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伦:初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药师佛
2014/9/4   热度:512
方伦:初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药师佛 我们的世界之外,四方上下虚空中,皆有无数佛国,每一佛国,皆有一佛,住持其间,为诸众生,演说佛法,令其依法修行,直至于成佛。 离我们东方,十恒河沙 (1) 佛土 (2),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亦恶趣 (3) 及苦事。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罗网,皆七宝成。有二菩萨摩诃萨 (4),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为彼佛肋士 (5),居无数菩萨之上首,协助世尊,护持正法,教化众生。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其中第七愿:愿成佛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一闻其名号,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于成佛,所以称为药师。又第二愿:愿成佛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所以称为琉璃光。十方诸佛,身皆金色,惟有此佛,现琉璃身,内外透明,这是本愿不同所致。 其他如:行邪道者,令住菩提。行小乘者,令住大乘。毁犯戒律者,闻其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令诸众生,出魔网,解脱外道 (6) 缠缚。引摄恶见,置于正见等愿,皆为行人所极端需要者。尤其能消灭灾难,绵延寿命,所以常被世人称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关于彼佛本愿,及其国土依正 (7) 庄严等事,均详见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 【注释】 (1) 恒河为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沙喻最多之数。 (2) 佛土为佛所摄住之国土,一佛土,即一佛的说法区域。 (3) 众生种恶因得恶果,所趣的场所,名为恶趣。畜生、饿鬼、地狱、名三恶趣,亦名三涂。 (4) 菩萨译义为大道心众生,含自度度他二义,是大乘行者的通称。摩诃译义为大,摩诃萨者,言此菩萨是大菩萨也。余详后第七课课文中。 (5) 立于佛两旁的二大士,赞助佛化度众生,名为肋士。 (6) 心游道外,名为外道,佛教以外之教也。 (7) 一切众生,所受的身体为正报,所居的世界、国土、房舍、器具等为依报,简称依正。 【习题】 (一) 恒河沙是何意义? (二) 药师佛的国土,是何名字?并略述其庄严处? (三) 药师佛的二肋士,名号为何?作何事业? (四) 药师佛行菩萨道时,曾发若干愿? (五) 彼佛何故号为药师? (六) 彼佛何故号为琉璃光? (七) 十方诸佛,现何种身?药师佛独现何种身? (八) 世人称药师佛名号时,常加何字于其上?何故?
---------------------------------------------------------------------------------------------------------------- 更多方伦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曾国藩在《求阙斋笔记》里面,给“诚”下了定义,“一念不生谓之诚”。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哪有诚心!诚心是真心,真心里头当然没有妄念;有了妄念,这个心就不诚。有了妄念,诚心就变成妄心;诚心里面不生妄念,妄心里面当然起妄念。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这是众苦之因。所造的是具缚,所造的是分别业,迷了才干这些事情,才有六道轮回生死不断。权教二乘、外道、凡夫统统用阿赖耶里面的“不觉义”,所以才迷惑颠倒。正如同《地藏经》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他起心动念是依那个不觉的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