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应成派鼻祖——吉祥月称论师


2014/9/3    热度:47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月称是中观派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自龙树菩萨阐释中观思想后,随学者根据自己智力以及理解不同,又分出很多支系。比如以清辨论师为代表的“顺经部自续中观派”,以静命论师为代表的“顺瑜伽自续中观派”等。这些分支派系在一些观点上有细微的分歧,由于涉及深奥的哲学理论,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但按照传统观点来看,这些支系中观派,都没能精确地理解龙树思想。只有月称论师,以其绝顶的天赋,惊人的智慧,将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没有一丝毫的错谬。就象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缘起赞》中所赞:“龙树精深幽微的中观奥义,就象那晚上才破蕾开放的睡莲花,只有当月称这皎皎明月升上天空的时候,大家才能一睹她的容颜。”因此,佛教界认为,只有月称论师所代表的“中观应成派”,才是龙树中观理论的巅峰!   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月称降生在南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里。请来的相师们都说,这个婴儿将来如果能进入佛门,将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后来,其父母就讲月称送入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学府——那兰陀寺出家,并拜在当时著名的主持“月怙主”的门下,学习三藏四续显密佛典,并获得彻底的通达,成为著名的佛教学者。   在龙树跟前学习了中观后,月称心无旁骛、日以继夜地努力修持中观空性,以至于在别人眼中看来,每天都无所事事。因此,很多僧人都说月称根本不配做僧人,要将他赶出寺院。但月怙主知道月称是在一心修持,但又不便于跟僧众明说,就派他做一些为僧众服务的差事。于是引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画牛出乳”的佳话。   当时寺院饲养了一些牛,每天都要放牧,挤下的牛奶则是僧众的日常饮食之一。当月称和助手放牧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常规放牧,只是在墙壁上画了一头乳牛,然后将牛群随意赶入山林中,任其游玩,但每天给僧众的奶酪等却从未见减少。于是僧众们很奇怪,就问月称的助手:“从未见你们好好地放牧,更未见你们挤过牛奶,这些奶酪食品从哪里来的呢?”月称助手回答说:“这是月称从画在墙上的乳牛挤下的牛奶。”当僧众们将此事告知寺院主持月怙主后,月怙主赞叹说:“由心得自在,画牛亦出乳。”这是说月称由于通达了龙树的中观正见,并获证甚深的空性,所以彻悟了真理,即使在画牛的身上,同样可以挤出牛奶。   从此以后,月称论师声名远播,无论是佛教大师还是其它宗教人士,都来与其辩论。月称犹如狮子一般,所向披靡,无人能胜。但有一次却险些落败,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南印度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叫月居士。他通晓五明,精通佛法,前来与月称辩论。在辩论的时候,月居士的所有问题,月称都能对答如流,而月称对于一些深奥理论的问难,月居士却时常当场无法回答。但有趣的是,当月居士从他住处回来后,竟然阐幽解微,毫无滞碍。月称顿感疑惑,于是就尾随其后,想探个究竟。不料让月称大吃一惊的是,他竟然目睹月居士住处的观音菩萨像正在为月居士解惑答疑。月称当即冲入屋内,对着观音菩萨像说:“您是圣者,怎能做此偏袒之事?”据说当时观音像尚未来得及将手指及时收回,因此后人称此像为“竖指观音像”。   月称论师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多有流传万世的经典之作。《入中论》是一部诠释《般若经》深广义理、讲述修行阶次成果的著作,是深入中观的必学论典。在藏传佛教中,是格鲁派寺院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中观根本明句释》则是解释龙树《中论》,从多角度、全方位抉择中观空性义理的著作。《秘密教王密集根本续明灯释》是讲解在显教修持有一定基础,接受灌顶进入金刚密乘后,应该如何修持无上密二种次第的著作。《中观根本明句释》与《密集根本续明灯释》这两部著作被后人称为“人间佛法的明灯”,故此藏传佛教有“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二明”的说法。这地上的二明就是指的这两部著作,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月称还著有《中观四百论释》、《六十如理论释》、《中观五蕴品类论》、《七十空性论释》、《皈依七十颂》、《大悲观音前悲叹祈祷颂》、《密集六加行释》、《密集现观庄严释》、《金刚萨埵成就法》、《甘露漩忿怒明王成就法》、《圣救度母赞》等诸多论著。多是文义俱佳、影响深远之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般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爱发脾气,他不知道这个对自己的伤害非常严重!发脾气,伤害别人只有三分,伤害自己有七分。发脾气,自己受的伤害大,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这个道理要懂。对人发脾气,如果对方没有涵养,他会记在心里,这就变成了仇恨。他现在没有能力反抗你,到他有能力的时候,他就来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才痛苦!所以佛菩萨教我们,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不能跟人结冤仇。可是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有意无意都得罪人,得罪人就是跟人结冤仇,所以你自己这一生当中想做什么事情,处处有障碍,那是什么?冤家债主太多了。没有人肯帮助你,只有人来障碍你,原因就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