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授受的精神所在
2014/9/3   热度:395
菩萨戒授受的精神所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知道地球里面的核心是大火,这个星球里面为什么这么多的大火?我们的嗔恚心变现出来的。佛在经上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生活环境之好坏,是我们念头变现的;由此可知,我们内心里头嗔恚的意念多么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释圆光
近几年由于宗教政策的落实,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佛皈依乃至求受菩萨戒的人急剧增多。我也陆续接触了一些想要求受菩萨戒和已经受过菩萨戒的信众弟子,他们对菩萨戒在现实生活中的守持及受菩萨戒的真实含义,存在着很多疑惑。今天,我在这里与诸位同修共同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它又有什么好处?诸佛世尊皆异口同声的赞叹菩萨戒,说凡是能真正发心受持、修行菩萨戒者,都会成就佛的果德,并且诸佛菩萨在未成佛之前,都是依靠菩萨戒的精神,切实按照菩萨心菩萨行,来时时要求自己,圆满成就自己佛陀果位。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这就是说,只有受了菩萨戒,依菩萨戒去修行,才有成佛的可能。
那么求受菩萨戒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又应如何修行呢?首先,受菩萨戒之前,我们必须发菩提心,具菩萨心和菩萨行愿。菩萨心,即是有情心、体谅心、宽让心、帮助他人之心、容忍心、真诚心、平等心、觉悟心,这就是所谓的慈心、悲心。菩萨行愿,即是自己受戒后要用菩萨心相,时时用菩萨二字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诸佛菩萨为榜样处处利他无我,改造自己不好的习气毛病,培养、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形象。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又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菩萨戒的根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一智二悲,特别是在慈悲的精神上,所以大家在求受菩萨戒的时候,就要发起无上的慈悲心。所谓无上的慈悲心,即是一心一意“为利众生愿成佛”,也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此意。
菩提心也是大道心。这个道,一是指在因地中修行的道路和方法;二是指在果位上证得圆满菩提果。所以说,菩提心是修学佛法的无上善因、胜因。菩提心就好像是大树的根,那么它要靠什么来生长呢?要靠大慈大悲的无上甘露水来滋润,即救拔一切有情脱离苦海,给予有情众生欢乐。所以大慈悲心,是修菩萨道的根本保证。这个智慧就是我们时时刻刻觉悟当下,即正确无误的方式、方法。即因宜致便,而利乐度脱一切有情众生。随缘示现,无时不用其方法。有了大智慧,菩提心的无上胜因,大悲心的根本才能够圆满究竟。
受菩萨戒,要发菩提心、发大慈悲心,要具足智慧,有了这些条件,才可以受菩萨戒,才可以成为一个菩萨行者。
什么是发菩提心呢?佛教说的发心,就是一般所说的动机。发是发起或发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无上觉悟之心,也就是觉者的心,二者合在一起解释,就是发起这一念真实利益众生、觉悟有情之心。说到发心,它是很广泛的:如发心念佛,可说发念佛心,发心持咒,可说发持咒心,这是在佛法的方面说的。如果从世俗方面来说,发心求财,名为发求财心,发心做官,名为发做官心。而且你发了什么心,必然去做什么事。所以古代大德说“如人贪名宦者,发求名宦心,修登名宦行;若贪财宝者,发求财宝心,作营财宝行。凡人欲求善之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在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讲到:“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尝闻,就是,常常听到佛经中这样说:凡是修学佛法的人,一定要走入佛道,但要进入佛道,必须要通过一道门,这道主要之门,就是发心,唯有发心才能进入佛道。所以不论在大小乘经典中,佛陀都以发心为第一要点来开示我们。我们想进入解脱道,固然需要发心,想要进入菩提道,更需要发心,即使走上世间的人天道,也同样需要发心。如果不发心,纵然门是打开的,道路是平坦的,那你也不会通过这道门,走上你所希望要走的大道。据此,我们证知发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严格的说,如不发心,世出世间做任何大小事情,都不会成功的。
站在佛法的立场,以修学大乘佛法来说,你最后的希望是成佛,但要证得最高无上的佛果,首先就得发菩提心。发了这一念菩提心,不论佛道是怎样的长远,怎样的难行,不论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多少魔障,受到多少打击,因为我们有了成佛利益众生的一念菩提心在支持,你会精进不懈的向佛道前进,在未达佛果之前,决不终止前进。故此,我们发菩提心应发广大心。所谓发广大心,是在成佛与度众生的心而言的。二者同样是发心,但是却有大小的不同。如单为自身、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而发心,都不能称为发广大心。什么是广大心呢?所谓尽虚空、遍法界而发心,才称得上是广大心。唯有如是发心,才够资格称为发广大心。因为只有这样的广大心,才能普遍的度一切众生。
