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54)供养
2014/9/4   热度:203
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54)供养 供养可以帮助修行人积累资粮、增长福报,供养不是一定要有钱,佛弟子对上师三宝有财供养,事供养和法供养,最上等的供养是法供养。 修行有成才是真正地回报了父母和上师的恩德。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实修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是我们献给上师最好的供养。 真正的上师不会贪执钱财,但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著莫过于钱财,见到上师而能把自己最执著的东西送出去,表示你愿意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接受上师的教导。这不仅是削弱我执的有效方法,也是积累资粮的方便之道。 以清净发心在具德上师前做微不足道的供养,也有无量功德。如果你对上师有坚定的信心,发愿也清净,不论供养多少财物都同样有大功德。若信心不够,发心不清净,即使拿出钱财供养三宝,也不会有多少功德。 富人供养的钱财多,穷人的供养少,如果发心同样清净,这二者在功德上没有差别。如果供养钱多的是大护法、大师兄,供养钱少的是小护法、小师兄,这和做生意没区别,不是我们学佛人的规矩。 无论为上师做什么都是在积累修行的资粮。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圆满之前,不可能完全证悟空性;即使已证悟了空性,在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前,仍然需要精勤积累二种资粮,使修道日益增上。 上师的所作所为无不在饶益众生,无不住于正法中,弟子通过自己身和语的行为为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提供便利,虽然不是直接修法,却也是间接地利益众生、护持正法。 供养财物的人如果发心清净,功德当然很大,但凡夫人的心不稳固,如果在供养时有吝啬心,供养后产生后悔心,能不能得到功德很难说。但将自己看到的悦意外境观想供养上师三宝,一般人不会产生后悔心。 看到美丽的风景,盛开的鲜花,如果我们以清净的发心观想以此供养诸佛菩萨,我们所得到的功德也不可思议。扎西持林的僧众在夏天鲜花盛开的时候,会到山顶修持麦彭仁波切作的花供仪轨,将美丽的景色供养文殊菩萨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1987年我随法王到五台山,在返回藏地前曾在菩萨顶供灯,供灯对于我们修行人增上智慧、遣除心中的无明有很大帮助。 灯的光明象征可以驱散众生心中无明黑暗的佛陀智慧,供灯可以增上福慧,今后生生世世转生于有佛法住世的光明劫中,有缘听闻到佛法。供灯时也应发菩提心,以此供灯的功德回向无量众生,愿众生早日断尽无明。
----------------------------------------------------------------------------------------------------------------- 更多希阿荣博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 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 前者觉得自己富贵, 后者认为自己贫贱, 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 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 他们都忘了, 自己需要的是“水”, 而不是“盛水的杯”。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不要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 不要被愚痴的情、愚痴的欲拖进更深的深渊。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