就有办法,人心就会安定,社会就有秩序,民族之间就会和平、友爱,那么*主席倡导的“和谐社会”就有实现的一天。 长乐先生: 中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佛教,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国历史上针对佛教的一些抵御或抗争,比如“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这几次灭佛事件,不仅有经济原因,还有政治原因。也就是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其所拥有的话语权和资源势力,不仅威胁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固。 星云大师: 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教难,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四位帝王所带来的四次佛教的大灾难。当时,无数的寺院、经书、佛像、法器被焚毁破坏,诸多僧侣或遭到杀戮,或被迫还俗。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其精深伟大的思想早已深植社会民心,普受大众的肯定与欢迎,因此,虽几经摧残,仍能屹立不摇,并很快地复兴佛法。 其实历代以来,除了外道如白莲教借佛教反政府之外,佛教一向和平,尽力配合政府。但是由于执政者的权力欲及私心作祟,致使佛教在各朝各代还是历经了各种教难。当然,一些佛教门派太过世俗化,积聚财富,广置田产,这也是招致政治嫉恨的原因。 长乐先生: 政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关怀社会则不能不关心政治。但也有人认为宗教归宗教,政治归政治,请问大师佛教与政治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佛教徒是否合适参与政治? 星云大师: 政治有护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用。因此,政治勿嫉妒佛教,勿舍本逐末,不能只有奖励慈善,应该多奖励从事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者。而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佛教徒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所谓“问政不干治”,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灭心可以说是真妄和合,有真有妄。悟了,它是真的;迷了,它是妄的。可不是说它一半是真,一半是妄,那就搞错了!没有半真半妄的。悟了就叫如来藏,迷了就叫阿赖耶。学佛的宗旨,是破迷开悟。所谓凡夫,就是迷了如来藏,生灭心里头迷了如来藏。一迷一切都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看不出来,这是迷失了。迷了之后,我们受的是一切苦,不平等、不自由,这个麻烦大了!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这是众苦之因。所造的是缚具,所造的是分别业,迷了才干这些事情,才有六道轮回、生死不断。不觉的心,是一个迷的心,就是无明。凡夫统统用阿赖耶里面的“不觉义”,所以才迷惑颠倒。正如同《地藏经》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他起心动念是依那个不觉的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