发心以后,进一步所要做的,就是依所发的心实践实行。从开始的起点,到最后的终点,其间继续不断,一步紧接一步的向前迈进,这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称为修行。而修行最“急”的要“务”是什么?“立愿居先”。就是你走上任何一条佛法的大道时,必须首先树立一个坚定不移的志愿,以此志愿为前提,然后方可一步步的向着目的地,不休不息的勇猛迈进。因此,我们修行想要有所成就,立愿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也是先决条件之一。
如上所说,发心与立愿,在佛法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这样讲呢?立愿所以重要,是因为“愿立则众生可度”。我们知道,世间任何事情,如不树立坚定不移的志愿,尚且难以期望有成,何况学佛度生的大事?发菩提心的行者,其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度化众生。可是讲到度生,菩萨行者能不能度化刚强的众生,关键不在众生的众多和刚强上,而在行者是否立了坚定的志愿。如果立了坚定的志愿,本此坚定的愿力,百折不挠的去度化众生,众生总有被你度化的一天。所以说:愿立则众生可度。
关于立愿的重要,佛在经中曾特别开示说:“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愿力最胜”。意谓大悲大智如来,曾明显的为我们宣说功德证:一、忍力,就是忍辱的力量。经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看一个人是不是强而有力,就是看他的忍辱功夫,到了什么程度而定,一个能容忍的人,那他必定能得到最后的成功。二、慧力,就是智慧的力量。为人能不能分别是非,抉择邪正,完全看他有没有智慧。对于是非邪正,如果没有智慧去分别抉择的话,那他就将成为邪正不分,是非不辨的人。因此,慧力是不可忽视的。三、福德力,人能依照善行方面去做,那他将来所得的福德,一定是很大的,而你所得的福德,有股力量在你的心中,而为任何人所劫夺不去的。四、业力,就是造业的力量。不论我们造了什么样的善恶之业,它总有一股推动的力量,使你随业或东或西的奔驰,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敌的过业力的,所以说:“业力不可思议”。
佛陀为我们说了这向种不同的力量后,接着又指示说:“誓愿力量胜”。意谓在诸力量中比较起来,还是要算愿力最为殊胜。我们试想一下:我们在这世间所要做的事情,乃至我们想要了生死、得解脱、度众生、成佛道,有哪一样不须志愿之力来支持?没有支持的愿力,我们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经论中,常有劝我们发愿的话。因为发了真切的愿,以此愿力的支持,向着目标迈进时,就不会因懈怠而退下来,而且一定能够到达终极的目标。
讲到立愿,以世间的人说,尽管每个人所立的愿不同,但大体都是有其志愿的。可是有的人立了愿后,结果却不同,同样是立愿,为什么会有成功、不成功的差别呢?这是有的人在立愿后,不能坚定自己的志愿,这样怎么能得到成功?既然立了志愿,就要坚定不移,不因挫折而动摇,不因打击而畏缩,不因困难而后退,不因阻碍而气馁,能这样立坚固愿,那就无事不办了。所以,立愿不止立愿而已,还要坚固自己的志愿,决不因任何困难而丧失自己的本愿。必须抱定生命可以牺牲,我决不动摇的决心才行。如果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其成就就小,而且徒劳辛苦一场而已。所以发广大心,立坚固愿,是修学佛道不可缺少的两大条件。
只有立了度化众生的宏愿,众生才会为我们所度化。这从诸佛菩萨的示迹中,可以找到榜样。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诸佛、菩萨所发的大愿皆是不为自利,纯粹利他的。诸佛、菩萨所以能够度化应度化的众生,原因就是有着弘誓的愿力在支持。故此,每个发心菩萨,都要发四弘誓愿,原因就在于此。
“四弘誓愿”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即是《妙法莲花经观世音普门品》中的普门大愿。知道众生是我自性中的众生,所以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故此,劝人戒杀放生,诵经念佛,即是度众生。如果他们不相信,可以念佛菩萨名号给他们听,使声音入彼耳灌入彼之八识田中,为未来得度之因。度人之心必须广大,无论胎、卵、湿、化,都要劝化他。这样无处不是度生之地,无时不是度生之时,此为度生大愿之普门。我们既然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断烦恼,并须普劝人人断烦恼,此即断烦恼大愿普门。法门如戒定慧等,八万四千法门都要学。但我们根钝慧浅,遍学不能,只有一门深入,入一无妄,专一无伪,久久豁然贯通,则一门具一切门皆具,一路通路路通,起初表面虽学其中一门,而实际上门门都学到了。此即学法门大愿之普门。我们凡夫有分断生死,罗汉、菩萨有变异生死,唯有成佛时,究竟二种生死,所以佛道虽无上,誓愿其成,此即成佛道之大愿普门。
佛教的目的,不是空谈,是要我们有解有行。解好比为我们的眼睛,行好比是我们走路的脚一样。有解无行,就好像光有眼睛而没有脚;而有行无解,就好似我们光有脚却没有了眼睛一样。有目无足,则不能行;有足无目,则必定会堕落到坑洞或沟壑里。在佛经中曾用一个故事比喻到:“过去,有一家人,家中有几十口人,其中有一个盲人和一个跛子,因为都是残废,所以都留在家中养老看门,别人都外出工作。有一天,厨房突然着火来,盲人因为看不见,所以不知道出去的路,逃不出去,而跛子虽然看得见,却因为腿脚不方便也逃不出去。这时火势越来越大,二人都很着急,但是却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二人突然急中生智,二人互相配合,即是盲人背着跛子,跛子为盲人指说路径,盲人依照跛子所指的路径而行,终于二人都逃出了火灾”。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没有我们可以安居的地方,就好象着大火的房子,众苦交煎,不能脱离。如果明白道而不去实行,也不会脱离三界之苦;只知道盲修瞎炼,而不了解其中的义理,这样也会走错路。所以我们应依照佛陀的教导解行并进,才可以证得无上的妙法。听经开智慧就是解;念佛、菩萨名号,按照诸佛菩萨的行愿去做,依教奉行,就是行。”
什么叫“菩萨”?菩萨梵文菩提萨多,意为觉悟有情之意。觉即上求佛道之觉,即自利;有情即下化众生之有情,就是利他。故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是发大乘心,行菩萨行的人即已经觉悟的众生。凡是在没有成就佛果之前,而先发心度人,便是菩萨境界。我们有一分觉悟,就有一分与菩萨心相应的功德,就有一分与菩萨行相应的功德。受了菩萨戒,就要经常想到,自己已经是在向着觉悟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才能守好戒,就有自信心,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态度。自我肯定在佛教中是一种定位,把自己定位在哪里,你才会按照所受的戒律一点一滴地去落实,成为一个持戒清净的佛弟子。
那么怎样才算持戒清净呢? 就是“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以四弘誓愿为桥梁,依四摄、六度为度众方便,
在因果相续的历史长河中,爱惜自己的生命,发扬生命中的善的一面,抑制恶的一面,去体现自我生命中的正面价值,即发“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虽说包罗万象,无法不在其中,但是一切皆是空无自性,依因缘和合而产生,没有它的实在自体可得。就拿我们看到的房子来说,它是由水泥、砖石、土地等一切条件因缘组合而成的;如果把这些因缘都抓开分散,并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可以叫做房子。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依赖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而这空无自性的一念心,没有一法足以形容它的无量无际,只得比喻成如同虚空一样。心念是如此,愿力亦是如此。发心立愿的人,如果执著自己所立的菩提愿,那他所立愿就成就得有限量,不能广大如虚空。正因为不执著于自己所利的菩提大愿,其愿才会如虚空一样的广大。
发心立愿如此,修行也应是“行虚空之行”,不应执著自己怎样的行菩萨行。我们就以布施为例:布施一定要做到三轮体空才行,就是在布施中观想:没有实在的能布施者,没有实在的所布施的东西,没有实在接受布施的人。像这样不执著地在现实生活中广行布施,就是行虚空之行。虽观想无实实在在的布施的三方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常这样的广行布施。如《金刚经》中说的:“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只有如此才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不能因为三轮体空而不去广行布施。不但布施如此,我们所修行的一切善法,都应如此,这就是“行虚空之行”。
我们发菩提心与所修行的菩萨行,终究会证得最高无上的菩提果而成就佛陀的果位,这是谁都可以想象到的。虚空是形容广大的意思,意谓我们依广大心、发广大愿、修广大行、证广大果。所以一切都以虚空来形象。也唯有广大的虚空,才能形容菩萨的心愿行果。但这所证得的菩提行果,也是空无自性的,并没有一个实在的自体。如《金刚经》中提到:“无有定法名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所证得的菩提果,亦如虚空一样的了不可得,所以说:“证虚空之果”。虽说证无所证,但仍不妨求证菩提,如果因其空无所得,而不上求无上菩提,那就又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执著有个实有的空性,同样也是错误的。只有通达自性空也是空的,而不有所取著,到达这一程序,方是真正悟证诸法空性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四摄”、“六度”的方法为依据去修行,来体现我们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正面生命价值,培养自我高尚的人格,去利益众生,觉悟有情到达快乐的智慧解脱彼岸。
什么是“四摄”、“六度”呢?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同我们周围的人搞好关系。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即包括物质上的关怀,也包括精神道义上的关怀。所以,第一条布施不仅仅有财施、还有法施、无畏施和同喜施。下面我们讲什么是四摄和四摄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布施:梵语檀那,就是“布己所有,施与众生”。菩萨利益众生,应以檀那为先,所谓:“未成佛道,先结法缘”。财施,就是我们看到别人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可以随时随意的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给予别人饮食、衣服、金钱、财物等就是财施。在别人失落彷徨时,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这种用知识、用道义在精神上给别人以帮助,就是法布施。当别人感到恐惧时,我们应当帮助他们解除恐惧和不安的心理,这就是无畏施。当别人有了好事,如升职、加薪和做了利于别人的好事时,我们非但不嫉妒,还要真心的祝福他,与他共同分享他成功的喜悦心情,为他高兴,这就是同喜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缘随力去布施,有钱者可以出钱,有力者可以出力,无钱无力者如果看见别人行善,心生欢喜亦是同喜施。如果我们大家都如此去做,就能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爱语:爱语就是温和慈爱的语言,即“五讲四美”中的语言美。真正的爱语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对一切有情众生所应有的关怀和慈爱。
三、利行:就是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所以菩萨所在之处,能令一切众生心生欢喜心。
四、同事:即有事情我们共同去做,众生喜欢做什么我们都能做,并且做的比他们好。同事唯一的目的,是他们敬佩,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一种合作的精神。如果缺乏这种合作的精神,我们就难以成就利生事业,难以感化他人。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下面我们从持戒开始说。
持戒,梵语叫做尸罗。持就是持守不犯。人天乘的五戒、十善等戒,这些戒不但是佛教的戒律,同样也是我们做人的道德根本 。实施戒律,除依条文执行外,在内心的境界上,还应逐步提高,即我们常讲的净化人心。菩萨戒有三聚之分,每一条戒都具备三聚,这是思想境界上的差别。即是:(1)摄律仪戒:这是释迦牟尼佛为防非而定的,它包括五戒、十戒、具足戒等,目的是在于止恶防非;(2)摄善法戒:即重在学习世间五戒、十善法和戒定慧三学、六度等出世间善法;(3)饶益有情戒:指以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为戒,重在利益他人。佛弟子不为自私自利,专为利益他人,这不是人心的进一步净化吗?菩萨戒就是重在利益有情上。学佛的人对于戒律是十分注重的,因为持戒的人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三业清净才可以去除恶业得到解脱。
忍辱:梵语叫做羼提。就是从内心能安于忍受各种侮辱和委屈的境界。包括受人无理的打骂而心不生嗔恨;对别人恭敬夸奖自己心不生骄逸;安受世间寒热、饥渴等诸苦而菩提心不退。佛教中的忍辱是一种外柔内刚的忍,并不是懦弱可欺,也不是胆小屈服。因为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常会碰到各种挫折,如果没有忍辱的功夫,就很容易中途萌生退转之心,所以佛教的忍辱是为了成全大我,是为成就道业、普度有情,对治我们自身的嗔恚是最有效的修正方法。
精进:精是心无恶杂,进是前进而不懈怠。意为我们佛子要行一切善,应不舍一法,故需抖擞精神,披甲精进而勇往前进。行菩萨行就是为利乐有情而精进。精进能去懈怠,得不退转,早成佛道。就拿释迦牟尼佛来说,原本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佛先发菩提心,修行菩萨果。就是因为往昔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位时,精进不懈地修行菩萨道而超越九劫的时间,在弥勒菩萨未成佛前,而先成就佛陀的果位。
禅定:梵语禅那,意谓静虑。也就是“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的意思。若能心注一境,思维研修,则得三昧,故名“禅定”。就是拿我们成就任何事业而言,都需要我们遇事头脑冷静、镇定,沉着应付,只有如此我们的智慧才能随着开发。
般若:是指“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所以在汉译中我们勉强翻译成“智慧”。这种智慧是不会发生偏差究竟的智慧,所以通常在佛经中是不翻译的。智慧能断愚痴,因为修学般若,可以通过观照而证得真实无伪的智慧,得大觉悟而究竟成佛。只有有了真实究竟的智慧,我们才能依靠它用种种的方式、方法去教化众生,因机施教。所以在佛法中,善巧方便,智慧为第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地以菩提心、大悲心为准绳,处处觉照当下,以四摄、六度为方法,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求觉悟,在日常生活接人待物中求解脱,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以广大的胸襟更加珍爱生命,更加关怀他人,更加珍惜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充实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